李夏也跟了夏家衆人往西市街來,鞍前馬後地幫着張羅。他今天沒有坐車,而是騎了一頭棗紅馬,可把小黑魚兒給羨慕的夠嗆。小黑魚兒說什麼都不肯坐車了,一定要跟着李夏一起騎馬。
李夏對小黑魚兒的要求是從來都不拒絕的。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也擱不住小黑魚兒磨,只好同意了。所以小黑魚兒就多穿了件厚厚的披風,坐在馬上,李夏坐在他身後摟着他。
“這孩子,是真沒把李夏當外人。”夏老太太掀開車簾的一角朝外面看了看,見李夏騎馬穩當,還將小黑魚兒護的很好,她這才放心。
“小龍長大也是能交能爲的人。”夏老爺子就說了一句。
他這個老兒子跟他前面幾個兒子的性情都不同。如果他們老兩口子走的早,夏老爺子並不擔心小黑魚兒不能自立。他擔心的是小黑魚兒會闖禍。不過現在他已經沒有了這種擔心。
就算是他們老兩口子不在了,夏至不僅會照看小黑魚兒,而且還會管束小黑魚兒。小黑魚兒也肯聽夏至話。
夏至真是上天給夏家的寶。
到了西市街郭姑父的雜貨鋪前,夏大姑和郭姑父已經帶着珍珠等人在門口的等候了好一會了。馬車停下來,夏大姑和郭姑父忙就上前對着車裡的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行禮,然後讓大家不必下車,將車趕進院子裡,那時候大家再下車也不遲。
長生在前面引導,幾輛車都進了院子。
夏大姑和郭姑父又過來扶了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下車,其餘衆人也都下了車。頓時,這院子裡就熱鬧了起來。
雖然是早就接到了信兒,但夏大姑和郭姑父還是沒有想到夏家會來這麼多的人。
院子裡不方便說話,大家就進了後院上房。夏大姑和郭姑父先就請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上炕坐了,然後兩人正式給老兩口磕頭行禮。之後長生和珍珠也過來磕頭。
“……我們就應該去接你二老。家裡事兒太多,忙不開,也怕你們二老到了這招待不週啥的……”郭姑父還跟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告罪。
“知道你們忙,長生都代表了。”夏老爺子笑着說。
其餘衆人又相互都見過了。夏大姑見又多了幾門親戚來往,也非常高興。孃家來的人多,於她來說也是臉面有光的事情。
“長生一輩子的大事,能來的都來了,就留你二哥一家在家裡看家。你們也知道,他們這一兩年的還是別進城來的好,省得惹事。”夏老爺子告訴夏大姑和郭姑父。
夏大姑和郭姑父都說這樣的安排很好。
夏老太太就拉了珍珠在自己身邊說話,她仔細地打量了珍珠,就說珍珠長高了。
“這人啊,咋能不老。長生都定媳婦了,你們倆也做了公公婆婆,珍珠也長這麼大了。這人咋能不老呢。”夏老太太感慨道。
“你老這臉色多新鮮啊。你老可是一點兒都不見老。”郭姑父還奉承了夏老太太幾句。
夏老太太笑着只說自己老了。“看着你們這都挺周全的,我和你爹心裡高興。”
“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我爺我奶看着就特別年輕。”夏至在旁邊說了一句。
大家都笑了起來。
因爲天色不早,夏大姑就安排衆人簡單的洗漱,然後就擺上了飯菜。這麼多人,就分了兩桌。因爲冬天怕大傢伙冷,這兩桌都安排在了東屋裡。
炕上一桌,地下一桌。
“都是家常的飯菜。”夏大姑客氣着。雖說是家常的飯菜,但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個鍋子,裡面是酸菜白肉,旁邊還放了些粉絲、麪皮之類的可以在鍋子裡面涮着吃。其他的菜餚也很豐盛。
這頓飯不能不豐盛。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難得來一回,而且,老兩口早就說了,不在夏大姑這裡住。
夏大姑是個周全的人,還對陳家大哥、孫秀兒、孫蘭兒、陳杏兒幾個說:“你們第一次在大姑家吃飯,大姑也不知道你們愛吃啥不愛吃啥。要有不吃的,就跟大姑說。有啥想吃的,也告訴大姑。大姑讓廚房裡頭做,不耽誤工夫。你們可別和大姑客氣,到這就跟到家一樣。”
孫蘭兒有些靦腆,陳杏兒還是個孩子。但陳家大哥和孫秀兒卻都是在人前善言談的。夏大姑見這幾個孩子的都很上得檯面,當時又添了一層歡喜。
李夏自然也留下來一起吃飯。夏大姑和郭姑父留他的時候,他也沒怎麼虛客氣。
吃過了飯,天色就晚了。
夏大姑和郭姑父就說已經收拾好了屋子,留夏家衆人住下。“這兩個屋,還有長生那個屋,大傢伙擠擠就夠住了。大冬天的,擠擠還暖和。被褥啥的都是現成的。”
夏老爺子就搖頭。夏老太太也說已經安排好了,要去寧華堂住。
夏大姑也知道自己這個地方狹窄,住這麼多人有些勉強。所以她就退了一步,想留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在她這住。
“正好咱們得空多說說話。”
夏老太太就有些猶豫,不過她並沒有猶豫多久。“我晚上上十六那住,白天我還來。你這忙忙活活的,我在這也幫不上啥忙,你還的分心照應我。”
最後,夏大姑也沒辦法。“爹,娘,你們這回多在府城住幾天。等忙玩了長生的事,你們二老來我這清清靜靜住幾天。”
就這樣,夏家衆人留下禮物,又重新坐上了車往城東來。
府城的夜不同於鄉下的夜。鄉下夜間除了星月,家家戶戶都熄燈的早,街上更是沒有燈的。可府城裡,正月間從十三到十八都是有燈的。
結果大傢伙一下子就等精神了,恨不得現在就要下車逛。不過被夏至給攔住了。
“這燈會有好幾天呢。今天大傢伙都累了,回去好好歇歇,回頭咱們再逛個痛快。”
大傢伙自然都沒有異議。
因爲有燈的緣故,因此這一路就走的比平常慢了不少。到了寧華堂門前,寧華堂內外已經燈火通明瞭。
這是李夏帶人安排的。
夏至就想讓馬車直接進去,好讓大傢伙少走幾步路。可到了這裡,夏老爺子就跟到了夏大姑家不同。他執意要在門外下車,然後還在門口四處看了看,才和夏老太太一路走了進去。
“爺,你小心路啊。明天等天亮了再看也不晚。”夏至笑着說。
“就聽你和你老叔說了,我想好好看看。現在也能看清楚,挺好,挺好。”顯然的,雖然還沒有仔細看,但只看到寧華堂的大門和門前那般的排場規制,夏老爺子就已經很滿意了。
“這宅子周正啊。好地方。”進了上房廳中坐下,夏老爺子就感慨地說道。
作爲一個典型的莊戶人,房宅和田地在夏老爺子心目中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跟千千萬萬的莊戶人一樣,他喜歡良田,喜歡美宅。
夏至這宅子在他看來規規整整,佈局闊朗大氣。
至於這宅子的精緻處,還得等他明天仔細查看才能完全領會到。
知道夏至買下這宅子李夏出了不少力。夏老爺子就又感謝李夏。其他的事情還還好說,能夠幫着置辦下這樣的房宅的人,那絕對是值得交的朋友。
夏老爺子讀過書,平時也愛去臨水鎮上的茶樓裡聽聽書。在夏至看來,老爺子表面古板,其實骨子裡頗有些古典浪漫主義。
他跟許多俠義話本中的人物一樣,都信仰一個義字,相信這世上有生死之交,託妻獻子之交。
“十六能在府城站住腳,打下這一片天地來,多虧了你時常照應着她。”
“大~爺你這話說的太見外了。我跟我老叔還有十六那是一見如故。人家桃園三結義是怎樣的,我這還差的遠呢。”李夏就笑着說道。他知道夏老爺子愛聽什麼樣的話。
果然,夏老爺子的眉眼都帶了笑意。他就樂意聽這樣的話。“這也是天定的緣分。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
夏老爺子就想講講他年輕的時候在外面交遊的熱血故事。
夏老太太乾咳了一聲。夏老爺子年紀漸長,就越發的愛回憶年輕時候的事。一旦他打開了話匣子,說一天一夜都不帶停的。
夏老爺子立刻回味過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
“我們今天來,打攪你不少。你這忙前忙後的,我和你大~奶心裡都有數。可別耽誤了你的事。”
“我這兩天沒啥事。這不燈會嗎,我爹再嚴,大正月的,他總得放我幾天假不是。”李夏就說。
他沒把自己當外人,夏至安排大傢伙住宿的時候,李夏還在旁邊幫着出謀劃策。
關於住的問題,這麼多的屋子肯定是夠住了,就是安排誰住哪裡的事兒。
夏至就有哪些屋子都跟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說了,然後讓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安排。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的心裡都挺熨帖。夏老太太就說了話:“十六啊,都到你這了,你就看着安排吧。我和你~爺都聽你的。”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畢竟還對寧華堂不熟。夏至得了這句話,也就放心安排了。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帶着小黑魚兒住東屋裡間。她和孫蘭兒、孫秀兒住在東屋的外間的炕上。夏三叔和夏三嬸帶着小夏林住西屋裡間,臘月和陳杏兒住西屋外間。
這是將整個西屋都給夏三叔一家住了。
然後夏橋、小樹兒、陳家大哥幾個就住東廂房。
夏三叔就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不該佔了西屋。“還是讓大橋和小樹兒他們幾個來住吧。我住廂房去。我大哥他們……”
“我不住這。”夏秀才忙就說道,“我住書院。在書院住慣了,平時有啥事學生們找我也方便。這離書院近,我早晚兒都能過來。”
然後,夏秀才還說夏至這番安排很好。“三弟,你們就放心住着吧。我這常年不在家,爹孃都多虧你們照應。”
夏老爺子也認可了這也的安排。不過看到東屋裡間是大牀的時候他不樂意了。
夏老爺子睡不慣牀,他要睡炕。“你們幾個丫頭住裡間去,我和你奶帶你老叔住這外間。我看這炕挺好。”
夏至想不同意,但夏老爺子說他在牀~上肯定睡不着。夏老太太在一旁笑,勸夏至還是聽夏老爺子的。
“你~爺說的是真話。這也是到你這不見外。他要是見外就不跟你說了,熬着也把幾天熬過去。”
夏老爺子還真是這樣的人。
夏至也笑,只好跟夏老爺子調換了屋子。
“爺,奶,在屋裡比穿太多。咱這屋子裡都燒了地龍,那炕是暖和的。在屋裡穿多了,出去容易着涼。”夏至告訴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表示她懂,讓夏至儘管放心。
這樣,大家紛紛回房間安置。
夏至安排好了孫秀兒和孫蘭兒,就到外間屋來坐着。李夏也沒走,就跟她商量。
“……添了這麼多人,我怕你這伺候的人不夠,我又給你帶過來幾個。”其中有照顧生活起居的丫頭婆子若干,李夏還給夏至的廚房裡添了人。
還沒等夏至說什麼,夏老爺子忙就擺手。“不用添人。我們都有手有腳的,用啥人伺候啊。一個人都不用,明天就讓你奶操辦起來,這不你三嬸也來了,啥都給你準備的應應當當的。”
夏老爺子不慣被人服侍。
夏至想了想就讓李夏把廚房的人留下,其餘伺候打雜的人也只留了一半。她跟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說:“……咱這些天還有不少事兒呢。又不是讓人伺候穿衣裳餵飯,也不算是讓人呢伺候。”
夏老太太又勸夏老爺子,夏老爺子才勉強點了頭。
然後,夏至還跟李夏商量夏家人在府城的安排。看燈這件事她自己安排,不過還得去李夏,田齊家,還有九姑太太那裡拜訪,這些都得商量着來,得看人家有沒有空。這個問李夏最方便了。
“對,別都是小事兒,這三件最要緊。”夏老爺子點頭表示贊同。
“那就先去九姑那裡吧。”李夏說。
夏老爺子看了一眼夏至:“還是先去拜見山長吧。”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