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喁喁地說了半天的話,最後因爲田氏闖進來而打斷了。夏至和月牙兒都詫異地看着田氏。田氏疑心夏至跟月牙兒又沒說自己的好說,並且很有可能還教月牙兒怎麼對付自己了。她本來想對夏至發火,但卻終究底氣不足。另外,她現在想在月牙兒面前保持慈母的形象,因此就忍耐了下來。
“娘,你有啥事?”夏至問田氏。
“沒啥事就不能來看看你們倆。你們可都是我生的。”田氏就說道,語氣有些反酸。“你們倆說啥呢,能跟娘也說說不。”
“沒說啥,就說今天晚上怎麼玩。”夏至說着就和月牙兒站起身來。她也邀請田氏跟她們一起。“大姑正說我奶說長生哥定媳婦的事呢,咱都去聽聽,可有意思了。”
她帶着月牙兒往外走,田氏也只好訕訕地跟出來,心中非常惱火。她覺得夏至太滑不留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面對夏至就有種特別無力的感覺。
大家都走到外間屋來說話。然後夏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所以還歇了一覺。這麼着盤桓着,天色就漸漸地晚了。
夏至讓廚房安排了晚飯,大家匆匆地吃過,就都收拾打扮的利落了,準備出去看燈、走百病。
小姑娘們都是含苞待放的好年紀。今天又特意打扮了,大家嘰嘰喳喳地在一塊,讓人見了就頗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夏老太太就感慨地看着夏至一衆小姑娘們,然後感慨地說她就稀罕小閨女。可惜她這輩子只生了夏大姑一個閨女,後來懷了小黑魚兒的時候她還想着要是個小閨女就好了。
“現在也能捯飭的漂漂亮亮的,就跟我身邊,平時幹活給我幫把手,乖巧聽話,哪像小龍吃完飯就不着家,淘的都出圈了。”
夏老太太說這般說,夏至就笑,心裡說夏老太太這是有了夏三叔和小黑魚兒才這麼說的。在這個年代,即便夏至不願意去正視,但兒子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當初夏老太太如果不是隻有一個閨女,而是再有個兒子,也不會走到夏家來了。
北鎮府的風俗,管寡婦再嫁叫做走道兒。
一切都準備好了,夏至就等着李夏或者李夏打發來的人。她想李夏今天應該比較忙,大概會打發人過來。然而李夏卻親自來了。
“都準備好啦?”李夏笑着問夏至。
“都準備好了。”萬事俱備,就差李夏了。
李夏一笑,隨即就安排大傢伙坐車。
夏老爺子本來不打算出門的。他覺得看燈、走百病都是女人家活動。不過大傢伙勸說着,說是好不容易來一次府城,還是大傢伙一塊,夏老爺子也應該出去湊個熱鬧。
大家坐上了車,就先到東市街上李夏的聚賢酒樓前來。一路從東市上走過,大傢伙都把車簾子掛起來,就將東市的燈和行人都看了個飽。
李夏先帶夏家衆人上了酒樓。聚賢酒樓的最高層正是觀燈的好所在,幾乎可以將東市燈市的風光盡收眼底,然後還能遙看西市街甚至整個府城燈市盛況。
在這裡看了一番,夏老爺子就不走了。李夏也早有安排,凡是不願意繼續逛的都可以留在聚賢酒樓一邊喝茶吃果子,一邊看燈休息。
夏三叔、夏橋、陳家大哥依舊跟着衆人,主要是做保護。至於小樹兒、小黑魚兒、小夏林他們那是絕對願意跟着一起玩的。
回到酒樓下,就看到一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眷們已經到了。李夏告訴夏至,這都是李家的大姑娘小媳婦,今天會到一起走百病的。
李夏的女眷出行當然有人護送,除了丫頭僕婦小廝長隨之類的,還有李夏的子侄們。而李夏就領了這個差事,做這羣“保鏢”的頭領。
李夏確實聰明,如果他不是領了這個差事,只怕今天晚上未必能夠盡情地陪着她們看燈。
“這可不是啥好差事。”夏至等李夏跟李家那邊的人說過話走回來,她就低聲地跟李夏說。女人們逛街那是最麻煩了。而且今天晚上人多難免就雜亂。不出岔子李夏得不着什麼好,要是出一點點岔子,李夏就得挨訓。
“誰說這不是好差事。”李夏笑,他讓夏至看李家陪同前來的那些年輕子弟們。年輕人們倒都是興高采烈的模樣。李夏還告訴夏至,說這個差事特別能博得李家太太、奶奶、姐姐妹妹的好感。
夏至轉換角度想了想,李夏說的也確實有些道理。這個差事是挺能刷女眷們的好感度的。
大傢伙都聚齊了,李夏安排好人在前後左右圍隨,大傢伙就按着計劃好的路線走。這條路線直通城門,路上還能看到府城最漂亮,最熱鬧的燈。
一衆人簇簇擁擁地往前走,李夏自然而然地就走在了夏至的身邊。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說話,主要是李夏給夏至介紹沿路的燈。這一路上很多各種買賣攤子,其中自然少不了賣燈的。還有的店鋪和大戶人家十分清雅,掛出許多燈謎來給大家猜。只要猜中了燈謎,就能拿到相應的燈。
小姑娘們對那些高雅的燈謎是不在行的,但有些俗語俗話她們卻是一猜就準。
夏至自忖並不是個笨人,但她就是在猜謎這件事上沒有絲毫的天分。結果看到那些燈謎的時候,她就恨不得手裡有一本燈謎大全。
夏至猜不着燈謎,就拿不到燈。她就看李夏。李夏早就等着夏至了。夏至一個眼神,根本就不用開口,他就樂呵呵地搶到前面去猜謎了。
李夏猜謎得來兩盞燈,一盞就給了夏至,另外一盞給了小黑魚兒。
小黑魚兒也不太會猜謎。
“你們叔侄倆是真像。”夏老太太就笑着說,“平時也是一副聰明肚腸,就是不會這個。這點兒你們都不像我。”
別看夏老太太不顯山不露水的,竟然一連猜中了好幾個燈謎,贏回來的大大小小的燈籠自然都分給了同行的小姑娘小小子們。
猜不到燈謎,夏至就去看那些賣的燈。然後,她就看的幾乎轉不動眼珠了。這街市上賣的燈自然也有三六~九等,那最上等的擱在她穿越之前的年代,是絕對可以放在博物館展覽的。
也只有這個年代,纔會有手藝人做出這麼精美的燈籠來。
她正看着,李夏在旁邊就掏出荷包,將一盞的八寶琉璃的走馬燈買下來。夏至正看着那盞燈呢,轉眼就看見那燈被李夏拎在了手裡。
“十六,送給你。”李夏將燈遞給夏至。街市燈火輝煌,李夏的笑臉就籠在一圈暖暖的光暈當中,這一刻,夏至有些晃神。
然後,她就發現自己已經把燈接了過來。
這盞八寶琉璃走馬燈上畫的是呂布戲貂蟬,說書人很愛說的一個本子,也是民間流傳甚廣的一段故事。畫上的呂布和貂蟬栩栩如生,纖毫畢現。
“幹嘛送給我。我喜歡不會自己賣嗎?”不知道爲什麼,夏至衝口而出這樣一句話。
李夏卻笑眯眯地:“你自己買和我送給你也沒啥差了。你就收着好了。”
夏至覺得這兩句對話似乎哪裡有點兒不對。
“我看你看了好幾眼。”李夏就說,“你的眼光不錯,這燈絕對是精品。”
“我是挺稀罕這燈的。謝謝你,李夏。”夏至就說。跟李夏相處最讓她感覺自在和開心的一點就是,李夏說話辦事總是能恰合她的心意。有些話根本就不用她說出來,李夏就已經先想到給她安排好了。
就好像是現在,她正想着要買下這盞燈,李夏已經把燈買好送到她的手裡了。
夏至覺得,她也該送李夏一盞燈。正好她還看中了另外一盞,卻是一盞繡像宮燈,繡的是八仙過海。夏至也掏出荷包來,然後將燈遞給李夏。
“送我的?”李夏似乎有些驚喜。
“嗯。”夏至點頭。
“真好看。我剛纔就看上這盞燈了。多謝你,十六,這燈回去我就掛我牀頭。”
夏至一笑,扭臉去跟月牙兒說話。她問月牙兒喜歡什麼燈:“姐,我買給你。”
“都挺好看的。”不過月牙兒覺得她已經有了猜謎得來的燈,就不用再另外花錢買了。逛燈市,有這個意思就夠了。
夏至又發現月牙兒的一個優點,那就是節儉。
月牙兒這些年積攢下不少的東西,一方面是因爲她比較得力,得到的賞賜多。另一方面就跟她節儉的習性是分不開的。
“姐,你也別太省了。”夏至這麼說着,然後就挑了幾盞小巧別緻的燈籠都買了下來,除此之外,她還買了一些小玩意兒。
“十六,你咋買這老些?”月牙兒吃驚。夏至買了這些東西,不會是都送給她的吧?
月牙兒還真猜對了。夏至買好了東西,就讓大橋幾個幫忙拿着。她告訴月牙兒:“姐,你難得出來看燈。估計你那些小姐妹有不少不能出門的。你回去把這些東西給她們分一分,也是你的好意思。”
“十六想的周到。”夏老太太在旁邊就點頭讚許道。
夏至這是幫着月牙兒做人情。
田氏跟在後面就覺得心疼。她倒並不是個節儉的人,不過夏至出手這樣大方卻都是送給別人的。夏至這樣有錢,卻還摳着夏秀才的薪水,而且一文錢也不肯舍給自己的孃家。
別人高高興興地看燈,只有田氏看了一肚子的氣。可惜夏秀才留在聚賢酒樓陪着夏老爺子了,不在她身邊,她想找人抱怨就只有二丫。
可二丫呆頭呆腦的,這些話跟二丫說了也沒意思。
田氏覺得好像自打夏至來了,她在府城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夏至這丫頭,肯定是天生來克她的!田氏咬牙切齒地想。
越接近城門,路上走百病的婦人就越多。她們應該都穿了自己最好的衣裳出來,可以說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這情景在夏至看來幾乎有點兒女人大遊行的意思了,真是有趣極了。
到了城門前,大傢伙就都爭搶着去摸門上的門釘。那一顆顆的門釘足有夏至的拳頭大小。李夏在人羣中護着夏至,讓夏至順利的摸~到了門釘。據說這樣可以保佑夏至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的。
摸完了門釘大傢伙就往回走。李夏問夏至還要不要去西市街看看。夏大姑就說讓大傢伙去。西市街或許沒有東市街那麼華麗,但熱鬧的程度絕對不相上下。
夏至也覺得西市街更有煙火氣一些。
夏大姑還說,大傢伙去西市街的話,應該能看到長生的媳婦孫秀芝。
雖然過兩天長生和孫秀芝就成親了,但是大家還是很好奇,想在那之前就先看新媳婦一眼。
大家很快就商量定了,一起往西市街來。
小黑魚兒對西市街可比對東市街熟悉,哪些東西是他吃過的,哪些鋪子是他逛過的,他還有認識的小夥伴。
走過孫家雜貨鋪的時候,孫秀芝故意走出來讓大傢伙看了一眼,然後就羞答答地回去了。今天大傢伙都沒上前說話,等她和長生成親之後自然是要正式見見這些親戚長輩的。
最後到了郭姑父的雜貨鋪前。郭姑父的雜貨鋪還有後面的院落都是燈火通明的,隔牆郭喜家的鋪子和院落卻是黑漆漆的,在這一整條街上都比較顯眼。
郭姑父朝那邊看了一眼,輕輕地發出一聲嘆息來。
夏大姑和郭姑父就請大傢伙進屋坐一會。雖然天有些晚了,可也確實沒有過家門都不進的道理。大傢伙就在夏大姑家裡坐了一會,稍微吃了些點心,然後夏大姑和郭姑父帶着長生和珍珠送出來,大傢伙徑直回了寧華堂。
夏老爺子和夏秀才已經被李夏安排用另外的車給提前接了回來。
回到家中,大傢伙還意猶未盡。
“李夏,天晚了,你早點兒回去吧。”夏至端了一碗元宵給李夏,等李夏吃完了她就說道。
“是該回去了。回去的太晚李山長和你~娘該惦記了。”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也說。
李夏點頭告辭,夏三叔和大橋送了他到家才返回來。
月牙兒是要留在寧華堂過夜的,夏秀才、田氏和二丫三口人的去留還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