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幽靈折戟

bookmark

從半夜收到美國總統弗雷德裡克在將在美國東部時間C分在戴維營向美國民衆發表電視講話的消息之後,一直到天色放亮,趙潤東、龐興龍與潘雲生都沒有收到軍情局等情報部門發來的與戰爭有關的重大消息。

“也許昨天晚上的戰鬥打得很激烈。”潘雲生打了個呵欠,伸了個懶腰。

“有新的消息,立即給我電話。”趙潤東也很疲憊。

潘雲生點了點頭,起身前還拿起了一根香菸。“沒問題,我回去盯着,有消息再跟你們聯繫。”

“小龐,你也回去休息……”

沒等趙潤東把話說完,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潘雲生遲疑了一下,過去拿起了話筒。昨天晚上打到元首府書房來的電話幾乎都是找潘雲生的,沒有找過趙潤東。

“對,我是……什麼?明白了……好的,儘快整理好,派人送來。”

聽到潘雲生的話,剛剛起身準備告辭的龐興龍又坐了下來。

趙潤東喝了兩口茶,朝潘雲生看了過去。

“剛收到消息。美軍大規模轟炸了伊朗地戰略性目標。伊朗損失非常慘重。包括總統府、最高精神領袖住所、革命衛隊司令居所在內地衆多要員地住宅遭到轟炸。幸好所有重要領導都已進入避難所。”

趙潤東微微皺了下眉頭。“伊朗地軍事損失情況如何?”

“德黑蘭地防空系統幾乎被徹底摧毀。不過有一條好消息。”

聽到這話。趙潤東與龐興龍同時來了精神。

潘雲生故意停頓了一陣。才笑着說道:“至少有一架B-2擊落。”

“什麼!?”龐興龍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消息已經得到確證,被擊落的飛行員剛好落在了一支從庫姆前往德黑蘭的伊朗軍隊附近,沒做抵抗就向伊朗軍隊繳械投降了。B落在納馬克湖西北的荒漠中,只是在伊朗軍隊到達之前,美軍向該地點投擲了至少幾噸燃燒彈。”潘雲生苦笑了一下,“軍情局的特工已經趕過去了,不過別報什麼指望,不大可能找到有價值的東西。”

“不管怎麼樣,這不算小事。”

“二十億美元就這麼沒了。”

聽到兩人地話,潘雲生笑了起來。“損失一架飛機是小事,損失二十億美元也是小事。我覺得,這個戰果的最大意義是,美軍不敢再次輕易動用B炸機。少了B-2,美軍的戰略打擊能力將受到巨大影響,後面的戰鬥更難打了。”

趙潤東微微點了點頭,龐興龍也表示贊同。

對美軍來說,B的重要性肯定在F-22之上。

即便沒有F,憑藉強大的系統作戰能力,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美軍照樣能用F-35、F-15F/A-18E/F等戰鬥機打垮伊朗空軍,奪取制空權。沒有B-2,美軍就失去了戰略打擊能力。

在使用JDAM或者“小直徑炸彈”的情況下,B打擊能力是F-3524倍!

也是說,1架B-2出動一次能夠摧毀的目標數量是F-35的24倍!

B隱身性能是F-35倍,被發現的機率不到F-35的百分之一。在打擊得到嚴密保護地高價值戰略目標時,B有無與倫比的能力。按照美軍自己的計算結果,B擊戰略目標的能力是F-35等戰術飛機地00倍。

自從B-2正式服役後,美軍一直用其執行戰略打擊任務。

因爲對B戰能力的高度自信,以及冷戰後作戰方式與作戰思維出現轉變,所以在B後,美國一直沒有研製新的戰略轟炸機。

也是說,在美軍中,沒有其他機種可以替代B-2。

如果用B-1B與B-52H執行戰略打擊任務,只能使用空射巡航導彈。

在對付很多加固類戰略目標、特別是地下目標的時候,空射巡航導彈的威力明顯不足,根本發揮不了作用,必須使用射程不夠遠的鑽地彈藥。在伊朗地防空能力被徹底打掉之前,美軍不可能冒險讓B-1B或者B攜帶鑽地炸彈執行凌空轟炸任務。

不管那架B-2因爲什麼原因被擊落,美軍肯定會讓所有B-2“停飛”。

在此情況下,美軍將失去摧毀伊朗戰略指揮能力的主要手段、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手段。

這個結果,肯定會對剛剛開打地美伊戰爭產生重大影響。

沉思一會,趙潤東對潘雲生說道:“儘快搞清楚B-2擊落的原因,如果能夠獲得部分B-2殘骸,要不惜一切代價的搞回來。”

“放心吧,相關工作早就安排妥當了。”

“潘局長,你地意思是,之前就預料到B-2被擊落?”龐興龍有點不敢相信。

潘雲生笑了笑,轉口說道:“我回去重新部署,有新的消息後馬上跟你們聯繫。”

“也好,我們等你的消息。”

起身告辭後,潘雲生急匆匆的離開了元首府。

關於B-2擊落的原因,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按照美國公佈

,B-2是被伊朗的防空導彈擊落的,而是在執行任了機械故障,無法返回基地,纔在伊朗境內墜毀。爲此,美軍還拿出了很多證據。比如B-2u執行第二次任務之前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足夠的維護,地勤人員在檢查發動機與操作系統時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所有測試,“墜毀”的那架B-2之前已經飛行了6732小時,在初查出左側機翼主承力架有問題,基地維護人員沒有及時通報等等。

美軍的說法有一些道理,可不足爲信。

從伊朗公佈的現場照片來看,B-2墜毀之前沒有解體,更沒有出現機翼斷裂的情況。被伊朗俘虜的2美軍飛行員也在戰爭結束前交代,執行任務的時候,戰機沒有出現機械故障。被“擊落”之前,均感到機身猛烈震盪,明顯是導彈擊中戰機後的“表現”。

問題是,伊朗拿出地“證據”也缺乏說服力。

按照伊朗公佈的消息,擊落B-2的是一枚“紅旗911”型防空導彈。當時,位於德黑蘭南部地區的遠程防空導彈部隊總共發射了3枚“紅旗911”導彈,其中2枚被B-2的干擾系統欺騙,最後1枚擊中了目標。

與伊朗公佈的結果相反的是,2美軍飛行員在戰後回到美國之後都宣稱,在“墜毀”之前,B雷達告警機與導彈告警機均未發出警報,自衛干擾系統也沒有啓動,更別提避開前兩2枚導彈了。

後來,美軍還拿出了比較有力地證據。

伴隨B-2行動的2架F-22A戰鬥機均順利返航。在B-2“墜毀”之前,F戰鬥機的飛行員只看到B-2側機翼出現了一團火球,沒有看到射向B導彈,戰鬥機上的雷達告警機也沒有發出警報。

只是,很多人都不相信美軍地“證據”,因爲實戰中,護航戰鬥機不會離B此近。

B底是被擊落的,還是因爲故障墜毀?

要想證明B-2導彈擊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證明伊朗地雷達能夠發現B如果雷達不能發現B-2,導彈憑什麼擊落B

伊朗有沒有能夠探測到B-2的雷達?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別說伊朗,當時世界各國已經裝備的雷達中,沒有一種能夠有效探測到B-2。

據此,外界普遍認爲伊朗走了“狗屎運”。

按照外界的推測,那架B-2轟炸目標是位於德黑蘭南部的防空指揮中心,被擊落的時候已經進入了投彈航道,打開了彈艙,準備投下激光制導炸彈。也就在這個時候,附近的一部雷達發現了B-2,以最快的速度發射了導彈。擊落B-2的不是“紅箭91”防空導彈,而是“紅箭11”中近程防空導彈,因爲B-2制訂轟炸進入路線地時候,肯定會盡量避開遠程防空導彈,從而被迫進入機動式中近程防空導彈的打擊範圍。另外,“紅箭11”具有雙模式引導能力,攻擊B“紅箭11”很有可能採用了紅外被動尋的,而不是雷達主動尋地。如果B的導彈告警機出了故障,或者導彈從正下方進入(B-2導彈告警機的探測死角),則B-2u被導彈擊中之前不會有任何反應。至於F飛行員的報告,很有可能是美軍爲保住顏面“編造”的僞證。

爲了證明美軍“僞造”證據,一些“好事”者還做了推導。

以美軍的戰術,B-2下炸彈後,引導工作由隨行的F-22A負責。在此情況下,F-22的飛行高度在5500米以上,而B-2的進入高度很有可能在200米以下。

另外,爲了避免相互干擾,F-22與B-2的水平距離至少有20千米,當時又是夜間,F-22的飛行員無論何也看不到B-2機翼冒出的火球。

真相到底如何,恐怕美軍最清楚。

戰爭結束後不久,美軍就撤編了剩餘的18B對所有在役的B-1B進行延壽大改,使其能夠服役到2036年,同時開始研製能夠攻擊地下設施的高超音速空射巡航導彈,以及用來替代B-11B的B-X。

B-X不但是隱身轟炸機,還是第一種高超音速隱身轟炸機!

由此可見,美軍對B類以低空突防爲主的亞音速隱身轟炸機的戰場生存能力產生了重大懷疑,不然不會啓動耗資數百億的B-XX計劃。能夠使美軍對B-2失去信心的原因只有一個:出現了能夠探測與鎖定B的防空雷達!

隨後,美國空軍與海軍共同開發ATFA(未來戰鬥攻擊機)時,不但提出了更高的隱身要求,還提出了必須採用主動隱身設備的要求,也能夠證明在美伊戰爭期間,伊朗裝備了能夠發現隱身戰機的防空雷達。

顯然,B-2是“墜毀”的,而是被“擊落”的!

推薦好友力作《大清拆遷工》,書號1290720,歷史類的,喜歡的朋友多多支持!

第31章 島內風波第22章 力挽狂瀾第86章 奔赴戰場第52章 不屈第90章 爆炸效應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95章 火山爆發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14章 苗頭第180章 下基層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4章 撥雲見日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61章 圍城戰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48章 說服工作第7章 珠聯璧合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63章 得意忘形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53章 機會第91章 契機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6章 突防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6章 有利有弊第60章 軍事變革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2章 不屈第55章 非常閱兵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6章 盛極而衰第54章 對策第67章 快速船隊第91章 守株待兔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71章 全面爆發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45章 折翅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4章 緊鑼密鼓第55章 冷遇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0章 衝突升級第85章 決戰跡象第26章 秘密交易第35章 祖國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4章 驟然緊張第98章 東衝西突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4章 驟然緊張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26章 新班子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44章 第一槍第24章 驟變第101章 中國意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13章 倒計時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84章 海上決戰第59章 同與不同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3章 巔峰之作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37章 鋌而走險第29章 目的第36章 捨身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53章 風雲消散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1章 相互試探
第31章 島內風波第22章 力挽狂瀾第86章 奔赴戰場第52章 不屈第90章 爆炸效應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95章 火山爆發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14章 苗頭第180章 下基層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4章 撥雲見日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61章 圍城戰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48章 說服工作第7章 珠聯璧合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63章 得意忘形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53章 機會第91章 契機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6章 突防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6章 有利有弊第60章 軍事變革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2章 不屈第55章 非常閱兵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6章 盛極而衰第54章 對策第67章 快速船隊第91章 守株待兔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71章 全面爆發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45章 折翅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4章 緊鑼密鼓第55章 冷遇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0章 衝突升級第85章 決戰跡象第26章 秘密交易第35章 祖國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4章 驟然緊張第98章 東衝西突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4章 驟然緊張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26章 新班子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44章 第一槍第24章 驟變第101章 中國意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13章 倒計時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84章 海上決戰第59章 同與不同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3章 巔峰之作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37章 鋌而走險第29章 目的第36章 捨身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53章 風雲消散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1章 相互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