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島內風波

灣社團主動與大陸合作,讓軍情局不得不調整部署。

8月底,島內南部地區發生數起惡性搶劫案與兇殺案,警方迅速鎖定具有重大嫌的幾個親綠營社團,隨即針對社團組織展開打擊行動。

雖然綠營指責藍營藉此機會對支持綠營的合法社會團體進行“政治迫害”,但是島內當局並未降低打擊力度,以“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黑惡勢力”、“保護民衆安全”等等理由取締數個親綠營社團,逮捕或者拘押了上千名社團成員。

一時之間,島內風雲匯聚,彷彿颱風即將登陸。

島內的情況立即引起軍情局高度重視,李存勳嗅到了山雨欲來的味道。

9月2日,李存勳下命令,讓在臺情報人員嚴密監視綠營高層的行蹤。

在李存勳看來,當島內當局加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島內某些不安分份子將起來興風作浪。如果日本想在臺灣搞點事情,肯定不會錯過眼前的機會。只要綠營宣稱遭到“政治迫害”,遲早會向某些國家求援。日本不見得會在第一時間插手島內事務,因爲高度關注島內局勢的不僅僅是日本,還有美國。只要美國做出某種反應,比如向臺灣當局施壓、要求臺灣當局恢復島內民主與自由,日本纔會藉機出手。

讓李存感到不安的是,島內當局是否會“假戲真做”。

雖然很不可思議,但是很有可能變事實。

隨着經濟形勢好轉,島民衆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所謂“飽暖思淫慾”,當島內民衆不再爲工作與生活發愁的時候,自然會關注更高層次的東西比如政治。這種悄無聲息的轉變必將對島內局勢產生重大影響。202大選,藍營差點輸掉選舉,主要就是島內經濟開始復甦佔絕大多數的“崩派”選民對藍營在經濟危機期間的某些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非常不滿,希望能夠換個政治氣象。隨着大選再次臨近雖然藍營在島內經濟發展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越來越多的選民希望能夠換個“口味”。按照外界預測,藍營再次贏得大選勝利的機率不會超過30%。

爲了政黨利益。藍營很有可能借機擊綠營。

爲此。李存勳專門找到王元慶。

與元首交換意見之後李存勳微放心了一點。

不管島內局勢怎麼走。哪怕藍營趁機對付綠營。對大陸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李存勳地“擔憂”與王元慶地“預測”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9月7日。綠營主席王煥英地高級秘書朱伯昌飛往華盛頓。向美國政府求援。

雖然綠營在執政期間大搞“獨立”活動致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一度瀕臨崩潰,讓美國惱羞成怒,默許共和國的情報系統在臺灣搞掉綠營的卸任“總統”,打擊綠營的囂張氣焰。但是在美國人的思想觀念中,只有永遠的利益有永遠的敵人與朋友。隨着島內局勢轉向,美國早已成爲綠營的“幕後老闆”。

當日,共和國外交部發表強烈抗議。

爲了表示對美國的強烈不滿元慶不但把常舒欣從濟州召了回來,還讓正在日內瓦與美國談判的陶涇淵“按兵不動”待具體指示。

共和國的舉措對美國總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韋斯特伍德已經許下諾言,將在聖誕節之前讓被俘官兵與親人團圓。共和國突然終止談判工作萬美國大兵就得再等上1年才能回家過聖誕節。對韋斯特伍德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結果,因爲明年就是大選年!

對國會的民主黨議員來說,也不希望在明年輸掉大選。

最終,朱伯昌沒能在美國得到任何實質性“援助”。經過一週的激烈爭論,美國國會衆議院僅僅通過了一項譴責島內當局破壞民主與自由的議案。

即便如此,王元慶還是迅速給出迴應。

原本計劃在9月完成的交還戰俘談判工作被延遲到1C月上旬,且重新評估美國在半島戰爭期間對共和國與朝鮮造成的損失。

9月15日,朱伯昌離開華盛頓,直接飛往東京。

沒在美國得到“援助”,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日本身上。

收到消息後,李存勳立即趕往元首府。

“外交部已經發來消息。”王元慶請李存勳坐了下來,“朱伯昌乘坐的航班大概在明天上午到達東京,日本那邊有什麼舉動?”

“除了已經公佈的,其他的還不清楚。

”李存勳坐下後就點上了煙,“雖然沒有收到準確情報,但是我認爲,這正是村上貞正正在等待的機會。”

“你是說,村上貞正會在島內局勢上做文章?”

李存勳搖了搖頭,說道:“果真如此,最多表明日本關注島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我認爲,村上貞正很有公開方式支持綠營。”

王元慶冷冷一笑,說道:“看來,我們的判斷基本一樣。”

兩人的想法都很明確,如果日本政府沒有以任何公開方式支持綠營,表明村上貞正確實準備在臺灣製造麻煩。辦法很簡單,暗中支持綠營,讓綠營相信能夠憑藉日本的支持推翻藍營政府。當然,“推翻”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通過選舉,也可以通過其他極端方式達到目的。

“現在我們該怎麼辦?”李存勳幾口抽完香菸,滅掉菸頭。

“關鍵是,村上貞正會不會採取極端措施。”

李存勳微微皺眉頭。“以島內目前的局勢來看,村上貞正很有可能不會走極端。如果我是村上貞正,將首先觀察局勢發展,確定時機成熟,才邁出關鍵一步。”

“也就是說,需要製造假象,讓上貞正認爲時機已經成熟。”

李存勳微遲疑了一下,說道:“由我們出手?”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儘快做好相部署,但是不要急着採取行動。首先搞清楚朱伯昌在東京得到了日本的那些保證,確定村上貞正是否準備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在臺灣發揮關鍵作用。如果是,我會在十月初訪問南亞五國,軍情局需要在此之前在南亞做好鋪墊,爲我們轉移戰略重點提供充足的理由。”

“臺灣那邊怎麼處理?”李勳又點上了煙。

王元慶的意思很明確,只要村上貞“過界”,行動就正式開始。

“仍然得首先確定村上貞正是進了圈套。只要他認爲我們將注意力轉向了南亞,軍情局就按照計劃在臺灣採取行動,讓那些天天叫囂的傢伙永遠閉嘴。”

“島內當局的領導人呢?”

“在關鍵時刻採取關鍵行動,至少保證幾位主要領導人的安全。”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與我們一樣,哪怕村上貞正認爲時機成熟,準備採取行動,也會首先爲日本出兵臺灣製造理由。最好的理由不是島內出現動亂,而是某個瘋子向日本發出邀請。別忘了,日本有《周邊事態法》。”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怎麼做了。”

“儘快部署吧。”王元慶似乎放下了一個承重的擔子,“記得隨時向我彙報情況,相關行動暫時不要透露給其他人,我會在適當的時候發佈消息。”

李存勳沒多說什麼,起身告辭。

返回軍情局的路上,李存勳聯繫了劉曉賓,讓他聯繫正在日本活動的情報人員。

很明顯,王元慶已經在是否利用臺灣向日本宣戰的問題上做出最終決策。剩下的,只是日本是否會邁出最致命的一步。

“關注”村上貞正這麼多年,李存勳算得上是“村上專家”。

按照李存勳對村上貞正的瞭解,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村上貞正肯定會萬分謹慎。不管朱伯昌在東京向日本提出什麼請求、不管村上貞正是否打算在臺灣採取實質行動,都不會在公開表態,最多隻是暗示朱伯昌,在必要的時候,日本會給予支持。

這個“支持”,既可能是道義上的支持,也可能是實際行動上的支持。

到底會是哪種程度的支持,不是由村上貞正的承諾決定、村上貞正也不會做出明確的承諾,也不是由島內局勢的發展情況決定,而是由共和國的行動決定。

王元慶在這個時候訪問南亞5國,讓軍情局在南亞採取行動,確實別有用心。

問題是,村上貞正會上當嗎?

李存勳也沒有多少把握,畢竟避免與共和國爆發戰爭纔是村上貞正的根本目的。如果村上貞正認爲共和國有能力在兩個方向上採取行動,很有可能放棄在臺灣的行動。

想到這,李存勳也覺得有點杞人憂天。

總體計劃不是由軍情局確定的,而是由元首確定的。王元慶既然有把握讓村上貞正鑽進圈套,軍情局長還需要擔心什麼呢?

回到軍情局總部,李存勳找到了劉曉賓。

“已經把消息發給了C03與,但是把握不大。”劉曉賓有點焦頭爛額的樣子,“哪怕村上貞正會與朱伯昌會面,也不會讓‘向日葵’出席。只有決定採取行動,村上貞正纔會讓‘向日葵’介入。到時候,恐怕我們來不及做出部署。我認爲,應該主動聯繫‘熱線’。”

李存勳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沒有這個必要,密切關注島內局勢就行了。”

“你是說,通過綠營的行動做出判斷?”

李存勳點了點頭,表示正是這個意思。

第60章 關鍵點第61章 硬仗第34章 事發突然第53章 當務之急第49章 保留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9章 干將出馬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67章 關鍵時刻第58章 高端之爭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8章 新思維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44章 第一槍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5章 有理有據第35章 絕境第17章 養虎爲患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51章 堅守第23章 說客第12章 軍事聯盟第80章 歸隊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89章 解密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16章 謀略第55章 鞭長可及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42章 冷戰陰影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62章 摩拳擦掌第82章 借題發揮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1章 統一進程第8章 聯合經營第97章 虛張聲勢第45章 鬥氣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2章 門檻第146章 墊腳石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96章 斷臂自救第9章 艱難處境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20章 雙簧第85章 爭奪第一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7章 世界大戰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5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兩手準備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78章 包袱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58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4章 衆矢之的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78章 招決勝負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79章 表演時間第56章 前方第52章 傳話筒第24章 死灰復燃第48章 冒險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46章 信號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35章 祖國第35章 軍士長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74章 軍控協議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71章 劇7941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77章 爭分奪秒
第60章 關鍵點第61章 硬仗第34章 事發突然第53章 當務之急第49章 保留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9章 干將出馬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67章 關鍵時刻第58章 高端之爭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8章 新思維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44章 第一槍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5章 有理有據第35章 絕境第17章 養虎爲患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51章 堅守第23章 說客第12章 軍事聯盟第80章 歸隊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89章 解密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16章 謀略第55章 鞭長可及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42章 冷戰陰影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62章 摩拳擦掌第82章 借題發揮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1章 統一進程第8章 聯合經營第97章 虛張聲勢第45章 鬥氣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2章 門檻第146章 墊腳石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96章 斷臂自救第9章 艱難處境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20章 雙簧第85章 爭奪第一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7章 世界大戰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5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兩手準備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78章 包袱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58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4章 衆矢之的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78章 招決勝負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79章 表演時間第56章 前方第52章 傳話筒第24章 死灰復燃第48章 冒險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46章 信號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35章 祖國第35章 軍士長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74章 軍控協議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71章 劇7941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77章 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