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急轉直下

日夜間,杜奇威還沒收拾完爛攤子,惡戰再次爆。

中國海軍航空兵全面參戰,空中力量全體出動,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制空權,預示着一場規驚人的惡戰即將爆。

26日凌晨,空降163旅攻佔青鶴的消息打亂了杜奇威的節奏。

第二輪進攻終於開始了!

中國出動空降兵攻打青鶴,杜奇威既感到驚訝,又感到震驚。

讓他驚訝的是,青鶴距離駐紮着韓軍第1集團軍殿後部隊2個編制不完整的步兵師的平山不到1米!即便韓軍再不堪,一個反擊都能將立足未穩的空降兵趕出青鶴。海軍確實動了反擊,只是結果與杜奇威預料的完全相反。空降163旅的部隊還在陸續着陸,韓軍的2個步兵營動了進攻。出不久,韓軍步兵在距離青鶴大約5千米處遭到中國空降兵“反衝擊”,沒有裝甲力量掩護的韓軍步兵迅速被由空降戰車組成的“裝甲力量”擊潰。

2個營近600韓軍,僅僅只有不到1人逃回平山。

讓他震驚的是,中國陸軍擺出了一口氣吃掉西部戰區數十萬韓美聯軍的架勢。夾在平壤與青鶴之間的所有韓美軍隊只有2南下線路,一是從青鶴經金川前往開城,二是經沙裡院前往海州。除非韓美聯軍準備在海州上船,不然還是得經過青鶴才能到達開城。沒有制空權,從海路撤退不但風險大,效率也不高。從海州撤走第1裝甲師並不南,撤走數十萬韓軍卻辦不到。如果美軍單獨撤走,韓國第1集團軍很可能在盡力抵抗之後向中隊投降。沒有韓軍,誰來守衛開城,誰來守衛三八線?

危機當頭,杜奇威先想到手裡唯一的預備隊:第1空中突擊師。

從戰場上撤下來後,第1空中突擊師地剩餘兵力大概相當於1個空中突擊旅,直升機只剩下了不到1,一次能夠投送大概1個空中突擊營的全部兵力與裝備。

杜奇威並不擔心第1空中突擊旅地士氣與鬥志。作爲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地諾曼底登陸、市場花園行動、突出部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又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地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與伊朗戰爭中屢建奇功地精銳部隊。第1C11空中突擊師從來不缺乏奮勇作戰地士氣與勇敢犧牲地鬥志。如同該師地徽章一樣。第1空中突擊師就是一隻從不懼怕敵人地雄鷹。

問題是。杜奇威不得不考慮實際情況。

中國空軍已經掌握了三八線以北地區地制空權。別說低空突擊部隊。就算是地面部隊。在沒有制空權地情況下動進攻。結果都難以設想。

與托特納姆商量後。杜奇威放棄了讓第1空中突擊師進攻青鶴地打算。

杜奇威面臨着一個非常艱難地抉擇:要麼抱着百分之十地希望與韓軍一同突圍。要麼讓第1裝甲師迅速前往海州。

作爲一名稱職地將軍。杜奇威沒有立即考慮後。

不是杜奇威憐憫韓軍將士,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拯救韓軍,甚至把戰敗的責任歸咎於韓軍地狂妄自大。杜奇威知道自己不是上帝,拯救不了韓國。在他看來,就算上帝降臨,也拯救不了韓國。

沒有讓第1裝甲師撤退,主要還是從長遠考慮。

韓軍第1集團軍絕對不能迅速崩潰,至少要在黃州川防線上堅持幾日。沒有第1集團軍,別說守不住開城,連爾北面的三八線都守不住。

打到這個地步,就算杜奇威不是政治家,也能猜出總統正在爲撤軍做準備。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不打算撤軍,就會立即將駐紮在關島地第8集團軍的3個師派過來,穩住岌岌可危的戰局。

撤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充足的時間。

要將大量的物資設備、數以萬計地軍人家屬、滯留在韓國的美國公民撤走,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不可能。因爲韓美聯軍潰敗地速度超過包括杜奇威在內的所有人地預料,所以很多撤退的準備工作都未準備到位。

一時半會撤不了,只能堅守陣地。

杜奇威不得不讓第1裝甲師留下,只是對第1裝甲師地部署做了調整。除了繼續守住韓軍第1集團軍的左翼之外,第1裝甲師連夜抽調1個旅的兵力南下、協助韓軍殿後部隊攻打青鶴、爭取儘快打通前往開城的道路;派遣至少2個營前往海州,無比在26日天亮前到達海州,從韓軍手裡接過港區的防務工作。

這次調整證明,杜奇威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隨後,E12A的現讓杜奇威暗自慶幸。

不得不承認,E12“戰場聯合監視機”的性能非常出色,比屬於同一機種的KZ199先進很多。在11

盤旋的E12能夠現千米範圍內的地面裝甲集認350千米內各種車輛的性質。也就是說,第611軍剛剛從順川出,還未到達平壤北面的平城,就被正在朝鮮半島東南孟骨羣島上空盤旋的E12現了。其他兩支南下部隊的一舉一動也落入E112A眼中。

準確及時的戰場信息爲指揮官做出決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根據E12提供的戰場情報,杜奇威得出了一個非常不願意承認的結論:正在向西前進的第7步兵師不可能趕在中隊之前越過半島中央山脈,很有可能在行軍途中與中隊遭遇。

沒等杜奇威回過神來,另外一條消息讓他徹底“絕望”。

中隊不但在西部戰場上動大規模進攻,還在西部戰場上動了進攻。駐紮在定坪的裝甲部隊沿海岸公路南下,隨同進攻地兩股裝甲集羣沿着中央山脈東面的公路線向南挺進,目標直指元山與三八線北面的金化。

這不是戰役級別的進攻,而是戰略級別的進攻!

如果中隊攻佔了金化,東部戰場上的數十萬韓美聯軍將“歸國無路”。

杜奇威非常震驚。

要想一口氣吞下三八線以北的所有韓美聯軍,中國陸軍至少要出動8到9個軍,總共30萬軍隊。不得不承認,杜奇威的判斷非常準確,當時共和國陸軍確實投入了7個整編軍與7個旅的兵力,總規模相當於9個整編軍,作戰兵力接近30萬。

有多大投入,就有多大回報要求。

如果真能一口氣吃掉三八線以北80多萬韓美聯軍,中國陸軍將創造戰爭史上的奇蹟與紀錄,因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殲敵規模最大地基輔戰役中,德軍只殲滅了不到70萬蘇軍。

中國陸軍有沒有這個能耐,杜奇威不敢做任何假設。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中國陸軍已經創造了很多讓人無法相信地奇蹟,再多一個,也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擺在杜奇威面前的現實很殘酷:第7步兵師留下來等死,還是單獨突圍?

與調整第1裝甲師的部署不同,杜奇威沒有讓第7步兵師留下來,而是立即命令第7步兵師轉向前往金化,務必趕在中國陸軍之前佔領金化。

按照杜奇威的估計,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將在26日中午到達金化。

中國陸軍地突擊速度再快,也只能在27日上午趕到金化,此時第7步兵師已經控制了金化,修建好了防禦陣地。

韓軍第2集團軍迅速做出反應,沒有堅持北上。

第7步兵師轉向後,韓軍第2集團軍跟着轉向。因爲韓軍的行軍速度趕不上第7步兵師,轉向時已經北上了數十千米,所以在韓軍第2集團軍與第7步兵師之間出現了寬度近1C0千米地空隙。

這條縫隙一度讓杜奇威非常擔心,因爲這是留給中隊的破綻。

想到中國陸軍剛剛向青鶴空投了一個空降旅,很難立即空投第二個空降旅;韓美聯軍撤退時破壞了大部分基礎設施,朝鮮北部被中國陸軍控制的基地還未完全投入使用,中國陸軍的低空突擊部隊很難深入到元山以南地區;杜奇威稍微放心了一點。

26日天亮前,杜奇威一直在等待第1裝甲師的消息。

在杜奇威看來,第1裝甲師的處境比第7步兵師艱難得多。只要第7步兵師準時到達金化,隨時可以撤到三八線以南,利用韓國苦心經營了數十年地防禦陣地抵擋住快速南下的中國陸軍。

一次突擊上百千米,就算中國陸軍能夠到達三八線,也是強弩之末。

天沒亮,杜奇威收到了“好消息”,第1裝甲師派往海州地部隊從韓軍手裡接管了港區的房屋工作。

吃早飯地時候,皮布魯克來消息,第棲艦隊正在趕往西太平洋的途中。

心情好,胃口就好,杜奇威還多吃了幾片面包。

到了肚皮裡地食物還未消化,一條“噩耗”徹底打亂了杜奇威的部署。

中國陸軍在金化空投空降部隊,守衛金化的韓軍步兵營被迅速擊潰。

未等杜奇威做出反應,其他消息接踵而至。

兔山與伊布里遭到中國陸軍空降部隊的突然襲擊,守衛的韓軍勉強抵抗後倉皇撤退。

杜奇威根本不敢相信,立即讓E12A重新判斷金化、兔山與伊布里的情況。

消息確鑿無,東部戰場上3處南下的通道均被中國陸軍佔領,韓軍沒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擊。

第7步兵師南下的通道被堵死了!

第26章 愈演愈烈第59章 星戰計劃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3章 深入探討第29章 幕後推手第30章 兩手都硬第30章 有限衝突第48章 轉折契機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83章 最後席位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54章 中堅力量第71章 全面爆發第4章 重要證物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84章 內訌第26章 新班子第50章 亡羊補牢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章 衆望所歸第13章 頭緒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33章 揮灑自如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72章 歸宿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68章 自釀苦果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32章 差距第4章 倫敦條約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113章 倒計時第4章 停戰談判第49章 場鬧劇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38章 初露頭角序五潛龍入海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79章 表演時間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37章 矛與盾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5章 關鍵因素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3章 積極謀劃第19章 高層會晤第61章 硬仗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42章 順大流第85章 決戰跡象第55章 大獲全勝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章 熱點第33章 幽靈折戟第64章 不謀而合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91章 契機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59章 未來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1章 統一進程第52章 傳話筒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43章 萬事俱備第8章 複雜化第66章 多種可能第43章 戰爭問題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6章 基礎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5章 有理有據第97章 殊途同歸第4章 冰凍三尺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13章 深入探討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67章 緊急調整
第26章 愈演愈烈第59章 星戰計劃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3章 深入探討第29章 幕後推手第30章 兩手都硬第30章 有限衝突第48章 轉折契機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83章 最後席位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54章 中堅力量第71章 全面爆發第4章 重要證物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84章 內訌第26章 新班子第50章 亡羊補牢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章 衆望所歸第13章 頭緒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33章 揮灑自如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72章 歸宿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68章 自釀苦果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32章 差距第4章 倫敦條約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113章 倒計時第4章 停戰談判第49章 場鬧劇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38章 初露頭角序五潛龍入海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79章 表演時間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37章 矛與盾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5章 關鍵因素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3章 積極謀劃第19章 高層會晤第61章 硬仗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42章 順大流第85章 決戰跡象第55章 大獲全勝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章 熱點第33章 幽靈折戟第64章 不謀而合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91章 契機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59章 未來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1章 統一進程第52章 傳話筒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43章 萬事俱備第8章 複雜化第66章 多種可能第43章 戰爭問題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6章 基礎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5章 有理有據第97章 殊途同歸第4章 冰凍三尺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13章 深入探討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67章 緊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