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強將弱兵

bookmark

奇威在25日中午到達春川,下午前往大田。

春川仍然是韓美聯軍司令部所在地,爲了避免與韓軍將領產生爭執,皮布魯克在大田設立了駐韓美軍司令部。

皮布魯克召回杜奇威,正是準備將爛攤子丟給剛剛獲得晉升的陸戰隊中將。

對杜奇威來說,增添一顆將星不見得是好事。

面對皮布魯克留下的爛攤子,別說杜奇威,就算李奇微從棺材裡爬出來,也會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杜奇威相信自己的能力,卻不相信美軍的士氣與鬥志。皮布魯克離開司令部的時候明確告訴杜奇威,能打則打,不能打則儘量讓士兵活着走出戰場。

活下來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撤退,二是投降。

雖然中隊有“優待戰俘”的光榮傳統,杜奇威的祖父在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就享受過中隊的“款待”,但是杜奇威不會輕易選擇後,即便在“擅長”投降的美軍中,在有作戰能力的情況下向敵人投降都是最大的恥辱。

杜奇威感到很惱火,在他眼裡,皮布魯克是一個非常不盡職的軍人。

中國參戰前,杜奇威再三警告皮布魯克,一定要高度重視中隊的行動,千萬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當時身在本土的皮布魯克沒有采取任何有效行動,甚至沒有提醒鮑曼、赫克爾第7步兵師師長與托特納姆第1空中突擊師師長,數萬美國大兵如同一羣無頭蒼蠅,跟隨韓軍一步步邁向深淵。

陸戰隊在元山登陸後,杜奇威先“說服”約克,掌握了陸戰隊的指揮權。

總體來說。元山登陸戰並不成功。

按照杜奇威制訂地作戰計劃。陸戰隊上岸前。第1空中突擊師負責奪取至關重要地港區。確保用來卸載重型裝備地港口基礎設施免遭破壞。實際情況大相徑庭。陸戰隊上岸地時候。第1C11空中突擊師還在忙着清理外圍戰場。沒按照杜奇威地計劃攻入港區。導致港口基礎設施被朝軍毀壞一空。陸戰隊在元山耽擱了整整一天!

從後面地戰鬥來看。在元山耽擱一天成了美軍戰敗地根源。

設想。如果陸戰隊順利上岸、按照杜奇威地作戰計劃向北推進。共和國陸軍入朝作戰前。美軍陸戰隊已經攻佔了至關重要地江界。即便美軍不可能在江界擊敗第54軍、第37軍與第77軍。也能在禿魯江邊擋住共和國陸軍地前進步伐。爲南面攻打五老地部隊爭取足夠地時間。然後穩步向南撤退。在元山北面地永興設防。在龍興江一線站穩腳跟。哪怕美軍無法在朝鮮戰場去取勝。終究要向南撤退。也能爲東部戰場上地韓美聯軍爭取到足夠多地時間。利用數十萬韓軍守住三八線。

相差24小時。結果截然不同。

實際上。不是沒有挽救地餘地。杜奇威也做出了最大限度地努力。

中國空軍參戰後,杜奇威以美軍陸戰隊司令的名義在韓美聯軍司令官會議上提出把重點放在東部戰場上,韓美聯軍實際爲韓國陸軍第2集團軍與美軍第7步兵師暫時放棄圍殲東部戰場上朝軍的作戰行動,增派預備隊鞏固後方防線,利用元山港運送作戰物資,主力作戰部隊隨同陸戰隊北上的作戰建議。

由此可見,杜奇威此時已經預感到韓美聯軍將迅速戰敗。

按照他的作戰計劃,2個陸戰師與第1C11空中突擊師集中全部力量北上,後方交給韓美聯軍實際主要爲第7步兵師。果真如此,共和國陸軍主力部隊入朝時,美軍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江界附近,後方至少有2萬美軍與5萬韓軍。

即便空降153旅攻佔了五老,也最多堅持24小時。打得再糟糕,韓美聯軍也能穩步向南退縮,最終在三八線站穩腳跟。

實際情況再次與杜奇威地計劃背道而馳。

陸戰隊北上的時候,韓國陸軍第2集團軍與美軍第7步兵師還在圍殲元山以南地區的朝軍,指揮作戰的軍司令官堅持認爲應該先“肅清”後方,後勤補給線得到保障,才能大舉北上。雖然韓軍司令官的安排有些道理,後勤補給線關係到韓美聯軍的作戰行動,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中國空軍沒有轟炸非戰鬥類船隻,利用海運,韓美聯軍能夠從元山港獲得物資補給,不需要格外看重陸上補給線。

共和國陸軍參戰時,韓國陸軍第2集團軍與美軍第7師甚至沒有到達元山!

從元山到咸興,縱深近1千米的防區內僅有第1C11空中突擊師的3個營!

韓美聯軍遲遲沒有北上,直接後果是原本應該伴

師北上地第空中突擊師不得不在咸興停下腳步後方防線,保衛後勤補給線。少了近2萬名官兵與至關重要的低空突擊力量,陸戰隊的進軍速度大大減慢;陸戰1師遭到圍攻時,第1C11空中突擊師沒能揮任何作用;快反7711旅攻佔鹹州後,第1C11空中突擊師不但沒能動反擊,反而在撤退時遭到快反7711旅阻擊,損失近200直升機,對咸興與興南美軍的撤退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就算杜奇威有通天本領,也拯救不了數萬名美國大兵。

第一次戰役結束,擺在杜奇威面前的麻煩更大了。

西部戰場上,韓軍拼命向北進攻,大有不打下平壤誓不罷休地架勢。雖然杜奇威是軍人,不是政治家,但是仍然明白韓軍的目地,知道下令進軍的不是韓國陸軍地將領,而是住在青瓦臺的韓國總統。

攻佔平壤地意義很大,危險也很大。

從皮布魯克手裡接過指揮權之後,杜奇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鮑曼停止前進,做好撤退工作。

毫無疑問,杜奇威是一名能力非常強的將軍。

返回大田的路上,杜奇威通過司令部來的消息,對戰局有了全面瞭解。問題很清楚、危險很明確,中國陸軍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第一輪進攻結束的時候就是第二輪進攻開始的時候。與第一輪進攻完全相反,第二輪進攻的主要打擊對象是平壤南面的韓美聯軍,主要目的是“光復”平壤、打開南下爾的進攻通道。

西部戰場上的韓美聯軍繼續北上,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

問題是,停下來等於坐以待斃。

給鮑曼下達第一道命令後,杜奇威以美軍最高指揮官的身份,連續給鮑曼、赫克爾與托特納姆下達了多道命令。

第1裝甲師不能丟下韓軍撤退,因爲只要第1裝甲師撤退,中國陸軍就會猛攻韓國第1集團軍,潰退的韓軍不但會沖垮撤退中的第1裝甲師,還將堵死第1裝甲師南下的通道,導致西部戰場上的韓美聯軍全軍覆沒。必須有秩序、有步驟的撤退。按照這一設想,杜奇威跟第1集團軍的金澤效通了電話,要求韓軍攻佔黃州後,沿黃州川一線佈防,做好與中國陸軍交戰的準備。

這次溝通沒有完全成功,也沒有完全失敗。

金澤效表示韓軍肯定會進軍平壤,爭取在26日夜間打下平壤。只是,韓軍不會全力北上,會將第1集團軍的主力留在黃州,並且沿黃州川部署防禦陣地。

杜奇威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命令第1裝甲師立即進攻南浦,守住韓軍側翼。

與西部戰場相比,東部戰場上的麻煩更大。

蓋特投降後,中國陸軍迅速攻佔了鹹州南面的定坪,爲南下做好了準備。在元山以南的數十千米內,沒有一支美軍作戰部隊!

守衛元山顯然超出了韓美聯軍的能力,可是丟掉元山的後果更加嚴重。

命令赫克爾率領第7步兵師南下,退回到三八線以南構築防禦陣地後,杜奇威與韓軍第2集團軍司令張瑞南上將通了電話,要求第2集團軍派遣至少1個步兵師去守衛元山,在元山到新坪一線部署至少師的防禦兵力。

張瑞南的回答讓杜奇威非常失望,因爲柳宗純已經下達命令,要求第2集團軍繼續北上,爲第1集團軍攻佔平壤創造機會。

與金澤效不同,張瑞南決定不折不扣的執行總統的命令。

此時北上,與送死有何區別?

杜奇威並不在乎韓軍是死是活,在他眼裡,韓軍傷亡再大都是活該。問題是,第2集團軍北上後,誰來守衛防線?如果第7步兵師一口氣退到三八線以南地區,中國陸軍將趕着潰敗的韓軍衝向三八線,還會出動快速突擊部隊迂迴到西部戰場後方,打下開城,切斷西部戰場上韓美聯軍的歸路。

不得已,杜奇威讓第7步兵師穩步南撤的時候,儘量向西部戰場靠近。

步兵師的機動能力非常有限,杜奇威不得不讓托特納姆的第1空中突擊師再次上陣,以最快的速度開赴開城,鞏固開城的防禦。

這番部署,顯示出了杜奇威作爲一名將軍的出色才華。

可以說,如果當時杜奇威手裡還有幾個美軍師,別說裴承毅,就算項鋌輝親自到前線指揮,也不見得能夠佔到多少便宜。

問題不在杜奇威的身上,而在韓美聯軍的身上!

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28章 新思維第26章 殲滅戰第105章 何去何從序十五運籌帷幄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3章 惡鄰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36章 割裂第18章 點火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46章 家門不幸第52章 一挑三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13章 救場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94章 深入主題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78章 當面保證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4章 有條不紊第60章 軍備競賽第4章 相互叫板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30章 超大規模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82章 借題發揮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1章 識時務第83章 最後席位第72章 金融戰第7章 觀念轉變第60章 致命威脅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66章 戰爭決議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51章 待價而沽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46章 備用計劃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65章 隨機應變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59章 新興名人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2章 軍事聯盟第27章 戰略圍剿第75章 國家意志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23章 找準目標第65章 正式宣戰第48章 兩片天第52章 一挑三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章 強國夢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61章 未來陸軍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53章 當務之急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3章 煙霧彈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21章 重大遺漏第98章 東衝西突第20章 謀面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26章 定性分析第70章 負資本第18章 挖牆腳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22章 傳奇人物第54章 中堅力量第97章 一物降一物
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28章 新思維第26章 殲滅戰第105章 何去何從序十五運籌帷幄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3章 惡鄰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36章 割裂第18章 點火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46章 家門不幸第52章 一挑三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13章 救場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94章 深入主題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78章 當面保證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4章 有條不紊第60章 軍備競賽第4章 相互叫板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30章 超大規模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82章 借題發揮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1章 識時務第83章 最後席位第72章 金融戰第7章 觀念轉變第60章 致命威脅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66章 戰爭決議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51章 待價而沽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46章 備用計劃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65章 隨機應變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59章 新興名人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2章 軍事聯盟第27章 戰略圍剿第75章 國家意志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23章 找準目標第65章 正式宣戰第48章 兩片天第52章 一挑三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章 強國夢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61章 未來陸軍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53章 當務之急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3章 煙霧彈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21章 重大遺漏第98章 東衝西突第20章 謀面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26章 定性分析第70章 負資本第18章 挖牆腳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22章 傳奇人物第54章 中堅力量第97章 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