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首戰揚威

bookmark

1531營與1533營殺入嘉手納空軍基地前大約半小時,1532營與1534營佔領了普天間機場,隨後擔任阻擊任務的1521營、1522營、1523營與1524營先後完成作戰任務,構築起外圍防線。

收到各部隊的作戰報告,裴承毅在1點15分下達了第二道作戰命令。

正在東海上空徘徊的2批y-15b運輸機立即轉向飛往琉球島,將運載的各類物資空投給已經佔領機場的空降兵。

空投的不是作戰物資,而是工程物資!

前期火力準備與火力支援中,爲了最大限度打擊日軍,減緩日軍的運動速度,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摧毀了機場跑道。空降兵佔領機場之後,必須儘快修復跑道,讓運送增援部隊與重型裝備的運輸機降落。

此時,空降兵的高素質得到了徹底體現。

空降兵搖身一變,成了工程兵,擔負起了修復機場的重任。

事實上,修復機場的工作並不複雜。

修復工作開始之前,空降兵得用排爆裝備(主要就是小型遙控機器人)清除掉跑道上的未爆彈藥,在不礙事的空曠地帶將彈藥引爆,以免對後繼到達的部隊構成威脅。隨後用小型電動工具對彈坑“整形”,使其大小符合預製件的尺寸,填上速凝水泥之後,在水泥凝固前蓋上預製件,修復工作就算完成了。雖然這樣的修復工作無法保證跑道長期正常使用,但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使跑道能夠使用。後面要怎麼修,就不是空降兵的事情,而是專業工程部隊的事情了。

第一批物資在2點左右到達。

僅僅用了4個小時,趕在天亮前,嘉手納空軍基地與普天間機場均恢復起降能力。

6點30分,第一批48架y-14c先後到達,送來了77軍4個戰鬥營的官兵與部分用於工程維修設備。

到此時,歷經8小時的空降作戰結束。

相對而言,戰鬥的時間並不長,主要是空降兵的戰鬥力遠遠超過預期。

排除官兵的素質,若論功臣,首先就是空降戰車。

作爲世界上第一種配備電磁炮與高強度合金裝甲的戰車,kz-25的戰鬥力足以傲視羣雄,其絕大部分性能指標絲毫不比主戰坦克差,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絕大部分國家的主戰坦克。如果不是造價過於高昂,共和國很有可能在kz-25的基礎上研製新型坦克,全面取代在半島戰爭期間立下大功的dz-21式主戰坦克。按照陸軍的發展規劃,kz-25全面裝備空降兵之後,將在適當的時候爲陸軍裝甲部隊換裝。

實戰證明kz-25沒有讓陸軍失望。

在與日軍的t-20(即20式主戰坦克)交手時,kz-25佔據了絕對上風。77軍的增援部隊到達之後,陸軍派了2個技術小組前往琉球島,考察kz-25與t-20的交戰情況,用繳獲的t-20測試kz-25的火力與防護能力。不管是戰場考察得出的結論、還是專業測試得出的結果都證明kz-25的電磁炮能在2500米以內擊穿t-20的正面裝甲,而t-20使用的140毫米坦克炮即便使用最先進的長杆貧鈾合金脫殼穿甲彈也只能在800米內擊穿kz-25的正面裝甲。其他方面,kz-25的戰略機動能力、戰術機動能力、自持能力、多任務能力、聯合作戰能力均遠遠超過t-20。

如果說kz-25的缺點,最大的問題就是電力供應!

供電設備運送到前線之前,空降兵的kz-25不得不排成長隊,用繳獲的燃油發電機爲複合蓄電池充電。因爲所有子系統都需要電能,所以kz-25對電力的需求超過dz-21,成了名副其實的“電老虎”。

可以說,kz-25造成的影響,絲毫不亞於“電磁炸彈”。

按照美國陸軍在戰後做出的評估,如果共和國在kz-25的基礎上開發主戰坦克,全世界的主戰坦克都將面臨被淘汰的威脅!

事實上,kz-25的出現,宣佈了“主戰坦克”的末日。

“更輕、更快、更強、更全”,成了未來地面主戰武器的發展方向。重達數十噸,幾乎無法空運的主戰坦克因爲其天生的缺陷,遲早得離開戰場,將“陸戰之王”的頭銜交給kz-25這類“輕型戰車”。

只是,28日夜間與29日凌晨的戰鬥還不能完全說明kz-25的優越性能。

77軍的作戰部隊投入戰鬥之前,空降152旅的4個營提前開始擴大防禦陣地,向盤踞在島嶼其他地點的日軍發動了進攻,其中2個營從嘉手納南下,向那霸港方向推進。如果不是後勤保障遇到麻煩,總參謀部沒有考慮到空降兵可以在沒有快反部隊的支援下單獨發動進攻,也就沒有及時爲空降兵提供足夠的彈藥物資,恐怕空降152旅的2個營將在77軍參戰之前殺入那霸,殲滅守衛那霸的上萬名日軍!

當然,裴承毅不是墨守成規的指揮官。

發現空降兵“所向披靡”後,裴承毅立即調整作戰部署,將快反772旅留在後方,提前向前線運送空降兵急需的彈藥物資與充電設備,同時命令已經到達琉球島的快反771旅立即南下,支援空降兵攻打那霸。

這一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戰役進程。

據很多被俘的日軍交代,首次面對kz-25的時候,絕大部分日軍官兵都認爲空降戰車很容易被摧毀;與kz-25交手、發現所有的反坦克武器都無法將其摧毀之後,日軍的鬥志與士氣迅速歸零,很多日軍甚至在絕望的情況下剖腹自殺!

戰爭,永遠不會同情弱者。

擁有了最先進的空降戰車之後,空降兵由善於防禦的部隊轉變爲善於進攻的部隊,在沒有“裝甲兵”的支援下,空降兵首次以“主要進攻力量”的身份登上戰場,並且在戰鬥中取得了足以讓任何敵人膽怯的傲人戰績。

經過實戰檢驗,kz-25的缺陷也暴露了出來。

除了前面提到的電力問題之外,kz-25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對付堅固防禦工事的有效手段。雖然其配備的電磁炮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日軍的主戰坦克,但是受到口徑限制,無法使用大口徑炮彈,即便能夠打穿防禦工事的外牆,也因爲炮彈的裝藥量有限,無法對工事內的敵人造成致命打擊。

幾乎所有參與進攻作戰的空降部隊都在戰後反映了這個問題。

面對日軍堅固防禦工事的時候,空降戰車往往得停止進攻,讓乘車作戰的步兵使用單兵反坦克導彈摧毀日軍工事,然後再繼續挺進。這“一停一進”,浪費時間還不算什麼,讓空降戰車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也不算什麼,主要是離開戰車的保護之後,空降兵很容易成爲日軍、特別是日軍狙擊手的射殺對象。到後來,遇到日軍防禦工事的時候,前線指揮官往往讓官兵呆在戰車內,用車載電臺呼叫空中支援或者炮火支援。有的時候,進攻部隊乾脆越過日軍防禦工事,切斷日軍防線,迫使日軍主動撤退。

kz-25的另外一個缺陷是:缺乏抵抗地雷的能力!

爲了降低成本,kz-25只在正面與兩側使用了高強度合金裝甲,底板仍然使用普通裝甲鋼。雖然採用了倒v字型底板,能夠有效分散地雷爆炸產生的能量,但是遇到反坦克地雷的時候,仍然無法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

戰鬥中被摧毀的37輛kz-25竟然有34輛被地雷炸燬!

相關問題全部反映給了kz-25的設計與製造單位,陸軍也立即要求設計與製造單位對kz-25進行改進。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攻打琉球島的作戰行動非常順利,順利到讓裴承毅都有點難以置信。

到29日傍晚,除了2個空降旅與快反771旅之外,空降161旅與空降171旅先後到達琉球島,運輸機羣還爲進攻部隊送去了上萬噸作戰物資。可以說,空降兵的出色表現,使進攻行動“加快”了至少12小時!

29日夜間,快反771旅完成準備之後,投入戰鬥。

按照作戰計劃,進攻部隊必須儘快攻佔那霸港,準備迎接陸戰隊與運輸船隊。

進攻那霸港的戰鬥在29日下午就已開始,空降152旅的2個營發動了數輪突擊,均因爲兵力有限、後繼乏力,避免深入敵後遭到日軍圍殲(kz-25的後部裝甲非常薄弱),不得不在突破日軍防線之後撤回來,等待增援部隊。

隨着快反771旅到達,進攻那霸的戰鬥才進入白熱化階段。

與空降兵相比,快反部隊沒有得到優先照顧,大部分裝備均是半島戰爭時期的“舊貨”。

戰鬥打到30日凌晨,局面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按照計劃,應該由快反771旅衝鋒,空降152旅殿後。快反771旅發動2次進攻,均出現慘重損失之後,兩支部隊調換了位置,由空降152旅的空降營在前面衝鋒,快反771旅在後面掃蕩戰場。

換位之後,情況立即出現轉變。

已經嚐到kz-25厲害的日軍幾乎沒對空降營的進攻行動造成多大威脅,甚至在空降營發動進攻的時候主動撤退,避免與kz-25正面交手,妄圖按照白天的方法,從側面或者後方對付kz-25。

在快反771旅的支援下,空降兵再無後顧之憂。

日軍的戰術很快落空,防線也以驚人的速度崩潰。

戰鬥打到30日天亮,空降兵與快反部隊已經攻入那霸港區,開始掃蕩日軍殘餘部隊。

在守無可守的情況下,日軍做出了最瘋狂的舉動。

爲了防止那霸港被共和國軍隊利用,日軍在即將崩潰時開始炸燬港口基礎設施,進行最後的抵抗!

第30章 戰略要地第59章 特別行動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21章 理想化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0章 感恩戴德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9章 艱難處境第28章 硝煙升起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1章 待價而沽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4章 有與沒有第96章 斷臂自救第33章 亮底牌第43章 合理使用序十東方醒獅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49章 場鬧劇第62章 十萬火急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27章 權宜之計第45章 弱國強兵第67章 快速船隊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25章 加速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81章 因勢利導第49章 大蕭條第64章 龍出昇天第35章 主動迎戰第89章 快速突擊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73章 重南輕北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43章 戰爭問題第4章 秘密接頭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4章 大事化小第38章 大禍臨頭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7章 戰爭部署第44章 第一槍第84章 內訌第146章 攻堅戰第81章 壁壘第1章 鬼話連篇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91章 契機第35章 奇兵第74章 情報網絡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27章 新總統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1章 落網第9章 針對性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33章 劇變第26章 新班子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7章 修鐵路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62章 連環套第43章 重逢第73章 涌而上第71章 劇7941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97章 窮途末路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22章 我行我素第8章 最終目的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63章 一錘定音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59章 同與不同第83章 造勢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1章 重大遺漏第53章 風雲消散第45章 折翅第1章 時過境遷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2章 地面戰鬥第70章 王牌登場
第30章 戰略要地第59章 特別行動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21章 理想化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0章 感恩戴德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9章 艱難處境第28章 硝煙升起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1章 待價而沽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4章 有與沒有第96章 斷臂自救第33章 亮底牌第43章 合理使用序十東方醒獅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49章 場鬧劇第62章 十萬火急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27章 權宜之計第45章 弱國強兵第67章 快速船隊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25章 加速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81章 因勢利導第49章 大蕭條第64章 龍出昇天第35章 主動迎戰第89章 快速突擊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73章 重南輕北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43章 戰爭問題第4章 秘密接頭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4章 大事化小第38章 大禍臨頭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7章 戰爭部署第44章 第一槍第84章 內訌第146章 攻堅戰第81章 壁壘第1章 鬼話連篇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91章 契機第35章 奇兵第74章 情報網絡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27章 新總統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1章 落網第9章 針對性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33章 劇變第26章 新班子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7章 修鐵路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62章 連環套第43章 重逢第73章 涌而上第71章 劇7941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97章 窮途末路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22章 我行我素第8章 最終目的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63章 一錘定音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59章 同與不同第83章 造勢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1章 重大遺漏第53章 風雲消散第45章 折翅第1章 時過境遷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2章 地面戰鬥第70章 王牌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