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信號

bookmark

劃階段,包括項鋌輝與李存勳在內,絕大部分軍人都元慶爲什麼要想方設法的在臺灣製造事端。按照大部分軍人的想法,只要日本不肯放棄核武器,共和國就有足夠的理由向日本宣戰。隨着事態發展、局勢逐漸明朗,項鋌輝與李存勳才漸漸明白了王元慶的意圖。

王元慶在臺灣做文章,爲的不是如何擊敗日本,而是讓國民認同政府的戰爭行爲。

早在20199年,也就是“中南風暴”之後,國內就有人認爲,共和國完全沒有必要出兵越南政府,爲此付出上千名軍人的生命與數以千億計的戰爭經費。當時,國內最著名的專業評論員“信鑫”(筆名,真名吳熙)就在《南方通信》報與網絡上發表了連載評論,指出共和國出兵越南政權的幾大害處,宣稱完全沒有必要以軍事手段扶持一個親華政權,完全可以通過經濟等手段逐步化解越南的“仇華”情緒。因爲當時共和國在“中南風暴”中收復了南沙羣島,而“越南戰爭”只是“中南風暴”的一部分,所以國內的反戰呼聲還不是很明顯,大部分民衆仍然支持政府的戰爭行動。

半島戰爭結束後,共和國國內的反戰呼聲才真正引起了中央高層的極度關注。

以“信鑫”爲代表的一批專業評論人士在戰後強烈抨擊政府的戰爭行動,認爲共和國完全沒有必要爲了讓數以萬計的軍人流血犧牲,消滅韓國政權是愚蠢至極的行爲,因此與美國翻臉嚴重損害了共和國的國家利益。因爲在戰爭爆發前,共和國與韓國有比較密切的經濟往來,旅居共和國的韓國人員超過了150萬,加上大批共和國商人受到損失以國內的反戰呼聲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與擁護。

雖然共和國國沒有爆發反戰示威遊行,但是中央政府的權威首次受到了挑戰。

爲此,趙潤東命令軍情局報機構嚴密監視吳熙等高唱反戰論調的民間人士,甚至暗示李存勳果證實“反戰人士”與國外勢力有聯繫,不但以“叛國罪”論處,軍情局還可以先斬後奏。萬幸的是,王元慶留了個心眼,暗中吩咐李存勳不要採取極端行動,以免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

當時,王元的態度就很明確。

在對外問題上,王元慶比潤東還要強硬,而在對內問題上元慶卻極爲開明。

出任國家元首之後,王元慶不但沒彈壓民間人士對半島戰爭的討論與評價,反而讓讓相關部門與機構邀請包括吳熙在內的民間人士到電視臺進行現場辯論。如果不是公務纏身,恐怕王元慶會親自上電視臺與民間人士討論半島戰爭的得失。

放在20年前。這事情幾乎不可能在共和國發生。

歸根結底。讓民間力量在國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地根本因素就是不斷髮展地科技。

隨着網絡化深入到每個人地日常工作與生活民衆言論地力量越來越大。2017年。紀佑國離任之前力主推行數部旨在擴大民主化進程地法案。根本原因也是紀佑國意識到技術終究將改變社會結構。讓普通民衆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越來越明顯地作用。對於民衆言論。只能引導。不能堵塞。

沒人否認論自由是推動社會進步地積極因素。

只有當大部分國民自覺自願地參與國家事務。才能形成真正地“主人翁”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共和國地政治體制改革。也才能建立真正符合共和國國情地民主制度。國民願意討論國家地對外政策。願意對戰爭發表意見是說國民不希望祖國強大。也不是不希望民族復興而是希望爲祖國強大與民族復興出一份力。

在此情況下。王元慶能夠忽視國民對戰爭地態度嗎?

如果只是一場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元慶不需要考慮國民態度,因爲共和國有足夠的能力在有限的代價下擊敗敵人。在必須通過全面戰爭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元慶必須考慮國民態度,特別是國民能否接受因爲戰爭對工作與生活造成的影響。全面戰爭與局部戰爭不可同日而語,要想擊敗擁有強大實力的敵人,必須動員國家的所有力量。如果國民無法接受戰爭,或者不認同政府的戰爭行爲,戰爭動員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如果戰爭動員不徹底,共和國將爲戰爭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輸掉戰爭。

普通國民不是國家領袖,不可能像國家領袖那樣思考問題。

更重要的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因爲各種因素與現實需要,所以國民無從得知政府策動戰爭的理由與目的,甚至無法預知即將爆發的戰爭。

如此一來,

國民支持政府的戰爭行爲,必須提供足夠充分的理由

明白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王元慶爲什麼要在臺灣與南亞大做文章。

確定了基調之後,會議進入實質討論階段。

與往常一樣,王元慶在軍事問題上沒有做太多的指示,基本上由總參謀長項鋌輝負責軍事部署。

會議結束前,王元慶吩咐焦魃山留下了幾名主要將領。

李存勳也被留來。很明顯,有些問題無法在全體會議上說明,或者不需要在全體會議上說明。

“戰爭開始後,必須在第一間摧毀日本的戰略打擊能力。”王元慶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按照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相關的打擊行動由空軍與海軍負責。項總,你來大致介紹一下。”

項鋌輝點點頭,說道:“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日本只有三艘核潛艇具有核打擊能力,戰爭將由海軍發起,以擊沉日本核潛艇爲開始信號。執行作戰任務的潛艇必須在擊沉日本核潛艇之後發出消息。受到指揮與通信系統反應速度的限制,日軍大概會在一個小時之後發動反擊。在此期間,空軍必須展開行動。爲了確保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完成第一輪打擊行動,空軍的作戰飛機將升空待命。具體情況,由林嘯雷與章忠憲詳細說明。”

王元慶點了點頭,朝兩位軍看了過去。

林嘯雷遲疑了一下,說道:“進入戰備態之後,海軍一直在密切監視日本核潛艇的活動情況。爲此,海軍調集了十二艘攻擊潛艇,分爲兩批,時刻保證至少有兩艘攻擊潛艇在跟蹤監視一艘日本核潛艇。相關的作戰計劃早已下達到各艘潛艇,戰爭開始後,海軍有足夠的把握擊沉日本的三艘核潛艇。”

王元慶沒有態,將目光轉向了章忠憲。

“空軍已經按照戰備方案展行動。”章忠憲沒有半點遲疑,說道,“按照空軍制訂的打擊方案,首輪轟炸行動分爲三個波次,由戰略轟炸機使用空射巡航導彈對目標附近的防空設施與指揮通信設施進行打擊,隨後由戰略轟炸機對核設施進行打擊,最後由戰術戰鬥機進行補充轟炸。計算機模擬結果證明,打擊的成功率超過百分之九十。雖然空軍會因此承受部分損失,但是有足夠的把握摧毀日本的陸基核力量。只是……”

章忠憲沒有急着說下去,而是朝項鋌輝投去了詢問目光。

項鋌輝點了點頭,示意空軍司令說下去。

“日本擁有機動式導彈發射系統,如果日本斷定我們會以先發制人的方式發動戰略打擊,很有可能在開戰前進入戰備狀態,空軍無法保證徹底摧毀。另外,日本有大量民用核設施,雖然情報證明絕大部分民用核設施不具備軍事用途,但是仍然有部分民用核電站很有可能具有軍事價值。”

“你是說,是否需要轟炸民用核設施?”

章忠憲點了點頭,表示正是這個意思。

王元慶沉思了一陣,說道:“首先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轟炸具有軍事用途的民用核設,其他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對於日本的機動式導彈發射系統,空軍也要做好打擊準備。即便無法在首輪轟炸中將其徹底摧毀,也要保證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最重要的是,空軍必須儘快奪取制空權。”

“空軍將盡全力完成作戰任務。”

“除此之外,陸軍也要做好參戰準備。”王元慶敲了敲桌子,說道,“雖然還沒有確定是否攻打日本本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必須打掉日本的囂張氣焰,甚至設法日本政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戰爭目的。”

項鋌輝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王元慶把目光轉向了李存勳,說道:“除了常規意義上的戰爭,我們還得在其他方面打擊日本。參與戰爭的不僅僅是軍隊,還有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戰爭也不僅僅是打擊敵人的武裝力量,還要打擊敵人一切可以爲戰爭服務的能力。這方面,軍情局要儘量配合我們的電子網絡戰部隊。對我們來說,擊敗日本既有現實必要,又爲今後的發展提供依據。我們必須通過這場戰爭尋找新的作戰途徑,證明新式戰法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李存勳點頭答應了下來,這些早在計劃之中。

王元慶又看了衆人一眼,沒再多說什麼。對於共和國的軍人,也不需要多說什麼。在戰爭中捍衛國家,在戰爭中擊敗敵人,是每一名軍人的職責與義務!

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59章 星戰計劃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16章 金錢操作第34章 不眠夜第46章 隔岸觀火第42章 大殺器第23章 找準目標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28章 準備計劃第39章 提前參戰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79章 利益同盟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3章 戰前動員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37章 登陸第32章 大殺器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34章 全面爆發序七死亡遊戲第36章 風雲突變第90章 大方向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36章 雷霆一擊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89章 狗急跳牆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2章 備戰第1章 導火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22章 風向轉變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6章 顛倒是非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137章 新世界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8章 突然襲擊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6章 搭臺唱戲第2章 職責使然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2章 野心家第85章 打就打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23章 說客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81章 早死晚死第93章 局勢預判第67章 同盟體系第42章 大顯神威第63章 轉變思想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9章 殺雞儆猴第50章 明爭暗鬥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48章 玩火者第20章 雙簧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5章 突變第2章 分水嶺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48章 說服工作第73章 大權在握第25章 權力交接第46章 航母風波第9章 不可告人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90章 自掘墳墓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18章 軍長大會第28章 貿易大戰
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59章 星戰計劃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16章 金錢操作第34章 不眠夜第46章 隔岸觀火第42章 大殺器第23章 找準目標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28章 準備計劃第39章 提前參戰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79章 利益同盟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3章 戰前動員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37章 登陸第32章 大殺器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34章 全面爆發序七死亡遊戲第36章 風雲突變第90章 大方向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36章 雷霆一擊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89章 狗急跳牆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2章 備戰第1章 導火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22章 風向轉變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6章 顛倒是非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137章 新世界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8章 突然襲擊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6章 搭臺唱戲第2章 職責使然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2章 野心家第85章 打就打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23章 說客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81章 早死晚死第93章 局勢預判第67章 同盟體系第42章 大顯神威第63章 轉變思想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9章 殺雞儆猴第50章 明爭暗鬥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48章 玩火者第20章 雙簧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5章 突變第2章 分水嶺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48章 說服工作第73章 大權在握第25章 權力交接第46章 航母風波第9章 不可告人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90章 自掘墳墓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18章 軍長大會第28章 貿易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