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和平利用

遲疑之後。莫洛萬做出了決定。提前起飛的偵察機首先向馬六甲海峽方向前進,擔任前進搜索任務。原本應該爲攻擊機羣提供指揮與引導的3架刨2出轉向前往馬六甲海峽,協助偵察機執行搜索任務。爲了掩護預警機,莫洛萬派出了口架始四戰鬥機。之前那些掛好了反艦導彈,已經被送上飛行甲板的“鯽全部被送入機庫,用來護航與留平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始四提前起飛,加強艦隊防空,3艘航母各派出了力架防空戰鬥機。

很明顯,莫洛萬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

馬六甲海峽並不寬敞,最窄的地方只有數十千米,最寬的地方也不過勁多千米,別說四毯這類艦載預警機,就算是艦載偵察機也能監視搜索整個海峽。只要找到了中國艦隊,就讓攻擊機羣立即出發。不管結果如何,必須搶在中國艦隊之前發起攻擊。

莫洛萬的計算非常準確,做數學題的能力還算不錯。

按照之前收到的情報,攻擊西部艦隊的中國戰鬥機在勁架以上,相當於舊個艦載航空兵大隊,而鵬大型航母總共只有舊個艦載戰鬥機大隊。也就是說,中國艦隊出動了半數已上的戰鬥機攻擊西部艦隊。除掉用於艦隊防空的戰鬥機,中國艦隊剩餘的戰鬥機不可能對東部艦隊構成威脅。

由此,莫洛萬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艦隊派去攻擊西部艦隊的戰鬥機很可能在勁架以上,其中擔任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在四架左右,另外還有田架以上的護航戰鬥機,不然不可能在戰鬥開始時就幹掉西部艦隊的所有防空戰鬥機。由此可以斷定,中國艦隊用所有力量攻擊了西部艦隊。

在莫洛萬看來,這一堆論完全在情理之中。

戰鬥開始不久,中國潛艇伏擊了西部艦隊。顯然,中國潛艇早就發現了西部艦隊,從而使中國艦隊掌握了西部艦隊的行蹤。在沒有找到東部艦隊的情況下,中國艦隊肯定會集中力量幹掉西部艦隊。爲了保險起見,中國艦隊肯定會留下充足的防空戰鬥機。用三分之二的力量發起攻擊,用三分之一的力量防守,正好符合海戰規律。

得出這一結論之後,莫洛萬的戰術思想就非卓明確了。

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在新德里時間亞點舊分左右遭到轟炸,西部艦隊則在大約半個小時後遭到攻擊。很明顯,中國艦隊首先用三分之一的力量摧毀了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上的軍事設施,解除了後顧之憂。然後纔對西部艦隊發起攻擊。攻擊西部艦隊的行動在新德里時間亞點巧分左右結束。如果不出所料,攻擊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的艦載戰鬥機將在新德里時間飛點舊分之前返回中國艦隊,在飛點巧分之前起飛執行艦隊防空任務;攻擊西部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則在引日凌晨0點前回到艦隊上空,用大約打手 馮分左右發起攻擊。

收到費爾南德斯的命令是新德里時間乃點刃分左右。

也就是說,莫洛萬還有3個多小時用來尋找與攻擊中國艦隊。準確一點,只要能在新德里時間引日凌晨打手 點前找到中國艦隊,莫洛萬就能及時派出攻擊機羣,在中國的攻擊機羣到達之前向西北方向撤退,並且做好艦隊防空工作。即便無法幹掉中國艦隊,也能用一次攻擊重創中國艦隊。到時候再撤入孟加拉灣腹地,也能避免遭到打擊。

由此可以看出,莫洛萬還有打手 時後到達馬六甲海峽東南部海域。完成對整個海峽的搜索任務。剩下的刃分鐘,足夠3艘航母各派出至少島架艦載戰鬥機。

莫洛萬在計算。遠處的華劍鋒也在計算。

與莫洛萬不同的是,華劍鋒沒有猶豫,也沒有根據“猜測”安排作戰任務。

北京時間引日凌晨打手 點巫分,也是莫洛萬收到費爾南德斯的命令前不久,華劍鋒收到了偵察機發回的報告。

終於找到印度東部艦隊了。

與海軍司令部制訂的“丙計戈”中預測的情況幾乎完全一樣,印度東部艦隊沒有跟隨西部艦隊南下前往巽他海峽,而是留在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西面。

華劍鋒沒有耽擱任何時間,立即讓楊晉傑安排航空作戰行動。

讓人有點意外的是,華劍鋒讓楊晉傑首先安排的不是攻擊任務,而是艦隊防空。

這不難理解,在華劍鋒看來,偵察機發現了東部艦隊,那麼東部艦隊也發現了偵察機。

事實上,莫洛萬並沒有發現那架在小安達曼島上空轉向,也就是發現了印度東部艦隊的偵察機。

不是莫洛萬粗心大意,而是技術與戰術上的限制,讓他犯了錯誤。

當時,執行艦隊防空警戒任務的只有2架四2還有打手 波段,電磁波無法穿誘大與層頂部的電離層。洲被太空中的電子偵察衛星發現。隸屬於東部艦隊的幾艘防空戰艦的遠程警戒雷達則工作在頻率更低的波段,只要雷達啓動,就能被電子偵察衛星發現。印度戰艦的雷達工作頻率不是什麼秘密,中國肯定調整了電子偵察衛星的軌道,只要戰艦暴露行蹤,東部艦隊就暴露了行蹤。以電子偵察衛星的定位能力,足以爲中國艦隊提供必要的引導信息。印度海軍有明文規定,在派遣了艦載預警機的情況下,只要沒有確定的空中威脅,就不能使用戰艦上的防空警戒雷達。

如果面對的是普通目標,四2出足以擔負起艦隊防空警戒任務。

只不過,這次四一互遭遇的是小打手 昭戰鬥機。

雖然空軍的轟炸機已經摧毀了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上的防空警戒雷達。但是楊晉傑在安排偵察任務的時候還是非常謹慎。口架偵察機在距離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還有勁千米的時候就拋掉了外掛副油箱,距離打手 四千米,東部艦隊距離安達曼一尼科巴羣島有3兇千米。說,小昭發現印度東部艦隊的時候,四2茁還沒有探測到小昭。楊晉傑沒有讓偵察機冒險,明確命令發現印度東部艦隊之後,立即轉向返航。

正是如此,當小打手 昭轉向飛走的時候,莫洛萬根本不知道其行蹤已經暴露。

這一點,充分暴露出了刨一出的弱點。如果印度艦隊攜帶的是美國海軍的打手 昭戰鬥機,從而發出警報。

更要命的是,正在趕往馬六甲海峽的那些印度戰機也沒有發現返航的偵察機。

媽四在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其火控雷達處於對海搜索工作模式,對空探測能力非常有限。如果需要前往高危海域執行偵察任務,傷四甚至不會使用火控雷達,而會使用攜帶的電子偵察吊艙,以被動的方式接受戰艦發出的電碰波,以及用光學偵察吊艙,搜尋戰艦發出的紅件輻射。在此情況下。峨四更不可能發現空中的敵機。

前出執行偵察任務的兇一弛在進入馬六甲海峽之前沒有啓動雷達。一是爲了避免過早發出電磁輻射,被海峽內的中國戰鬥機發現,從而遭到中國艦隊防空戰鬥機的攻擊。二是沒有這個必要,只要中國艦隊在海峽裡面活動,進入海峽後再啓動雷達,也能及時發現中國艦隊。三是延長偵察時間,因爲四越的相控陣雷達的持續工作時間不到制、時,如果發現了中國艦隊,還得爲後面趕到的攻擊機羣提供引導信息,持續作戰時間很有可能在4個小時以上。

更重要的是,口架小舊沒有按照原航線返航。

因爲偵察機在戰爭爆發前出發,所以可以從超低空通過馬六甲海峽最狹窄的海域。

戰爭爆發之後,已經到達新加坡的美國第七艦隊肯定不會什麼都不做,就算不會幫助印度海軍對付中國艦隊,也會啓動雷達,做印度艦隊的眼線後來證明,美國第七艦隊的防空巡洋艦確實啓動了對空搜索雷達,嚴密監視出現在海峽內的飛行器。小打手 昭能夠騙過印度艦隊的預警機,卻不見得能夠避開美國艦隊的預警機。設計航線的時候,楊晉傑不但考慮到了這一點,還做好了安排。所有說,小勸千米。返航的時候,所有偵察機都借道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先進入泰國灣,再沿着馬來半島東部海岸線南下,最終返回艦隊。雖然這條航線多出了大約奶千米的航程,但是能夠確保偵察機安然無恙的返回,更能保證艦隊行蹤的隱蔽性,不至於過早暴露。

發現了印度東部艦隊,並沒讓華劍鋒感到輕鬆。

只需要拿圓規在海圖上比刮一下,就能測出印度東部艦隊與共和國艦隊的距離。

實際上,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把偵察情報輸入計算機,就能得到答案。

直線距離醜口千米,如果需要避開馬來西亞與泰國,單向航程在次千米左右。

不是太近,始四在不考慮空戰的情況下對海攻擊半徑不會超過打手 旭的情況也差不多,基本上不可能單獨完成攻擊任務。

不是太遠,如果能夠得到加油機的支持,始四、說,小旭都能在滿載的情況下發起攻擊。

防禦方面,華劍鋒不得不考慮兩個不確定因素

是印度空軍很有可能派遣加油機前往安達曼海,爲返航的攻擊機羣提供補給,讓印度艦隊的戰鬥機能夠回到航母上。印度空軍總共有出架大型加油機,如果只爲戰鬥機提供返航燃油,每架加油機能爲8架媽四補充燃油,能夠支持打手 。除非迫不得已,華劍鋒不想使用強制電磁干擾設備,因爲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手段。

二是部署在新加坡的美軍會不會爲印度機羣提供支持。“鯽是美國貨,印度的加油機也是美國貨。即便美國沒有在樟宜空軍基地部署加油機,也能用第七艦隊的始攜帶夥伴式空中加油吊艙,爲印度的始四提供燃油。如此一來,印度3艘航母上的如多架戰鬥機可以全體出動,擔負攻擊任務的始四將超過打手 墜架,總共投射如多枚反艦導彈,對共和艦隊構成更大的威脅。

進攻方面,華劍鋒也不得不考慮一個不確定因素。

那就是,泰國會不會允許爲執行攻擊任務的艦載戰鬥機提供燃油補給的加油機從其空軍基地起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華劍鋒就不需要爲攻擊距離擔憂,部署在泰國的打手 口在完成任務之後回到航母上。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華劍鋒就得安排提供夥伴式空中加油的戰鬥機,從而使攻擊機羣的數量減少到打手 力架以下。

兩者的區別太大了,對攻擊結果的影響非常明顯。

當然,對於已經取得重大勝利的華劍鋒來說,如何保住戰果纔是關鍵問題。

在此情況下,華劍鋒才讓楊晉傑首先叟排艦隊防空。

接下來,華劍鋒聯繫了海軍司令部與前線指揮部。

泰國的態度如何,華劍鋒說了不算,說了也沒什麼用,只能讓海軍司令部與前線司令部去努力,儘量爭取得到泰國的支持,至少得到泰國的默認。

不管怎麼說,泰國不是印度尼西亞。

作爲共和國在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泰國在南海戰爭之後倒向共和國,完全拋棄了美國。雖然泰國在重大國際事務上一向支持共和國,肯定不會在戰爭問題上拖共和國的後腿,但是共和國也得尊重泰國,不能諮意妄爲。

因爲戰術情報通過軍事網絡互相,所以華劍鋒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林嘯獸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收到華劍鋒的報告前,林嘯雷就聯繫了還在巴基斯坦的項鋌輝。

此時,項鋌輝已經送走了巴基斯坦總參謀長,正在與裴承毅商量接下來的戰鬥。

得知艦隊作戰遇到了麻煩,項鋌輝沒有遲疑,一方面命令駐泰空軍基地指揮官讓滿載着航空燃油的加油機緊急起飛,到泰國灣上空執行“演習任務”一方面聯繫元首府,把消息告訴了王元慶。

該怎麼做,王元慶自然有分寸。

當然,就算泰國的態度有所猶豫,也有解決辦法。

那就是讓完成攻擊任務的機羣再次從克拉地峽進入泰國灣,在泰國灣上空與執行“演習”任務的加油機羣會合,補充燃油之後不再返回艦隊,而是以“演習”的名義前往共和國在束埔寨與越南的空軍基地,等到天亮之後再返回艦隊。到時候,就算事情捅穿了,也能以“演習”的名義加以掩飾,不至於使泰國政府下不了臺。

至於這個辦法是項鋌輝想到的,還是裴承毅想到的,恐怕就沒人說得清楚了。

項鋌輝做好安排之後,裴承毅就給華劍鋒發起了消息,讓他儘快組織進攻,務必按照計劃殲滅印度東部艦隊,其他的事情不用過分擔憂。

此時,王元慶也讓外交部採取了行動。

顯然,讓泰國立即做出支持共和國向印度開戰的決定,非常不現實。

王元慶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順坡下驢,按照項鋌輝的安排,通報共和國海軍正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需要借道泰國領空。按照共和國與泰國簽署的相關協議,除非泰國政府立即拒絕了共和國的要求,不然共和國的戰鬥機可以在不危害泰國國防安全的情況下,和平利用泰國領空。

是不是和平利用,這就是個問題了。

從嚴格的角度講,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在完成了攻擊印度東部艦隊的任務之後從泰國領空通過,肯定算不上和平利用,因爲這是戰爭行動的一部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已經完成了攻擊任務,正在返航途中,而且不會在返航途中攻擊任何敵國目標,軍事行動已經結束,通過泰國領空也可以看成是和平利用。

不管怎麼說,這種外交上扯皮的事情肯定很麻煩。

再麻煩,也不可能對即將進行的戰鬥產生影響。

收到裴承毅的命令後,華劍鋒不再猶豫,立即讓楊晉傑着手安排攻擊行動。

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剩下的只是等待攻擊了印度西部艦隊的機羣返航。

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0章 難題第21章 雄獅之心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9章 同與不同第53章 碧空逞雄第84章 內訌第68章 設法脫身第74章 軍控協議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3章 深入探討第70章 明爭暗鬥第93章 政治進程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82章 堅持路線第69章 轉折第33章 命不該絕第32章 大殺器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55章 非常閱兵第80章 第一次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33章 劇變第31章 干擾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2章 移民潮第20章 謀面第58章 利益交換第43章 坦誠交流第4章 有與沒有第48章 偷襲第125章 追趕者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8章 最終目的第48章 說服工作第44章 緊鑼密鼓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136章 割裂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4章 外交鬥爭第23章 戰略屏障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35章 主動迎戰第7章 危機暗伏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100章 僵局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89章 解密第6章 拷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57章 坦克大戰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9章 政治參謀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33章 亮底牌序十一秘密轉運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3章 政治風暴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82章 新境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43章 敢死隊第45章 雷霆一擊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3章 劇變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1章 喜憂參半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25章 欲擒故縱第89章 雅浦海戰第81章 全面撤退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9章 獨角戲第40章 玩概念第23章 說客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96章 斷臂自救第8章 聯合經營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44章 善後第57章 關鍵一步
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0章 難題第21章 雄獅之心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9章 同與不同第53章 碧空逞雄第84章 內訌第68章 設法脫身第74章 軍控協議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3章 深入探討第70章 明爭暗鬥第93章 政治進程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82章 堅持路線第69章 轉折第33章 命不該絕第32章 大殺器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55章 非常閱兵第80章 第一次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33章 劇變第31章 干擾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2章 移民潮第20章 謀面第58章 利益交換第43章 坦誠交流第4章 有與沒有第48章 偷襲第125章 追趕者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8章 最終目的第48章 說服工作第44章 緊鑼密鼓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136章 割裂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4章 外交鬥爭第23章 戰略屏障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35章 主動迎戰第7章 危機暗伏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100章 僵局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89章 解密第6章 拷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57章 坦克大戰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9章 政治參謀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33章 亮底牌序十一秘密轉運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3章 政治風暴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82章 新境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43章 敢死隊第45章 雷霆一擊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3章 劇變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1章 喜憂參半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25章 欲擒故縱第89章 雅浦海戰第81章 全面撤退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9章 獨角戲第40章 玩概念第23章 說客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96章 斷臂自救第8章 聯合經營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44章 善後第57章 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