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胃口

bookmark

了儘快消滅盤踞在林產裡的美軍,第54軍與第37軍在總攻。";";.";";

從18點開始火力準備,到25日3點20第37軍裝甲部隊攻佔美軍第1陸戰師師部,陣地進攻戰打了8~小時35。第37軍先後派上2個旅的11個營、第54軍先後出動2個旅的7個營,參戰部隊總計18個營8400餘命官兵;加上參加戰鬥的炮兵、陸航、穿插部隊等等,2個軍總計投入作戰人員16000~餘人。

攻佔林產裡,參戰的不支2支地面部隊。

空突1611旅與空突171旅先後派遣低空打擊部隊參戰,空軍在19點左右出動戰略轟炸機向林產里美軍陣地投擲了數百枚巡航導彈與遠程滑翔炸彈,第61軍的遠程炮兵部隊在211點之後爲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佔領林產裡後,裴承毅讓第37軍留下來掃蕩戰場,命令第54軍向解放推進。

此時,裴承毅還沒意識到,林產裡圍殲戰創造了數個記錄。

這場持續24~小時的殲滅戰是美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損失最慘重的戰鬥。聚集在林產裡的12000~餘名美軍悉數被殲,陣亡2136人、傷殘7658人、失蹤人、其餘1C0~餘名官兵被俘。與中美軍隊上次正面交手相比,結局可謂天壤之別。在上個世紀50年代地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出動一個軍,才能吃掉一個美軍營;絕大部分時候,美軍都能依靠強大的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突破志願軍的包圍圈。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得最慘烈的突出部戰役中,也沒有被對手一次殲滅一個師的兵力。

雖然美國並不承認在林產裡丟掉了一個師,但是第1陸戰師大部分兵力被殲是不爭地事實。

這是共和國陸軍自解放戰爭後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鬥。24~小時內,總共陣亡官兵1784人、傷殘3259人、失蹤人、被俘284。雖然傷亡數字只有美軍的一半,但是與建國以來的歷次戰鬥相比,以平均每小時傷亡官兵數量計算,絕對是最慘烈的一長戰鬥。與朝鮮戰爭打得最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相比,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211世紀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裝甲會戰。上一次大規模裝甲會戰還是20紀90年代初的“沙漠軍刀”行動,聯軍的數百輛坦克與伊拉克軍隊的數百輛坦克在科威特地沙漠中激戰1多小時。24小時內,美軍損失坦克427輛、步兵戰車338、其他裝甲戰車329輛,共和國陸軍損失坦克113輛(包括重損後無法修復的)、步兵戰車72、其他裝甲戰車03輛,若論單位時間內損失的裝甲兵力,恐怕只有二戰中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還有一個第一被很多人忽略了:第一次由電動裝備充當主力地大規模戰鬥。

雖然只有共和國陸軍大規模使用了電動裝備。美軍仍然以老式裝備爲主。但是共和**隊管是天上飛地武裝直升機、還是地上跑地坦克裝甲車。均以電動裝備爲主。共和國陸軍基本上沒有使用燒油地老式裝備。

正史中。很少將林產裡戰鬥列爲獨立戰役。而是將其算爲第一次戰役地一部分。

林產裡殲滅戰在第一次戰役、被美軍稱爲城川江戰役中擁有非常重要地地位。稱得上是整個戰役地轉折點。

殲滅林產裡地美軍後。戰場局面徹底轉變。

50。第54軍地增援部隊到達解放火車站。迅速擊潰正在圍攻李文裝甲突擊部隊地美軍陸戰隊。

包括李文與成繼誠在內,活着走出火車站地只有11名官兵、躺着被擡出來的還有27官兵,其餘93官兵全部陣亡;6輛DZ-211主戰坦克被擊毀(另外3輛都打光了炮彈)。8DB-22步兵戰車無一倖免。增援部隊到達時,火車站內外總共擺放了5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佈雷德利”步兵戰車與12“斯特瑞克”輪式裝甲車地殘骸;部隊清掃戰場時,找到了558具美軍官兵的遺體與23名美軍傷員。

用李文地話來說,如果增援部隊再晚1鍾到達,他已經抱着炮彈衝向美軍坦克了。

由此可見,解放火車站的戰鬥打得多麼慘烈。

推進到解放後,裴承毅對進攻行動做了調整。

如同杜奇威預料的那樣,裴承毅沒有讓裝甲部隊繼續南下,而是讓第54軍立即組織1支裝甲突擊部隊,離開公路線,向解放東突擊。只是,裴承毅的目的不是切斷從赴戰到咸興的鐵路線與公路線,而是攻佔駐紮在赴戰的第2陸戰師前往五老的必經之地新興。

也是說,裴承毅盯上了戰場東面的第2陸戰師。

杜奇威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因爲在他看來,剛剛打下林產裡的共和國陸軍怎麼也應該休整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纔有能力攻打赴戰。

當時參戰的第54軍與第37軍確實需要休整。

裴承毅非常清楚這一點,問題是,如果此時

休整,美軍將獲得喘息機會,聚集在赴戰的13000多師將以最快的速度向南突擊,全力攻打五老,擊潰空降153旅,衝出包圍圈。

按照總參謀部的部署,第一次戰役的主要目的是消滅美軍有生力量。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絕不能放跑了赴戰的1美軍官兵。

命令第54軍組織裝甲突擊力量地時候,裴承毅向另外3個軍下達了不同的作戰任務。

原本計劃由第37軍出兵水田裡與大興的作戰行動由第611軍承擔,空突1611旅與空突171旅留下守衛部隊之後,立即撤回文嶽裡,準備參加後面的作戰行動。第37軍的第373裝突旅、以及其他2個裝甲旅地作戰部隊向解放前進,擔任第54軍的預備隊。第38軍務必在25日12點之前攻佔北青,隨即派遣第383裝突旅高速突擊,務必在26日凌晨前攻佔鹹關嶺、及其西面的嶺峰裡。

所有調動部署,都是儘可能的抽調兵力圍殲赴戰的第2戰師。

在所有人眼中,裴承毅的胃口大得驚人,連4個軍的軍長都暗自感嘆,這個總參謀部的上校參謀“不簡單”。

實際上,裴承毅當時還沒有做出最重大的決策。

調動幾個已經參戰的軍,只能算得上是戰役級別地決策。

5點30,裴承毅跟項鋌輝通了電話,要求抽調第7711快速反應旅執行作戰任務。

第77軍屬於戰略級別的預備隊,沒有絕對必要不會被立即派上場。雖然項鋌輝把前線指揮權交給了裴承毅,但是裴承毅想要調動戰略預備隊,還得請示項鋌輝。

總參謀長批准了裴承毅的請求,讓快反7711旅上場。

裴承毅給這支完全由輪式裝甲車輛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地任務之有一個:沿着已經控制的公路線,以最快地速度到達大興(當時第611軍已經佔領熙川與寧遠,打通了前往大興的地面通道),然後向鹹州方向突擊,務必在25日18點之前攻佔鹹州。

當時,快反7711旅還在江界。

6點收到命令後,該旅立即出發。從江界到鹹州,路程總計千米。即便沿途沒有遇到任何麻煩、不費一槍一彈拿下鹹州,12~小時內行軍千米,別說裝甲部隊辦不到,連裝甲突擊部隊也辦不到。

雖然鹹州只是一座人口不到2000的小鎮,但是駐紮了數百名美軍。

除掉進攻時間,快反7711旅必須在8個小時內行軍千米,平均行軍速度接近每小時60千米!

最終,快反7711旅只用了7個半小時。

數十年內,快反7711旅的這個行軍速度紀錄都沒被打破!

直到這時,裴承毅才亮出撒手鐗,擺明意圖。

鹹州位於咸興南面,是美軍向南撤離的必經通道。

之前的所有作戰行動,都是爲了殲滅蓋馬高原上地美軍野戰部隊。只有攻佔鹹州,才真正關上了美軍逃跑的大門,不但2個陸戰師插翅難飛,就連長了“翅膀”地第1空中突擊師也在劫難逃。

毫無疑問,裴承毅的目地是幹掉3個美軍師,一口吞下6萬多美軍官兵!

別說杜奇威想不到,就連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將軍也想不到。

8點30,第54軍地裝甲突擊部隊到達新興西北。沒做任何停留,突擊部隊轉變隊形後就發動了進攻。

讓人倍感意外的是,美軍竟然沒有抵抗!

準確的說,直到突擊部隊殺入新興,美軍才猛然醒悟過來。

審訊戰俘後,裝甲突擊部隊立即轉向北上,與即將到達新型的第2陸戰師裝甲營交戰。當時,守衛新興的美軍接到消息,得知一支陸戰隊的裝甲部隊即將到達。結果,美軍把第54軍的裝甲部隊當成了友軍!

杜奇威向新興增派兵力,表明他已經意識到了危險,但是沒有意識到最大的危險。

0點過,收到偵察衛星發來的情報時,杜奇威才知道對手出動了快速反應部隊。

此時,快反7711旅已經到達寧遠北面的水下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大興挺進。即便杜奇威立即調整部署,也來不及在鹹州組織防禦了。

0點25,杜奇威搭乘專門爲他準備的VC-22傾斜旋翼飛機離開咸興。

因爲第1陸戰師師長約克少將下落不明(後證實,約克在林產裡的混戰中陣亡,成爲美軍二戰後軍銜最高的陣亡將領),所以第2陸戰師參謀長蓋特准將成爲了軍銜最高的前線指揮官。

臨行前,杜奇威私下告訴蓋特,如果有必要,可以向中**隊投降。

當時,不是杜奇威怕死逃跑,而是第8軍司令皮布魯克命令他立即返回春川駐韓美軍司令部,接受更重要的任務。

至此,美軍基本放棄了對2個陸戰師與第1C11空中突擊師的拯救行動。

第6章 一路走好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28章 促談第12章 搭臺唱戲第37章 專多能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2章 順從第50章 粉墨登場第87章 砍瓜切菜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5章 軍火貿易第29節 虎口奪食第90章 正面進攻第5章 衆望所歸第91章 全線反擊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92章 被動局面第34章 事發突然第3章 秘密同盟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38章 透甲長矛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152章 聯合第19章 遷都問題第21章 重大遺漏第5章 區別對待第43章 蛛絲馬跡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78章 少壯派第35章 祖國第76章 變味第56章 連唬帶嚇第55章 包餃子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43章 合理使用序十二全體動員序二插翅飛虎第5章 變革時代第37章 靜觀其變第6章 管中窺豹第19章 分家大會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7章 統一意見第23章 戰略屏障第39章 空中航母第82章 堅持路線第81章 微妙關係第50章 防禦部隊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32章 軍事政變第96章 突圍第42章 大殺器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3章 秘密同盟第49章 因循守舊第3章 集團化第4章 團圓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2章 裝甲比拼第5章 權衡利弊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84章 海上決戰第109章 留任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章 激活第55章 鞭長可及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2章 新老組合第90章 大方向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24章 衆矢之的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3章 情報安全第37章 鋌而走險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章 政治鬥爭
第6章 一路走好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28章 促談第12章 搭臺唱戲第37章 專多能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2章 順從第50章 粉墨登場第87章 砍瓜切菜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5章 軍火貿易第29節 虎口奪食第90章 正面進攻第5章 衆望所歸第91章 全線反擊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92章 被動局面第34章 事發突然第3章 秘密同盟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38章 透甲長矛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152章 聯合第19章 遷都問題第21章 重大遺漏第5章 區別對待第43章 蛛絲馬跡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78章 少壯派第35章 祖國第76章 變味第56章 連唬帶嚇第55章 包餃子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43章 合理使用序十二全體動員序二插翅飛虎第5章 變革時代第37章 靜觀其變第6章 管中窺豹第19章 分家大會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7章 統一意見第23章 戰略屏障第39章 空中航母第82章 堅持路線第81章 微妙關係第50章 防禦部隊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32章 軍事政變第96章 突圍第42章 大殺器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3章 秘密同盟第49章 因循守舊第3章 集團化第4章 團圓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2章 裝甲比拼第5章 權衡利弊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84章 海上決戰第109章 留任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章 激活第55章 鞭長可及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2章 新老組合第90章 大方向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24章 衆矢之的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3章 情報安全第37章 鋌而走險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章 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