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戰爭策劃者

4個葷菜中有纖是豬肉做的,連唯一的湯菜都是豬肝豆芽湯。

雖然像回鍋肉、糖醋排骨、東坡肘子這些菜品在國內很常見,但是在巴基斯坦卻很難品嚐到。裴承毅纔到伊斯蘭堡的時候找到一家味道比較正宗的川菜館,經常去照顧生意。結果那家”菜館開張不到一年就關門歇業了,除了只能面向在伊斯蘭堡工作出差的共和國軍民之外,與大部分原料需要從共和國運來導致成本居高不下有直接關係。

民以食爲天,裴承毅不太習慣那種用咖纏調製出來的午辣味,很多長期在巴基斯坦工作的共和國軍民也習慣不了。爲了照顧如同裴承毅這樣的“高幹”共和國駐巴使領館專門從國內請來廚師,用外交專機或者專用列車送來豬肉與烈酒,每週搞一次自助餐聚會。當父親前,裴承毅經常去,一是飽口福,二是談戀愛。當上父親後,裴承毅就很少去了,一是妻子請了一年的產假。二是需要在家照顧孩子。一年多下來。面對變來變去都是那幾種花樣的異域菜餚,裴承毅都快“不知肉味”了。

“前幾年到巴基斯坦訪問,慰問使領館工作人員的時候,楊大使告訴了我一件事。”王元慶的心情很不錯,主動擺起了龍門陣,“知道巴基斯坦使領館工作人員寫信回國,最想要的是什麼嗎?年貨,臘肉、臉肉、香腸、火腿這些最正宗的年貨。年初我還問過閻尚隆,聽說光是運到巴基斯坦的年貨就塞滿了一架貨機。”

“口味不合確實是斤,問題,只不過並無大礙。”

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話雖這麼說,但是駐外人員連正常生活需求都滿足不了,工作積極性肯定大受影響。不過話說回來。使領館的工作人員還沒大礙,畢竟大部分生活物資都是從國內運過去的;其他駐外機構的人員拿了高額出國差旅補貼,出國前就知道不是去旅遊,而是去工作,條件艱苦點很正常

裴承毅笑着點了點頭,沒有跟元首糾纏這個問題。

“如果說了解。小裴肯定在我們之上項鋌輝把話題拉了回來。“在巴基斯坦生活了好幾年。算的上是巴通了。”

王元慶的目光從項鋌輝身上轉移到了裴承毅身上,說道:“也許項總已經跟你談了,讓你去巴基斯坦是我的意思。這麼安排,一是讓你對巴基斯坦有更深入的瞭解,二是不想讓你捲入總參謀部的麻煩。

四隻多前,我們訂下了全面戰爭計劃”開始爲戰爭做準備。雖然我們沒有把希望寄託在巴基斯坦身上。只要求巴基斯坦別拖後腿,但是在全面戰爭的背景下,巴基斯坦舉足輕重。作爲我軍最熟悉大規模戰爭的將領,也是唯一從策劃到部署再到戰役指揮全程參與過大規模地區戰爭的將領,你對巴基斯坦的瞭解程度對作戰行動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係到了戰爭的成敗。”

“元首

王元慶壓了壓手,說道:“你想說什麼我知道,畢竟幾年下來,國內人才輩出,你又在外面呆了幾年,恐怕沒人會聽從你的指揮。這件事我跟項總商量好了,仍然採用半島戰爭的模式,由項總在後方協調。全力爲你提供支持。你需要考慮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打贏戰爭!”

裴承毅長出口氣,拿起了放在手邊的香菸。

元首這番話的意思很明白,裴承毅是對印作戰的前線總指揮。

“這幾年,總參謀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準確的說,是我軍的指揮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項鋌輝接過王元慶的話,說道。“總參謀部的主要職責就是策劃戰爭。協調各作戰力量。各軍兵種司令部的權限大大降低,軍種與獨立兵種司令部主要負責軍隊的建設發展與日常管理工作,在戰爭時期聽從總參謀部調動;軍種與獨立兵種下的兵種司令部則負責軍隊的日常練。戰爭時期聽從總參謀部的調動。簡單說,總參謀部與各軍兵種司令部沒有指揮作戰的權力,戰時指揮工作由臨時成立的前線司令部或者戰區司令部承擔,在作戰行動中前線司令部或者戰區司令部可以在總參謀部的授權範圍之內,調動與指揮除了戰略部隊以外的所有作戰力量。戰爭爆發後,總參謀部將成立聯合協調小組,由我擔任協調小組組長,各軍兵種司令擔任小組成員,全力支持前線司令部或者戰區司令。”

聽項鋌輝說完,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

照總參謀長這番話的意思,除了前線司令部的性質沒有確定之外,也就走到底是權力有限的前線司令部,還是權力更大的戰區司令部,其他的事情都已安排妥當。以往,由各軍兵種司令部單獨指揮該軍兵種作戰的情況將得到徹底改變,軍兵種司令部由戰爭指揮者變成了軍事協調者,從而使各軍兵種司令的戰時權限受到很大限制。爲此,總參謀部的權限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毫無疑問,這就是第二次軍事改革的最終目標。

第二次軍事“的目的就是打破軍兵種界線,建古跨軍兵種的聯合指擇毛”然受技術條件與戰術要求的限制,軍兵種不可能被徹底取飾,但是隨着軍事力量發展,只有聯合指揮體系才能最有效的發揮各軍兵種的戰鬥力。

可以說,在作戰指揮制度上,共和國比美國差遠了。

早在上個世紀吶年代,美國就建立起了聯合指揮體系,雖然平常各軍兵種仍然各行其道,有時甚至爲軍費爭執不休,但是在作戰行動中,美軍各軍兵種間不存在任何界線。以打擊能力來講,美軍早就建立起“誰近誰打、誰方便誰打”的打擊體系。而不是按照軍兵種的刮分來安排打擊任務。

直到4年前的藏南衝突,共和國的軍兵種界線仍然非常明顯。在最後一場戰鬥中,空軍就對陸軍承擔過多的打擊任務感到非常不滿,如果不是項鋌輝堅決支持裴承毅,恐怕章忠憲根本不會聽從裴承毅的指揮。

這個麻煩不解決,遲早要出大事。

正是因爲共和國軍隊在半島戰爭期間暴露出來的問題,趙潤東纔會在離任之前發起第二次軍事改革,重點調整軍事指揮體系。可惜的是。樣時間不足以完成所有改革工作,王元慶上臺之後又要忙着準備判日戰爭,沒有繼續沿着趙潤東制訂的改革路線前進。直到藏南衝突之後,王元慶才加快了第二次軍事改革的首尾工作,將調整總參謀部與各軍兵種指揮體系當作頭等大事。

4年下來,改革終見成效。

項鋌輝在擔任了舊年的總參謀長之後沒有解甲歸田,繼續留在總參謀部肯定與第二次軍事改革有很大笑系。如果項鋌輝離任,不管是林嘯雷還是章忠憲出任總參謀長。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王元慶的設想完成軍事改革。

打日本這類沒有戰略縱深的對手,各軍兵種“獨立”作戰的問題還不是很明顯。

應付收復藏南地區這類低烈度衝突。軍事指揮體系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嚴重。

可是在對付印度這樣的強大對手時,如果軍事指揮體系出了問題,就意味着整個戰爭行動都將出問題,後果難以想像。

想到這,裴承毅也很是感慨

從紀結國發起第一次軍事改革,到王元慶完成第二次軍事改革,共和國用了足足力年才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現代軍事指揮體系。軍事改革尚且如此困難,面向社會的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肯定更加艱難。

“先吃飯吧,我們邊吃邊聊。”

聽到元首的招呼,裴承毅回過神來。滅掉了手上的菸頭。

夾了一筷子菜,裴承毅遲疑一下,問道:“元首,我們還有多少準備時間?”

“不多,我也說不準王元慶笑了笑,說道,“閻尚隆正在飛往聯合國的途中,按照錫金流亡政府的要求,我們將向聯合國提起申訴,要求印度從錫金撤軍,恢復錫金的主權國家地個。你也知道,外交上的事情很麻煩,處理起來很棘手。如果雙方願意談,談上八年十年非常正常。如果雙方不願意談,恐怕一個月都等不到

“也就是說,”

“錫金將是導火索。”項鋌輝替元首說了出來。

裴承毅的眉頭跳了幾下,覺的有點不可思議。

“這件事情我考慮了很久王元慶放下筷子,拿起香菸。說道。“向印度開戰,必須有充足的理由。收復藏南地區之後,我們成了事實上的贏家,除了收復東段的所有失地,還在西段控制了大約三萬平方千米的有爭議地區,也就無法在領土糾紛上做文章吧基斯坦與印度的矛盾衆所周知,如果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做文章,我們最多出兵幫助巴基斯坦收復克什米爾南部地區。”

“可是錫金已經亡國幾個年。這個時候

“這就如同判案,只要有人喊冤,拖得再久也得翻案。”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錫金流亡政府一直在我國薦動,事實上這也關係到我們與印度中段邊境爭端。在此之前,我們已經聯繫了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但、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以及其他數十個聯合國成員國。只要閻尚隆在聯合國大會上提交的關於恢復錫金成員國身份的提案獲得通過,我們就能應錫金政府的邀請出兵錫金。”

“這個理由不太充分。”

“確實不太充分,關鍵就得看印度會不會臨陣退縮。”王元慶抽了兩口煙,說道,“按照我的猜測,魯拉賈帕尼很有可能臨陣退縮,像四隻前那樣主動退讓。問題是,印度的內部環境與四隻前有很大區別。在此之前,我們會設法擴大矛盾,比如讓印度出兵鎮壓要求獨立的錫金民衆。只要事情鬧大,局勢就超出了魯拉賈帕尼的控制範圍。再說了,現代戰爭分秒必爭,等魯拉賈帕尼做出決策,戰火已經點燃了。”

裴承毅暗自驚訝,元首已經有完整的戰略計劃了。

關鍵不是錫金會變成什麼樣。也不是印度會不會出兵鎮壓錫金的獨立運動,而是印度的國內環境。

糊自衝突!後,魯拉賈帕尼爲了保住政權。在印度發託下點的“大改革”

名義上,“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經濟建設、鞏固國家基礎、增強國防實力;實際上,“大改革”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社會階層鬥爭。

獲得美國的全力援助之後,印度除了重建國防力量之外,把經濟調整放到了首位。

奶打手 屋說,小年底,印度政府與美國政府牽頭,促成了一項覆蓋刃多個主耍工業領域、包含打手,屋說,小四多個子項目的“一攬子經濟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包括福特、克萊斯勒、波音、洛馬、諾思羅普、通用電氣、英特爾、微軟、四蘋果、沃爾馬、卡夫、保潔(凶年由美國聯邦政府提供貸款援助的美國企業從日本購回)、強生、西屋、摩托羅拉在內的數十家美國企業以出資、技術入股等方式與得到印度政府貸款擔保的數十家印度企業成立合資聯營企業。涉及電動汽車、電動飛機、精密電子儀器、電氣設備、商用芯片、軟件開發、商用計算機、工程設計、零售、日用化工、製藥、通信等等高端與高附加值產業。

從此開始,美國成爲印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美國人不會做虧本買賣。

在向印度提供資金與技術的同時。美國企業獲得了龐大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中印關係急轉直下的情況下,美國企業能夠毫不費力的霸佔印度的高端市場,從中獲得難以想像的鉅額回報。

這一幕,似曾相識。

數十年前,美國企業用同樣的辦法進入共和國,最終霸佔共和國市場。別的不說,以日用化工品爲例,保潔公司在共和國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驚人的概。很長一段時期,共和國各大零售商場的牙膏貨架上。佳潔士、高露潔,洗髮水貨架上。飄柔、海飛絲、以等各種保潔公司的產品佔了一半以上的個置;更重要的是,通過兼併等手段,如同中華、立白等傳統國有品牌落入保潔公司手中,如同小護士、百雀靈、活力飛等等在力世紀幼年代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則從共和國百姓的視線中

高度壟斷,帶來了高額利潤。

與刃年前的共和國相比,現在的印度市場更有誘惑力。

到凹年底,美國的高端產品已經佔據了印度市場獼以上的份額。按照某位印度經濟學者的調查,一年之內,美國企業就能從印度捲走大約美元的利潤。雖然印度與美國的年均貿易順差在勸0到強兇乙美元之間,但是印度得到的只是可憐的血汗錢,而美國企業家則在豪華別墅內數鈔票。

這樣的代價,遠遠超過了印度的承受能力。

事實證明,印度能夠得到的僅僅只是印度工人在美國資本家開辦的企業中流血流汗換來的血汗錢,根本不可能從美國的援助中獲得國家騰飛所需的關鍵技術。原因很簡單。所有高端產業都是合資企業,技術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開發新技術的能力也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印度只有生產權,而且還得在生產中向美國企業支付高額專利費。

短期看來,美國援助有效彌補了共和國從印度撤資後造成的影響。

更大的影響是,印度的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輪“經濟狂潮”中,那些在與共和國進行貿易交往中發展起來的新興資本家成爲了最大的受害者。到虹年底,美國在印度投資的3奶多個項目,只有不到院與新興資本家有關,其餘的合作對象都是家底雄厚的婆羅門貴族。別的不說,甘地一尼赫魯家族就參與了勸多個合作項目,再次成爲印度最顯赫的家族。

經濟地位決定政治地位。

隨着婆羅門貴族在經濟領域的崛起,其在印度政壇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貿年,印度換屆選舉,雖然出身平民的魯拉賈帕尼保住了總理大權。國大黨仍然以微弱優勢在選舉中獲勝,但是印度國會中,近溉的議席落入了婆羅拜貴族手中,新興資本家的議席份額由概降低到不到

政局變化,必然對印度的基本國家政策產生影響。

與更加重視現實利益的新興資本家相比,婆羅門貴族也非常重視利益,只是其實現利益的方式與新興資本家有着本質上的區別。與美國合作,通過控制印度經濟命脈獲取經濟利益,成爲婆羅門貴族的首要牟利方式。即便發展軍備,也與現實利益掛鉤,因爲印度的軍企業基本上掌握在婆羅門貴族手中,如果沒有外來威脅,印度憑什麼發展軍備。婆羅門貴族憑什麼獲得利益呢?

受印度政局影響,元首肯定會加快邁向戰爭的步伐。

想到這,裴承毅不再覺得驚奇。

所謂一斤,巴掌拍不響,只有在雙方共同推動的情況下,戰爭纔會爆發!(未完待續

第32章 差距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36章 雷霆一擊第102章 宏偉藍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29章 瘋狂備戰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25章 邁向戰爭第54章 外交鬥爭第11章 定策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65章 X艇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94章 深入主題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24章 死灰復燃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75章 戰爭爆發序二插翅飛虎第26章 殲滅戰第16章 新聞戰第100章 囑託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33章 亮底牌第36章 將帥離心第34章 全面爆發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30章 兩手都硬第45章 外強中乾第25章 意外失足第4章 停戰談判第7章 實戰演練第58章 空中走廊第6章 前程第18章 女豪傑第22章 我行我素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27章 機會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83章 分蛋糕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45章 折翅第12章 地面戰鬥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61章 不服輸第73章 重南輕北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89章 雅浦海戰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8章 主力艦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35章 有備而來第22章 元老第46章 信號第13章 政治風暴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7章 苦口婆心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68章 設法脫身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1章 不良感覺第36章 風雲突變第76章 有限反擊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3章 暗中支持第79章 硝煙再起第70章 明爭暗鬥第28章 策動力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53章 機會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3章 巔峰之作第6章 飛赴紐約第36章 牽制力量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37章 打草驚蛇第38章 定位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70章 窩裡鬥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31章 干擾
第32章 差距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36章 雷霆一擊第102章 宏偉藍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29章 瘋狂備戰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25章 邁向戰爭第54章 外交鬥爭第11章 定策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65章 X艇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94章 深入主題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24章 死灰復燃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75章 戰爭爆發序二插翅飛虎第26章 殲滅戰第16章 新聞戰第100章 囑託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33章 亮底牌第36章 將帥離心第34章 全面爆發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30章 兩手都硬第45章 外強中乾第25章 意外失足第4章 停戰談判第7章 實戰演練第58章 空中走廊第6章 前程第18章 女豪傑第22章 我行我素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27章 機會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83章 分蛋糕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45章 折翅第12章 地面戰鬥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61章 不服輸第73章 重南輕北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89章 雅浦海戰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8章 主力艦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35章 有備而來第22章 元老第46章 信號第13章 政治風暴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7章 苦口婆心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68章 設法脫身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1章 不良感覺第36章 風雲突變第76章 有限反擊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3章 暗中支持第79章 硝煙再起第70章 明爭暗鬥第28章 策動力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53章 機會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3章 巔峰之作第6章 飛赴紐約第36章 牽制力量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37章 打草驚蛇第38章 定位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70章 窩裡鬥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31章 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