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總統

戲爭越老越近,印度卻課識沒有做出反應。美國高層看況,急在心裡。

飛日,美國着部時間舊點刃分,也就是賈寶國率領的試驗部隊到達昆明雙拍空軍基地之後不久,杜奇威帶着史塔克上校來到白宮,再次向總統彙報情況。

史塔克上校同樣來自美國海軍6戰隊,是杜奇威任國防部長後重點栽培的手下。

半烏戰爭爆前,史塔克上校就是第26戰師,也就是杜奇威任該師師長時的一名少校營長。跟隨杜奇威參加半島戰爭後,史塔克僥倖逃出赴戰,到達釜山。韓國戰敗前夕,他隨同杜奇威返回美國,參與第26戰師的重建工作,在此期間晉升爲中校。杜奇威第一次出任國防部長時,史塔克被調往國防部,負責6戰隊的裝備研與採購工作。杜奇威第二次出任國防部長時,史塔克晉升爲上校,隨後成爲五角大樓軍備採購部門主管,由此成爲杜奇威最器重的中層管理者。

與杜奇威一樣,史塔克有鮮明的主見,對戰爭的認識不同於常人。更重要的是,史塔克是杜奇威最忠誠的部下之一,不然也得不到杜奇威的重用。在杜奇威培養出來的衆多軍官之中,史塔克的政治覺悟最高,因此被杜奇威帶到國防部,參與行政工作。2年下來,史塔克沒有讓杜奇威失望,不但替杜奇威分擔了許多壓力,還爲杜奇威提供了很多建議,讓杜奇威在鬥爭激烈的五角大樓站穩了腳跟。

只是,此時杜奇威要面對的不是韋斯特伍德,而是布蘭迫諾。

布蘭迪諾也是民主黨總統,只是這個在紐約州當了口年州長的總統,從不認同韋斯特伍德的對外政策,甚至在很多場合下公然批評韋斯特伍德犯下的錯誤。從很多方面來看,布蘭迪諾更像同樣出自州長的布魯德林,或許這與兩人相似的經歷有很大笑系。布蘭迪諾能在整個大蕭條期間保住州長的位置,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持續舊多年的大蕭條,不但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美國。

在此期間,不但美國聯邦總統數度易人,各州的政權也數度易手。從力舊年開始,一直是民主黨大本營的幾個州都換了主人,而同樣是共和黨大本營的幾個州也連連易主,比如由共和黨州長管理了力多年的加利福尼亞州就在碰打手??年落入民主黨手中。布蘭迪諾是美國各州之中,在整個大蕭條期間沒有敗選過的少數州長之一。

布蘭迪諾的成功,與他展經濟的能力有很大笑系。

大蕭條結束前,紐約州率先走上覆蘇之路,成爲美國經濟的火車頭。即便在大蕭條期間,紐約州的就業率也高居美國各州之。

這一成績,爲布蘭迪諾在彪年的民主黨黨內選舉中擊敗布魯德林奠定了基礎。

換句話說,布魯德林敗下陣來,與他擔任韋斯特伍德的國務卿有很大笑系。如果他當初拒絕了韋斯特伍德的邀請,繼續當他的州長,很有可能在力刃年成爲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因爲韋斯特伍德在挑選國務卿的時候,第二候選人就是布蘭迪諾。

不管怎麼說,布蘭跡諾獲得了入主白宮的機會。

大選中,布蘭迪諾在紐約州的表現爲他贏得了很多的支持。而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搞錯了競這口號,在大選中猛烈抨擊韋斯特伍德執政期間過於軟弱的對外政策,認爲這是使美國步入衰落的關鍵原因。絕大部分選民關心的不是幾百萬日本人的死活,也不是口億印度人的生活環境,而是就業率與實際收入。對於剛剛走出困境的美國經濟來說,誰能爲飛口萬失業者提供工作機會、誰能爲美國家庭提供更多的收入。誰就是理想的總統、誰就能夠住進白宮。

布蘭迪諾抓住了選民的心態,提出了正確的競這口號。

雖然韋斯特伍德在執政期間犯下的一系列錯誤使民主黨的支持率大爲降低,但是布蘭迪諾仍然憑藉着極具誘惑力的競這口號,以及他在紐約州的傑出表現,獲得了多數選民的支持,最終以微弱優勢贏得大選。

住進白宮之後,布蘭迪諾開始兌現克選承諾。

不得不說,布蘭迪諾的運氣非常好。在他成爲總統的時候,大蕭條已經結束,全球經濟開始強勁復甦,美國經濟跟着向好。與韋斯特伍德相比,布蘭迪諾需要收拾的爛攤子並不多,更多的是在享受前屆政府的成果。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是民主黨的成功。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即便韋斯特伍德在執政期間犯了許多錯誤,可是共和黨更擅長在局勢較好的時候領導美國對外擴張,而不是在逆境下展經濟。韋斯特伍德犯下的很多錯誤,都可以歸咎爲過於長遠的戰略規戈打手??。把長遠目標當作主要目的,韋斯特伍德必然在處理現實問題的時候遇到麻煩。如此一來,不管是誰,只要以展經濟爲宗旨,都能在大選中擊敗共和黨。也就是說,不管是布魯德林也好、還是布蘭迪諾也好,都能在執政之後享受到韋斯特伍德留下的政治成果。別的不說,韋斯特伍德與印度搞的長期經濟合作,在初期以美國投入爲“叭慧的是美國的大企業與大財團;隨着合作深入,美國比??漸本斷印度市場,美國的勞動者必然從這個擁有口億消費者的大市場中活動好處。

布萎迪諾上任之後,要做的只是在韋斯特伍德打下的基礎上加強經濟建設。

爲此,布蘭迪諾起了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基礎建設活動,他也因此被幾乎所有人稱爲小富蘭克林羅斯福”有趣的是,率領美國走出打手??咽年大蕭條的民主黨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也來自紐約州,當上總統之前也當了口年的州長,並且在擔任州長期間表現出了卓越的經濟才華。

布蘭迪諾在溺年開始大搞基礎建設,算是順應時代展的需要。

任何一次能源革命,都有相應的基礎建設浪潮。比如在蒸汽機誕生之後,以英國爲代表的第一批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開始大修鐵路,使火車成爲主要交通工具與運輸工具,最終改變了全世界;內燃機誕生之後,美國開始大修公路。汽車取代火車,成爲主要交通工具與運輸工具,最終改變了全世界。電力革命是自蒸汽機與內燃機之後,對世界影響最大的能源革命。不管是哪個國家,要想搭上電力革命的班車。就得跟上時代的步伐,不然就會被時代拋棄。

美國的起步不算早,但是也不算晚。

能源革命的基礎是技術,而且是自身的技術,不是其他國家的技術。

中國最先掌握電力革命的關鍵技術,所以最先進行基礎建設,從年開始,中國就在爲電力革命做準備。

美國晚了力年,是兩國在電力革命關鍵技術方面差距的縮影。

因爲美國第二個掌握了關鍵技術,第二個開始進行基礎建設,所以說美國的起步也不算晚。在漫長的歷史中,力年非常短暫,以美國的科技實力,只要集中力量,很有希望追上中國。

布蘭迪諾做的,正是集中美國的力量。

搞基礎建設,從根本上講是爲新技術進入市場鋪路。從中國的展上就能看出,在基礎設施跟上時代需求之前,再先進的技術都難以被消費者接受。以電動汽車爲例,如果中國沒有建起覆蓋全國的充電站、沒有建好容量足夠大的全國電網、沒有全面推廣能夠滿足巨大電力消費的可控聚變核電站,電動汽車肯定無法先在中國普及,也不可能帶來年產值數十萬億元、爲上千萬產業工人小數萬名工程師、數千名科學家提供就業機會的,全世界規模最龐大、基礎最雄厚的電動汽車產業。沒有由電動汽車產業拉動的基礎建設,後面的電動飛機產業、電動船舶產業等各種電動類產業,乃至尖端軍火工業都不可能誕生,中國也就不可能成爲高端生產國。

當了口年的州長,布蘭迫諾年常明白基礎設施與先進產業之間的關係。

溺年,上任的頭一年,布蘭迪諾就修改了當年的財政預算每年的財政預算都在頭年年底提交給國會,而美國總統的上任時間爲每年的打手??刃朗乙美元中,用來擴大國家基礎電網的容量由2家全國性電力集團負責、3乙美元用來建設可控聚變核電站由通用電氣、諾思羅普與洛克希德馬丁三家公司所屬的核動力子公司分享政府的訂單、萬四億美元用來完善覆蓋全國的充電站、另外互四億美元分別用在了道路修繕、環境治理等方面。

最重要的是,通過轉包合同、協議定價等等方式,新增的打手??預算中,大部分由企業買單,預算赤字僅因此增加了不到乙美元,讓那些擔心在經濟復甦時期生惡性通貨膨脹的議員閉上了嘴。隨後兩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基礎建設投入分別爲沙切億美元與3美元,3年間總共投入美元,佔聯邦預算的3洗,僅次於社會福利。

鉅額投入,帶來的是巨大回報。

屈年第一季度,美國的失業率由布蘭迪諾就職時的舊院降到了豆儒,是自力口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以家庭爲單位計算的平均收入由引珀o美元上升到勁四美元,增幅達到鞏彌,年均增幅過強,創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最高紀錄。正是如此,布蘭迪諾的支持率由當選時的豌小就職時的4瑰上升到了眺,成爲引世紀以來,第一位在就任坪之後,支持率不跌反升的總統。

按照外界預測,只要布蘭迪諾不犯低級錯誤,比如搞出不堪入目的誹聞,他在歷年贏得大選的機會過溉,創造自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哈里杜魯門之後,民主黨總統在任時間最長的紀錄羅斯福在打手??啊年離任,民主黨總統持續執政年,改變民主黨與共和黨的關係,使民主黨成爲美國第一大黨。在一些更加樂觀的人看來,只要一衛諾不改變基本經濟政策,也就是持續在基礎建設卜投心一一諮金。不管他在其他方面犯了多大的錯誤,都能在歷年再次當選。

不薦怎麼說,布蘭迫諾用2年時間贏得了選民的信任與支持。

正是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布蘭迪諾的本性,或者說忽略了美國政治的本來面目。

雖然布蘭迪諾在展經濟上很有一手,在對外政策上也有所調整,但是這些都無法改變作爲利益集團代言人的根本身份。

與韋斯特伍德相比,布蘭迪諾更加重視現實利益,而不是長遠利益。

從布蘭迪諾就任時的國際局勢來看,這也是他不得不採取的基本政策。

國內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需要海量資金,不管這筆錢是聯邦政府出,還是地方政府掏腰包,或者讓大企業買單,都要獲得鉅額的國際收入,才能填補資金空缺。與羅斯福所處的時代相比,布蘭迫諾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美元的國際地位降低,不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保值價值的通用貨幣。隨着中國先拋空美國國債,加強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以及法德意等國大力推廣歐元,美元的霸權地位早已不復存在。如果無法從國際上獲得收入,美國的大企業肯定無法在國內進行長期投資基礎建設都是長期投資,美聯儲絕不可能冒着美元惡性貶值的風險增貨幣,而聯邦政府的赤字預算也就不能大行其道。

如果說韋斯特伍德是在向外面灑錢,那麼布蘭迫諾就在從外界收錢。

這一政策,對美國的盟國影響極大。2孵年,洛馬與波音公司提高了媽的售價,導致包括英國、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在內的舊多個參與馮開項目的國家損失慘重,不得不減少採購數量。

相對而言,最受傷的肯定是印度。

刃弛年,布蘭邊諾否決了向印度出售冶戰鬥機的合同,原因是,印度拿不出足夠多的現金,只能以貸款、或者易貨的方式購買。美國聯邦政府根本沒有多餘的信用額度,根本不可能向印度提供擔保貸款。印度的廉價商品已經充斥着美國市場,易貨換得的好處只能轉手讓給日本。

次年,布蘭迪諾修改了對印援助條款,要求印度爲獲得的美國技術買單。

這筆涉及到近!凹億美元的買賣差點導致美印決裂,因爲印度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的外匯儲備,而美國又迫切的需要這筆錢。最終還是把風險轉嫁給了資本市場,由美國、歐洲的大財團出面,以印度政府開放國內市場的方式,爲印度墊付了近美元,使美國聯邦政府得到了好處。

這些激進政策並不表明布蘭迪諾不重視印度,而是他有不同的看法。

韋斯特伍德的援印政策,基本上是“長線投資”目的是將印度打造成對抗與牽制中國的主要力量。“長線投資。的回報非常高,風險也非常大。如果印度敗下陣來,美國很有可能在收回成本之前賠掉所有本錢。

布蘭迫諾的援印政策,基本上是“短線炒作”目的不是獲取多高的回報,而是儘快收回前任投入的本錢。也就是說,他並不看好印度,認爲印度不是中國的對手,更不可能擊敗中國。如果不盡快收回成本,美國的所有投資都將化爲泡影。

對印政策,可以看成是布蘭迫諾基本政策的自然延續。

按照外界的分析,布蘭迪諾的要目的是讓美國具備完成電力革命的基礎條件,也就是在被中國甩開之前完成基礎建設;爲此美國必須把重點轉移到國內,把更多的資金用在國內建設上,必須縮減包括對外援助在內的不必要開支與包括國防預算在內的次要開支;爲了減輕外部壓力,美國需要與中國“和解。”至少得緩和激烈的美中矛盾;除了調整對華外交之外,美國還得在與中國有關的國際問題上做出讓步,其中就包括非常敏感的全面核裁軍與和平利用外太空,以及更加敏感的對印援助。

看透了布蘭迪諾政治路線的人就知道,總統遲早要在南亞問題上有所取捨。

取的是對美國更加有利的總體國際局勢,舍的是最後一個可以牽制中國的盟友。

雖然杜奇威是軍人,不是政治家,但是在美國聯邦政府官員中。他算是看得比較清楚的一個。

用一句中國的俗話來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布蘭迫諾做的,就是後退這極爲關鍵的一步,爲美國爭取到更好的展環境,以及追趕中國的機會。

關鍵也在這裡,美國只退了一步,而不是無休止的退讓。

隨着南亞局勢再度緊張,中國在錫金問題上大做文章,擺出了出動數十萬大軍幫助錫金建國的態勢,杜奇威不得不重視,布蘭迫諾也不得不重視。

不管布蘭迪諾怎麼看待印度的未來,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絕不能讓印度敗得太慘!

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15章 攻堅戰第25章 差距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39章 地面戰鬥第93章 局勢預判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50章 醍醐灌頂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6章 海軍革命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4章 新星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2章 新老組合第183章 分蛋糕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4章 撥開雲霧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68章 量才爲用第41章 一鍋端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5章 未來之眼第153章 機會第75章 國家意志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105章 佔領區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24章 撲朔迷離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15章 未來之眼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29章 因果關係第24章 出山第80章 再次遭遇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55章 心照不宣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15章 焦頭爛額第89章 狗急跳牆第64章 有條不紊第30章 取捨第51章 放話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50章 防禦部隊第60章 造勢第23章 戰略屏障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章 區別對待第37章 鋌而走險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50章 瘋狂反撲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23章 危機四伏第42章 幫倒忙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5章 羣策羣力第90章 未來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33章 各懷鬼胎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94章 喘口氣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8章 聯合經營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1章 由冷轉熱第69章 命不該絕第105章 佔領區第61章 山地之王第57章 偷襲第44章 緊鑼密鼓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3章 頭緒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80章 輕重緩急第39章 殺雞儆猴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25章 逃生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58章 地面戰爭
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15章 攻堅戰第25章 差距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39章 地面戰鬥第93章 局勢預判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50章 醍醐灌頂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6章 海軍革命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4章 新星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2章 新老組合第183章 分蛋糕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4章 撥開雲霧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68章 量才爲用第41章 一鍋端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5章 未來之眼第153章 機會第75章 國家意志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105章 佔領區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24章 撲朔迷離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15章 未來之眼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29章 因果關係第24章 出山第80章 再次遭遇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55章 心照不宣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15章 焦頭爛額第89章 狗急跳牆第64章 有條不紊第30章 取捨第51章 放話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50章 防禦部隊第60章 造勢第23章 戰略屏障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章 區別對待第37章 鋌而走險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50章 瘋狂反撲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23章 危機四伏第42章 幫倒忙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5章 羣策羣力第90章 未來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33章 各懷鬼胎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94章 喘口氣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8章 聯合經營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1章 由冷轉熱第69章 命不該絕第105章 佔領區第61章 山地之王第57章 偷襲第44章 緊鑼密鼓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3章 頭緒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80章 輕重緩急第39章 殺雞儆猴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25章 逃生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58章 地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