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

川項鋌輝介紹宗情況。互元慶聲不響的點上了香菸

見到元首不肯開口,項鋌輝點上香菸後,說道:“總體來說,東線戰場上的戰鬥情況比我們預料的好得多,刀軍的表現非常驚人,如果不是裴承毅及時下達命令,恐怕凌雲霄會一鼓作氣的消滅印軍南部軍團。如果不出所料,要不了二十四小時,戰役就將出現轉變,我軍將提前兩到三天完成東線戰場上的作戰行動

“前提條件是,不能出現意外情況。”

項鋌輝愣了一下,隨即苦笑了起來。

王元慶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你來找我,不全是做戰況介紹吧?”

“確實如此,還有什更重要的事情項鋌輝長出口氣,說道,“裴承毅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裴承毅沒有讓77軍優先殲滅印軍南部軍團,而是首先吃掉印軍西部軍團。不管是從戰術、戰役、還是戰略層面考慮,這個安排都非常正確。

冉此帶來的問題是,印軍西部軍團在西撤無望的情況下,很可能向北撤退,甚至進入尼泊爾境內。裴承毅的意思是,如果印軍進入尼泊爾境內,我軍要不要追擊

王元慶笑了笑,說道:“你要說的,應該是要不要讓尼泊爾提前參戰。”

項鋌輝也笑了起來,他知道瞞不了元首。

“其實,我也一直在關注戰局進展。”王元慶滅掉了還剩下大半截的菸頭,說道,“在你來之前,我向葉致勝與顏靖宇詢問過南亞國家的情況。雖然我不是軍人,但是從裴承毅的戰爭部署來看,首先打東線戰爭的目的就是要讓孟加拉國與緬甸參戰。從整個戰局的部署上來看,裴承毅一直在朝着這個目標努力。如果我的判斷沒有錯,讓刀軍西進幹掉印度西部軍團,把更有‘誘’‘惑’力的印軍南部軍團留在後面,不是說不想殲滅印軍第一集團軍,而是給印軍留點希望,讓印軍第三集團軍放心大膽的進入孟加拉國境內,把孟加拉國拖下水。打到這一步,印軍實際上沒有選擇的餘地。關鍵問題是,刀軍的表現太搶眼了,即便裴承毅有所保留,甚至束縛了凌雲霄的手腳,印軍第三集團軍也有可能北上

項鋌輝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真耍如此的話,就得提前結束東線戰場上的戰鬥。”

“你是說,孟加拉國不會提前參戰,而我們的後勤工作得不到保障?”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雖然孟加拉國做出了承諾,但是前提條件是,我們必須在東線戰場上取得大捷。換句話說,只有在我們消除印度的軍事威脅之後,孟加拉國有會派兵參戰,爲我們提供港口。如此一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戰役計劃,在孟加拉國西面建立一道阻擋印軍進入孟加拉國的屏障,並且在印度東部地區投入更多的作戰部隊,儘快殲滅孟加拉國周邊地區的印軍

“棄這種可能嗎?”

項鋌輝長出口氣,說道:“非常難打手 希望很渺茫。主要問題還是後勤保障不到位,即便我們動員所有的空運力量,也最多支持三個軍持續作戰。在只能投入三個軍的情況下,至少需要兩斤,月才能完成作戰行動。”

“這就是關鍵,印度騎虎難下,我們也騎虎難下。”

項鋌輝看了王元慶一眼,滅掉了菸頭。

“只不過,裴承毅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

“什麼意思?”項鋌輝傘起第二根香菸,沒有急着點上。

“知道我爲什麼要讓裴承毅去指揮這場戰爭嗎?”

項鋌輝愣了一下,沒有馬上反應過來。

“可以說,裴承毅是我見過的最有才華的軍人,而且是能力最均衡的軍人。在戰術層面上。他的指揮能力不亞於任何一位前線指揮官。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具有戰略眼光、全局意識非常強烈的軍人王元慶點上了第二根香菸,說道,“與以往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規模更大,特別是地面戰爭。從制訂戰爭計劃打手 開始,裴承毅就考慮到了整個戰爭進程。如果我沒記錯,當時很多人反對在東線開打,連你都認爲應該首先在西線發起進攻,以攻佔新德里爲首要目標。裴承毅爲什麼堅持在東線開打,而不是首先攻打新德里?原因很簡單,戰爭不會在我們佔領新德里之後結束。過於注重新德里的價值,只會使我軍在戰爭後期遭遇更多的麻煩。先在東線莫定基礎,拉開架勢,才能讓後期戰爭行動更加順暢,以最小的代價贏得全面勝利。”

項鋌輝點了點頭,這一點他非常清楚。

“在東線開打的問題很多,就算我不是軍人,也能看出一二。”王元慶停下來‘抽’了兩口煙,說道,“從戰爭打響的那一刻開始,裴承毅就在儘量爲我軍在東線戰場上的作戰行動創造有利條件。不管是在西線‘誘’敵,還是在東線示弱,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儘快取得勝利。站在這個角度上看,我認爲裴承毅早就料到了現在的局面,並且及時調整了刀軍的戰術。把印軍西部軍團向北趕,不是偶然結果,而是必然結果。”

“元首,你的意思是,”

“裴承毅早就計劃好了一切,需要的只是我的授權。”

項鋌輝微微皺了下眉頭,聽出了王元慶這番話的另外一層意思。

“當然,就算你不來找我,我也會替他解決問題。”

“可是,”

“看得更長遠一點,尼泊爾實際上是解決孟加拉國問題的關鍵。”

項鋌輝撓了下頭皮,顯然沒有反應過來。

“尼泊爾遭到印軍入侵,孟加拉國還能作壁上觀嗎?”王元慶笑了笑,說道,“印軍狗急跳牆,能夠借尼泊爾避開我軍,爲什麼不能借孟加拉國攻擊我軍呢?站在孟加拉國政fǔ的立場上,如果無法避免,是被動參戰、分得一份殘羹冷炙好呢,還是主動參戰、與所有參戰國平起平坐的分享戰國好呢?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西孟加拉邦可是塊讓孟加拉國垂涎了幾個年的‘肥’‘肉’

“可是按照裴承毅的戰役部署,”

“在這方面,裴承毅早就留了一手。雖然無法肯定裴承毅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想到借尼泊爾迫使孟加拉國參戰,但是從其戰術部署上能夠看出,他朝這個方向做了努力。

美元慶看了項鋌輝一眼,說道,“戰鬥打到現在,裴承毅動用了多少兵力?”

項鋌輝猛的一愣,隨即明白了過來。

即便算上沒有參加戰鬥的凹軍,裴承毅也只動用了2個軍。也就是說,裴承毅手裡有足夠的預備隊。在兵力充足的情況下,裴承毅可以根據戰場情況,以及新的戰役目的,隨時調整作戰部署。

“當然,要想到達目的,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

“什麼前提條件?”

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那就是讓尼泊爾按照我們的意願參戰。雖然把印軍趕入尼泊爾境內,很有可能使尼泊爾提前參戰,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尼泊爾與印度有着長達數千米的邊境線,如果我們不能爲尼泊爾提供國家安全保障,而且以實際行動讓尼泊爾相信其國家安全有足夠的保障,那麼尼泊爾很有可能在局勢仍然不夠明朗的情況下采取觀望態度,對印軍的入侵行動睜一眼閉一眼,最多默許我軍越境作戰。真要出現這樣的情況,恐怕裴承毅的戰役部署就會全面落空了。”

項鋌輝迅速思索一番,隨即說道:“確實如此,戰鬥在尼泊爾東部偏遠地區打響,距離尼泊爾的核心地區太遠了。而我軍至今沒有對印度北部核心地區構成威脅,如果尼泊爾宣佈參戰,印度爲了避免周邊其他國家、特別是孟加拉國參戰,很有可能採取極端行動,達到殺一傲百的目的。在此情況下。尼泊爾不但不會提前參戰,甚至有可能在我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之後,仍然持觀望態度打手 從而對後期作戰行動產生嚴重負面影響。”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這就是我們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爲尼泊爾提供實際的國家安全保障。”

“出兵尼泊爾。”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確實沒錯,裴承毅在戰役開始之前就考慮到了這種結果,不然不會把戰鬥力最強大的巫軍與凹軍留在後方。”

“留下再個重裝甲軍,是不是太多了?”

項鋌輝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元首,你的意思是”

“以召軍與凹軍的實力,保護尼泊爾的國家安全,一個軍就足夠了。”

項鋌輝微微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要想阻止印軍入侵尼泊爾,只需要一個重裝甲軍就能達到嚇阻目的

“那麼,裴承毅留下兩個重裝甲軍的目的是什麼?”

項鋌輝迅速思索一番,猛然擡起頭來,說道:“元首,你的意思是,裴承毅打算把另外一個軍用在孟加拉國?”

王元慶微微一笑,說道:“看來,我們想到一塊去了。”

“果真如此的話,幕承毅的目光也放得太廣了。”

“所以我才說,裴承毅是最有全局觀的軍人。”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果真如此的話,我們就得儘快向尼泊爾與孟加拉國攤牌,讓他們堅定參戰的決心。”

“我已經讓閻尚隆召見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大使。”

“僅是大使級別的官員,恐怕解決不了問題。”

“尼泊爾與孟加拉國的特使正在飛過來的途中,預計傍晚到達

項鋌輝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元首,你把一切都想到了,看來我是白‘操’心了。”

“當然不是,你要儘快準備好相關資料。”王元慶看了眼手錶,說道,“我會設宴款待兩國特使,除了讓顏靖宇、葉致勝與閻尚隆參加之外,你也要參加宴會。既然要讓兩國相信我們會提供貨真價實的國家安全保證,總參謀長的說服力比任何一個政fǔ官員都要大。唱好今天晚上的這齣戲,我們也可以鬆口氣了。”

“我馬上回去準備。”

“記得告訴裴承毅,讓他放手去幹,但是千萬別急着把巫軍與凹軍派上去

“明白。曰萬後我就跟裴承毅打招呼。讓他悠着點。”????王元慶點了點頭,起身送項鋌輝出‘門’。

當夭傍晚,王元慶派焦魁山去首都國際機場迎接了秘密來訪的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元首特使。

外界廣泛猜測共和國陸軍將在什麼時候殲滅印軍東部集團軍羣第一集團軍的時候,王元慶卻在後方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按照王元慶的安排,招待兩國特使的國宴結束之後,立即召開了三方會談。

遵照元首的指示,項鋌輝以共和國三軍總參謀長的身份,在會談開始後爲兩位元首特使做了全面戰況介紹,並且重點說明了共和國手裡的本錢。爲了讓兩國特使對戰局有更加直觀的瞭解,項鋌輝還格外提到了軍與糾軍在半島戰爭期間的卓越表現,以及兩軍在完成了現代化改編之後獲得的強大戰術機動能力。

甩爲專程前來商討參戰問題,所以兩國元首特使都有軍事背景。

召軍與凹軍的身份,不需項鋌輝多做介紹,作爲共和國最負盛名的兩大王牌軍,沒有任何人懷疑召軍與糾軍的戰鬥力。至於巫軍與凹軍的戰術機動能力,更沒人懷疑。共和國陸軍早已完成輕型化建設,即便召軍與凹軍是重裝甲軍,只要道路通行狀況良好,兩軍都能像戰略反應軍那樣進行戰術機動。在此之前,引軍與軍已經在西線戰場上證明了戰略反應軍的突擊能力,刀軍更是證明了戰略反應軍的奔襲能力。加上傷軍在西線戰場上的突出表現,兩國元首特使早就‘摸’清了飛軍與駒軍的能力。

輪到王元慶出面的時候,他直言不諱的提到,如果兩國擔心參戰後遭到印軍入侵,共和國可以提前派遣打手 支重裝甲軍進駐兩國,擔負起兩國的主要防禦任務。如果有必要,共和國還有3支空降軍、6支戰略反應軍隨時可以出動。如果算上共和國空軍與陸軍航空兵的空中打擊能力,共和國有足夠的能力爲兩國提供國家安全保障。

雖然王元慶沒有提出兩國提前參戰的事情,但是兩國元首特使都很清楚,王元慶開‘門’見山的提到兩國的國家安全保障,目的就是要兩國提前參戰。

既然王元慶沒有什麼保留,兩國元首特使也沒有任何保留。

談到具體問題時,兩國元首特使都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即巫軍與凹軍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擔負起兩國的主要防禦任務。

對於這個問題,項鋌輝給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出小時。

兩國元首特使都嚇了一跳。要知道,巫軍的總兵力超過4萬,而駒軍的總兵力更是接近萬。誰都知道,共和國的空運力量全都用在了前線作戰行動上,2個重裝甲軍的主力部隊只能通過地面‘交’通網絡趕往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努軍與糾軍都部署在山南地區,需要行軍打手 勸千米,才能到達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境內的駐防地點,其間還將通過印軍防區。

顯然,在兩國特使看來,巫軍與凹軍不可能在落卜時之內部署到位。

對於兩國特使的疑‘惑’,項鋌輝沒有做詳細解釋,因爲這個答案是裴承毅提供的。

談到這個階段,王元慶不得不再次出面,以共和國國家元首的身份做出擔保,才讓兩國元首特使稍微安心了一點。

隨後,會談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即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在什麼時候宣佈參戰。

雖然王元慶與項鋌輝都希望尼泊爾與孟加拉國立即向印度宣戰,但是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兩人都降低了要求。畢竟在軍事力量部署到位之前,共和國的承諾只是空中樓閣,尼泊爾與孟加拉國處於自身安全考慮,都會有所保留,如果強迫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在此之前向印度宣戰,只會產生負面影響。

聳然,尼泊爾與孟加拉國也不是沒有誠意。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共和國已經表現出了足夠大的決心,越早參戰、越早爲共和國提供實際支援,才能在戰後獲得越多的利益。

按照最後達成的協議,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將在共和國的軍隊部署到位之後的打手 時,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將向共和國軍隊開放領土與領空,允許共和國軍隊過境執行作戰任務。最重要的是,孟加拉國承諾爲向共和國開放吉大港,並且調動國內鐵路與公路運輸資源,確保到達吉大港的軍事物資與作戰部隊能夠及時到達前線戰場。

會談結束後,兩位元首特使立即返回大使館,向政fǔ彙報談判結果。

王元慶沒有耽擱時間,立即讓項鋌輝返回總參謀部重新部署軍事力量。

到此,東線戰場上的局面完全打開,束縛共和國軍隊手腳的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對裴承毅來說,接下來要做的不是解決後勤保障問題,而是用什麼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東線大捷!

第109章 打招呼第33章 劇變第146章 墊腳石第48章 緊鑼密鼓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33章 超級潛艇第78章 針鋒相對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24章 四法案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3章 換屆選舉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30章 眼界高低第50章 暗中交手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2章 艱難抉擇第8章 疑雲重重第31章 換裝序幕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24章 金融風波第58章 聲東擊西第25章 變臉第68章 動員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85章 決戰跡象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9章 處處被動序八生死角逐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3章 戰爭問題第50章 暗中交手第22章 傳奇人物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77章 遷都第1章 打打停停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46章 攻堅戰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77章 遷都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41章 毀天滅地第3章 日印結盟第94章 喘口氣第83章 圍殲第141章 佯攻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36章 栽贓嫁禍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5章 旋風戰爭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52章 制空王牌第90章 未來第56章 前方第70章 負資本第13章 深入探討第86章 引子第52章 重大收穫第23章 危機四伏序十九民族之魂第40章 玩概念第70章 替代方案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4章 兩手準備第84章 海上決戰第55章 心照不宣第66章 內在動力第5章 線索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33章 兩面三刀第146章 攻堅戰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67章 秘密武器第78章 當面保證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2章 軍事聯盟第21章 因勢利導第80章 死亡之路第5章 權衡利弊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1章 主動出擊第47章 外交攻勢第62章 溝通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25章 逃生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
第109章 打招呼第33章 劇變第146章 墊腳石第48章 緊鑼密鼓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33章 超級潛艇第78章 針鋒相對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24章 四法案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3章 換屆選舉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30章 眼界高低第50章 暗中交手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2章 艱難抉擇第8章 疑雲重重第31章 換裝序幕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24章 金融風波第58章 聲東擊西第25章 變臉第68章 動員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85章 決戰跡象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9章 處處被動序八生死角逐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3章 戰爭問題第50章 暗中交手第22章 傳奇人物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77章 遷都第1章 打打停停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46章 攻堅戰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77章 遷都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41章 毀天滅地第3章 日印結盟第94章 喘口氣第83章 圍殲第141章 佯攻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36章 栽贓嫁禍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5章 旋風戰爭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52章 制空王牌第90章 未來第56章 前方第70章 負資本第13章 深入探討第86章 引子第52章 重大收穫第23章 危機四伏序十九民族之魂第40章 玩概念第70章 替代方案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4章 兩手準備第84章 海上決戰第55章 心照不宣第66章 內在動力第5章 線索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33章 兩面三刀第146章 攻堅戰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67章 秘密武器第78章 當面保證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2章 軍事聯盟第21章 因勢利導第80章 死亡之路第5章 權衡利弊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1章 主動出擊第47章 外交攻勢第62章 溝通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25章 逃生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