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外交攻勢

日凌晨,萊斯利與馬來西亞首相會面後立即啓程飛

雖然萊斯利沒有解釋爲什麼提前離開吉隆坡,但是“好事”的新聞記者猜測與中國的軍事行動、美軍在南海上的行動有直接關係。

事實確實如此。

中國出兵攻打菲律賓控制的島礁後,萊斯利立即與白宮通了電話。得知弗雷德裡克將“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派往湄公河河口,雖然沒有暴跳如雷,也非常震怒。讓總統儘快下令撤回航母戰鬥羣之後,萊斯利就乘飛機離開了吉隆坡。

作爲本屆政府中最有戰略眼光的高層官員,萊斯利很清楚派遣航母戰鬥羣的後果。

如果說中國不希望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美國更不能捲入“越南戰爭”。一場伊朗戰爭已經讓美國元氣大傷,在越南與中國直接對抗,美國的結局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中國橫下心來,與美國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美國的損失將難以估計。不說別的,只要中國適當降低級複合蓄電池的利潤,讓出口的電動汽車與電動產品價格降低1C%,就能讓剛剛有點起色的美國企業遭遇嚴冬。

與中國相比,美國更需要休養生息,更需要充足的發展時間。

萊斯利知道,弗雷德裡克是一個沒有太多“主見”的總統。與往屆聯邦政府相比,弗雷德裡克的內閣非常“強大”,不但擁有萊斯利這種擁有超強戰略眼光、善於把握戰略局勢、擅長處理戰略問題的專家,還有精通情報的特雷杜伊、擅長外交的斯托克頓、出身軍隊的伯克利。

作爲總統,弗雷德裡克不需要出色的才華,只需要利用好每一個官員幕僚。

在此之前,總統在用人方面無可挑剔,此時卻犯了嚴重錯誤。

不用多想。萊斯利都知道發揮“關鍵”作用地是伯克利。國務卿與國家安全顧問都在國外地時候。弗雷德裡克遇到軍事問題。只能採納伯克利地建議。

爲了儘快糾正錯誤。避免更大地失誤。萊斯利必須立即返回華盛頓。

萊斯利離開吉隆坡地時候。在泰國總理地安排下。菲律賓外長與共和國外長在泰國總理府進行了緊急磋商。

2在28日上午與下午分別進行了磋商。沒能達成有建設性地共識。

前往總理府地途中。黃國巍收到了國務院發來地最新消息。收復菲律賓侵佔島礁地軍事行動已經走完第一步。所有無人島礁均得到了控制。3個小時之內。陸戰隊將攻佔第一批有菲律賓軍隊駐守地島礁。天亮前。完成所有作戰行動。

既是捷報。又是談判砝碼。

在泰國總理府見到馬來西亞外長沙馬加的時候,黃國巍非常沉着。

安排好會場,表達了美好的願望之後,泰國總理帶人離開了。

“沙馬加先生。”黃國巍沒有浪費時間,對方主動提出進行緊急磋商,表明態度有所轉變,趁此機會拋出有足夠“說服力”的東西,能使談判更加輕鬆。將帶來的文件放到桌面上之後,黃國巍說道:“我軍已經控制了被菲律賓侵佔的大部分島礁,第二階段作戰行動即將開始。如果不出所料,天亮之前,我軍就能控制所有被菲律賓侵佔地島礁。”

“天亮之前?”沙馬加露出了驚訝神色,“黃先生,你不會在吹牛吧?”

“吹牛?”黃國巍淡淡一笑,說道,“沙馬加先生,你認爲我會在外交場合吹牛嗎?”

沙馬加遲了一下,說道:“如此說來,貴軍有足夠的實力佔領所有島礁了?”

“沙馬加先生,我們談的不是軍事實力,而是兩個國家的關係、兩個民族的未來。”黃國巍露出了非常嚴肅的神色。“戰爭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我們更不想將戰爭強加在兩國人民的頭上。但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不容爭辯,迫不得已,我們只能考慮極端手段。一直以來,我國都在努力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可是貴國卻遲遲沒有表現出應有地誠意。閣下此時的話,更讓我覺得貴國根本不想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沙馬加長出了口氣,神色略微有點緊張。

作爲馬來西亞外長,沙馬加在不同場合跟黃國巍接觸了不下百次,一直認爲黃國巍是共和國高級官員中脾氣最好的一個。黃國巍表現得如此激動,既說明共和國外長得到了強力支持,也表明共和國的耐心到了極限。

“沙馬加先生,既然我肯前來談判,表明我們仍然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黃國巍拿出了第二份文件,“中馬兩國的友誼源遠流長,我們不應該因爲一些小小地問題影響到國家的未來發展。按

之前提出地條件,我國可以有償接受貴國在侵佔島嶼所有設施;通過轉移合同地方式,接收貴國在南海地區的所有資源開採內產業。除此之外,我國還將給予歸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當然,我也希望貴國能夠給予我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以此增進兩國地經濟往來。”

沙馬加遲了一下,說道:“貴國提出的條件確實很具有誘惑力,只是……”

“我們可以舉行正式談判。”黃國巍有點沒有禮貌的打斷了沙馬加的話,說道,“不管怎麼樣,通過談判解決爭端是我國的初衷。只要解決了領土與領海爭端,我國還可以在經濟與貿易以外的其他領域、比如防務、文化、外交等等方面與貴國展開更加務實、也更加具有建設性的合作。”

沉思一陣,沙馬加說道:“我同意進行正式談判,通過正式談判磋商解決爭端。”

見到沙馬加的態度有所轉變,黃國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在此之前,沙馬加一直沒有提到“正式談判”。對馬來西亞來說,肯與共和國就南沙與南海爭端進行正式談判,表明默認了共和國對南沙與南海的主權,立場出現了根本轉變,通過和平解決爭端的機會大大增加。

隨後,2位外長確定在3月311日在曼谷舉行第一輪正式談判。

在未來2天之內,雙方將通過磋商確定正式談判的主要內容。共和國的要求只有一點:馬來西亞歸還所有侵佔島嶼與屬於共和國的南海海域。馬來西亞的要求比較多,比如經濟援助、貿易政策、軍事交往等等。

帶着這個算得上“圓滿”的成果,黃國巍離開了泰國總理府。

趙潤東沒有上牀休息,一直在等待黃國巍的電話。

收到馬來西亞外長主動要求進行緊急磋商的消息後,趙潤東就知道談判“有戲”了。雖然黃國巍不可能在外長級磋商中得到任何實質性的結果,但是隻要馬來西亞感受到了軍事威脅,認爲無力守住佔領的島礁,就會退而求其次,利用談判獲得更多的好處。

關鍵不是能給馬來西亞多少好處,而是能不能比美國開出的價碼稍微高一點。

接到黃國巍打來的電話,趙潤東長出了口氣。隨後,趙潤東給彭茂邦打電話詢問了作戰行動的進展情況。確認海軍陸戰隊肯定能夠在天亮前收復所有被菲律賓侵佔的島礁後,趙潤東心情大悅。

軍事行動是談判桌上最有分量的砝碼。

讓馬來西亞“回心轉意”的主要“動力”,不是共和國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南沙與南海爭端的決心,而是共和國的實力!

國家博弈講的不是決心,而是實力!

這正是趙潤東與紀佑國最大不同之處。

紀佑國在處理周邊問題是,不管是第四次印巴戰爭、還是東海戰爭,更多的時候表現出的是共和國的決心,而不是共和國的實力。一直以來,趙潤東不太贊同紀佑國的政策,就是因爲趙潤東覺得紀佑國的“決心”太超前了。

趙潤東有這樣的思想,也不足爲奇。

шωш☢T Tκan☢c o

作爲軍人出身的國家領袖,趙潤東更注重實力。親身經歷的南方邊境反擊戰,讓趙潤東相信實力決定一切。與官員出身的、帶有部分理想主義色彩的紀佑國相比,趙潤東往往更加現實。

“現實主義”讓外界對趙潤東的理解有了偏差。

在不具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趙潤東會避開麻煩,等待時機。當共和國具有足夠實力的時候,趙潤東會主動出擊,把握住機會。

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讓很多人摸不準趙潤東的“脈搏”。

心情平靜下來後,趙潤東給潘雲生打了電話,詢問了情報工作的進展。

答覆很含糊,潘雲生沒有介紹詳細情況,只是保證盡力而爲。

趙潤東也沒有強求,情報工作不同於軍事行動,強求不會有任何結果。再說了,潘雲生是共和國最出色的情報局長,如果他都搞不定,其他人也沒有辦法。

潘雲生也很惱火,既要安排阮良玉返回河內的工作,又要安排吉隆坡的行動。接到趙潤東的電話後,潘雲生給正在吉隆坡活動的號”間諜發去了命令,要求儘快彙報進展情況。

一直等到天亮,潘雲生也沒有收到消息。

此時,馬來西亞外長沙馬加已經回到了吉隆坡。來不及休息,沙馬加就乘車趕往總理府,向甘都洛首相彙報磋商結果。

對馬來西亞來說,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29章 壞兆頭第56章 雙面間諜第26章 關鍵情報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36章 牽制力量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72章 歸宿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8章 疑雲重重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46章 信號第37章 兵棋推演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4章 金融風波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2章 軍事聯盟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9章 干將出馬第48章 緊鑼密鼓第48章 圓滿結果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30章 半小時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3章 惡鄰第11章 拉人入夥第20章 唱高調第37章 鋌而走險第55章 鞭長可及第72章 金融戰第93章 全面調整第29章 因果關係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38章 孤注一擲第79章 純步兵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45章 將計就計第69章 轉折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27章 權宜之計第29章 心態第6章 試驗部隊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43章 合理使用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2章 軍事政變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38章 孤注一擲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5章 未來之眼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章 財神爺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5章 權力交接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151章 地區化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87章 強力佯攻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93章 時機成熟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08章 鬥爭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4章 第一人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章 集團化
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29章 壞兆頭第56章 雙面間諜第26章 關鍵情報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36章 牽制力量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72章 歸宿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8章 疑雲重重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46章 信號第37章 兵棋推演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4章 金融風波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2章 軍事聯盟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9章 干將出馬第48章 緊鑼密鼓第48章 圓滿結果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30章 半小時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3章 惡鄰第11章 拉人入夥第20章 唱高調第37章 鋌而走險第55章 鞭長可及第72章 金融戰第93章 全面調整第29章 因果關係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38章 孤注一擲第79章 純步兵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45章 將計就計第69章 轉折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27章 權宜之計第29章 心態第6章 試驗部隊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43章 合理使用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2章 軍事政變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38章 孤注一擲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5章 未來之眼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章 財神爺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5章 權力交接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151章 地區化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87章 強力佯攻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93章 時機成熟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08章 鬥爭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4章 第一人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章 集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