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

天色暗了下來,慶元府衙戶曹的值堂書吏陸臻白還在吏房裡噼裡啪啦的撥着算盤,這天他主動攬下了一樁比較難做的算計活兒,直到散值都還沒做完。同僚們基本都走光了,只剩他一個人還在加班。

上燈的時候,終於算的差不多了,他伸個懶腰,走出吏房,不過沒有直接出了衙門,而是先往後廂的茅房走去,看來是要先去放個水再回家。

傾瀉完畢,一身輕鬆,陸臻白又踱步到了茅房北側的牆跟下,在某個位置拿腳輕輕撥動了一下,堆滿雜物的角落裡露出兩隻黑乎乎、髒兮兮的瓦罐。他看似漫不經心的將那瓦罐重新遮好,恢復原狀,然後快步向外走去。

“陸押司,這麼晚了還沒走呢?”

不遠處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把陸臻白嚇了一跳。

一看,原來是老對頭榮英其,此人也是戶曹的文吏,一直在與陸臻白爭奪戶曹司吏的位置,處處都跟他不對付。

“哦嗬,原來是榮押司,您不也沒走嗎!”

“鄙人蒙老爺信任,在內廳做些賬目,身不由己呀!”榮英其假做無奈的攤攤手,實際上是在炫耀自己得到了薛塔剌海老爺的信任,可以替他做私賬。薛塔剌海跟大部分蒙古官吏一樣貪婪無度,藉助手上的權力攫取了大量的財富,需要“可靠”的人爲他做會計,看來這榮英其就是攀上了達魯花赤的高枝。

“呵呵,榮押司可真是用心。”陸臻白對這樣的溜鬚拍馬甚爲不屑。

“陸押司呢,爲何也這麼晚?”

“受總管差遣,重核了城南三鄉田賦,幹活的命,不似榮押司受上峰倚重!”

陸臻白話裡帶刺,暗諷榮英其不幹正事,只知鑽營。

榮英其當然聽得出意思,冷哼一聲,甩手便走。

好險,沒讓這冤家起疑,陸臻白背後都是冷汗,匆匆回到居處,家裡已經有客在等候。

“陸兄,‘鹹菜’收到了嗎?”

“收到了,兩大罈子!”

“後天正午開壇,老鹹菜味道絕好!”

這一天是祥興元年的八月初九,後天也就是八月十一日。

慶元以東的海面上,帆影重重,上百艘鉅艦和四五百兵船彷彿從天而降,五萬餘北伐宋軍從定海(今鎮海)入甬江,浩浩蕩蕩西行,很快便兵臨城下。

薛塔剌海在宋軍距離二十里時纔得到消息,連忙下令全城戒嚴。望着城外遮天蔽日的帆影,不由升起一股絕望的感覺。

從辰至午,宋軍一直在集結,城東方向,一隊隊的兵馬從船上下來,曠野上有序的鋪滿了成片的紅色。慶元城裡只有七八千人馬,還以新附軍爲主,薛塔剌海不敢貿然的出兵,匆匆派出人馬向杭州告急。好在城防已經做了加固,略微能增加一點安全感,城東面新築的土牆和幾道壕溝總還能擋得住一時。

“慶元,咱老子又回來了!”

胡隸騎在一匹高大的北地馬上,望向慶元城頭,心中發出感慨。慶元是他仕途的起點,也是他一切榮光的起點,當年他在知府趙孟傳手下從一個小小的快班衙役做起,做到昌國巡檢,那時候大約覺得能升到縣尉、升到三縣都巡檢、升到慶元府都監已經是最大的追求了,做夢都不敢想自己哪一天能夠成爲偌大一個慶元府的主人。

德祐二年的夏天,這個不敢想象的夢想實現過一次,他與徒弟張鏑曾攻下慶元。但後來,敵強我弱,又不得不放棄城池遷民入海。

這次來,總不用再放棄了,要把慶元穩穩的拿在手上,而且胡隸的目標還遠不止一個慶元府,紹興、杭州以至於整個浙東纔是他的野望。

“炮擊攻城!”

中軍旗號指揮下,江面上炮艦調整方位,數百門火炮依次向着慶元東城發出怒吼。

城頭上磚石土塊四處飛濺,守兵們伏低了身子不敢擡頭,被炮彈集中轟擊的東南一角很快就坍塌了大片牆體,不過薛塔剌海提前有備,牆內還有一堵牆。原本募集來的民夫們被驅趕着緊急搶修破損的城牆,身前有炮火威脅,身後有刀槍逼迫,沒辦法,只能瑟瑟縮縮硬着頭皮去修築。

“大哥,怎麼辦?”一名年輕的民夫有些焦急的向邊上的“工頭”詢問。

“別急,按原計劃!”

戴曾伯壓一壓頭上的破草帽,指示身旁的弟兄們稍安勿躁。

計劃中的時間是正午,到時府衙方向會有信號,城內外一起行動。

慶元府衙,也是一片人喊馬嘶的忙碌景象。

薛塔剌海披掛上馬,已經趕往直接遭到攻擊的城東方向,總管朱益孫留守衙門。由於戒嚴,衙門中的所有文吏也都不準出門,焦躁不安的在吏房中等待消息。

快到晌午,戶曹的陸臻白起身離開了桌子,往後院茅廁方向走,順帶瞧了一眼院中的日晷,指針的影子縮成短短一節,正對着午時。

從茅房裡悄然閃到北牆跟下,陸臻白找到了那兩個熟悉的大瓦罐,掀開其中一個蓋子,熟練的拉出一條長長的引線,接着又吃力的把另一個大陶罐往幾十步外挪了挪,靠近衙門圍牆一側上鎖的小門。

“陸押司,做的好大事!”陸臻白聽到身後一個聲音,渾身一激靈,又是那陰魂不散的榮英其。

遮掩已經不可能了,榮英其搶步上來,正看到陸臻白身前帶着引線的一個大瓦罐,裡頭黑乎乎密封着的一大罐子很可能是火藥。

“好哇,姓陸的,早就看你鬼鬼祟祟,這下如何抵賴!你要勾連外寇,想造反!?”榮英其一把抓住陸臻白的領口,邀功似的嚷嚷起來。

“要命的休管閒事!”陸臻白用力一掙,露出了少有的狠厲眼神。

“來人,抓反賊啊!”榮英其看那眼神裡充滿殺氣,心裡一寒,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大聲的呼喊起來。

陸臻白知道自己被這小人看破,沒有迴環的餘地了,說時遲,那時快,順手抄起一枚拳頭大的卵石,用力的擲了出去。

哎呦一聲,榮英其忽覺劇痛,跌了一跤。

“來人,抓反賊,抓……”

陸臻白以一個文人所不相符的矯健,迅猛的趕上前去,撿起那卵石就狠狠的砸了下去,嘭嘭幾聲沉悶響,榮英其喊到一半的話頭戛然而止。

四周的腳步聲叢雜着接近,時間快來不及了,陸臻白抹一把血,從懷裡掏出早就備好的火摺子,甩了甩,一點火苗竄起,點燃了就近一個大瓦罐上的引線。

轟隆~

伴隨着巨響,府衙一側的小門被強大的衝擊力炸飛出去。

轟隆~

第二聲響,府衙簽押房被炸出一個大洞,總管朱益孫灰頭土臉的躲到桌下。

“行動!”

“行動!”

“行動!”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
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