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

在蘭溪耽擱的兩日裡,劉十九試圖將手下兵馬點集起來,趁着敵人未至,可以整建制的退出。這事卻不是那麼容易,由於起兵太過匆忙,劉十九還沒來得及將隊伍進行整編,基本上以“聖公彌勒會”的各自香堂爲單位,由大小力士、使者及四大護法、四大羅漢爲首領,拼湊而成一個鬆散的聯盟。這個聯盟缺少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劉十九隻是名義上的首領,實則並不能掌握軍權。三千人分爲了好幾十股力量,多的幾百人,少的十幾人,好不容易纔湊在一起,誰也不服誰。如趁着戰勝之威,或許還有進一步統合的可能,一旦失敗就立刻有分崩離析的危險。尤其某些大香堂的使者、力士,仗着手上有人,已是沒規沒矩,往往連威望素著的幾大護法、羅漢都不放在眼裡,更不會將這初來乍到的聖公特使當回事。

“傳我令去,各部嚴肅軍紀,有橫行不法者,一律嚴懲!”點集兵馬之時,劉十九派人往各部嚴詞申明紀律,勒令全軍必須在限期內前來集合,有違背的必將當衆懲治。自大敗歸來,部下軍紀是越來越差了,撤兵前夕,務必要整肅一番,否則開出城去就說不定作鳥獸散了。

軍情緊急,前方又來急報,建德府的元軍已分兵攻下蘭溪縣西北五十里的壽昌縣,前鋒迫近縣北,距離縣城已不到半日路程。到了不得不走的時候了,軍令已經下達,集合了兵馬就可往東門開出,去往婺州與知州章堉的部隊匯合。

三通鼓畢,前來匯聚的兵馬還是稀稀拉拉,幾乎還有半數未到,劉十九的臉色很不好,這些兵痞就是在當衆打他的臉,不過法不責衆,強龍難壓地頭蛇,一肚子氣也只能先忍着。又加了三通鼓,原定辰時集合,足足晚了半個時辰,日上三竿才勉勉強強到的差不多了。各部點數慢慢吞吞,老虎都已經到腳後跟了還在浪費時間。

正要下令開拔,城內某個坊巷裡又跑出兩個兵痞,就從劉十九所站的將臺前抄近路往隊列裡跑去,簡直目中無人,當自己是來趕集的了。

“站住!什麼人?”劉十九氣不打一處來,怒喝一聲。

“稟將軍,俺們要歸隊,嘿嘿!”這兩人嬉皮笑臉,混不當一回事,站在那裡也沒站樣,衣冠不整,還帶着酒氣。

“軍容不整,約期不至,明犯軍法,按軍律,罪當如何!?”劉十九的手狠狠向下一揮,幾名親兵就將那兩個兵痞押了上來。

“將軍饒命,將軍饒命,下次不敢了……”

“還有下次?拖下去砍了!”

聽到真的要殺,兩個兵痞頓時慌了,連聲求救,一個喊得是“姐夫救命”,另一個喊得是“表哥救我”。

果然,隊伍中有兩人急匆匆的循聲出列,對劉十九拱手齊聲道:“聖使息怒,這二人是我赤松堂部下,因愚蠢無知犯了軍法,我等必嚴加管束,還望聖使饒恕這一次!”開口的是聖公彌勒會在婺州的一個大香堂赤松堂的兩名首領,一名是分堂使者程小眼,另一名則是黑巾力士蛤蟆張。那犯事的兩人,一個是程小眼的小舅子,一個是蛤蟆張的表弟,看來是有所倚仗,纔敢如此目無法紀。

“本將早有言在先,軍法無情,休要多說!”劉十九黑下臉,這次是非要殺人明紀不可。

“且滿且慢!有話好商量,我等率赤松堂三百義士追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請聖使三思……”赤松堂人多勢衆,這話里名是求饒,其實是討價還價。

劉十九怒不可遏,喝道:“將這兩個阻撓軍法之人一併拿下!”

“聖使息怒,程使者和張力士都是軍中干將,還望聖使准予他們將功折罪……”見劉十九要將兩位首領一併懲罰,幾個羅漢、護法都出來求情。

“特派員,程、張二人若殺,恐赤松堂幾百人都要亂了,不如暫且記下。”劉十九身邊親兵也來陳說利害。

“明犯軍紀者,立斬不赦!程小眼、蛤蟆張管教無方,一樣有罪,重打二十軍棍!”劉十九語氣不容置疑,處置也還適當,沒人有理由再爲那幾個倒黴鬼開脫。

殺二人,打二人,軍中爲之一肅,這些吊兒郎當的邪教分子和地痞流氓至少還是怕死的。兵痞們縮了脖子,冒着烈日也不敢再出多少怨言,開出東門的時候還算有一點隊列的樣子。

不過劉十九沒注意到的是,正當他指揮隊伍撤出蘭溪縣城時,剛捱了打的那兩個頭目卻無比怨憤的在背地裡詛咒他。

程小眼的小眼睛裡閃過一絲狠厲的目光,怨毒的盯着劉十九的方向掃了一眼。蛤蟆張的麻子臉更顯扭曲醜陋了,每一顆麻子都散發着恨意。赤松堂的會衆們也有些蠢蠢欲動,他們多是親戚鄰里組成,差不多就是程、張兩名首領的私屬,這個時候抱團起來,暗地裡就是不穩定因素。可見劉十九還是心慈手軟了一點,難得用一次霹靂手段還沒有做乾淨,留下了隱患。或者說,是他性格上的弱點,讓他缺少了一點馭下的手段。

劉十九並不清楚手下人的算計,也沒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危險,還正慶幸自己終於趕在元軍大部隊攻打蘭溪之前將三千兵馬成功的撤出來了。

出城走了十幾裡,到了江岸邊一處名爲石灘的地方,探得元軍並沒有追來的跡象,略可放心。時間已到了正午,看士兵們歪七扭八,越走越懶散,一個個嚷着肚裡無食,沒力氣走了。劉十九便令就地整隊,埋鍋造飯,吃過後再上路。

石灘一側的婺江上,舳艫相接,有上千艘的民船停泊,基本是從蘭溪城中出來避難的百姓,蘭溪水路通達,百姓們遇到危險都自覺的乘船往水路躲避。

各民船一開始見到這裡過兵,都緊張的紛紛解纜逃往江心逃跑,後來看這些士兵似乎沒什麼威脅,便又重新歸攏過來停船。膽子大點的甚至小心翼翼的上岸來與士兵們做起了生意,經過稍稍的整肅,軍紀好了一點,至少在此地還沒有發生明搶百姓財物的事情。

劉十九趁着士兵們休整用飯的間隙往各部巡視,基本沒有什麼出格的事情,還算滿意。走到赤松堂的歇腳處,卻見一大羣人圍在一起,中間有人在那鼓譟什麼。

有人已經發現了劉十九往這邊走,人羣卻沒有散開的意思,中間的人似乎還胡言亂語的做起了法事。

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
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