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

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

這是張鏑行前給留守泉州的第二主力師師長何紹基提出的第一個要求。與咋咋呼呼的第一師師長褚世堯不同,何紹基的性子相對沉穩一些,所以張鏑才能放心的把泉州留給他全權代理。另外還有熟悉政務的泉州本地人邵靳也留在州衙輔佐。何紹基主要管軍務,負責穩定地方,鎮壓反叛。邵靳分管政事,負責屯田安民,管理牌甲。兩人各司其職,合理分工。

近期泉州城內外的“嚴打”、“嚴查”等行動都是何紹基遵從總理指示爲了地方穩定而發起的。包括在城南碼頭打擊黑惡幫會,強編牌甲,都是其中的重要環節。這些行動的成效也是顯著的,州衙大獄裡的犯人已經快關不下了,代理政務的邵靳都來不及審。先挑罪大的殺一批,罪輕的放一批,剩下的都可以流放外島去做苦力。

大規模的治安整肅行動中,最忙的要數州衙執法隊的人,原來的編額根本不夠用,何紹基加派了兩百多名正兵,專門協助執法。通過日常巡查和牌甲貌閱,抓了一大批隱匿的小魚小蝦。不過泉州執法長周漁顯然有更大的目標,他要的是揪出蒙元伸入泉州的那隻手,破獲那個若隱若現的北元密探組織。這是總理離開泉州前尚未完成的事,周漁必須在總理回來前完成,否則豈不是尸位素餐?

……

晉江上,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兩個人在艙內對坐。船艙兩頭各有三五個黑衣人靜悄悄的守着,寬大的袍子下面似乎藏着兵器。船頭撐着竹篙的是個老者,漫不經心的朝周圍打望。

“你能做的了主嗎?”

船艙內其中一人用生硬的漢話向對面的人發問。

“當然可以!只要此事成功,朝廷就任命你爲閩廣大都督、總領泉州市舶,准予你全權代理沿海貿易。”答話的是個女聲,語氣十分果斷。

“這事風險很大,我必須與長老們商量才能決定。”

“還請速做決斷,機不可失!”艙內的女子強調了自己的意思,然後向外一拍手,立刻進來另一名披着黑斗篷的女子,提着一隻沉甸甸的袋子遞給對面的那個人。

坐在對面的男子高鼻深目,應該是個蕃客回回,在泉州港,最多的就是這樣的蕃客。

黑衣女子遞過來的袋子很明顯是金銀,但那蕃客並不去接,說道:“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說的條件。”

這艘不起眼的小船上,坐着的是兩波原本毫無瓜葛的人。一方是蕃客賽甫丁,另一方是潛伏在泉州幾個月的錢素娘。

不久前九拔都來信,關心泉州的情形,那差不多是一種催促。而泉州宋軍嚴密的排查已經越來越不利於錢素孃的行動,所以她心中有些急切了,急切的想要做些什麼。

此次她不惜冒着風險,親自到晉江上與那蕃客回回賽甫丁談判,是想借助泉州蕃商的力量。

泉州的蕃客衆多,但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在蒲壽庚之前,來自波斯的什葉派佔據優勢;蒲壽庚掌握大權後,主要來自大食的遜尼派控制了泉州。這兩派人教義相左,互相認爲對方是異端,內部爭鬥不亞於仇敵。

蒲壽庚覆滅以後,不少波斯的什葉派蕃客及時向張鏑投誠而免受殃及。波斯蕃客又重新佔據優勢,其中名爲賽甫丁的這位大海商是這些蕃客中的重要頭目。

在中原與西洋的海貿活動中,這些蕃客回回佔據着重要的一環,中興社的船隻下南洋也往往只到三佛齊就回返,要通過大食或者波斯的蕃客中轉一道。

所以中興社與這些西域蕃客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可以互利互惠,但張鏑鞏固泉州統治的行動最終觸犯到了蕃客們的利益。一方面,牌甲制和三級兵制顯然不符合回回社羣中的固有秩序。另一方面,泉州光復後中興社的商業越發強勢,動搖了蕃商們壟斷地位。

最近,泉州官府深入回回人的居所進行牌甲貌閱,甚至要求那些披黑紗、裹頭巾的女眷們也被要求露出面孔接受檢查登記。這又極大的冒犯了蕃客們的傳統,一下鬧得羣情洶涌起來。可以說他們的教義已經與泉州官府的世俗化統治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隨着泉州基層治理的不斷加強,這種矛盾只會越來越嚴重。

錢素娘一直在尋找一個更強大的盟友,對於蕃客與泉州官府的矛盾當然是樂見其成的,她不惜私下裡封官許願,並以大量的金銀收買蕃客首領賽甫丁。

賽甫丁固然是個唯利是圖之人,但他對那點金銀的興趣有限,他更在意的是壟斷泉州市舶的地位,如果加上閩廣大都督的官職,他幾乎就可以像當年的蒲壽庚一樣佔據一個獨立王國。

不過賽甫丁對泉州宋軍的戰力心有餘悸,他自認爲沒有蒲壽庚那樣的實力,幾乎是不可能拿得下泉州的。但他從那個女人那裡瞭解到,泉州的主導者張鏑已經秘密的離開了本地,而且帶走了最厲害的水師部隊,原本在泉州附近停泊的大量炮艦現在似乎只剩下寥寥可數的幾艘。

所以對賽甫丁而言,現在確實是一個奪取泉州的好機會,而且差不多是最後的和唯一的機會。如果再不動手,泉州官府就要繼續擠壓回回社區的空間,跟漢人一樣完全編成牌甲,甚至打亂他們的社區,實行徹底的控制。到那時,回回人就失去根基,淹沒到漢人的大海里去了,賽甫丁很害怕會發生這樣的事,真主和先知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泉州城內的回坊有西域蕃客一萬多人,他們人數衆多而且極爲抱團,有圍牆圍起的獨立社區,有獨立的禮拜寺,有自己的商店飯館。

城外的碼頭也有衆多的蕃客船隊,加上爲蕃客做事的漢人水手船工,總數也不下萬人。

按照那個女人的指示,賽甫丁需要派人煽動城內回坊的數千蕃客起事,城外的船隊則同時攻擊碼頭。裡應外合,攻破泉州,只要守住幾天,大元的兵馬會源源不斷前來支援。

背後的大元朝廷給了賽甫丁很大的信心,泉州的南邊、西邊、北邊都有大元的軍隊,他願意相信大元的威名。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
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