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

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像白石通泰這樣略爲理性的武士已經意識到簡單粗暴的衝鋒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而應當採取適當的策略。

對勇敢的武士而言,用投機取巧的方式取得勝利是可恥的,但面對強大的入侵者,國家危急的情況下,採取某些策略或許也不算投機取巧。

因此,在白石通泰等人的建議下,少弍景資決定發動夜襲。

這一夜的烏雲很厚,幾乎伸手不見五指,這給日本人的夜襲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

身着黑衣的夜襲者靜悄悄的向着目標前進,地面上的枯枝落葉被踩出莎莎的輕響。

距離水城三四里外的平坦沙地上,帶領着一支突襲小隊的白石通泰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入侵者燈火通明的營壘,營壘是用簡單的木柵欄圍成,火把的亮光下,有一些士兵在列隊巡邏。

黑夜裡,想必敵人無法組織那種可怖的噴火方陣,勇敢的武士們就有了突破的機會。

還有一里路遠,營寨裡的敵人似乎對外頭的情形一無所知。

“嗬啊!”

白石通泰低低的喝了一聲,握緊了手中的武士刀,加快速度,身後跟着的是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咔嚓~

就像踩中了一堆碎石,又像踩斷了什麼東西,白石通泰感覺腳下鬆動了一下。

這不奇怪,或許只是踩塌了某個田間的野鼠挖的洞。

但過了兩三息以後,猛然一陣劇烈的爆炸把白石通泰掀翻到了地上。

轟~

腦袋嗡嗡的響,眼前冒着金星,白石通泰第一感覺是被一個暴雷擊中了,但這個暴雷並非來自漆黑的夜空,卻反而像是來自身後幾步外的底下。

“啊呀~嘶~”

身後的一名“郎黨”吸着涼氣,低聲的忍痛呻吟着。

白石通泰搖了搖昏沉疼痛的腦袋,似乎意識到了這一聲暴雷的來由。

地面上的一個三四尺見方的大洞還冒着嫋嫋的硝煙,而那個受傷的郎黨右邊的半條腿已經血肉模糊。

由於事先有命令,夜襲中不準發出聲音,即便炸廢了一條腿,那可憐的傢伙還在傻乎乎的忍着痛壓低自己的呻吟聲。但這劇烈的爆炸早就已經暴露了他們這羣夜襲者,壓抑聲音已經沒有用了。

一里外的營寨裡刷的一下亮起了千百支火把,喧囂的人羣影影綽綽的動了起來。

轟隆~

遠遠的又有一聲爆炸響,卻是與白石通泰相隔開的另一個方向傳來。

那是另一名武士大友賴泰率領的夜襲小隊。

他們不約而同的踩中了商社軍預先埋設在營寨外的“馬後炮”。

這些“馬後炮”以鋼輪和火石發火,踩中後火星子點燃引線,引線燃盡需要兩三息的時間纔會將火藥室引爆,所以前面的人踩中發機,遭殃的往往是後方的人。

爆炸聲徹底暴露了日本人的偷襲意圖,少弍景資隨即派了上千人支援,發起強攻,但商社軍的營寨早就做好了周全的準備,散彈炮和排銃讓攻擊者吃盡了苦頭,卻連營寨的邊都摸不到。

整晚雙方都在激烈戰鬥,少弍景資的部隊加上各地入援的武士差不多有五千多人,黑夜裡也不知死了多少。只有一點是明確的,商社軍的營寨終究紋絲不動。

到第二天破曉時分,日軍退出了戰場,他們已無力阻止入侵者繞過水城的石牆登陸。

太宰府和九州危在旦夕,災難就要降臨了!

九州的太宰府將這個噩耗上報給了鎌倉幕府和京都的朝廷,在遙遠的京都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騷動。

此時日本國的軍國大權不在朝廷而在幕府,幕府的大權又不在將軍而在執政的北條家族。

時任執政北條時宗不到三十歲,是個年輕氣盛的掌權者,文永十一年擊退蒙古大軍的戰爭使他的的聲望達到頂點,這一次面對的敵人規模比當年的“元寇”小得多,他堅信英勇的武士定然還能將他們消滅。

在幕府的徵召下,日本全境動員,全國上下都在爲強化軍備不懈努力。九州組建了海岸衛戍軍隊,聚集了少貳經資、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諸國兵馬。外地的武士也被徵調到九州,重臣北條宗賴被任命爲本州最西端的長門國守護。同時要求六十五歲以下的成年男子甚至寺院的僧人都必須自備武器作爲預備部隊,整個東瀛列島都陷入了一片忙亂之中。

按照幕府的粗略統計,預計至少有十萬兩千人正在陸續趕往博多前線。

商社軍這邊,博多的前沿據點進一步穩固下來,日本人敗退後,他們並沒有趁勝追擊,只是前進了幾裡佔據了日方的水城防線,並且休整城牆,反過來築成了一道正面九州方向的防禦工事。

統兵的柳再恩顯然聽說過五年前元軍征伐日本的戰事,那一場戰爭中,元軍未能穩固灘頭,夜晚退守船上時被一場暴風摧毀了大半船隻,以致數萬大軍毀於一旦。

這是前車之鑑,在制定戰略的軍情會議上,參謀部屢次提到這個反面教材,提醒柳再恩等人,必須要佔據穩固的據點。佔領水城後,這個首要目標已經初步實現了。

非但如此,對馬島的築城也在推進,人員物資源源不斷的向那裡集聚,意味着商社軍的後路是安全的。

貿易部的總負責人葉繼又調集了北洋航線的其餘幾個縱隊,總計八十多艘千料級武裝商船和五六千訓練有素的準軍事人員取道對馬,正在向博多灣的據點匯合。同時,從昌國啓程的一部中興水師正規軍也有五千人左右,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預期中,博多的商社軍很快可以達到一萬多人,雖然只有日方的十分之一,但拒守一處肯定是夠用了。

南北各地海面上的武裝商船本就是中興軍的二線部隊,大部分水手都接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甚至其中的大量水手都能與中興水師的正規軍互相調動,只不過商社的名號掩藏了它的真實實力而已。一旦啓動起來,它完全就是一個強大的戰爭機器。

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
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