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幸與不幸

偵察機在飛到了美國東部海域上空的時候就分成了三個小機組,分別朝着三個目標飛去。距離最近的就是費城。

之前,費城從來就沒有遭到過轟炸,甚至很多人都認爲。當初薛希嶽讓羅雲衝不要去轟炸費城。是早就準備要在費城用原子彈。持這一觀點的人還不少,因爲遭到原子彈轟炸的城市,都是在以往的戰略轟炸中沒有遭到過轟炸的城市。原子彈也沒有任何必要投到波士頓,紐約,巴爾迪摩。以及弗吉尼亞比奇這樣已經變成了廢墟的城市去吧。

可問題是,薛希嶽是在28年的時候就明確要求不能轟炸費城,而當時還沒有任何人可以確定“盤古計劃”在什麼時候能夠獲得成功呢,就算薛希嶽再高瞻遠矚,恐怕也無法料到不到一年後。就會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吧。

根據當時薛希嶽的一名助理的回憶,當時薛希嶽不讓羅雲衝轟炸費城,一個主要的目的是要避免引此而激發美國人的抵抗意志,這與沒有轟炸華盛頓是一個道理。另外。費城本身不是一座大型工業城市。當時一個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薛希嶽一直想通過摧毀美國的工業基礎來迫使美國投降,而戰略轟炸後來演變成爲了針對城市與平民的大規模轟炸,這已經違背了薛希嶽的初衷,因此後來在使用原子彈的問題上。薛希嶽纔會猶豫不絕。因爲原子彈本身就是完全針對平民地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不管是幸運,還是不幸,在確定要使用原子彈之後。費城就被列爲了頭號轟炸目標。當然,能否使用原子彈轟炸費城,還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費城的天氣情況是否良好。是否能夠滿足投擲原子彈的要求。

兩架氣象偵察機在一點四十分左右到達了費城上空。之前也有不少地偵察機前來,而且費城還沒有遭到過轟炸。因此在防空警報響起之後,絕大部分費城的居民都沒有引起警覺,仍然在繼續忙碌着。只有少數人擡頭看了眼在頭頂上盤旋的那兩架大飛機,而更多地人甚至沒有任何的反應。

在以往的年份。每年八月份地費城地區是比較晴朗的。可結果,兩架偵察機在城市上空盤旋了大概十分鐘,都認爲雲層太厚,而沒有轟炸的機會。這個判斷相當重要。地面上地人很容易透過雲層的縫隙看到天上的飛機,可相反的。飛機要找準地面上的目標就更爲困難了,而且當時轟炸對氣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投原子彈地轟炸行動對氣象要求就更高了。

羅雲衝收到了氣象偵察機發回的報告後,他也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哈里斯堡那邊了。當時,甚至有人懷疑羅雲衝是有意放棄了對費城的轟炸行動。

29年8月15日,費城的天氣到底適合還是不適合投原子彈,戰後有很多的爭議。從戰後費城居民反映的情況來看,在8月15日那天,費城的天氣情況是比較良好的,雲層並不是很多,可是當時偵察機報告的情況則是費城上空不適合投原子彈。更重要的是,羅雲衝後來只提交了一架偵察機的報告。而沒有提交另外一架偵察機的報告,因此很多人懷疑,羅雲衝故意放過了費城,不然,他爲什麼要隱瞞另外一架偵察機的報告呢?

各方面的猜測都有,支持羅雲衝的人認爲,因爲兩架偵察機的報告是完全一樣的,羅雲衝沒有必要同時提交兩份氣象偵察報告。而且,這兩架氣象偵察機有主次之分。羅雲衝提交的是長機的氣象偵察報告,而按照規定,只有在長機無法完成任務的時候,才採納僚機的氣象偵察報告。也就是說,當時長機已經發回了報告,就算僚機的報告意見相反,羅雲衝也肯定首先採納長機的報告,而不是僚機的報告。

最受到非議的是,當時長機機組成員是一個超級轟炸機組,而該機組以往幾乎沒有執行過氣象偵察任務,而僚機則是一個正規的氣象偵察機組。也就是說,羅雲衝把沒有執行過氣象偵察任務的機組派到了最前面去。而且採用了該機組的報告,反而忽視了有豐富經驗的氣象偵察機組的報告。有的人甚至以此斷定。之前羅雲衝就給長機的機組成員打了招呼。所以纔會有了不切實際的報告,因爲那個機組是羅雲衝手下最好的機組,其機組成員自然是對羅雲衝的命令不敢有半點違背了。

正是有這麼多的疑點,所以後來纔有很多人懷疑羅雲衝是故意放過了費城,挑選了人口少得多的中型城市。

當時,費城市區人口超過了100萬,雖然根據後來的理論計算,爆炸當量不到2萬噸的“雪茄”是不可能殺死這麼多人的,但是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爲。原子彈可以摧毀整個費城。也有很多人認爲,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羅雲衝想要避開費城,畢竟在戰爭中死於戰略轟炸的平民已經夠多了。需要再添上一百萬嗎?

原子彈在很大的程度上被看成了一種戰略威脅武器,而且當時帝國也就最多隻能製造三枚原子彈,就算三枚原子彈可以摧毀三座大城市,如果羅雲衝肯下狠手,集中3000架轟炸機執行三次大規模的集中轟炸,照樣能夠摧毀三座大城市。而且比原子彈還要徹底。因此。原子彈在戰爭後期起到的作用只是震懾與恐嚇,其政治意義明顯高於軍事意義。那麼,在摧毀什麼城市的問題上本身就已經不重要了,不管是炸掉費城這樣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還是炸掉只有二十萬人口的哈里斯堡。對美國總統堅持到底地戰鬥決心所起到地打擊作用是一樣的。

羅雲衝從來沒有在任何公開的。或者私下地場合承認自己放過了費城。可是綜合這些因素來看,也許當初羅雲衝真的不想炸掉費城。只是希望用原子

彈來椎毀美國總統最後那一點點抵抗意志與決心。讓美國儘早投降吧!

在放過了費城之後,下一個目標是賓夕法尼亞州的州府哈里斯堡。

當時羅雲衝將哈里斯堡劃爲了人口有20萬地中型城市。因爲這是一座行政城市。沒有什麼工業,周圍也沒有駐紮多少軍隊。同時又靠近阿巴拉契亞山脈。在之前的戰略轟炸中,哈里斯堡並沒有遭到大規模的襲擊,只是被艦載航空兵轟炸過幾次。損失還不算太大。城市基本上保存完好。這也正是哈里斯堡被列爲二號轟炸目標地根本原因。

當時哈里斯堡的實際人口是189457人,這是美國政府的登記人口數量。因爲美國人口地流動性不是很大。而且之前從東部沿海地區遷移的市民都沒有集中在這裡,哈里斯堡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疏散,所以在蝴舊日這天,在市區內的居民數量應該與美國政府的登記人口數量相差不大。

兩架偵察機是在兩點十五分的時候到達了哈里斯堡上空。飛行員只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發出了電報,哈里斯堡上空萬里無雲,天氣情況優良,非常適合轟炸!

電報立即被收到,羅雲衝沒有絲毫遲疑,兩點二十分,轟炸哈里斯堡的行動代號發了出去,正在向北飛行的“天使”號收到了情報之後,吳林糠迅速的調整了轟炸機的飛行線路。三套轟炸方案他早就背在腦子裡了,現在採用的是第二套方案,航線的調整並不是很大。在到達了新澤西州東面海域上空之後纔會轉向。

羅雲衝沒有急着將偵察機撤回來。而是讓那兩架偵察機繼續在哈里斯堡附近待命。監視氣象的變化,如果有異常,隨時發回報告。

最後兩架氣象偵察機在兩點半左右到達了波茨菲爾德上空。這兩架偵察機的機長並不知道哈里斯堡那邊的情況。也不知道羅雲衝已經下令轟炸哈里斯堡,所以也發回了天氣良好的報告。波茨菲爾德的天氣情況也適合進行轟炸。

現在,情況已經基本上確定,哈里斯堡與波茨菲爾德的天氣都良好,適合進行轟炸,而按照轟炸安排,哈里斯堡排在了前面。因此只要能在哈里斯堡投下原子彈,那麼就沒有必要去轟炸波茨菲爾德。羅雲衝也沒有改變這個安排,只是他仍然沒有撤回那兩架偵察機,而是讓它們繼續在波茨菲爾德上空盤旋。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轟炸機要在四點半到五點之間才能到達哈里斯堡,還有好幾個小時,而8月份是夏季,夏季的氣象變化很快,也就是說,在這幾個小時裡。哈里斯堡與波茨菲爾德上空的天氣狀況都有可能變化。這就是羅雲衝將氣象偵察機都留了下來的原因,如果天氣有變,那還得臨時調整轟炸安排。

在羅雲衝焦急等待着的時候,吳林糠卻在聚精會神的駕駛着轟炸機。

裝上4噸重的炸彈,對“鵬”式轟炸機來說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萬米高空屬於平流層。空氣流動相對穩定,這對飛行來說相對是件好事。

“上校,我到後面去看看。”

吳林糠點了點頭,副駕駛爬了起來。

因爲要經常執行長達十多個小時的轟炸任務,後來還在轟炸機上設了一個小廁所呢。只是飛行員們一直要求增添的睡覺用的牀沒有安裝上來,主要是大部分空間都被各種各樣的設備佔用了。

飛機內部的通道很狹窄。基本上只能容一人側身通過,導航員的位置就在飛行員後面。矮了大概半米左右。而導航員那邊的空間是最寬的。有一張小桌子,安裝了幾部電臺。這主要是導航員需要繪製飛行航上線,以確定飛機的準確位置,需要進行圖上作業。而一般的情況下,在沒有進入戰區之前,機組成員都可以輪換到導航員那邊去休息一陣。這也算得上是一點點享受吧。

吳林糠朝跟在後面不遠處的那幾架轟炸機看去,他到現在都不明白那幾架轟炸機是做什麼用的,而且自從被調到了安德森機場之後,他就沒有與那幾架轟炸機的機組成員見過面,更沒有聊天的機會。

不多時,副駕駛回到了位置上,看樣子,他是到後面去抽了根菸。

“你來駕駛吧,我休息一會。”吳林糠把轟炸機的駕駛權交給了副駕駛。“鵬”式轟炸機上有自動駕駛儀器,以往在飛行途中,一般都會用自動駕駛儀控制轟炸機,而這次,吳林糠與副駕駛都沒有去啓動自動駕駛儀,兩人好像都對那套機器不太信任一樣。

“上校,那些飛機是做什麼用的?”

吳林糠又回頭看了眼跟在後面的那幾架轟炸機。“我也很想知道,只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它們不是去執行轟炸任務的。”

“難道是給我們護航?或者是來歡送我們?”兩人都笑了起來,哪有用轟炸機給轟炸機護航的道理。而且又有什麼值得歡送的呢?這時候,轟炸機微微震動了一下。吳林糠立即接過了控制權。

“上校。還有十分鐘就要轉向了。我開始倒計時。”

聽到從耳機裡傳來的導航員的聲音,吳林糠立即說道:“開始倒計時。我們要飛最後一段航線了。”

轟炸機一直保持着最快巡航速度,吳林糠查看了一下航線時刻表,按照航線時刻表,在到達目標前十五分鐘,轟炸機就將加速飛行。這樣才能保證在投彈的時候達到最大飛行速度。最關鍵還是投彈之後必須要及時撤離。

西面不遠處就是美國新澤西州的海岸線,轟炸機航線在大陸海岸線上的切入點在普萊森特維爾附近。導航員需要根據附近的一條公路線來確認航線是否正確,這是到達陸地上空後的第一個導航點。就在轟炸機準備轉向的時候,一羣戰鬥機飛了過來。這是爲“天使”號護航的艦載戰鬥機!

第16節 關門打狗第20節 連哄帶騙第49節 危機第32節 敵人的意第3節 前程第47節 火速截擊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15節 全力以赴第13節 終極目的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2節 兜圈子第65節 戰場轉折第13節 海陸之爭第36節 曙光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2節 利好消息第2節 裝甲鐵騎第49節 最後的攻擊第31節 單程機票第27節 侍機而動第62節 逃跑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38節 輕重有別第22節 連環重拳(上)第73節 在劫難逃第26節 當爸爸了第21節 大轟炸第41節 追殲第5節 祭戰友第25節 忌諱第31節 夜間攔截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5節 體制改革第35節 雙重任務第30節 巨炮時代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37節 協議第25節 脫胎換骨第29節 炸彈開路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6節 奇蹟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50節 空中截擊第17節 圍殲強敵第18節 離弦之箭第44節 決定勝負的半小時第28節 “發動機”第25節 脫胎換骨第43節 敲門磚第77節 美國將星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6節 艦隊出擊(上)第53節 海上封鎖第16節 美軍反擊第34節 海軍武官(上)第2節 裝甲鐵騎第11節 陰轉晴第34節 美軍反撲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15節 野心第30節 公平決鬥第28節 混亂的線索第10節 熱身第43節 醒悟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56節 酣暢淋漓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25節 回天乏術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2節 左手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61節 空中絞殺第35節 內相復出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29節 遲到的艦隊第3節 爭取主動權第3節 好友的前程第22節 縮編第31節 夜間攔截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56節 絕對主力第31節 戰局莫測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90節 勝利?失敗?第37節 獨立空軍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32節 航的驕傲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70節 選擇目標第56節 絕途第15節 遠方來客第32節 司令官大會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12節 高手博弈第20節 核時代第5節 前程縹緲
第16節 關門打狗第20節 連哄帶騙第49節 危機第32節 敵人的意第3節 前程第47節 火速截擊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15節 全力以赴第13節 終極目的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2節 兜圈子第65節 戰場轉折第13節 海陸之爭第36節 曙光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2節 利好消息第2節 裝甲鐵騎第49節 最後的攻擊第31節 單程機票第27節 侍機而動第62節 逃跑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38節 輕重有別第22節 連環重拳(上)第73節 在劫難逃第26節 當爸爸了第21節 大轟炸第41節 追殲第5節 祭戰友第25節 忌諱第31節 夜間攔截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5節 體制改革第35節 雙重任務第30節 巨炮時代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37節 協議第25節 脫胎換骨第29節 炸彈開路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6節 奇蹟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50節 空中截擊第17節 圍殲強敵第18節 離弦之箭第44節 決定勝負的半小時第28節 “發動機”第25節 脫胎換骨第43節 敲門磚第77節 美國將星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6節 艦隊出擊(上)第53節 海上封鎖第16節 美軍反擊第34節 海軍武官(上)第2節 裝甲鐵騎第11節 陰轉晴第34節 美軍反撲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15節 野心第30節 公平決鬥第28節 混亂的線索第10節 熱身第43節 醒悟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56節 酣暢淋漓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25節 回天乏術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2節 左手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61節 空中絞殺第35節 內相復出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29節 遲到的艦隊第3節 爭取主動權第3節 好友的前程第22節 縮編第31節 夜間攔截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56節 絕對主力第31節 戰局莫測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90節 勝利?失敗?第37節 獨立空軍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32節 航的驕傲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70節 選擇目標第56節 絕途第15節 遠方來客第32節 司令官大會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12節 高手博弈第20節 核時代第5節 前程縹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