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蔡邕來訪

周飛和房良與兩位長公主的婚事結束,盧植和蔡邕的工作暫告一個段落,閒暇無事,便來醉仙閣打秋風。

洛陽城的人都知道冠軍侯現在財大氣粗,富可敵國,銷售的美酒和馬匹便能獲得鉅額財富。

更重要的是蔡邕要來感謝高順,否則的話他還在吳地避難。

高順想保持低調,沒有去拜訪洛陽城內的高官,每日悶在醉仙閣,生活非常無聊,盧植等人的到來,令他非常激動,立即命令廚房安排酒菜宴席。

盧植道:“哈哈,伯喈有口福了,今天務必嚐嚐醉仙閣的美味菜品和上谷佳釀,絕對令人回味無窮啊。”

“先生請上坐!”

“君侯毋須多禮!”蔡邕從進門之初,便不住的打量着高順,傳言不虛,果然是一俊俏少年郎。

高順也仔細打量了一下蔡邕,對其外表真不敢恭維,五官非常特殊,真不知道如此面貌之人,如何生的貌美如花的蔡琰?有機會一定要見見那位大才女。

廚師非常利索,冷熱菜品快速上席。

酒過三巡,盧植道:“君侯大才,事後老夫得知君侯又寫了一篇《詠梅》,立意更是深刻,境界更高,老夫佩服。”

蔡邕道:“君侯的詩詞,篇篇都是佳作,不過老夫最欣賞的還是“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戰場血風腥雨的經歷,沒有憂國憂民的仁慈之心,是寫不出這樣名垂千古的名句。”

高順謙虛道:“哈哈,兩位先生過獎了,來,今天以喝酒爲主,不醉不歸。”他可不敢在盧植和蔡邕面前賣弄文字,否則很容易露出馬腳,他對經書可是一竅不通。

盧植刁難道:“君侯,美酒佳餚俱全,沒有佳句詩篇,何以下酒?”

蔡邕道:“君侯文采,成名已久,多有佳作面世,老夫榮幸,今天便一睹爲快。”

高順謙虛道:“順本一武夫,立志保衛邊疆,所謂佳作,無非妙手偶得,當不得真。”

盧植笑道:“君侯謙虛了,此前傳出的名篇可都是立賦而就啊。”

“哈哈,形勢所迫爾。”

蔡邕道:“無詩何以爲席?君侯就不要推辭了。”

見推辭不過,高順說道:“啓程來京前,順偶有感觸,寫了一篇,請兩位先生斧正。”

“哈哈,好,君侯快快道來。”

高順起身,沉思一下,吟道:“《邊塞·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北雁南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胡琴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蔡邕忙起身在旁邊的書桌上記錄下來。

盧植連續吟誦兩遍,讚道:“好詩,悲壯的氣概令人蕩氣迴腸。”

蔡邕道:“君侯,老夫有一建議,把名字改爲《秋思》,寫的是秋思,而整篇詞都未出現“思”,卻令人感覺到對家鄉的無限眷戀。”

“哈哈,好,便以先生之言。”

蔡邕又道:“好詞,濁酒一杯家萬里,當浮一大白!”

“謝過先生讚譽。”

高順忙奉上酒杯,三人一飲而盡。

蔡邕說道:“君侯以景託情,寓情於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呵呵,先生讚譽了!”

盧植道:“君侯不僅戰功武略了得,文采飛揚,且熱情支持教育,連朝廷請不動的鄭康成都擔任了君侯的博士祭酒,老夫佩服啊。”

高順道:“民亂四起,鄭先生帶領弟子流離多地,難道我大漢就放不下幾張書桌?順於心不忍,只爲鄭先生和衆學子提供了微薄之力,願他們能安心讀書,爲朝廷培養優異人才。”

盧植道:“君侯仁慈!”

“順懇請兩位先生舉薦優異先生前往歷山大學教書育人。”說着,高順對兩人一禮。

蔡邕道:“不用他人,若君侯再寫出令老夫滿意的詩篇,老夫便親往歷山大學任職,如何?”

“當真!”高順疑惑的看着他。

蔡邕堅定的說道:“當真!”反正他現在在京城無事,不若去任教清閒。

高順心情大好,笑道:“前幾日順出洛陽,觸景生情,寫了一篇,請先生斧正。”

“好,君侯速速道來!”

高順吟誦道:“《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蔡邕接連吟誦幾遍,讚道:“哈哈,好詞,君侯大才,果然不虛,純樸、自然、精練,只廖廖數語,便將人在天涯的秋愁刻畫得淋漓盡致,以其意境之高遠,必爲千古傳唱的絕世佳作。”

高順忙問道:“先生過讚了,先生可願意前去歷山大學任職?”

蔡邕想了一下,搖搖頭,刁難道:“君侯錯意了,這《秋思》雖爲佳作,卻不是“梅花先生”的最佳之作,既然君侯號稱“梅花先生”,必然要以梅花爲題方可。”

高順爲難道:“先生,此刻爲深秋季節,何來梅花可吟?”

蔡邕笑道:“何以無梅而不能吟梅?”

高順非常爲難,他記憶中關於梅花的優美詩詞已用盡,現有江郎才盡的感覺。

盧植和蔡邕笑嘻嘻的看着他。

高順在冥思苦想,突然計上心來,笑嘻嘻的說道:“哈哈,有了。”

盧植讚道:“哈哈,君侯果然大才,如此短的時間內便有新意的詩詞。”

高順吟誦道:“《詠梅·贈蔡夫子》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盧植笑道:“此詩最爲貼切,果然難不倒君侯。”

蔡邕激動的起身,對高順一禮道:“謝過君侯讚譽,老夫會盡快前往歷山大學,絕不負君侯所託。”

高順也非常激動,若此,便保護住蔡邕免受傷害,且其女也不會再如歷史上那般流離異鄉,飄零半世。

盧植問道:“君侯,給伯喈提供何種薪俸?可不能讓伯喈爲難。”

高順忙答道:“按照順的計劃,大學提供宅院住宿,蔡先生享受八百石薪俸,若是不足,可隨時增添。”

蔡邕忙說道:“謝過君侯了,這麼高的薪俸足夠了,毋須再添。”他對這樣的安排非常滿意,以他的性格,確實不便於久居京城,若是在歷山大學任職,以後與泰山郡羊家便可經常走動了。

盧植面帶微笑,滿意的點點頭,認可了高順的意見;爲老友有了穩定的生活而感動高興。

見事情已成,高順立即派人去請房良前來,希望當面把事情交代清楚。

當天,高順接連寫出的3首詩詞迅速傳遍洛陽,衆學子和文人爭相吟誦;高順文采斐然,其詩篇備受推崇,連皇宮內都有人在傳頌。

第501章佔領CD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06章秘密協議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9章匈奴來襲第332章大獲全勝第156章養寇自重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95章衆人認主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1章杜邊出使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57章鉅鹿對峙第196章高順辭官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44章田豐之策第57章張遼現身第59章高順買官第305章沮授拜主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59章低調過年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207章杜邊送禮第31章戰後總結第96章呂布基情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339章兩人拜主第245章周飛定計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440章趙雲選兵第308章一網打盡第508章大敗高幹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378章合縱連橫第148章蘇雙拜主第207章杜邊送禮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99章衆人反應第20章激烈角逐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36章涼州局勢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237章劉宏怒火第123章積極備戰第256章各方反應第380章歷山大學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249章巨大收穫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29章鐵匠鄭財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73章兩郡來投第210章斬殺難樓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323章平定豫州第160章驚喜連連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30皇帝謀劃第363章聯盟解散第4章規劃未來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0章激烈角逐第304章視察轄區第245章周飛定計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09章結親趙雲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11章鮮卑南下第221章程立之功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4章系統升級第355章李儒之謀第577章呂布逃跑第578章王允之死第33章震驚四方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81章新設三郡第380章歷山大學第104章搬遷郡治第87章士族發難第622章進軍埃及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28章精明蘇雙第481章新設三郡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60章黃忠到來第332章大獲全勝
第501章佔領CD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06章秘密協議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9章匈奴來襲第332章大獲全勝第156章養寇自重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95章衆人認主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1章杜邊出使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57章鉅鹿對峙第196章高順辭官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44章田豐之策第57章張遼現身第59章高順買官第305章沮授拜主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59章低調過年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207章杜邊送禮第31章戰後總結第96章呂布基情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339章兩人拜主第245章周飛定計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440章趙雲選兵第308章一網打盡第508章大敗高幹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378章合縱連橫第148章蘇雙拜主第207章杜邊送禮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99章衆人反應第20章激烈角逐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36章涼州局勢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237章劉宏怒火第123章積極備戰第256章各方反應第380章歷山大學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249章巨大收穫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29章鐵匠鄭財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73章兩郡來投第210章斬殺難樓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323章平定豫州第160章驚喜連連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30皇帝謀劃第363章聯盟解散第4章規劃未來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0章激烈角逐第304章視察轄區第245章周飛定計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09章結親趙雲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11章鮮卑南下第221章程立之功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4章系統升級第355章李儒之謀第577章呂布逃跑第578章王允之死第33章震驚四方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81章新設三郡第380章歷山大學第104章搬遷郡治第87章士族發難第622章進軍埃及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28章精明蘇雙第481章新設三郡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60章黃忠到來第332章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