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士族發難

八月初二,通過尚書檯,皇帝下達了對周飛、曹山和孫成三人的任命書,張讓立即安排小黃門左豐再次前往樓煩縣桃源堡傳旨。

上次收穫不錯,左豐欣然前往。

洛陽各家族在皇宮內收買的線人很快就把消息傳遞出來。

根據聖旨的內容,各家主很快就猜測出這3人皆爲高順的嫡系人員。

最爲震怒的便是司徒袁隗,氣的他把漆碗摔碎了,把桌子都掀翻了。

高順不僅把馬邑的三家附屬家族給殺了,而且還把所有的物資據爲己有,讓袁家損失慘重。以前他根本沒有看得起這個新崛起的小人物,沒想到現在他竟然成氣候了,連買2個郡的太守之位和護烏桓校尉之職,要是這樣的話袁家不僅徹底失去在幷州與鮮卑做貿易的可能,更重要的是連幽州那邊與烏桓人的貿易也受到很大的影響,與烏桓人的貿易量可遠遠大於對鮮卑的貿易量,這將是對袁家的一次沉重打擊。

袁家收入龐大,支出也十分巨大;收入中田產租賃收入只佔很少的一部分,靠幾百年來積攢下來的衆多門生故吏的捐贈佔很大比例,收入最多的則是壟斷與異族貿易,如果這些貿易線被切斷,袁家將會陷入入不敷出的局面。

從歷史上看,袁家與烏桓一族的親密關係,影響着袁家幾代人的命運。

烏桓族在東漢末年,以強勁的騎兵,常參與中原征戰,成爲北方各種割據軍事集團均欲爭取的外援,其中尤以居於偏東北的遼東屬國、遼西和右北平三郡烏桓的勢力最爲強大,並與冀州的袁紹集團關係密切,成爲袁氏集團依重的軍事力量之一。

其後幫助袁紹與公孫瓚作戰,最終導致公孫瓚戰敗自焚。袁紹不但與烏桓部諸王和親,還遣使詔拜諸位烏桓王爲單于。

袁家勢力被曹操打敗之後,袁紹之子袁尚在窮途末路之時前去投奔烏桓,並希望藉助外族的力量殺回冀州。

袁家與烏桓的親密關係,不是一時便能建立起來的,從袁隗之時便非常密切,袁紹、袁尚只是繼承了這種關係。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袁隗豈能善罷甘休?接下來,肯定是袁家雷霆般的報復。

袁隗冷靜下來,仔細的規劃了一番。

然後分別找了幾位忠心的管事,仔細的向他們交代一番,然後派他們分別去幷州和幽州,首先是找各州的刺史,幷州刺史張懿和幽州刺史郭勳,要求他倆一定要全面狙擊高順在兩州的發展;同時命管事拜訪相鄰郡的太守,以及當地的世家大族,杜絕與高順勢力的一切合作。

悲哀的高順,還沒有接到皇帝的任命,已經被龐然大物給盯上了。

王允得知皇宮傳出的消息之後,首先是震驚,對正直的王允來言,雖然不恥於與宦官爲伍,不恥於買官,不過只要能造福一方,保一地平安,他還是能接受的。

然後是非常後悔,看來他還是低估了這位小老鄉的能量,心中認定是他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以致錯失了交好高順的機會;怪不得他侄子當初寧願散盡家財也要支持高順,而他太小心謹慎,太顧忌名聲了,只給弄了個無人聞問津的馬邑縣縣長之位;高順等人肯定是因此惱怒王家,才一次性買下3個高位,這簡直就是給王家上眼藥。

不過王允可不是膚淺之人,一時的不愉快算什麼?畢竟雙方沒有直接撕破臉皮,感覺還有與高順緩和關係的機會。他立即給侄子寫信,詳細交代一番,一定要交好這位幷州的後起之秀,並通知家族,全力配合侄子的工作。

楊賜、盧植等人得知消息之後,心中暗罵,良家子果然靠不住,又他母親的投入了閹宦的懷抱。不過心中卻在暗歎,這高順真是厲害啊,年未及弱冠,文采飛揚、武藝高強、戰功赫赫、錢財滿倉,他們怎麼就沒有這麼厲害的子侄呢?

在張讓等宦官的推波助瀾之下,高順購買2個郡守之位和護烏桓校尉之職的消息很快飛出洛陽,迅速向全國擴散。以前觀望的人,終於下定買官的決心,即便賺不到錢,也能光宗耀祖,積攢人脈,爲子孫後代鋪路。

皇帝劉宏在全國也有自己的耳目,對當前的局勢感到非常滿意,他賣官的事業,前景一片大好;所以重重的讚揚了張讓一番。

各地的情報很快匯聚到各大家族的族長手中,他們心思透亮,若庶民、良家子或者小地主階層都順應這股風氣,都去買官了,他們這些士家大族的作用就被嚴重降低;這嚴重損害了他們的既得利益,等於從他們嘴裡搶好處,必須儘快制止這種風氣的蔓延。

而這又增加了士族們對高順的仇恨,從皇帝賣官開始,還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勢力敢於明目張膽的購買這麼多高位,口子一開,將覆水難收。

袁隗面對士族的這種反應非常開心,這是緩和袁家與其他士族緊張關係的最好時機,決定不顧前嫌,親自去拜訪太尉楊賜。

楊賜對袁隗的到來非常驚訝,迎進客廳後,笑道:“哈哈,袁司徒親臨,我這寒舍蓬蓽生輝啊。”

袁隗直截了當的說道:“楊太尉,若不盡快剎住買官賣官這股不正之風,以後我們怕是連寒舍都住不上了。”

楊賜也接到類似的情報,知道是皇帝在暗中推動,目的就是抵制士族間相互舉薦帶來的後果,他很明白,若這種風氣繼續刮下去,受危害最大的便是楊家和袁家這種“四世三公”的龐大家族,他們將失去推薦人才爲官的特權。不過他是老油條了,感覺袁隗來拜訪,且把話說的這麼直接,他肯定已想到應對辦法,於是楊賜反問道:“袁司徒,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聯絡所有在京士族官員,一起去尋陛下說理。”

楊賜心中暗罵幼稚,要讓皇帝吐出到嘴裡的肉,就像讓士族放棄手中的權力一樣困難,這種辦法根本行不通,所以,他反駁道:“若能行的通,那陛下就不是陛下了。”

“總之咱們先要試一下。”

楊賜知道現在他們站在同一條船上,有着共同的利益,於是說道:“好吧,袁司徒儘管聯絡人員,到時候老夫會出面的。”

“哈哈,楊太尉爽快。”達到目的之後,袁隗立即離開,去聯絡其他人員。

很快,張溫、盧植等人爲了共同的目的,積極響應袁司徒的號召,決定在朝會上向皇帝發難。

第二天朝會的時候,作爲發起人,袁司徒首先向皇帝稟報:“陛下,臣堅決反對曹山、周飛等人買官之可恥行徑,若此,哪位官吏願意勤政爲民、造富一方?他們只需貪污、搜刮民脂民膏,便能獲得足夠的錢財來買官提升,如此下去全國必將大亂。”

楊賜緊隨道:“陛下,臣支持袁司徒的意見,若此,還有哪位將士願意血戰沙場,誰還願意拼死爲國?長此下去,只怕再無一可戰之兵。”

盧植支持道:“陛下,臣支持袁司徒和楊太尉的意見,若此,還有哪位學子還願意埋頭苦讀經書?只需花錢買官便可,誰還習那孔孟之義?長此以往,將會導致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國將不國。”

“臣等附議!”

皇帝劉宏穩坐寶座,被氣的臉色鐵青,一言不發,靜靜的看着在他眼前上躥下跳、自私自利的臣子,恨不得將他們全部斬首。

張讓看到陛下的表情,知道皇帝這個時候不便發言,該是他表忠心的時候了。

第647章滅亡鮮卑第80章完全歸心第224章朝廷封賞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2章戰前安排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182章三郡烏桓第340章志才之謀第274章華佗到來第500章進軍巴蜀第60章登記戶籍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44章勝負已分第146章人員分工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1章高順賜字第174士族陰謀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35章匈奴情報第506章秘密協議第178章黃巾落幕第58章馬邑徵兵第252章攻城妙計第358章討要賈詡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121章張讓之憂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17章再見王越第200章到達寧城第588章謠言四起第293章卜己投降第222章寧城事務第61章抓捕內奸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69章董卓遇刺第432章陳宮來訪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74章處理內奸第234章高順驚懼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23章積極備戰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64章智者雲集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01章高順得子第94章聖旨到達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294章合圍之勢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66章瘋狂殺戮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51章囚禁甄家第94章聖旨到達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171章高順佈局第63章萬事俱備第221章程立之功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01章各方反應第616章閃電戰第202章再見張遼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13章建設晉國第255章安置奴隸第567章班超後人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64章敵人到來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378章合縱連橫第146章人員分工第249章巨大收穫第95章衆人認主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73章飲馬北海第154章張牛角降第224章朝廷封賞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15章徐榮拜主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82章武舉考試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48章馬貴的建議
第647章滅亡鮮卑第80章完全歸心第224章朝廷封賞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2章戰前安排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182章三郡烏桓第340章志才之謀第274章華佗到來第500章進軍巴蜀第60章登記戶籍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44章勝負已分第146章人員分工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1章高順賜字第174士族陰謀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35章匈奴情報第506章秘密協議第178章黃巾落幕第58章馬邑徵兵第252章攻城妙計第358章討要賈詡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121章張讓之憂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17章再見王越第200章到達寧城第588章謠言四起第293章卜己投降第222章寧城事務第61章抓捕內奸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69章董卓遇刺第432章陳宮來訪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74章處理內奸第234章高順驚懼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23章積極備戰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64章智者雲集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01章高順得子第94章聖旨到達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294章合圍之勢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66章瘋狂殺戮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51章囚禁甄家第94章聖旨到達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171章高順佈局第63章萬事俱備第221章程立之功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01章各方反應第616章閃電戰第202章再見張遼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13章建設晉國第255章安置奴隸第567章班超後人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64章敵人到來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378章合縱連橫第146章人員分工第249章巨大收穫第95章衆人認主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73章飲馬北海第154章張牛角降第224章朝廷封賞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15章徐榮拜主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82章武舉考試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48章馬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