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視察轄區

處理完商業上的事情,高順決定出去走走。

一年多時間以來,一直躲在桃園堡,儘量保持低調,可是還是免不了被人惦記。

高順與李強只帶了兩屯高級騎兵和二十名中級文武官員做護衛。

先出偏關到雲中城,後經定襄郡善無縣到雁門郡陰館、代郡、寧城、上谷郡等,一直到遼西的肥如。

在雲中郡,查看了沿途幾縣接納的難民,現在皆安排在縣城周圍,分配了土地,開始耕種、建設房屋、家園,有高順錢糧的支持,他們日子並不困難,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笑容,對未來的生活滿是期待。

在雲中城,交代文丑繼續擴軍備戰,年底做好收復五原郡的準備;主薄朱明配合文丑,並側重於民政和重建等工作;馳道的修築是重中之重。

文丑和朱然欣然領命。

在定襄郡,交代麴民加緊練兵,安置流民,漢化安置在轄區內的烏桓人;任命徐震爲都尉,專事防禦,杜邊爲主薄,專事民政和建設,兩人配合麴民的工作;把原長吏程武帶走,感覺這裡已不適合他的發展。

在寧城,把裴元紹從張飛手下調出來,替換戈虎的位置,把戈虎調回桃園堡,負責守衛城門,減輕馬貴的工作量。

高順命令,裴元紹與陷陣營的軍司馬李然,各帶領兩屯,輪流守護在田豐的周圍,務必保證軍師的安全,絕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曹性提出希望回定襄郡任職的申請,被高順否決了。高順知道他們都想回故鄉任職,不過感覺他們還年輕,還需要他們在戰場上拼殺。

顏良和張飛兩人嚷嚷着無仗可打,真是無聊;高順給出的答覆是他倆的脾氣太急,在這裡算是讓他們鍛鍊耐心,修心養性,否則,永遠不敢讓他們獨當一面。

此後,又把田豐建立的斥候隊一分爲二,一半的斥候由鮮于銀帶領,前去輔助程立。

最後,與田豐單獨會談了一次,肯定了他們的這次攻打東部鮮卑的戰功,不過還是不能公開,希望他們諒解;並再次與田豐商討招募沮授的事情。

田豐知道高順與廣年侯和廣平侯的關係,便建議由廣年侯周飛去招募沮授,涼州局勢更加複雜,需要一位智者的協助。

高順不認可田豐的觀點,周飛處處與士族、豪族對抗,沮授豈能投靠周飛?還不如他去招募,至少高順明面上沒有與士族撕破臉皮。

田豐便依照高順的意圖,提前給沮授寫了一封信,對沮授進行勸導。

在居庸城,查看了鐵匠作坊,高順大爲滿意,班鋼產量不低,已儲存不少,現在不以打造兵器的多少衡量他們的業績,而是以培養了多少合格的鐵匠爲基準;高順更鼓勵這些工匠,多開發一些實用的物件,比如水車、弓弩、連弩,甚至是攻城器械等。

現在廣陽郡太守劉衛和涿郡太守向富成爲親家,高順給出的聘禮是馬匹,現在兩郡各組建了五千騎兵,分別由褚燕和程普率領。

郭縕就任幽州刺史部別駕一職已快兩年,乾的非常出色,省去了高順衆多的煩心事;而郭縕也感覺比做太守的時候更能發揮他的才幹,暗歎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不用在意朝廷的意見,只需代替高順管好幽州內部政務便可。

且有徵北將軍府在,不用他關心軍事和防禦事務,只發揮他擅長的內政,乾的得心應手;在高順錢糧的支持下,真真的爲幽州幹了幾件實事,最重要的莫過於修築薊縣到涿縣以及從薊縣到遼西郡陽樂的大道;接納流民,開墾荒地;發展商貿等。

高順對幽州修築的馳道大加讚賞,此舉不僅方便了百姓,方便了貿易、運輸,更有利於將來快速調動兵力。

郭縕向高順推薦了本族遠支的族侄郭圖,對這位謀士,高順熟讀三國,並不陌生,非常高興,便讓郭縕派人給其送去書信,讓其去桃園堡等候。

到右北平郡,首先拜訪了太守劉正。

劉正對高順的到訪,非常高興,立即熱情接待。

右北平郡這幾年免遭異族侵害,且由於高順在此招募衆多士兵,大興基礎建設,發展商貿,使得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劉正作爲太守,日子非常舒坦,對高順非常感激。

到達肥如縣城後,與程立會面,程立先彙報了他到達肥如後的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年前對鮮卑人的戰爭中所取得的戰果。

對軍隊的建設,高順非常滿意,現在程立手下有騎兵三萬五千人,步兵一萬五千人;徐榮現在手下有騎兵兩萬,步兵一萬五千人。

對地盤,右北平郡和遼西郡的實際控制區已超過西漢時候的疆域,更擴大到饒樂水流域,其間的鮮卑人要麼被殲,要麼遠遠的逃離到更北的苦寒之地。

對新收復的地區,已開始接納百姓;並加大對烏桓人的漢化,使之與漢民雜居。

等修築完沿邊幾城以及連接邊城的大道,將加速對沿途的開發,這對穩定邊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程立還彙報了徐榮那邊的事情,已重建且慮城(後世的阜新),切斷了遼西都尉的擴展方向,並積極吸納遼西屬國和遼東郡之內的漢民和烏桓人。

高順諮詢程立對其子程武的安排,程立表示不方便多言。便諮詢程武的意見,是願意從軍還是願意從政,

程武考慮到高順以武起家,武將已足夠多,文官卻很少,便選擇了願意從政。

高順考慮了一下,便給周飛寫信義封,讓程武擔任上郡郡丞,全面負責上郡的移民安置、開荒、建設等民生事宜,徐晃可全力練兵。

程武大喜,在上郡比在定襄郡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程立非常失望,兒子沒有選擇繼承他的衣鉢。

高順看出程立的心思,便讓程立把小兒子帶在身邊,好好培養。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高順基本把轄區瀏覽一遍,心中非常滿意,各地兵強馬壯,實力強大,百姓安居樂業,官員克己奉公,現在他只需穩定當前局面,靜待天時便可。

時間已到七月,高順決定借道冀州返回桃園堡。

第77章獵殺鮮卑第305章沮授拜主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41章謀誅宦官第598章高順稱帝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319章就任州牧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195高順面聖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5章匈奴情報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70章屠殺俘虜第178章黃巾落幕第339章兩人拜主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275章黃忠拜主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58章討要賈詡第619章和談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63章萬事俱備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72章戰後獎勵第415章幷州大族第89章高順歸來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1章戰後總結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298章文丑出兵第109章難樓狂喜第618章戰爭再起第28章感情風波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08章收服趙雲第220章見公孫瓚第133章拜見刺史第456章痛擊韓遂第637章新計劃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1章戰後總結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300章趁火打劫第269章論功行賞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576章李儒被殺第572章出擊漠北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231章高順賣馬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57章張遼現身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121章張讓之憂第220章見公孫瓚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324章政治鬥爭第170章強勢黃巾第197章徵北將軍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88章謠言四起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30章成廉投降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76章平定青州第341章謀誅宦官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41章杜邊出使第215章徐榮拜主第585章促進發展第18章縣長來訪第65章關門打狗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214章佈局遼西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36章張繡投降第598章高順稱帝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68章卜己心思
第77章獵殺鮮卑第305章沮授拜主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41章謀誅宦官第598章高順稱帝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319章就任州牧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195高順面聖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5章匈奴情報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70章屠殺俘虜第178章黃巾落幕第339章兩人拜主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275章黃忠拜主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58章討要賈詡第619章和談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63章萬事俱備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72章戰後獎勵第415章幷州大族第89章高順歸來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1章戰後總結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298章文丑出兵第109章難樓狂喜第618章戰爭再起第28章感情風波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08章收服趙雲第220章見公孫瓚第133章拜見刺史第456章痛擊韓遂第637章新計劃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1章戰後總結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300章趁火打劫第269章論功行賞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576章李儒被殺第572章出擊漠北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231章高順賣馬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57章張遼現身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121章張讓之憂第220章見公孫瓚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324章政治鬥爭第170章強勢黃巾第197章徵北將軍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88章謠言四起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30章成廉投降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76章平定青州第341章謀誅宦官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41章杜邊出使第215章徐榮拜主第585章促進發展第18章縣長來訪第65章關門打狗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214章佈局遼西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36章張繡投降第598章高順稱帝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68章卜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