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新設三郡

袁術忘記了,他也是士族出身,他現在也是叛賊。

主薄閻象建議道:“主公,大族、盟友皆不可信,唯一能相信的只有實力;現在我方處於弱勢,而魯子敬乃淮揚豪傑,未至弱冠便有如此實力,且謀略無比,難得的後起之秀,象建議主公與其聯姻,引爲助力,方保我們在江北留有立足之地。”

雖外部盛傳魯肅身姿偉岸,氣宇不凡,且現在佔有三郡之地,兵強馬壯,但是袁術惡其行,竟然趁人之危偷襲他的地盤,又嫌棄魯肅非士族出身,便委婉的拒絕了。

楊弘非常支持閻象的建議,他明白,現在袁術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糧草等皆在舒城,若是不能得到魯肅的支持,孫堅舊部將會舍他而去,整個勢力將土崩瓦解。

但是袁術還是拒絕了衆人的建議,並確定道:“先索回紀靈與他所轄官兵,若是事不可爲,我等撤往新安郡。”

閻象無語,只得先去舒城尋魯肅會談。

陰陵城原是九江郡郡治,袁術到來後把州治設在壽春,爲了辦事方便,又把郡治從陰陵搬遷到壽春去了。陰陵城高且堅,龐德做好了苦戰的準備,讓他意外的是,大軍剛至,縣令等人便出門投降。

龐德令其繼續工作,縣尉維持地方秩序,隨後便前往鍾離縣。

紀靈乃袁術大將,未嘗一敗,非常自信,一直埋怨袁術不給他上戰場立功的機會,現在外敵來襲,正是他立業之機,於是率兵出城迎戰龐德。

龐德久在涼州,對騎兵的運用飛紀靈能比,且不論個人勇武還是指揮謀略,紀靈都明顯落入下風,打了幾場仗,紀靈損失慘重,便退縮回鍾離城,堅守待援,不再出城挑釁龐德,他只得,他絕非龐德對手。

龐德派出一位軍司馬,一位帶領一千騎兵和兩千步兵在水軍的配合下前往淮河以北,接收義成、平阿和下蔡三縣,這可是與豫州諸侯的緩衝區,也是安全屏障,絕不能棄;另派一位軍司馬帶領一千騎兵和三千步兵,前往淮河以南的幾縣招降;又派三千騎兵前往廬江郡北部招降。

龐德只留下五千騎兵和六千步兵圍困紀靈。

這都是此前魯肅規劃好的,龐德只是依令而行。

一切如魯肅所想,所有縣城傳檄而下。

消息傳至舒城魯肅處,魯肅大喜,紀靈被包圍在鍾離城內,逃無可逃,已不足爲懼。

魯肅知道現在袁術對他已無能爲力,舒城縣異常堅固、高大,他定不會蠢到冒險攻城的。

果不其然,幾天後便迎來袁術的使者閻象。

閻象提出,九江郡可歸魯肅,廬江郡可以舒縣爲界,由兩家平分,魯肅必須規劃紀靈和所轄官兵,此後兩家和睦共處,互不爲敵;否則,雙方將不死不休,血戰到底。

舒縣以北爲魯肅地盤,舒縣和以南的地盤歸袁術;若是沒有舒縣高大的城池,袁術將很難繼續在江北立足。

這裡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只需招納流民,便能盛產糧食,支援主公大業,魯肅絕不願意放棄一寸土地。

魯肅思慮,現在他佔領的地盤已足夠大了,需要時間消化;且袁術勢力僅有孫堅部和紀靈部受到打擊,其主力未損,若是雙方繼續敵對,容易導致內部不穩,不利於他加強對佔領地盤的統治。

經慎重考慮,魯肅原則上同意閻象的方案,不過爲了便於防禦,南部的襄安縣將不歸還袁術了。

閻象大喜,這已超出袁術的期望了;又提出,魯肅不得遷移幾縣人口;特別是舒城內的錢糧,只需魯肅帶走一半,否則袁術將無以爲繼。

戰爭時期,人口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魯肅絕不能捨棄那些開門投降之人,否則,袁術返回後會將他們全部屠殺了,這對他影響很壞。

最終,雙方協商,魯肅歸還舒城,雙方北部以大別山和東部丘陵地帶最狹窄處的杭埠河爲分界線;東部以臨湖縣和襄安縣爲分界線。

魯肅承諾,願意遷移的百姓就跟隨遷移,不願意遷移的就留在當地,絕不用強。

閻象明白魯肅的心理,爽快的同意了魯肅的意見,能收回舒城,以及城內一半的錢糧,這已是非常好的結局了。

隨後,魯肅在龍舒縣和襄安縣各留下一軍司馬防守,他率領大軍返回合肥駐守。

壽春城內袁術等人的家人被安全的送達舒縣,紀靈也率領殘兵回到袁術的身邊。

魯肅開始穩定地方。

先把新佔領的地盤設爲三郡,原廬江郡北部地區設爲六安郡,郡治在六安縣城;合肥以及襄安等九江郡南部地區爲合肥郡,郡治在合肥;成德縣以及以北地區爲九江郡,郡治在陰陵城;爲了便於管理,廣陵郡的東城縣和淮陵縣劃歸九江郡管轄。

爲了加強防禦,龐德被任命爲合肥郡太守,率領所部駐守合肥,合肥城居中,便於隨時支援其它三郡;魯肅親任九江郡太守,他是本地人,便於穩定地方。

好在高順陸續爲他派來了衆多文武官員,不至於手忙腳亂,各太守、縣令、縣尉等官員陸續到任,地方逐漸被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六安郡駐紮有兩位軍司馬,各領兩千步兵和一千騎兵,分別駐守龍舒城和安豐城;郡都尉駐守六安城,下轄五千步兵和一千騎兵。

爲了加強防禦,內部穩定後,魯肅又在龍舒城以東,杭埠河以北,設立了廬縣,堵住袁術北上的狹窄通道。

爲加強合肥的防禦,在合肥四面,分別設立肥西、肥南、肥東和肥北四縣。

爲了保護巢湖進出水道的安全,在襄安縣東,水道東側,巢湖縣南部,設立無爲縣。

等董卓派遣的,爲袁術平反,並希望聯絡袁術合擊劉表的使者,剛到達徐州下邳,便得知袁術新敗,地盤被佔,感嘆之餘,感覺沒有繼續前行的必要了,便失望的返回洛陽。

而陶謙則是心有僥倖,他一直恐懼的袁術勢力,竟然敗得如此徹底,高順的謀劃太長遠了,竟然在幾年前就設下魯肅這枚棋子,開始謀劃袁術,幸好與其交好了,否則被高順算計死了都還未知。

劉表的使者在得知消息後,感覺也沒有繼續聯合袁術的必要了,在打探到詳細消息後,亦返回了襄陽。

劉表得知消息,激動的大聲叫好,袁術罪有應得,自身內部不穩的情況下竟敢進攻荊州,終於自食其果了。

更讓他高興的是荊州周邊又少了一位勁敵,且有袁術在廬江郡南部駐守,避免荊州受到新崛起的魯肅的威脅;現在沒有了袁術這不安定因素,只需安心迎戰董卓便可。

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82章張讓心思第377章中原局勢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73章建攻堅營第51章高順賜字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33章震驚四方第35章匈奴情報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33章胡軫投降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418章高手史阿第129章鐵匠鄭財第600章益州暴亂第88章張讓發威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9章匈奴來襲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80章魯肅出兵第618章戰爭再起第333章智擒魁頭第198章田豐拜主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650章建設第74章處理內奸第279章邊讓到來第469章荊揚水戰429李儒的規劃(下)第199章田豐之計第239章鮮卑內亂第508章大敗高幹第37章再戰匈奴第78章邊郡現狀第300章趁火打劫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502章益州矛盾第647章滅亡鮮卑第208章連建五城第234章高順驚懼第292章勸說徐和第374章兗州之爭第145章喜獲兩郡第230皇帝謀劃第490章再佔兩郡第49章王允之計第157章鉅鹿對峙第329章意外投降第63章萬事俱備第182章三郡烏桓第543章劉備逃跑第86章劉宏決定429李儒的規劃(下)第90章馬貴彙報第151章囚禁甄家第538章劉備崛起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97章人員安排第275章黃忠拜主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536章張繡投降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04章家中鉅變第20章激烈角逐第617章征伐非洲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1章初次升級第130章兇猛文丑第50章左豐到來第332章大獲全勝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48章馬騰投靠第84章朝堂爭議第11章初次升級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63章聯盟解散第77章獵殺鮮卑第183章佈網待敵第616章閃電戰第250章大兵壓境第632章歐洲聯軍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24章政治鬥爭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453章沮授請罪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616章殘酷殺戮第86章劉宏決定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44袁家謀劃
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82章張讓心思第377章中原局勢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73章建攻堅營第51章高順賜字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33章震驚四方第35章匈奴情報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33章胡軫投降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418章高手史阿第129章鐵匠鄭財第600章益州暴亂第88章張讓發威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9章匈奴來襲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80章魯肅出兵第618章戰爭再起第333章智擒魁頭第198章田豐拜主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650章建設第74章處理內奸第279章邊讓到來第469章荊揚水戰429李儒的規劃(下)第199章田豐之計第239章鮮卑內亂第508章大敗高幹第37章再戰匈奴第78章邊郡現狀第300章趁火打劫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502章益州矛盾第647章滅亡鮮卑第208章連建五城第234章高順驚懼第292章勸說徐和第374章兗州之爭第145章喜獲兩郡第230皇帝謀劃第490章再佔兩郡第49章王允之計第157章鉅鹿對峙第329章意外投降第63章萬事俱備第182章三郡烏桓第543章劉備逃跑第86章劉宏決定429李儒的規劃(下)第90章馬貴彙報第151章囚禁甄家第538章劉備崛起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97章人員安排第275章黃忠拜主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536章張繡投降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04章家中鉅變第20章激烈角逐第617章征伐非洲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1章初次升級第130章兇猛文丑第50章左豐到來第332章大獲全勝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48章馬騰投靠第84章朝堂爭議第11章初次升級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63章聯盟解散第77章獵殺鮮卑第183章佈網待敵第616章閃電戰第250章大兵壓境第632章歐洲聯軍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24章政治鬥爭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453章沮授請罪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616章殘酷殺戮第86章劉宏決定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44袁家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