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志才之謀

戲志才和郭嘉見高順對他們倆的謀劃如此看重,心中大喜,這纔是他們心儀的主公啊。

爲此,戲志才又爲高順出了不少點子。

“主公,朝廷混亂,實力贏弱,不過旗幟猶在,我們不得不尊重朝廷,重視朝廷,掌握大義名份。”

高順對此非常認可,便說道:“志纔有何話要說?不妨直言。”

戲志纔想了一些,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最近主公替換這麼多朝廷任命的太守和都尉,必須儘快通知朝,相信朝廷不會反駁,卻顯示出我們對朝廷的尊重,獲得老臣們的好感。”

高順笑道:“哈哈,志才所言不假,此乃順之過也,等杜邊前往洛陽的時候一併上報,奉孝可提前預備好相關文書。”

“是,主公!”郭嘉立即應下。

現在郭嘉對高順已是忠心耿耿,高順不僅花費大量名貴藥材爲其治療,更是派人去把他的寡母接來居住,省去他的後顧之憂,且能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乃是他的心願之一。

戲志纔對高順的態度非常滿意,又問道:“主公想過沒有,由誰任冀州牧合適呢?”

“志纔有何好意見?”

戲志纔沒想到高順會如此問,不過他早有想法,便建議道:“以君侯親任冀州牧爲宜,冀州居中,此舉可方便管理幽州、並、青三州;桃園堡雖好,卻地勢偏遠,不宜繼續做爲將軍的居所;冀州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百姓廣袤,非常適合作爲統治中心。”

高順深以爲然,便讚道:“哈哈,志才所言不差,便以汝之言,順自任冀州牧。”高順心想,若是董卓不同意,他可派兵直下冀州,效果相似。

戲志才和郭嘉相信,把徵北將軍府設在冀州,把張楊調回的四萬騎兵劃歸將軍府直轄,則有騎兵八萬,實力強大,逐鹿中原,難逢對手。

此後,戲志才又建議,把塞外的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平城郡和寧城郡等六郡設爲安州,州治所在安邑,州牧爲田豐。

幽州可直轄代郡、上谷郡、涿郡、漁陽郡、右北平郡和遼西郡等六郡;遼西郡只包含白城以及以西諸縣,郡治設在肥如城或者令支城,州牧可由程立擔任。

遼西郡剩餘地盤爲遼中郡,加上遼東郡、遼東屬國、玄菟郡和樂浪郡等五郡,設爲平州,州治所可設在襄平,由徐榮擔任州牧。

幷州郡可下轄河東郡、西河郡、上黨郡、太原郡、雁門郡,桃園堡以及以西衆堡可設爲一郡,爲新興郡,也歸併州管轄,州治所可遷到太原郡晉陽,還是由周飛任州牧。

青州轄區不變。

對戲志才根據地緣優勢劃定的州郡,高順非常喜歡,這樣的話能集中力量,便於管理和應對突發事件;不過現在軍閥混戰還沒開始,他不想有過大的動作,且郡縣以實行軍政分離,他以後不想再設州牧一職,即便設,那也是幷州模式,系統人員做週末,軍師只是協助週末工作,而不能單獨掌軍;所以,高順給戲志才的答覆是現在時機未到,不宜過多調整,暫以穩定爲主。

至於田豐現在所需要的物資,依然由將軍府直接管轄,由趙雄和馬貴負責配合供應。

對此,戲志才和郭嘉更有信心,便又向高順提出建議,規範軍師職責,主要負責招募軍隊、後勤輜重、薪俸發放、戰略戰術籌劃、調兵遣將等;各中郎將、別部司馬等只負責訓練官兵;這樣的話管兵的不負責招兵和調兵,招兵和調兵的又不負責管兵,實行雙重管理。

高順對兩人的謀劃大加讚賞,這豈不就是後世的軍隊管理模式?高順準備逐漸實行這種管理辦法,並準備更加細化,使權力更加分散,便於控制,減少叛亂等不受控制的事情發生。

鑑於程武在收復安定郡和北地郡中的出色表現,高順把其調回,準備放在身邊好好的培養一番,且也可以跟戲志才和郭嘉好好的學習一番。

現在郭嘉一改往日禿廢的態度和浪蕩不羈的行爲,高順已把所有的情報交給他管理,與馬貴控制的暗部,形成互補;原有的情報人員,大部分是根據商業安插,商業發展到哪裡,情報就發展到那裡,人員多,素質高低不均,成份複雜;馬貴的暗部是根據州郡安排的,人員少,卻都是系統文武官員,更加精幹和忠心。

將軍府直轄的四位中郎將駐廣武城,戲志纔不放心,便建議派李強前去代爲管轄,高順爽快的採納了戲志才的建議。

李強也不願意長期在桃園堡居住,難逢對手,又沒機會殺戮,手直癢癢,若是去代爲管轄四位中郎將,可每天與他們進行切磋,便欣然前往。

爲了保護李強的安全,高順把他一個部曲的高級騎兵派給李強做護衛。

一起前行的還有太史慈,被任命爲別部司馬,率領本部兩千騎兵一起前往廣武城,等合適的機會再給其補充兵力,太史慈非常高興,纔來幾天,薪俸又升一級,達到千石水平,且能帶領幾千強盛的騎兵,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心中暗自決定,絕不負主公的信任。

對於長遠規劃,高順與戲志才和郭嘉一直沒有達成一致。

由於戲志才和郭嘉不知道系統的存在,不明白佔領地盤的重要性,所以,他倆的觀點是穩定並、幽、青、冀等四州之後,要迅速奪取司隸、兗州、豫州、徐州等繁華地區,此後要佔領揚州和荊州的富庶地區;這裡人口衆多,錢糧充足,佔領中原,大事可定,至於涼州、益州,以及揚州和荊州的南部偏遠地區,則可在統一中原後慢慢處理,甚至在中原統一之後,那些地方軍閥會望風而降。

而高順則堅持穩定四州後,先謀劃涼州和徐州,對中原地區形成合圍之勢,且同時派兵佔領長江以南的廣袤地區,這樣的話,系統很可能再升一級,這對高順來說非常重要。

戲志才感覺佔領邊角,勞苦而無功,耗費巨大的錢糧,卻對統一中原的意義不大,且自古就有得中原得天下之說。

無奈之下,高順只得暫時擱置對此爭議,根據形勢發展再做安排,先應付當前如何獲得冀州牧這個大事。

對於派杜邊前往洛陽,戲志才很不放心,希望他親自前往洛陽,高順可不敢放其離開,不是懷疑戲志才的忠心,是擔心戲志才的安危,戲志纔對此非常感到。

戲志才和郭嘉只好在杜邊到來後詳細囑咐一番,並寫了一封詳細的信,讓杜邊帶給蘇雙,由蘇雙協助杜邊在洛陽的工作。

隨後,戲志纔有謀劃匈奴搬遷事宜和張楊所轄官兵和百姓的搬遷事宜,必須提前規劃好,事無鉅細,他都要仔細斟酌,令高順大爲感動。46

第185章斬丘力居第598章高順稱帝第73章建攻堅營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75章高順封侯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19章就任州牧第88章張讓發威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335章再次升級第415章幷州大族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180章發展商業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31章戰後總結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445章高順心思第534章佔領荊北第55章立足縣城第255章安置奴隸第67章騎兵出戰第172章周倉出使第323章平定豫州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08章大敗高幹第417章再見王越第290章李肅建議第56章接風洗塵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66章挺進中原第445章高順心思第226章收復定襄第240章高順心思第258章王越到來第47章意外之喜第610章國內情況第610章國內情況第241章養寇自保第35章匈奴情報第1章穿越漢末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247章匈奴出兵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70章強勢黃巾第600章益州暴亂第79章薛銀歸心第182章三郡烏桓第100章出發赴任第241章養寇自保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75章黃忠拜主第484章袁術南渡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502章益州矛盾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172章周倉出使第103章再次升級第507章豫州之戰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422章接收五縣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71章鐵血軍師第352章袁紹謀劃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2章喜獲系統第74章處理內奸第209章烏桓之戰第206章亂點鴛鴦第336章軍政調整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65章諸人心態第128章精明蘇雙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18章低調生活第365章諸人心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41章收服兩將第564章秦關投降第33章震驚四方第45章戰後安排第423章笮融反叛第186章程立拜主
第185章斬丘力居第598章高順稱帝第73章建攻堅營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75章高順封侯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19章就任州牧第88章張讓發威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335章再次升級第415章幷州大族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180章發展商業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31章戰後總結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445章高順心思第534章佔領荊北第55章立足縣城第255章安置奴隸第67章騎兵出戰第172章周倉出使第323章平定豫州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08章大敗高幹第417章再見王越第290章李肅建議第56章接風洗塵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66章挺進中原第445章高順心思第226章收復定襄第240章高順心思第258章王越到來第47章意外之喜第610章國內情況第610章國內情況第241章養寇自保第35章匈奴情報第1章穿越漢末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247章匈奴出兵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70章強勢黃巾第600章益州暴亂第79章薛銀歸心第182章三郡烏桓第100章出發赴任第241章養寇自保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75章黃忠拜主第484章袁術南渡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502章益州矛盾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172章周倉出使第103章再次升級第507章豫州之戰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422章接收五縣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71章鐵血軍師第352章袁紹謀劃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2章喜獲系統第74章處理內奸第209章烏桓之戰第206章亂點鴛鴦第336章軍政調整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65章諸人心態第128章精明蘇雙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18章低調生活第365章諸人心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41章收服兩將第564章秦關投降第33章震驚四方第45章戰後安排第423章笮融反叛第186章程立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