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衆人反應

事後,高順又加封了已退役的薛銀和魏巍爲列侯,補償他們在對戰異族中的貢獻,每人享受五百戶食邑。

衆位封侯者中,最高興的當屬戈虎和許褚,他們兩人的職責更類似於護衛,很少有上戰場殺敵的機會,立功也相對較少。

戈虎被封爲縣侯,連他的母親都感覺意外,他駐守桃園堡二十多年,戈母都認爲高順已把他忘記了,師傅李強把他忘了,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在這麼多武將中,十四虎將中竟然有戈虎,戈母高興的熱淚盈眶,一輩子的付出,值了;這麼大年齡了,孫子都成人了,戈母卻哭的一塌糊塗。

對戈虎,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只有那些年齡稍大的人才知道,不過他一直對高順勢力忠心耿耿,且武藝高強,更重要的是他是李強的弟子,也是跟隨高順比較早的人之一,曾在對陣烏桓人和鮮卑人的戰爭中出過力。

戈虎調走之後,桃園堡也降低了規格,僅僅作爲郡治所;趙雄把幷州治所搬遷到太原郡去了;現在安州大力開發河套平原,已能滿足糧食自給,桃園堡已失去了中轉糧食的重要功能。

還有一位被感動的大哭的是宋憲,他當初選擇跟隨高順,只是爲了吃飽飯,爲了母親和妹妹不餓肚子,跟隨高順之後,忠心耿耿,沒出過大力,沒立過大功,只是熬資歷和熬時間,竟然也被冊封爲侯,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

黃巾賊出身、山賊出身以及水賊出身的人,有多人位列良將,被封爲縣侯,這是他們此前想象不到的,這讓他們對高順更加忠心耿耿。

相對來說,十四虎將中許褚的出力最少,所以被排在了最後。

他雖然高興,但是心中卻對兄長非常愧疚,若不是他,兄長許定也會封侯,便向高順提出申請,寧願不要封號,願意與兄長平分食邑地。

高順感動於其兄弟情深,爽快的同意了他的申請,他與許定同享虎將之名,各分享兩千五百戶的食邑;調許定至揚州丹徒,擔任力士營的別部司馬。

典韋被列爲十四虎將之一,無人敢有不滿,不管其跟隨高順的時間,還是戰功,還是駐守邊郡的時間,甚至是他的武藝,都非一般人能比。

太史慈列爲虎將,有些勉強,不過尚能被衆人接受。

而相對於太史慈,呂布卻不好定位,此前他便是縣侯,投降過來後便主動申請前往邊郡,可是功勞寥寥,來的時間又短,讓高順爲難很久;當初與他結伴的李肅和張楊等人都封了侯,若是不封呂布的話也不大好,他現在所處的五原郡和朔方郡起着定海神針的作用,只要他沒事,平州、幷州,甚至涼州和雍州等都會平安無事,最終高順還是根據其武藝,冊封爲十四虎將之一。

呂布武藝高強,有誅殺李儒之功,人們並無不滿,就是其他十四虎將也無提出異議。

呂布雖然對高順的冊封非常滿意,但是他卻非常後悔,若是他與李肅和張揚一起加入高順勢力的話,他至少位列十四護軍之列;唉,當時看走眼了,沒想到那個未至弱冠的少年竟然成爲今日的天子。

魏續也非常吃味,呂布雖然封了侯,可是他連列侯都沒有被封,相比李肅爲十四虎將之列,與呂布同級,也是六千戶食邑,而張揚的武藝平平,但也位列二十八良將之一;成廉也有類似的想法,真是後悔啊。

馬超沒有封侯,但是他的父親馬騰已封侯,他發誓,要靠個人戰功封侯,且要超過父親;他在鄴城住的時間很長,瞭解十四護將和十四虎將的水平,且他的師傅乃馬貴,他定能闖出一番天地來。

武官由於封侯者較多,照顧的比較全面,異議較少,並由此確立了武人的地位,以及高順的統治基礎;衆人不滿的是對文官的封侯,數量太少了。

對於程立等人可謂功成名就,且已掌握重權,督促高順稱帝的目的已達到,收穫到了勝利果實。

只有陳琳因《受禪表》和《上尊號表》寫的實在太好了,才被高順額外封爲侯。

連陳羣和鍾繇都沒有被封侯,這是士家大族最大的失敗。

他們暗中表達不滿,對高順篡漢極爲不滿,私下稱呼高順爲漢賊,高順對此卻不知。

商人也不滿,他們跟着高順這麼久,爲高順立過汗馬功勞,竟然無一人封侯。

而高順的後宮之中便有糜貞和甄宓兩位商家之女,與沒有後臺的大喬和小喬同封爲貴嬪,待遇只有兩千石(月俸爲一百二十石,年一千四百四十石)。

由於沒設萬石的崗位,皇后的待遇爲中兩千石(月俸爲一百八十石,年兩千一百六十石)。

黃舞蝶和蔡文姬被封爲貴妃,享受的待遇爲真兩千石(月俸爲一百五十石,年一千八百石),兩人分別代表了文武兩大派系。且黃忠和蔡邕皆爲高官,作爲她們的依靠。

三臺長官的俸祿爲中兩千石,三臺副官和六部尚書的薪俸爲真兩千石。

所以,相比來說,商人的地位雖說改善,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這不僅令糜家、甄家不滿,連同衛家、蘇雙等人都不滿。

而高順的根基是武人集團,故沒有在意文官和商人的心思,現在,他正考慮如何對兒女們進行冊封。

世子的位置非常牢固,不僅是他年齡最長,而且其武藝文采以及政治等皆很得高順喜歡,且其爲嫡長子,其母爲皇后,其舅父位列十四護將之列,皆爲其牢固的根基,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一般不會被廢。

爲了讓世子儘快接班,高順在登基之後,第一時間便冊封其爲太子。

由於高順廢除了太傅、三公等職位,高順便任命桓範爲太子侍讀,比兩千石的待遇,爲太子施恩留出了餘地。

三臺長官和六部尚書,每月至少要爲太子講課一次。

並且高順給予太子很大的權力,可自行選忍太子宮內的官員。

至於其他兒女,超過十歲的,皆有封國爲食邑地。

高順忙於內事,卻不知,由於他的疏忽,卻爲動亂埋下了伏筆,最不滿的當屬益州本地大族。

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234章高順驚懼第599章衆人反應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10章混亂局勢第366章郭嘉之策第26章商業發展第45章戰後安排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403章軍校建設第90章馬貴彙報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16章關羽認主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260章黃忠到來第322章呂布出兵第374章兗州之爭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37章再戰匈奴第298章文丑出兵第584章稅賦改革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279章邊讓到來第400章陳國獨立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379章新建水軍第68章圍敵練兵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4章敵人到來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103章再次升級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84章袁術南渡第279章兵進荊州第330章胡漢對峙第90章馬貴彙報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16章相互算計第445章趙雲施政(上)195高順面聖第329章意外投降第277章天使到來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384章徐州密約第175章高順封侯第48章匈奴贖人第207章杜邊送禮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18章攻心戰術第23章戈虎拜師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22章呂布出兵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179章尋賢遭拒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468章袁術出兵第650章建設第118章遭遇刁難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457章一戰成名第552章滅亡匈奴第227章拜會郭縕第279章兵進荊州第629章戰爭將起第12章滿載而歸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6章葫蘆谷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64章敵人到來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175章高順封侯第116章關羽認主第342章何進斃命第401章中原局勢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48章匈奴贖人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422章接收五縣第244章田豐之策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57章人才輩出第494章潛伏三年
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234章高順驚懼第599章衆人反應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10章混亂局勢第366章郭嘉之策第26章商業發展第45章戰後安排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403章軍校建設第90章馬貴彙報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16章關羽認主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260章黃忠到來第322章呂布出兵第374章兗州之爭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37章再戰匈奴第298章文丑出兵第584章稅賦改革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279章邊讓到來第400章陳國獨立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379章新建水軍第68章圍敵練兵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4章敵人到來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103章再次升級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84章袁術南渡第279章兵進荊州第330章胡漢對峙第90章馬貴彙報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16章相互算計第445章趙雲施政(上)195高順面聖第329章意外投降第277章天使到來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384章徐州密約第175章高順封侯第48章匈奴贖人第207章杜邊送禮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18章攻心戰術第23章戈虎拜師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22章呂布出兵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179章尋賢遭拒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468章袁術出兵第650章建設第118章遭遇刁難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457章一戰成名第552章滅亡匈奴第227章拜會郭縕第279章兵進荊州第629章戰爭將起第12章滿載而歸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6章葫蘆谷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64章敵人到來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175章高順封侯第116章關羽認主第342章何進斃命第401章中原局勢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48章匈奴贖人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422章接收五縣第244章田豐之策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57章人才輩出第494章潛伏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