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

伏完、伏泉叔侄二人走後,御花園裡,良久未有樂曲之聲傳來,裡面也一直未有宮女偏偏起舞,自從劉宏開設西邸以來,這明顯是極爲不正常的。

坐於上首的劉宏一直沒有下令繼續聽曲賞舞,只是冷冷的沉思,就連經常伺候在劉宏身邊的呂強,此時也覺得好奇,爲何皇帝會突然改了性子。

劉宏當然沒有改性子了,此時的他卻是在沉思,自己同意逮捕袁赦的利弊。如果他真的因爲伏完二人的說辭,就要法辦了袁赦,無疑有些荒唐,若是如此,外朝朝臣每日向他諫言宦官無道,甚至有人與袁赦一樣,證據一樣確鑿,自己是不是該一樣殺了其他人?

之所以同意逮捕袁赦,劉宏自然有着自己的考量,因爲袁赦背後的勢力太大了,自從袁滂升任爲三公以後,袁家已經連續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有漢以來,這不僅是空前的,而且也是絕後的。

更何況,袁家在朝堂裡還有一位剛剛遷任爲屯騎校尉的袁逢,依照朝堂慣例,他近年肯定也要升任三公的,若是如此,袁家便是連續四世出了六位三公,而且再加上袁家自袁安以來,朝野豐富的政治人脈,宮中又有袁赦爲輔助,說不得以後其會於外朝一家獨大,甚至內朝也要依附袁家,袁家不是外戚集團也不是宦官集團,卻可以權傾朝野,這是劉宏十分不情願看到的,甚至是要打擊的。

而當皇帝要防範和打擊外朝士人時,他能用的牌也只有外戚和宦官,不過很明顯,現在的宋氏外戚與袁家這四代人百年時間積累的政治人脈比起來,無疑弱了許多,所以利用宦官對抗袁家已成必然,要讓他們在朝堂之中分庭抗野,這纔是作爲帝王的權謀之術。

所以,這時候剪滅袁赦成了必然,一方面掐滅袁家與宮中的政治聯繫,另一方面也是打擊袁家的政治勢力,沒了一個族人宦官的幫襯,朝堂裡會有很多人與袁家保持距離的,這是劉宏希望看到的一幕。

雒陽城內,中常侍袁赦府邸,在後宮裡實力通天,某些時候連皇后都不放在的中常侍袁赦,此時正在府中享受着美婢溫柔的按摩。

皇帝自幼入得深宮之中,長於宦官婦人之手,對於宦官婦人特別寵信,自己身爲宦官首領,在宮中更是大權獨掌,朝野之中亦是門生無數,再加上陛下開西邸,買官賣官多以他們宦官爲紐帶,日子過得實在是舒服無比。

“主君,河東韓仲豪求見。”親信家僕不時時宜的出聲打攪道,把袁赦的一番好興致都弄沒了。

“韓仲豪?不見。”袁赦聽到此名十分不喜,想都沒想的拒絕了這人的求見,因爲這人連番壞了他的好事,自己所派的小事都辦不好,還有臉來求官?

仲豪乃是韓林的表字,那親信家僕此番又收了韓林的賄賂,當然要爲他說話,只見那家僕笑道:“主君,那韓公面目焦急,似有緊急之事,還是見上一面爲宜。”

袁赦沉思了一會兒,還是點頭道:“那便令其入府。”

“諾!”

隨着那家僕離去,袁赦揮手讓侍奉自己的美婢離去。

未幾,便見那韓林一臉驚慌的走了進來,連給他行禮的禮節都沒做,袁赦就聽到韓林失聲喊道:“袁公,出大事了,去歲袁公那封親筆所寫的劫殺伏流川的書信被人盜了。”

一語說完,驚得袁赦瞪大了眼睛,拍案而怒,手指着韓林喊道:“怎會如此?當初那信汝不是言道已被燒燬,今日怎又出現?”

不怪袁赦如此,當時他令人帶着自己親筆書信,讓韓家這河東的小士族劫殺伏泉,也考慮到了書信若是被有心人截獲,對自己十分不利,於是親叮嚀萬囑咐他們見完立即燒燬。只是沒想到這封信竟然依舊留存於世,那這韓林一直對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證信已被毀,這又是怎麼回事?他若知道信仍在世,肯定不會像今日這般悠閒自在了。

“這……”韓林被袁赦怒喊,臉色沉寂,吶吶不言,他總不能說自己留着這封信就是爲了怕袁赦過河拆橋,以後被查出拿他們韓家做擋箭牌。而且韓林當時留着這封信,也是爲了以後有事求袁赦時,能讓他多一分顧忌,盡全力幫助自己,可是現在一切都遲了,那封信被盜後,自己的一切圖謀都成了無用之功了。

袁赦見韓林模樣,細細思索,很快便知道他的目的,暗罵這些投靠他的士人果然都是投機者,一點都不對自己誠心實意。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用,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信的下落,只聽袁赦道:“事情究竟如此,與吾細細道來。”

“諾!”韓林回了一句,之後便將自己這幾日所發生的事情簡要說明,包括他後來查到自己客舍房屋隔壁的一名住客突然離去,就在自己丟信之後,韓林十分懷疑,便是那人偷了自己的書信。

“既如此,莫急,待吾派人尋那人便是。尋到便令其交出書信,不然,雒陽便是其葬身之地。”袁赦強忍着怒意,語氣冷漠道,要不是他怕韓林這老頭肚子裡還藏着其他主意,此時說不得就要將這人打將了出去,對自己點都不誠實,還想走自己的路子買官?真是癡心妄想,這輩子都去做夢吧。

兩人還在議論之時,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袁赦眼中不善,不知是自己那個不懂道規矩的家僕在此處撒野。

“主君,主君,出大事了,陛下下旨,詔司隸校尉伏完逮捕主君入獄,河南尹的役兵已進了府門。”家僕靠近之後,大喊道,直把剛欲發怒的袁赦驚得不輕,一瞬間,袁赦兩眼瞪大,臉露不可置信。他不明白家僕所言是真是假,自己是劉宏親近之人,他怎麼會下命令逮捕自己呢?

只是,現在已經不容他多想了。官府的兵卒已經悍然衝進府邸,一聲聲兵卒的叫喊聲,鋪天蓋地的傳了過來,頗有些將袁赦的府邸當做戰場的意思。袁赦冷冷的坐着,對方帶兵前來,自己肯定無法安然脫身,此時唯有陛下可救自己,只是陛下現在會來就他嗎?

很明顯,不會。

否則,陛下怎麼會讓這些來府裡抓他呢?

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十章 事畢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四章 帝心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十二章 隱憂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
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十章 事畢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四章 帝心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十二章 隱憂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