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

嘉德殿內,一片死寂,衆人都被宋後那一語驚醒,尤其是蹇碩本人,雖然他很想說自己麾下絕對沒有何氏內應,但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因爲他自己都不敢確定他麾下有沒有何進的人,畢竟,何進和張讓他們的關係,還真說不得會出叛徒。

“西園兵不可召,奴婢該如何誅殺何進?”蹇碩徒然坐下地上,望向病榻上毫無生息的皇帝劉宏哽咽道:“陛下,奴婢無能,奴婢無能啊……”

蹇碩哭的是撕心裂肺,不過礙於情勢,聲音卻不大,但那悽慘的聲音,還是令得在場之人深有同感,同時也不得不感嘆蹇碩之忠心,劉宏選人之目光。

的確,被劉宏從一堆不起眼的小黃門裡選出來,因爲身材壯實被矮個子裡拔頭籌掌管了西園並,蹇碩能有今天的地步確實是當爲劉宏效死。

或許,如果大漢王朝在劉宏手中覆滅,陪劉宏到死的也只是閹人而已,而外朝黨人士人,充其量不過是改朝換代,換個皇帝效忠而已,當然,他們會美其名曰的以“識時務者爲俊傑”來作爲理由,讚美掩飾自己的行爲。

眼看蹇碩如此,宋後趕緊上前扶起他道:“蹇卿不必如此,卿召何進入宮,其必不可帶重兵爾,到時只需數十精銳之人,必可令其伏屍宮門。”

聞言蹇碩期期艾艾道:“話是如此,可匆忙之間,如何選取可靠甲士?”本來蹇碩可是對自己掌握這不到一年以來的西園兵十分信任的,按理來說宮內數千人裡,選數十忠心之人肯定簡單,只是剛纔被宋後那麼一說,現在蹇碩自己都有些把握不準,實在是他掌管西園兵的時間太短了,有的人的底細至今還是個謎。

“吾倒有合適人選。”

“當真?”

宋後點頭道:“自然!”

“誰人?”

“卿麾下假司馬嚴顏、張濟、李傕三人!”

“嗯?奴婢記得此三人皆伏驃騎麾下兵馬……”蹇碩愣了一下,隨即恍然大悟道:“太后高明,奴婢這便諸何賊爾!”

言罷,蹇碩行禮,隨後頭也不回的出了嘉德殿,在場其他人被蹇碩這前後快速轉換的動作給一時弄得糊塗,不知蹇碩到底明白了何事。直到後來,他們從宋後口中明白這三人的來歷後,也就明白蹇碩爲什麼會突然大變了,畢竟,那三人作爲何進死對頭的伏泉舊部,確實是最難也是最不可能被收買的。

至於原因,無它,伏泉現在掌握重兵,又是封疆大吏,背靠着宋氏、伏氏皇戚,還有皇太子這個大招,他們三人除非腦子秀逗了,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這麼早背叛。就算嚴顏的老家益州,如今爲擔任益州刺史的何進弟何苗掌控,甚至張濟、李傕二人的舊主董卓,現在復出,正在何進盟友袁氏麾下做西河郡守,但這些也遠遠不夠這三人的背叛,不說嚴顏因伏泉發跡,屢立戰功纔有今天的地步,就是張濟、李傕二人,他們兩人裡,一個親侄子和一個親外甥都在伏泉大將關羽的麾下,想讓他們直接反,無疑不是現在就可以簡單做到的。

卻說蹇碩離去,出了嘉德殿,便命在劉宏安排下掌控的尚書檯,寫下誅殺何進的詔書,而後便命人傳喚西園軍假司馬嚴顏、張濟、李傕等人。

自從蹇碩驅除宮裡的何氏耳目以來,嚴顏、張濟、李傕三人,都因爲自己背景的關係,雖然沒有得到蹇碩的重用,但也是作爲清掃宮中何氏耳目的主要部隊,如今正分別帶人在把守北宮的諸宮殿,接到蹇碩的召喚,都是一臉不解。

三人在路上會合後,看到彼此,皆是不解,但心裡都清楚,可能是和伏泉有關,不然蹇碩絕對不會召他們這些涼州軍舊部出來。當然,蹇碩對伏泉態度不明,是福是禍,他們也不清楚,只能忍着去見蹇碩。

到達尚書檯,三人拜見蹇碩後,蹇碩也不和他們廢話,直接將手中的詔書交給他們察看。三人得詔版,見詔書乃是誅何進,而且蹇碩還說出此事有宋後支持,當下應聲稱諾。

衆人互相商討一番,當下決定如何行動,蹇碩派人招呼何進入宮,而嚴顏三人則各自選派數十值得信任,底細絕對清白的西州兵埋伏宮門內,只待何進入宮,便刀兵相加其身。

一切佈置好後,蹇碩便使一個親信小黃門前去通報何進,令其入宮,當然這個小黃門並不知道蹇碩的計劃,雖然蹇碩不是老謀深算之人,但也害怕這些小黃門通報的時候露出馬腳,倒不如就不告訴小黃門,讓他正常去通報,這樣還不容易被發現了。

小黃門到達大將軍府時,何進正與家人剛剛動筷子吃飯,聽聞陛下相召,眼神疑慮不已,皇帝這段時間以來,召他入宮極少,畢竟,兩方都在互相猜疑,這時候劉宏召他,讓他不得不防。

如今何進弟弟在益州,京師除了何進,並無嫡系親信掌控,何進可是害怕自己出事,從而被人在京中奪權,當下試探性的問那小黃門道:“敢問陛下龍體如何?”

那小黃根本不知道宮中內情,自然也不敢說皇帝身體很差,只說皇帝尚在嘉德殿休息云云,一切都很正常。雖然小黃門說話時候唯唯諾諾,顯得十分害怕,但這卻是讓何進放下心來,若是這小黃門真的每句回答都絲毫鎮定爲無措,他倒是擔心這其中是否有陰謀,當即起身,命家僕備好馬車,欲隨小黃門進宮。

當然,何進出門時候,還是留了個心眼,趁小黃門在府外等候的功夫,詢問了家僕府中可是接到宮中消息,家僕回稟沒有後,這才囑託家僕,一旦有變,快馬通知,這才安心出門。

另一邊,卻說何進出府時,蹇碩也沒有閒着,在安排了嚴顏等人挑選心腹後,他也將西園軍上軍校尉部諸司馬、校尉等人集結在尚書檯內,然後由嚴顏等人的兵卒替換嘉德殿原本兵卒,至於原本守衛的兵卒,則在尚書檯看管那些上軍校尉部司馬校尉。

之所以這麼做,蹇碩自然是不想因爲兵卒變動,而走漏消息,畢竟經過宋後提醒,他也怕自己的舉動引起某些人注意。而經過他這一番安排,確實有了奇效,上軍校尉部司馬潘隱便就此露出了馬腳。

潘隱,河南尹人,與何進早有交情,兩人是早年故交,私交甚厚,不過因爲事情很早,在場衆人皆不知。也正是因此,他才能成爲何進埋伏蹇碩身邊的一枚暗棋,一旦遇到重要事情,潘隱都會通過蹇碩得知宮中情況,從而通過秘密渠道,告知何進。

不過很顯然,今日皇帝劉宏駕崩,事發突然,而且蹇碩等人掩飾極好,除非是能進入嘉德殿,否則潘隱就是在殿外留守,也不知道這事情,更何況還有宋後的指示,所以直到何進出府入宮,他都沒能察覺出異常。

然而,潘隱在知道蹇碩指示嚴顏、張濟、李傕這三個何進的政敵從屬選兵,替換嘉德殿守衛,並且將他們聚集在尚書檯後,當下察覺到了這其中的異常。

心中隱隱不安,潘隱再細看蹇碩,只見其眼珠紅潤,明顯是哭泣無止所致,他雙眉不自然的皺了一下,一個想法涌上心頭,難道是、難道是皇帝已經駕崩了?否則根本無法解釋蹇碩的異常,不然他爲什麼要讓那幾個假司馬選兵替換嘉德殿的守衛,卻不讓在場這些司馬校尉來,很明顯是因爲那三人都是何進的政敵伏泉的舊部,如果這麼想的話,那就是蹇碩要派人殺何進了……

深深細想,潘隱暗暗着急,根鬢角全是汗水,可是一時之間卻不知如何應對。很快,潘隱的異常便被心中早有提醒的蹇碩注意到,他那焦急模樣,在衆人之中,可是太鶴立雞羣了。

“潘司馬?汝身體不適乎?”蹇碩語帶意味的問道,聲音不大,但卻在尚書檯這個大漢的權利中樞機構裡,異常響亮。

大殿裡頓時鴉雀無聲,衆人聞聲齊齊看向潘隱,而潘隱也察覺到自己實在太注目了,連忙平穩心情回道:“將軍,在下近日值守宮門,勞累無比,可否令吾休沐,回府歇息幾日……”

事到如今,只能冒着風險出宮了,潘隱可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何進自投羅網,而且一旦何進不死,皇帝真的駕崩,這扶立“史侯”劉辯爲帝的從龍頭功,必然是他的。富貴險中求,今日他潘隱便就此拼了……

“嗯……確實,今日陛下龍體欠安,爲防宮中宵小作祟,倒令諸位將軍受累了。”蹇碩的話頓時令潘隱竊喜,暗想有機會報信了,只是蹇碩下一局話頓時令他如墜深淵,只聽蹇碩道:“然而不知潘司馬欲回汝家,亦或大將軍府耶?”

這話一出,潘隱當即失了方寸,他本來就因爲皇帝可能駕崩,蹇碩可能要殺何進而心中大亂,被蹇碩這樣一詐,一時之間,根本來不及應對,本能的就將手放到腰間寶劍上,而這一下子,當即便在蹇碩眼裡暴露了他的身份。

如果不是心中有鬼,並且和何進有關,至於他提到去何進府上,就要直接動刀嗎?人的本能反應不會欺騙的,宋太后說的沒錯,自己身邊有內鬼,這潘隱就是其一,幸好發現的及時……

“來人,將潘隱拿下!其若反抗,誅之!”蹇碩心中想着,可是動作上卻是毫不遲疑,當下便令那數百原本守衛嘉德殿的衛士擒拿潘隱,這等禍害,絕對不可留下。

那邊潘隱見自己露出馬腳,倒也乾脆,根本不反抗,束手就擒,卻還是裝作無辜的對蹇碩道:“將軍,在下無辜啊!爲何縛吾?爲何縛吾……”

只是,蹇碩絲毫不爲所動,就算他無辜又如何,如今情勢,確是寧可殺錯三千,也絕不能放過一個……

“今日這尚書檯,無吾之令,誰也不可走!”蹇碩冷冷的看着疑惑不解的衆人道:“陛下有詔,召逆賊何進入宮,誅之!諸位待消息傳來,方可走也!”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勃然大變,同時也明白蹇碩爲什麼要突然綁縛潘隱,並且先前搞出那麼多事情了。何進是誰?他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啊,既然要誅殺,自然要保證消息隱秘纔是。

之後,隨着蹇碩將他早就準備好的詔書給衆人傳閱,在場諸人得詔版,聯想到朝中伏氏、宋氏和何氏的外戚爭鬥,皆以爲真,應聲稱諾,然後乖乖的呆在尚書檯內,靜等消息。

反正左右這場政變和他們無關,不管何進生還是死,他們都沒有怎麼參與,到時候新帝是誰,也不會危及他們,沒風險的事情自然不用擔心,當然這樣也意味着他們分不到任何從龍之功了。

卻說何進到了宮門外,下了馬車,進入宮內,眼看宮內一切如常,更加放心,至當這是天子又一次和自己談判,同時心裡面,他也希望天子想通了,主動廢了太子,立自己外甥“史侯”劉辯爲太子,那樣也就不用讓他多費周章了。

來到嘉德殿正門口,頓時感覺有些不一樣,似乎有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但何進並未有太多懷疑,他也來過幾次,也知道這些西園軍從天下挑選的百戰精兵的實力,如果說讓他有些不安的東西,那就是今日的兵馬似乎比以往更加銳氣些。

皇帝重病,抽調了不少精銳護衛,這也是他一直沒能得到宮內確切情報的原因,如果重病的皇帝身邊,都是一副鬆散模樣的兵卒護衛,那反而會讓他生疑那些精銳兵馬跑哪去了,被皇帝安排做了什麼。

很快,何進便由一名小寺人帶領,走入嘉德殿內,只是,剛入殿內,嘉德殿大門立馬關上,何進陡然察覺不對,連忙本能之下欲返身回頭。

然而,一切已經遲了,只聽到嚴顏大聲喊道:“奉詔,誅逆賊何進,殺……”

只聽得“咻咻咻”的無數弩矢聲,在短短片刻之間發出,一代大將軍何進,便已然倒在血泊之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九章 出城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二章 伏完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二十章 人情
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九章 出城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二章 伏完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二十章 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