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

光和二年,十一月中旬,前後共一月有餘的板楯蠻人內亂,終於在一種略顯和平的方式下得到解決,並未使得板楯蠻人復叛。

這日天氣尚顯溫暖,不時有徐來的秋風帶來不少寒意,一支兩萬餘人的大軍緩緩的向着巴郡郡治江州縣開來。這支軍隊裡,大多數人都是裝備着漢軍制式的玄鎧札甲,各軍隊方陣間所使用兵器也是涇渭分明。

然而,卻也有近四成的兵卒,身無甲冑,手持木盾和勁弩,穿着板楯蠻特有的服飾,夾雜在漢軍大軍中間,隨漢軍一路前行。

沒錯,這支軍隊正是從閬中縣城返程回來的漢軍,除了被伏泉帶回來的大部分巴郡郡兵外,剩下的便是經過漢軍嚴格挑選後,募兵中刪選下來的五千三百四十二名板楯蠻人,超過劉宏規定的那三百四十二人,都是沒達到伏泉募兵要求的板楯蠻人。

返程時,伏泉令關羽率三千郡兵留守閬中,雖然此番他已經幾乎抽了板楯蠻最精銳的數千蠻人,但他依舊沒有掉以輕心,還是留下了關羽一部人馬鎮守閬中。考慮到閬中特殊的地理位置,無論發生何種意外,只要守住閬中,保證米倉道和金牛道掌控在漢軍手裡,就掀不起什麼太大的浪花,也不會在出現板楯蠻亂,禍及益州半壁的情況了。

歷史上蜀漢讓張飛鎮守閬中也正是這個原因,畢竟任何人攻佔了閬中縣城,就可以利用米倉道和金牛道,攻略益州。而益州的山地天險,也將會在這兩條古道面前喪失了優勢,所以閬中不僅僅是巴郡的一處要地,更是整個益州的交通樞紐,得到它的話,攻略益州十分容易,不由得伏泉不重視。

軍隊中,那五千餘板楯蠻兵多數一臉憧憬的遙望江州縣方向,幻想着自己日後成爲漢軍的樣子。他們個個身強力壯,精神飽滿,一看就是經過嚴格挑選出來的兵卒人選,只要稍加訓練,必是一支強軍無疑。

十日前,伏泉便在板楯蠻渠帥送來第一批應募的板楯蠻人後,正式下令募兵。考慮到板楯蠻人善於山地行走,步戰強悍,控馬無力的特點,伏泉最終和麾下文武商議,給板楯蠻兵定下的募兵指標是披重甲,持大盾刀矛,攜勁弩,帶十日口糧,半日行百里。

其實伏泉的募兵標準是針對板楯蠻人定下的,有點仿造魏武卒的意思,畢竟前來應募的板楯蠻兵很多,若是按照往常漢軍募兵標準,他們之中多數都可以入選。所以纔會定下這麼高的標準,畢竟拋開鐵製大盾之外,漢軍的制式札甲,可一點也不輕。這種鐵甲帶有“披膊”和“垂緣”,全甲共有六百多片甲片編成,重達四十餘斤,再加上重盾,他們需要揹負五十斤左右的負重,半日之內需急行軍百里,這標準可謂是極其苛刻,和當年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魏武卒所選兵的標準幾乎不遑多讓。

正是因爲這苛刻的條件,讓很多自詡爲輕鬆應募的板楯蠻兵含恨落選,也讓第一批前來送兵應募的衆位板楯蠻人渠帥目瞪口呆,他們都沒想到伏泉竟然選兵這麼嚴苛。本以爲送來一批族人,便可以輕鬆得到漢朝那募兵的費用了,沒想到最後他們卻是來回帶來三批人,才湊齊了募兵合格的五千之數。

這五千人馬裡,隨度康出降的板楯人佔了快兩成,不得不佩服這些隨度康逃亡的板楯蠻人的身體素質,竟然半數以上都能通過漢軍挑選。而這裡面除少數板楯蠻兵發牢騷不肯服從命令外,其餘的人都十分高興他們能入漢軍。

原本極度與漢軍搏命的板楯蠻兵,突然會因爲要成爲漢軍,而十分高興,看似前後矛盾重重,其實不然,因爲這些板楯蠻兵看中的是他們被招募後,可以得到的賞賜而已。

在募兵制的大環境下,靠着錢財賞賜來招募兵馬,已經是習以爲常的事情了,前來應募的板楯蠻兵對此習以爲常。這些願意應募的蠻兵,家中多數都不富裕,不然也不會誓死跟隨度康反抗,畢竟要不是沒錢,不能滿足原本巴郡官吏索要的稅賦,他們也不一定反。如今,雖然募兵的經費要被渠帥剋扣,但他們到手的錢財依舊可很觀,所以他們纔會高興。

至於那幾個出降的板楯蠻渠帥,都被伏泉任命爲假軍侯,將他們分插到新組建的蠻兵部隊裡任職,畢竟這些人以前也是板楯蠻族的渠帥,將他們招募到軍隊裡,不給一個合適的職位,也說不過去。

如此,假軍侯一職正好,軍中職位不低,又是副手,既可以安撫這些蠻人渠帥,又可以避免這些人掌了實權,再起異心。而等到他們轉正,估計就不會再想叛漢了,畢竟在軍中吃夠了皇糧,享受了漢家的花花世界,他再想叛漢就是腦袋被驢踢了。

遠方,熟悉的江州縣城隱隱浮現,幾日行軍的漢軍兵卒紛紛不由自主的高呼起來。對此,各部兵卒的將帥都沒有阻止,伏泉也沒有下令喝斥。如果不是伏泉身爲主將,要注意儀容的話,他說不定也會高呼起來,畢竟馬上就要結束了連日的行軍,紮下營地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是個人都會感到興奮的。

行至江州縣城外十里,遠遠的就看到一衆人等在佇立觀望,細細看之,卻是巴郡郡署一衆掾屬官吏,以及江州縣的官吏,他們應是得到伏泉先前派人傳來的消息,知道他今日要回歸江州城,特地前來等候的。

前方人羣逐漸清晰,陡然間,伏泉看到了在自己屬下一衆官吏旁,竟然有不少女眷,而領頭的一個女人卻是他熟悉的人,她就是劉堅。

她怎麼來了?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摘選自《荀子·議兵篇》

文中選兵的方式是我自己想的,負重五十斤,半日行百里感覺應該差不多是古代精銳步兵的標準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
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