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

“傳”即符信,又叫過行,是行人的身份證明和通行證書,以繒帛製成,上書行人姓名、年歲及所攜物品等等。

在漢代,出行是一件大事,不是你想走就能走,手中要持‘傳’。作爲封建社會,限制人口自由流動是必然的,而雒陽是東漢京師,自然要更加註視,不然天子腳下聚集了一批不知何地來的流民,天知道會不會出事?

所以想要自由出入雒陽,還要有‘傳’這種通行令符,否則,雒陽四周關隘的守兵是不會放人隨意進出的。當然雖然這項制服看似完美,但也不是沒有漏洞,如果你若是不嫌麻煩,翻山越嶺走小路,有誰能過問你?

黃忠去了河南尹,得了通關之傳後,便騎馬火速趕往豫州,於此同時,伏泉也帶着人來到雒陽城外的洛河旁。只見河水靜悄悄地流淌,閃動着粼粼的水光,就好似閃動着明亮的眼波,凝視着這大漢帝都的秀色。碧綠的河面上,反射着蒼彎的水晶似的藍光,遠遠望去頗有種水天一色的感覺。

洛河,古稱雒水,是黃河右岸重要支流。因與雒陽城外的伊河交匯,亦稱伊洛河,即上古時期河洛地區的洛水。而且雒陽、洛陽之名也是因其地處雒水、洛河之陽而得名。陽即是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古人多用於地名,雒陽、洛陽便是指其位於雒水、洛河之北。

相傳,伏泉的老祖宗伏羲有一女名爲宓妃,又稱雒嬪,溺死於洛水,遂爲神,成爲洛河女神,乃黃河水神河伯之妻,後來被羿射傷馮夷的一隻眼睛。

屈原於《天問》中曰“胡羿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雒嬪,即水神,謂宓妃也,姑且不提傳說中的這位神女是否真實,但洛河女神之名卻無疑表達了先人對於洛河美麗的讚美。後來屈原更是在《離騷》中用“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來表達他對洛神嚮往,對洛河的憧憬,以至於後來三國時候,甄宓迷得曹家三人神魂顛倒,曹植更是見了洛河之美,思及嫂子甄氏,以洛神宓妃指代甄宓,作了《感甄賦》。至於後世所傳《洛神賦》,不過是後來魏明帝曹叡不想讓曹家叔嫂之間虐戀的家醜外傳,逐將《感甄賦》改爲《洛神賦》。

大旱之後,陽光炙熱,連洛河河邊都不算溼冷,反而十分溫暖,河邊泥土呈沙土狀,看着十分稀疏,略帶些潮溼,正是蝗蟲生長的好環境。

一聲令下,潘俊便帶人掘開了洛河河邊的泥土。只挖了很淺的一段,便看見裸露的泥土中,密密麻麻的蟲卵,甚至還有幼蟲在孔洞中爬進爬出。伏完站在一旁,間了此景,“啊”了一聲叫了出來,隨即道:“檀奴,此乃蝗卵乎?”

“是也。”伏泉回道,隨即走到蟲卵處,伸出腳,使勁一碾把腳下蟲卵碾死,隨即謂左右道:“取出一些帶走,其他人就地掘土,挖出蟲卵,無論火燒水煮,皆讓其化爲飛灰。”

衆人聽後,隨即忘了一眼伏完,見其點頭,然後道:“諾。”

一夜之間雒陽城外火光通天,根本瞞不了人,經過城外村民傳播,很快上至達官貴胄,下至市井小民皆知道此事,都是議論紛紛,有知道蝗蟲可殺的感嘆天佑大漢,也有迷信之人咒罵伏泉,惹怒神蝗帶來災禍,幸好劉宏早已得知,是以早就派了小黃門來,傳旨讓伏完叔侄火速入宮。

依舊在長秋宮裡,劉宏抱着劉葭逗弄了好一會兒,這纔等到伏完兩人的到來,一番行禮後,幾人便進入正題,伏完便將昨夜之事一一道出。

“今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事情聽別人說與當事人說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伏泉這句劉宏先前就並未聽,此時聽到後喃喃細語幾遍,然後看了眼伏完叔侄後,對伏完似笑非笑道:“此語雖妙,卻不似駙馬家之人所言。”

伏完尷尬一聲不知作何言語,此時若不是在皇帝面前,他一定會狠狠瞪幾眼伏泉,責罵他幾句不知好歹。

畢竟伏泉先前所引用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可是道家之言,不是他家傳的今文經學。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道統之爭便尤爲激烈,到了東漢今、古文經學爭鬥更甚,可以說古人雖然不禁止各家學派學習他家學術,但是真正言語中,卻也是很少用他家之言。否則的話,你用他家之言致自己家學派於何地?豈不是變相說明自己學派不行?

好在劉宏也只是說笑,隨後揭過此言,見過伏泉所帶蟲卵後道:“如此說來,蝗蟲非神靈也。焚埋蝗蟲,果有奇效?”

伏完道:“是也。”

“檀奴食蝗,蝗蟲一物真可食乎?”劉宏又問曰。

伏完語塞,不知作何言語,伏泉立即上前接話道:“啓稟姑父,天生萬物以養人,可見人乃萬物之靈,至高無上,食用萬物皆可。侄兒曾於神醫華元化處聞,蝗蟲可爲藥入口,用於止咳祛喘,試想既可爲藥,爲何不能食?”

“這……”劉宏詫然,隨即問道:“此真華神醫所言?”他還是不信蝗蟲可吃,不過在華佗之名此時已大,讓他將信將疑。

“正是。”伏泉正聲回道。事已至此,不管華佗知不知道蝗蟲效果,伏泉必須承認,大不了等他入京,自己先找他談論一番便是,反正後世自己家鄉的小孩治療咳嗽哮喘,找的民間老中醫都是尋來蝗蟲作爲藥引,不會有錯。

www⊙тт kΛn⊙¢O

“只是此蟲豸如此渺小髒亂,如何可吃?”劉宏顯然有些見獵欣喜,想要品嚐此物。他天生對萬物好奇,喜歡做些刺激的事情,類似於後世獵奇心理。

伏泉道:“姨父莫急,此物需調製一番,方可美味。吾曾聽聞,蝗蟲以沸水清洗乾淨後,用‘豆有膏’炸之,待炸至金黃,加以青鹽潤色,其味至美也。”

“果真如此?”

“姨父派人一試便知。”

未幾,劉宏便派人迫不及待的去少府尋“豆有膏”了。伏泉見之暗笑,後世有名的炸蝗蟲可是美味的很,可惜漢代這些人卻因爲迷信浪費如此美味,真是浪費。

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州第四次漢羌大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七章 埋葬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州第四次漢羌大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七章 埋葬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