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

伏泉一行兩百人快馬一路疾行,過三輔,經漢中,直奔往益州廣漢郡,全長一千餘里的路程,用了十餘日,終是到了益州地界。

益州,其治下土地多爲古代巴國和蜀國所統治之地,所以也稱它爲“巴蜀”,後來在它將治所移向cd後,因cd附近原爲古蜀國所轄,故又稱其爲“蜀”。巴蜀之地,四面險固,自古險塞萬分,後來詩仙李白一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足以說明益州山路的險峻。不過,道路難行,卻難掩蓋它的富庶。

自古便有蜀地富饒,戶出十萬,財富土沃,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名材竹幹,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銀之利,浮水轉漕之便。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家有鹽銅之利,戶專山川之材,居給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結駟連騎,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設太牢之廚膳,歸女有百兩之徒車,送葬必高墳瓦槨,祭奠而羊豕夕牲,贈襚兼加,賵賻過禮……地沃土豐,奢侈不期而至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蜀有三關,陽平、江關、白水,白水關距埡下白水縣城僅一江之隔,其陸路北通秦隴,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龍江而上可得到甘南,下可達巴渝,乃至荊湘,乃是益州門戶關隘。歷史上法正曾言道,“魚腹、關頭實爲益州禍福之門。”其中,魚腹是指奉節縣,而關頭便是指白水關,這時進入蜀地只有兩條路,一是東沿長江取魚腹可入蜀,二是北從陸路取白水關亦可入蜀。因而據有蜀地,守住魚腹、關頭是福,失掉魚腹、關頭必然有禍。

衆人過了白水關,一路暢通,很快便到了益州刺史部治所廣漢郡雒縣,他們來得速度很快,也只比先前趕來傳旨的黃門侍郎晚了幾日而已。不過,那被囚車召往廷尉治罪的御史中丞蕭瑗,伏泉卻是無緣得見,因爲此刻囚車估計已經到了漢中地界。

廣漢郡,有十一縣城,人口數十萬,而雒縣,因州郡治所皆設於此,城池高大,人流稠密,行商走販,絡繹不絕,更顯得郡治繁華異常。

不得不說,這時的人們還是很有眼光的。雒縣,就是後世的廣漢,被譽爲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而此時的雒縣,距cd也不過數十里,而這短短數十里間,卻是密佈着近十座城池,可謂是蜀地一地之精華盡在於此。

入了益州刺史部官署裡,伏泉持節同時將自己羽林中郎將授印交於官署衆官員看後,便

立即下令,命州郡衆官入內議事。

大堂裡坐於堂上首座,靜觀堂內情形,將陸續前來官員神情盡收眼底。衆人來後,先是與新來的長官伏泉本人見禮後,隨即心中忐忑,希望這位“戾龍”莫要治罪他們,若他真如外界傳言嗜殺成性,不然卻是不妙。

伏泉不知,隨着他屠鮮卑戰俘後,“戾龍”之名傳遍天下,然而並不是各地都是如實傳播的。人類都有一個八卦的心理,即使在清心寡慾,與世無爭的人,也會時不時的和人閒談,而談着談着,某個話題就會因爲多人的傳播而變了原來的含義。就如後世,假如最北方有兩人夜裡起了爭執,鬧了糾紛,這事情之後經過各種無聊小民傳播,也許傳到南方就會變成一羣人夜裡羣毆。

總之,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反正伏泉的名聲,在益州地界不是太好,衆人都以爲他是個嗜殺成性,極其暴虐的人。

除了益州刺史部衆官吏前來議事外,此番來的還有廣漢郡、巴郡、漢中郡以及犍爲郡這四郡太守,因四郡皆有蠻亂,又與蠻族相接,前番蕭瑗平亂時,便已帶本郡郡兵前來助陣平亂。

待衆人依次坐定後,伏泉看了一眼在場衆人便問道:“戰事何如?如今賊兵已至何處?誰人可教吾?”

堂下立馬有一官員出列,他乃是原益州刺史所屬掾吏,只見他上前奉上益州地形圖,放於伏泉案上,然後一一指給伏泉看,同時向伏泉彙報戰況,便聽他恭敬道:“回稟明公,廣漢郡內賊勢稍若,唯德陽、廣漢、葭萌境內有小股賊兵抄掠,巴郡除大江東部六縣,其餘九縣皆爲賊有,叛賊此時已繞過墊江順水而下,圍困江州。若非江州上下殊死抵抗,恐江州亦陷入賊手,而漢中一路反賊,已爲太守擊退,如今一郡皆寧。”

伏泉點頭,他於雒陽出發前,已查檢了益州地理文獻,打探來了一些消息,如今倒也不會兩眼一抹黑捉瞎。板楯蠻亂起於巴郡,不是沒有緣由的,查閱文獻得知,巴郡十四城,人口百餘萬,在益州也是排名前三的大郡。而且巴郡不止地廣人稠,境內十四城,更是竟然都沿江而建。而造反的板楯蠻,皆世居於漢水、渝水兩側,怪不得叛亂而起,一郡皆驚,甚至於板盾蠻人還能出兵騷擾廣漢、漢中,畢竟蜀地也是水路發達之地,蒐集些船隻,順水而上,廣漢、漢中兩郡去得不是輕而易舉?

接着,伏泉又把叛亂起因,發展,諸郡主持平叛的人員兵力等諸事一一相問,諸郡官吏一一解說,全程好似後世辦案,人民警察與罪犯在審訊室對話一般,諸郡官吏畢恭畢敬回答,讓伏泉很是享受,心中不由感嘆,果然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權利這東西真是個好東西,不然,若非自己持節而來,又行益州刺史事,這些往日的地方太守,大漢秩二千石的軍政大員能如此禮遇自己?

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十三章 獎賞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
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十三章 獎賞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