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

兩軍陣前,漢軍前軍被射散,待數輪箭矢後,黃巾賊寇後方全副武裝的披甲之士,便呼喊着口號,向着漢軍陣中衝擊。

扒開身上的屍體,皇甫酈臉色血污,狼狽不堪,隨後在看到黃巾賊寇衝鋒而來時,再也沒有剛剛復仇的勇氣,面對移動鐵牆似的黃巾甲士,連忙撒開腳步,兩個大步鑽回軍陣,跑回漢營,不一會兒,兩大鋼鐵怪獸咆哮着交織到一起。

剛纔,當黃巾蛾賊的箭矢。密集而來時,皇甫酈便是大驚,要不是他急中生智臥倒,用身邊的兩具死屍護住身體,否則絕無可能在那箭矢雨中倖免。此刻他逃跑自然是怕了,畢竟,即使要戰,也得是划算的戰鬥才行,兩軍對戰,可不是意氣用事才行的。

“波才賊子真毒也,欲以衆兵死擊吾軍。”皇甫祚見此大呼,隨即連忙對其父道:“大人,賊勢兇猛,當何如?”

“勿急!戰事於吾軍不利,暫且等之!”皇甫嵩聽後,揮手示意自己身邊的兒子安靜,然後冷冷看着前方戰事。他知道波纔此舉,完全就是想用他剛纔充當炮灰的雜兵,再做一次炮灰,用這些炮灰去隔絕漢軍在兩翼突擊的騎兵,然後靠着中軍決勝,畢竟,就論披甲決戰之士相比,漢軍的的人數是遠遠少於黃巾蛾賊的。

可惡!此等賊子,有如此謀略,不思爲漢盡忠,反騎兵叛漢,真該殺之。

心中,眼見漢軍面臨如此險境,皇甫嵩大罵道,不過面目之上,他皺着的眉頭,和死死盯着前方的眼睛,也在說明,這個累世軍旅的將軍,此刻面臨如此情況,也是無計可施。

終究,對比較準備了十餘年的黃巾蛾賊而言,漢軍所準備的底牌,實在是太少了。此刻,皇甫嵩唯有寄希望於此刻遊走在漢軍兩側,由助軍司馬麴義、護軍司馬傅燮各自領的兩千輕騎,這是他對於黃巾蛾賊而言,最大的依仗。雖然現在因爲戰場形勢,不能及時和這些輕騎溝通,但皇甫嵩相信鞠義、傅燮這兩個自己看中的將領,會根據戰場的形勢尋找到機會,審時度勢,幫助自己破賊的。

飛速流逝,但對於此刻交戰的兩軍而言,卻是無比漫長,每一刻都有利刃刺破身軀,和鐵甲與利器的撞擊聲音,曠野之上,到處都是血色蒼茫。

直到整個戰役進行到半個時辰後,皇甫嵩依舊目不轉睛的盯着大戰場,即使眼見自己親手訓練的精銳,在黃巾蛾賊的衝擊下,不斷犧牲,可他始終沒有動作,他依然在等,在等那可以以少勝多的機會。

突然,一陣急促的號角聲驀然響起,飄蕩在此刻兩軍交戰的原野之上,蒼涼而悠長,卻是原本一直遊蕩在漢軍左側迂迴,以騎射攻擊黃巾蛾賊的漢軍輕騎,終於動了。

其實,率領左側漢騎的傅燮始終在耐心等待着良機,眼見黃巾軍左部與漢軍激戰正酣,防線有所鬆動,立刻率領麾下迂迴攻擊的鐵騎,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撲上去,衝擊進攻的黃巾蛾賊的側翼,要將他們直接分隔包圍。

中原自古就不是盛產馬匹之地,波才的黃巾軍多爲潁川郡人,而且以窮苦人居多,他們不說沒有和騎兵對戰的經驗,就是有的人恐怕對於馬匹,至今也只是見過豪族子弟騎過而已,自己卻是根本沒有騎過。

因此,面對排山倒海而來,將大地都震的晃動的涼州精騎,他們完全是以懵了,茫然的舉着手中的刀戟農具,不知該如何應對,就那麼苦苦的等待騎兵的衝刺收割。

“放箭!放箭……”黃巾軍裡,不少知道騎兵威力的將領,揮舞着手中的兵器,歇斯底里的嚎道,他們明白,一旦讓鐵騎殺入身無寸甲的當做炮灰的黃巾軍陣中,將會造成怎樣災難性的後果。

無助的黃巾軍兵士,被鐵騎的氣勢嚇得哆哆嗦嗦舉起長弓,或直射、或仰射,不過因爲如今黃巾主力正在中軍和皇甫嵩的中軍鏖戰,他們弓箭不多,瀝瀝拉拉只有數百支箭而已,只給兩側的涼州騎士們,帶來了輕微的損失而已。

所謂臨陣不過三發,涼州精騎在倒下數十騎後,傅燮率領的涼州騎兵率先轟上黃巾左翼,而在此不久之後,另一側的麴義業已率領本部騎兵,對着另一側阻擋的黃巾軍的炮灰,發動了攻擊。

“嘭、嘭、嘭……”的聲音在兩側阻擋漢軍鐵騎的黃巾軍炮灰中不斷響起,這些基本身無甲具的黃巾軍炮灰,妄圖以血肉之軀硬抗鐵騎,初時以巨大的傷亡爲代價,還能勉強抵擋一波,只是隨着後續的漢軍鐵騎衝擊,他們建立的脆弱的抵抗陣型,最終也被覆滅,數刻功夫,這些黃巾軍的炮灰傷亡就極其慘重,抵抗的陣勢被割得四分五裂。

當然,這些黃巾軍的炮灰自然不是兩支涼州鐵騎的目的,出身西北邊地的他們,都是此番皇甫嵩從涼州抽調的精銳,自然也能看出此刻他們要對付的大敵是誰。只見,突破這些黃巾軍炮灰的他們,趁勢便往向黃巾蛾賊那正和漢軍肉搏的披甲之士,突擊而去,他們要從側翼穿插進攻,給這些黃巾蛾賊毀滅性的打擊。

又是一陣“嘭、嘭、嘭……”的聲音,比前番撞擊黃巾蛾賊的炮灰聲音更加巨大,穿着漢軍甲具的黃巾軍的披甲之士,完全被突然突擊而來的漢軍鐵騎將他們的陣型突破成數片區域。

從上空看,兩支涼州鐵騎彷彿開了閘的鋼鐵洪流一樣,在黃巾軍陣中肆虐,將他們分割成互不統屬的數片區域,同時瘋狂打擊,穿插行進之後,再返身迂迴,一波接着一波,無止無休的往黃巾蛾賊的陣型衝擊。

漢軍騎兵衝擊的陣勢嚴謹,黃巾蛾賊如同用他們手中的鐵甲長矛,臨時組成漢軍的拒馬防禦陣型,也許會讓漢軍騎士碰得頭破血流。然而此刻,他們忙於和漢軍中軍交戰,冷不防兩翼被漢軍突破,加之他們本身就操練少,陣型鬆散,數刻之間,便被漢軍騎兵穿插迂迴的進攻給徹底熄滅了攻擊的勇氣,反而是收縮防線,不斷的對付自己身邊不斷出現的漢軍騎士。

不過,後方的黃巾蛾賊能夠通過收縮防線,對付漢軍穿插的騎兵,而前方正和漢軍焦灼在一起搏鬥的黃巾蛾賊,卻是沒這待遇。根本摸不清情況的他們,不是因爲沒有後援,被漢軍步卒殺死,就是毫不知情的被漢軍騎兵從身後砍上一刀,隨後在漢軍步卒的收割下死亡。

很快,漢軍陣前交戰的黃巾蛾賊便被剪滅,而原本漢軍被黃巾蛾賊衝破的陣型,也在各部校尉司馬的命令下,慢慢恢復,只等着下一波黃巾蛾賊的攻勢。

“涼州鐵騎,真天下強兵也!”黃巾軍後方,波才望着那短短時間內,便將自己大部兵馬分割的數千涼州鐵騎,眉頭緊鎖,他真沒想到皇甫老賊麾下的涼州兵,竟然戰力如此恐怖,比之前番他戰勝的朱儁所部騎兵,強了不少,莫非邊地兵卒都如此悍勇嗎?

朱儁手下其實也有騎兵,不過和出身涼州的皇甫嵩不同,他麾下的騎兵多是出自於三河地區和北軍五校中的騎士,這些騎士漢胡不一,數目在三千左右,雖然不多,但是前番作戰,給波才所部造成巨大損失。

只是,朱儁麾下騎兵再厲害,也沒到可以一戰就將波才大軍分割的地步,然而這次,皇甫嵩的涼州鐵騎,完全就是一鼓作氣分割他的主力,這如何不能讓波才心驚?好在,漢朝要守衛西北,皇甫老賊不可能將涼州騎兵全部調來,否則,想到自己面前不是四千涼州騎兵,而是數萬涼州騎兵的話,波才心裡就是一陣寒戰。

“渠帥,如今當何如?”有黃巾將領見此,連忙慌張問波才道,漢軍這樣子,已經讓得不少黃巾將領害怕。

波纔看了眼前方,咬着牙說道:“傳令,各部死戰,決死衝擊,漢騎寡,吾軍衆,只要破了漢軍中軍,此戰必勝。”

“諾!”那將領行禮道,隨即告知各部將領,命令各部兵卒,矢志衝擊漢軍中軍。

不久後,黃巾軍兵卒,又再一次在各部將領的率領下,呼喊着口號,一邊分出甲士,組成拒馬,死死攔截漢軍搗亂的騎兵,一邊又狂熱的衝擊漢軍已經重新整理好的陣型。前番波才率領他們擊敗朱儁,早就讓他們對於波才的軍事能力有盲目的信任,更何況他們是太平道的信徒,是大賢良師召集的安定天下的神的兵馬,如何會怕這些該死的漢軍呢?

戰事立馬又激烈起來,僅僅數刻時間,黃巾軍便衝到漢軍陣前,和漢軍撕扯。

望着黃巾軍又攻到漢軍陣前,波才冷冷一笑,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不計傷亡的給漢軍毀滅性的打擊,即使不勝,但只要徹底打廢皇甫嵩的兵馬,那麼豫州甚至司隸,就將再無一支可以阻攔太平道的漢軍兵馬了。

況且,皇甫嵩麾下如今也只剩萬餘步卒,他們再精銳又豈能以一敵三?因此,只要他不在管對方騎兵的騷擾,死死堵截住,並且派太平道的死忠信徒直擊中軍。只要能夠擊破中軍,擒殺皇甫嵩,付出再大的代價都值得,哪怕全軍覆沒,哪怕他波才掉了腦袋,也是值得的。

畢竟,皇甫嵩一死,朱儁也必亡,漢國短期內在豫州、司隸地區就將再無大規模的軍隊,而太平道在潁川還有陳國的黃巾軍,更不提此刻在南陽郡肆掠的黃巾軍,只要將皇甫嵩和朱儁的部隊打殘,那麼豫州、司隸對於太平道而言,只需以炮灰策略,完全就可以攻進司隸,漢朝狗皇帝安排的守衛關卡的兵馬,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有可能,他們可以攻陷那原本就在計劃之類的漢朝國都雒陽。

當然,即使他們太平道攻不進司隸,但是將皇甫嵩、朱儁滅亡的話,從天下大勢觀看的話,太平道將在豫、兗、徐三州再無敵手,只需各地渠帥盡力,必定可以連成一片。而再有大賢良師和張曼成兩部並打通冀州、青州、荊州的話,那時,太平道將直接將整個中原精華之地練成一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他們佔據大漢近半富庶之地時,那麼就算他們攻不下漢都雒陽,但也將能和漢國持續抗衡,到時候就算漢朝再從邊地調來精兵,他們太平道也將有了自己的地盤,有了合理的縱深與其作戰。

漢軍後陣,黃巾軍的變化盡收皇甫嵩眼底,心知波才這是要拼命了。波才軍實力強悍,超出預計,不宜硬拼,當先行撤退,另尋他法,以計取勝爲佳,可是如今形勢,於皇甫嵩而言,撤也不是,攻也不是,真是兩難。

就在此時,只聽得“報”的一聲大喊,只見一騎斥候,一路小跑從漢軍後陣重來,然後來到皇甫嵩身前,單膝跪地道:“稟中郎,伏平寇遣人求見。”

“伏平寇?伏流川?”皇甫嵩先是沒有反應過來,後來纔想起伏泉已經被加封了平寇將軍,立即欣喜道:“快快帶來。”雖然他因爲某些原因對於伏泉有所敵對,只是現在情勢於他不利,而且他也不敢承受兵敗之責,更不想大漢因此而衰,所以得知伏泉有話,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

“見過皇甫中郎,伏平寇有言,望中郎與賊寇相持,伏平寇將往黃巾陣後突襲。”一個身披鐵甲的年輕軍士行禮後,冷冷說道,然後便毫不猶豫的策馬離開,完全不在乎皇甫嵩的想法。

皇甫祚與參軍事皆怒目而視,這人太失禮了,知尊卑否?

只是皇甫嵩笑了,若真心想跪拜,怎麼都能拜下去,多半是不願吧?想來自己等人在伏泉進京之前的動作,已經被那位少年名將發現了吧,罷了,自己必須解決波才,今日便受此之辱吧。

“傳令!擂鼓……全軍進攻。”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二十章 人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二十章 人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