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

屋子裡比之屋外卻是十分溫熱無比,中間的火爐在灼灼的提供着火焰熱度,雖然伏泉一直不建議劉堅懷孕用這些火爐取暖,畢竟這樣無疑會讓屋子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多不少。

無奈這時候天氣依舊寒冷,不控制好屋子裡的溫度是不行的,畢竟怕凍了劉堅和她肚子裡的孩子,因此,伏泉只能讓婢女一定要注意隔一些時間就通風換氣一下,避免出現一些二氧化碳中毒的情況。

兩人進了屋裡,卻是沒有立即見到劉堅,因爲劉堅生病了,正在閨房裡修養。初時伏泉聽到這消息,心裡也是一驚,昨天還好好的,怎麼驚天卻是生病了,隨盧道姑進了劉堅閨房以後,這才明白原來這是劉堅的避禍之計也。

到見到劉堅時,她本人卻是已經躺在牀上了,正用一副手巾蓋在臉上,而那屋子裡滿是藥味,看着像是突然得了重病一樣。本來伏泉也是心中擔心不已,本想立即問問到底劉堅出了何事,待見到位於劉堅牀邊,侍奉劉堅的夭兒悄悄地給自己擠眉弄眼時,這才明白劉堅這樣是爲了防止被盧道姑看出她懷孕的事情。畢竟,此刻她那麼大的肚子,即使再是個傻子,外人見了也都會明白她已經懷孕,是怎麼也瞞不住的。

現在劉堅假裝生病,用被子掩蓋住自己的身子,外人誰能看到?而且以她那大漢公主的身份,除非是她自己要掀開被子,也沒有人敢主動上前掀她的被子,真要那樣的話,不是找死嗎?

眼見劉堅如此,盧道姑也沒有多問,除了噓寒問暖關心以外,也未敢上前提議爲劉堅診治。他們道家講求養生,自然也懂得一些醫術病理,不然怎麼能用符水治病?不是知道一些簡單病理,然後將早已準備好的摻加了藥物的符水賜給那些百姓,否則如何能讓普通的黎民百姓信奉他們五斗米教呢?

當然了,劉堅身邊有神醫華佗的弟子於忠,這位醫匠雖然年輕,但昨日卻是已經證明他的醫術,要不是於忠在她突發惡疾,諸人束手無策時診治,說不得她後來會怎樣。所以,盧道姑此刻自然不會作那無用之功,不然她若是提議爲劉堅診治,那可真是有魯班門前弄大斧的嫌疑,太不自量力了。

之後,在劉堅一聲“累了”的話語後,伏泉和盧道姑便知趣的離開了。不過,伏泉並未帶着卞縈一起回屋,而是令她自行回去,自己則笑着邀請盧道姑作爲嚮導,爲他介紹一番這五斗米教所在鶴鳴山的風景。

擇日不如撞日,既然已經決定要把這在五斗米教地位不淺的盧道姑徹底拿下,當然要努力創造二人獨處的機會,然後瞧準機會挑逗於她,以她歷史上和劉焉的那檔子事,伏泉打心裡就不認爲這盧道姑會是什麼守婦道的良家女人。而且,她現在也不用守什麼婦道,張衡都已經死了三年了,她現在就是個寡婦,漢代又不興後來明清的守節之風,男女離婚甚至女子改嫁也十分正常,當然了前提這個女人社會地位很高,有一定的背景勢力,不然你讓一個小妾和男主人離婚,這不是天方夜譚找死嗎?

盧道姑也未起疑,欣然應諾,只當是郡守初來鶴鳴山,要用這休閒日子好好遊覽一番他們這名山聖地而已,絲毫不知伏泉心裡的齷蹉心思。當然了,若是知道,也不見得這盧道姑不會答應,女人嘛,和男人一樣同樣會寂寞難耐的,需要一些情趣來點綴自己的內心火熱,特別是像她這樣的寡婦也是一樣。

鶴鳴山被張道陵選中在此立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而且山中也經常有往來的鶴鳥鳴叫,與這山相互配合,旁人看去,彷彿真有一隻石鶴在他們面前悲鳴的景象,所以被人取名爲“鶴鳴山”。

一路走來,只見蒼翠的羣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涌澎湃,雄偉壯麗。而且這山脈極多,山勢極廣,朦朧的遠山處,似乎籠罩着一層輕紗,影影綽綽的,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給人一種神遊仙境的迷離玄幻感,想來當年張道陵在此立教,也是看中了這裡如同仙境的的景色基礎吧,不然一個自稱可以“羽化登仙”的教派,立教的地方沒一點“仙氣”給人看到,那未免也太缺乏說服力了吧。

山風陣陣,由盧道姑引領,伏泉跟着一路領略了不少自然美景。前世他未來過這道教聖地,知道的也不多,如果說聽得多的,卻是有名的道教聖山青城山,而那青城山也就在鶴鳴山附近而已。

這一路上,伏泉主動和盧道姑閒聊不少,從她話裡,大致也知道了一些五斗米教的故事。當然兩人談話時候,伏泉也是旁敲側擊的打聽這五斗米教如今歸誰人掌控的一類的消息,不過這盧道姑雖然其他事情是知無不言,但唯獨對五斗米教內部的權利歸屬這類問題確實諱莫如深,似乎非常禁忌,卻是令得伏泉生疑不已,暗想回去之後要派人好好打聽下這五斗米教的內部權利傾軋的歸屬問題,

從盧道姑的話裡,伏泉知道,因青城山與鶴鳴山同屬岷山山脈,所以兩山自然離得極近,當年張道陵雖然是在鶴鳴山立的五斗米道,可是羽化登仙時,卻是在青城山羽化的,就是因爲青城山離鶴鳴山十分近的緣故。

聽到這裡伏泉也是不禁莞爾,誰能想到後世這張道陵正經立教的地方卻不如他羽化登仙的地方有名呢?當然,這其中也許有他的後人,後來又將五斗米教遷回江西龍虎山的緣故在內,只是這鶴鳴山在後世不如青城山出名,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這兩座山離得很近。

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七章 埋葬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章 伏完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
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七章 埋葬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章 伏完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