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

光和三年,八月,北地先零羌多部不從漢命,大漢巴郡太守伏泉,持節,行徵北將軍事,率越騎校尉段熲等八千步騎,並先零羌胡雜騎五千餘,出北地,直入西羌。

數日間連戰連捷,盡滅羌部無數,漢軍傷數人,俘羌人近二十萬,牲畜無計,後漢分歸化羌人入北地,其餘羌人分所投效之先零諸羌,自此北地大定,羌人聞伏泉、段熲之名,皆不敢犯也。

八月中旬日,伏泉率麾下八千步騎,並羌騎一萬兩千餘騎,人人乘馬,皆帶雙騎,放棄牛馬氈帳,輕裝簡行,出北地,過長城,深入漠南,遠赴絕域,長途繞襲鮮卑後方,往擊鮮卑後方受降城。

廣闊無邊的大沙漠中,只見遠遠地升起一根直指蒼天的煙柱,萬里黃沙,宛如河水一樣,自西向東,玉帶般的從大漠裡流來,黃沙上空,一輪渾圓的紅日,正懸掛在西邊天際地平線上的河面。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後世王維所描寫的大漠景色的千古名句實在令人歎服,漢軍爲了不在幷州動作,引起鮮卑細作注意,從北地突入漠南,伏泉可算領教了大漠的廣袤無垠。

向北狂奔數日,眼前風景一直就沒什麼變化,除了沙子也就是烈日,不是偶爾有灌木,矮坡,溪流掠過,伏泉還以爲自己一軍在原地奔馳一般。幸好大軍此行有着嚮導指引,所帶乾糧減少,而是多帶水袋,否則,說不得會半路就缺水,當然,就算是伏泉禁令大軍嚴格注意飲水,可是大軍的水袋在這邊彷如絕域的地方,依然是不斷減少。

“喚嚮導來。”眼前走了數日還是未到地方,伏泉心中不由焦急,再不到,大軍士氣真不知會如何,連忙讓身邊親兵,快馬去將此刻正在大軍前方帶路的嚮導帶來。

“流川勿急,此番北往繞行,於今日已有所預料。”段熲一邊吃着桑葚幹,一邊寬慰伏泉道,畢竟是經年老將,對於這種長途遠襲早已習以爲常,當年他數次千里奔襲滅羌,根本毫不在意這大漠絕域。

伏泉在段熲面前,爲了不想丟面子,強自裝作鎮定,點頭道:“段公所言甚是,此番遠襲,還望段公不吝賜教。”

“一定。”

此時嚮導還未至,伏泉見段熲吃這桑椹,肚中也是頓覺飢餓,便也從自己馬上取來早就裝好的桑葚幹食用。皇甫嵩不愧是大漢朝廷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在知道漢軍出塞以後,便準備好了各種軍糧,其中這桑椹幹便是其一,它不僅是糧食,還是漢軍一種另類的“水源”。

被曬好的紅得發紫的桑椹幹酸甜可口,在這大漠之中,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美味,而且又能生津止渴,極大的減少了漢軍水源的用量,當然也不能多吃,多吃了歪嘴,喉嚨也會生厭,到時候要多喝清水來潤嗓子,在這大漠也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看着手中這桑椹幹,伏泉想起後來一事不由發笑,後來曹魏爲了摸黑袁紹,不斷在史書寫到袁紹治下的河北,兵卒百姓皆靠桑椹幹活命,似乎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只要靠着偉光正的魏武帝才能救活,真是可笑之極。

桑椹,不只是在漢代,甚至在先秦,都是百姓嘴中難得的零食,若是遇上荒年,收成不好,甚至是一家沒有餘糧的窮苦人,那一歲荒年用來充飢的希望,如何就成了河北百姓在袁紹治下的日子過得不好,處於水深火熱的地步?而袁紹,這位拋卻其他因素只談論其治理內政的輝煌功績的梟雄,卻成爲曹魏史官筆下的昏庸之輩,真是令人貽笑大方。

至於那魏武帝,姑且不論其軍事功績,只談內政,拿下袁紹的冀州,知道冀州有三十萬人,兵甲裝備無數,爲天下九州的大州,便喜形於色,這點意識真的卻是不能和袁紹相比。更何況,袁紹出征,自得冀州從未缺糧,固然有冀州富庶的緣故,同樣也有他治理的功勞,否則僅憑當時北方不到百萬人的人口,能供應其麾下數十萬大軍出征,不缺糧食,足可見其治理內政的能力。不像曹操,即使得了同爲富庶大州的兗州,卻最終治理不力,要靠着吃人肉來維持軍糧,甚至之後一統北方,還同樣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兩相對比,袁紹縱然後期糊塗,也不該被如此批判,這般行爲,不令人貽笑大方,還能如何?

當然,想到真實歷史上,官渡之後,冀州這曾經的光武崛起之地,大漢富庶之州,竟然只成爲三十萬人的大州,就不由的令伏泉一嘆,畢竟就算冀州士族有私兵黑戶並未統計,但也不可能藏了太多,這樣看來後世所言三國全國僅有數百萬人所言非虛。

可是,桓帝時全國有近六千萬人,而短短數十年便只剩一成,戰亂的災害何其之大。想到此處,伏泉握緊拳頭,他明白縱然不能阻止漢末的大亂,但他也要讓漢末的百姓不至於受損太多,畢竟沒有這次大劫和之後的八王之亂,漢人也不會有那一段沉淪的五胡亂華的歷史。

還在深思,伏泉便見幾個明顯匈奴人模樣的騎士策馬而來,他們都是從爲大漢朝廷守禦邊塞的南匈奴那裡要來的。據說都是在塞外混不下的匈奴後裔,逃到關內,加入自己親戚南匈奴的鮮卑人,此番在伏泉的老上司,幷州刺史趙苞的命令下,前來爲漢軍引路的。

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摘選自《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爲別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衆,故爲大州也。”

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爲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太祖改容謝之。於時賓客皆伏失色。

初,太祖乏食,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摘選自《三國志》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