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

,最快更新漢末皇戚最新章節!

殺了曹破石,並不是伏泉蓄謀已久,只是臨時起意而已。因爲曹破石千不該萬不該辱及其長輩至親,正好給了伏泉除掉他的藉口,同時也讓伏泉不再擔心曹破石會加害於己。

至於官府審判?他反而不怕。

爲何?只因那次勘察瘟疫之地,所見王五郎與人拼命。

今日情景與那日有何異處?曹破石辱他伯父,自己殺他鬧上公堂,直明原因,也有辦法脫罪,任曹破石爲秩比兩千石的越騎校尉又如何?任他兄長是中常侍、奉車都尉曹節,皇帝親信之人又如何?

漢時復仇之風盛行,蓋因《春秋》之義,子不報仇,非子也,伏泉確信只要有衆人作證,曹破石辱他伯父,必不受波及。

不其侯府家僕匆忙跑進河南尹官署報案,河南尹掾屬小吏初聽越騎校尉曹破石被誅殺,十分不信,待家僕出示不其侯信物,以及身上沾染血衣,纔將信將疑,急忙抱去稟報河南尹。

河南尹羊陟,字嗣祖,泰山樑父人,年約天命,其家世代泰山冠族。他留着三綹長鬚,身上透着一股正直之氣,令人不由敬佩。其素有清名,自其爲河南尹,下車之始便“禁絕豪右囑託”,堅拒賄賂,只根據任職時間來接收俸祿,時常以乾飯蔬菜充飢,由此贏得“天下清苦羊嗣祖”之稱,而其本人更是黨人“八顧”之一,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可見其人秉性。

當小吏慌張跑進羊陟處時,其正處理文案,看到小吏模樣,未待其開口,沉聲道:“何事驚慌?”

小吏喘了粗氣回曰:“適才不其侯家僕報案,其家郎君伏流川於城內金市附近,刺殺越騎校尉曹將軍,連其家僕數人盡皆斃命。”

羊陟聽後臉色一變,驚道:“越騎校尉?曹破石?曹節之弟乎?”

“正是。”

“哈哈哈,贅閹遺醜矇蔽陛下,擅權亂政,橫徵暴斂,辜確財利,謀害百姓,此乃公道,天亡其也。”羊陟大笑,在沒有比聽到宦官之人得到報應更令他高興的事了,是以很少再外人面前如此放蕩的他,這次未有顧及。

這小吏乃是羊陟親信,知曉自己上司心思,並未多覺奇怪,適時進言道:“明府,現人既已亡,該如何處理?”

羊陟沉思,隨即問道:“汝適才言道,刺死曹破石之人爲不其侯府伏流川?”

“正是。”

“‘治瘟郎’?這就難辦矣,既如此,汝速帶人前去收押兇手,處置屍體,切勿入獄,收置官署後院,着親信看管,他人不得隨意出入,以防府中閹宦之人謀害。”

“諾。只是明府,不其侯乃外戚一族,如此保護是否太過?”小吏聽羊陟言語,已明自家上官已有保全伏泉之意,府裡有宦官安插之人其亦早知,畢竟宦官士人之間,亦需消息靈通,各方勢力派遣奸細也是正常。只是伏泉畢竟乃是外戚一族,並非竇公那樣乃黨人“三君”之一,不該至於如此保護,讓他們外戚與宦官內鬥不是挺好,據說其與皇后宋氏亦有親,可不正好是士人樂意所見?

羊陟擺手道:“非也,吾未想保其也。若是平常處置,宮中相鬥損傷不多,至多則是那‘治瘟郎’身死,如何削弱宮中?此番吾如此保護,王甫、曹節之輩必生怒火,其必恐不其侯與皇后聯合府中,到時吾等抽身,靜看宮中相鬥,豈不快哉?”宮中即中朝,府中即外朝,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後主劉禪:“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其中宮中、府中便是此意。

“諾。”

隨着小吏離去,羊陟沉思,他雖自詡清名不假,然亦對事也,此事與外戚宦官牽連,對於一直想尋找機會打擊中朝的外朝來說,真是良機。伏泉自卑傳爲“治瘟郎”後,其背景被流傳於權貴之間,本來若是其僅是伏完從侄,羊陟並不會如此注意,但其另一重身份乃是皇后外侄,現在又是劉悝入京關鍵時期,自己得此良機,能削弱中朝,鞏固外朝利益,怎能不用?

河南尹官署裡,隨着羊陟令下,官署裡河南尹掾屬法曹帶着屬下差役火速出去,自然引起衆人注意。古今的官府衙門裡從來不會有什麼秘密,越騎校尉曹破石被刺死很快便傳開,未久,便有一小吏出了官署,直奔中常侍、奉車都尉曹節府上而去。

與此同時,伏泉派往不其侯府報信的家僕也到了侯府,與伏完等人言及前事。

“檀奴刺死曹破石?”

伏完劉華聽後雙雙對視一眼,心中滿是不可置信,一個十二虛歲童子,刺死一中年將軍,說出去誰人會信?待聽家僕所言,因其辱罵伏完,後趁曹破石不備突襲這纔將信。

劉華急道:“這可怎生是好?”其心已亂,畢竟刺死一秩比兩千石的高官,事情說來已然不得了。

“莫急,吾這便去河南尹,曹破石罪行滔天,吾舍下老臉也要護得檀奴周全。”說罷,伏完起身便要出門。

這時,韓靖攔道:“君侯莫急?”

“爲何?”

“河南尹羊嗣祖正直清名,天下皆知,縱曹破石贅閹遺醜之流,恐亦不會輕易偏袒。”

伏完瞪大眼睛,大驚道:“這可如何是好?不知曹節是否得到消息,若是知曉,恐檀奴性命憂矣。”

“君侯未想郎君爲何殺人?蓋因曹破石辱及君侯,其殺之,若是應對得當,郎君必無事。此刻君侯應速去宮中,報知陛下此事,陛下寵愛郎君,若知曉,必會護得郎君周全。另外,此事還需公主幫襯?”

“吾?”劉華脫口問道。

韓靖點頭道:“正是,煩請公主入宮,覲見太后,多送錢財,向其陳說前事,若有太后與陛下身前勸說,則郎君必無憂也。”

“善。”

“妙極。”

劉華伏完眼神一亮說道,而後一齊出門而去。

——————————————————————————————————————————————————《後漢書·趙壹傳》記載趙壹於光和元年訪河南尹羊陟,也就是178年,不過我認爲史書有誤,畢竟176年第三次黨錮之禍後,所有黨人親屬全部不得做官,在家禁錮賦閒,羊陟乃黨人,怎能倖免?所以光和元年羊陟應已不在河南尹任上,只能是之前爲河南尹,而《趙壹傳》言光和元年趙壹到京師造訪羊陟的記載應是有誤,畢竟史書也是人記載的,有誤也正常。看深夜福利電影,請關注微信公衆號:ok電影天堂

【 ..】

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六章 瘟疫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十三章 獎賞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九章 出城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
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六章 瘟疫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十三章 獎賞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九章 出城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