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

,最快更新漢末皇戚最新章節!

殺了曹破石,並不是伏泉蓄謀已久,只是臨時起意而已。因爲曹破石千不該萬不該辱及其長輩至親,正好給了伏泉除掉他的藉口,同時也讓伏泉不再擔心曹破石會加害於己。

至於官府審判?他反而不怕。

爲何?只因那次勘察瘟疫之地,所見王五郎與人拼命。

今日情景與那日有何異處?曹破石辱他伯父,自己殺他鬧上公堂,直明原因,也有辦法脫罪,任曹破石爲秩比兩千石的越騎校尉又如何?任他兄長是中常侍、奉車都尉曹節,皇帝親信之人又如何?

漢時復仇之風盛行,蓋因《春秋》之義,子不報仇,非子也,伏泉確信只要有衆人作證,曹破石辱他伯父,必不受波及。

不其侯府家僕匆忙跑進河南尹官署報案,河南尹掾屬小吏初聽越騎校尉曹破石被誅殺,十分不信,待家僕出示不其侯信物,以及身上沾染血衣,纔將信將疑,急忙抱去稟報河南尹。

河南尹羊陟,字嗣祖,泰山樑父人,年約天命,其家世代泰山冠族。他留着三綹長鬚,身上透着一股正直之氣,令人不由敬佩。其素有清名,自其爲河南尹,下車之始便“禁絕豪右囑託”,堅拒賄賂,只根據任職時間來接收俸祿,時常以乾飯蔬菜充飢,由此贏得“天下清苦羊嗣祖”之稱,而其本人更是黨人“八顧”之一,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可見其人秉性。

當小吏慌張跑進羊陟處時,其正處理文案,看到小吏模樣,未待其開口,沉聲道:“何事驚慌?”

小吏喘了粗氣回曰:“適才不其侯家僕報案,其家郎君伏流川於城內金市附近,刺殺越騎校尉曹將軍,連其家僕數人盡皆斃命。”

羊陟聽後臉色一變,驚道:“越騎校尉?曹破石?曹節之弟乎?”

“正是。”

“哈哈哈,贅閹遺醜矇蔽陛下,擅權亂政,橫徵暴斂,辜確財利,謀害百姓,此乃公道,天亡其也。”羊陟大笑,在沒有比聽到宦官之人得到報應更令他高興的事了,是以很少再外人面前如此放蕩的他,這次未有顧及。

這小吏乃是羊陟親信,知曉自己上司心思,並未多覺奇怪,適時進言道:“明府,現人既已亡,該如何處理?”

羊陟沉思,隨即問道:“汝適才言道,刺死曹破石之人爲不其侯府伏流川?”

“正是。”

“‘治瘟郎’?這就難辦矣,既如此,汝速帶人前去收押兇手,處置屍體,切勿入獄,收置官署後院,着親信看管,他人不得隨意出入,以防府中閹宦之人謀害。”

“諾。只是明府,不其侯乃外戚一族,如此保護是否太過?”小吏聽羊陟言語,已明自家上官已有保全伏泉之意,府裡有宦官安插之人其亦早知,畢竟宦官士人之間,亦需消息靈通,各方勢力派遣奸細也是正常。只是伏泉畢竟乃是外戚一族,並非竇公那樣乃黨人“三君”之一,不該至於如此保護,讓他們外戚與宦官內鬥不是挺好,據說其與皇后宋氏亦有親,可不正好是士人樂意所見?

羊陟擺手道:“非也,吾未想保其也。若是平常處置,宮中相鬥損傷不多,至多則是那‘治瘟郎’身死,如何削弱宮中?此番吾如此保護,王甫、曹節之輩必生怒火,其必恐不其侯與皇后聯合府中,到時吾等抽身,靜看宮中相鬥,豈不快哉?”宮中即中朝,府中即外朝,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後主劉禪:“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其中宮中、府中便是此意。

“諾。”

隨着小吏離去,羊陟沉思,他雖自詡清名不假,然亦對事也,此事與外戚宦官牽連,對於一直想尋找機會打擊中朝的外朝來說,真是良機。伏泉自卑傳爲“治瘟郎”後,其背景被流傳於權貴之間,本來若是其僅是伏完從侄,羊陟並不會如此注意,但其另一重身份乃是皇后外侄,現在又是劉悝入京關鍵時期,自己得此良機,能削弱中朝,鞏固外朝利益,怎能不用?

河南尹官署裡,隨着羊陟令下,官署裡河南尹掾屬法曹帶着屬下差役火速出去,自然引起衆人注意。古今的官府衙門裡從來不會有什麼秘密,越騎校尉曹破石被刺死很快便傳開,未久,便有一小吏出了官署,直奔中常侍、奉車都尉曹節府上而去。

與此同時,伏泉派往不其侯府報信的家僕也到了侯府,與伏完等人言及前事。

“檀奴刺死曹破石?”

伏完劉華聽後雙雙對視一眼,心中滿是不可置信,一個十二虛歲童子,刺死一中年將軍,說出去誰人會信?待聽家僕所言,因其辱罵伏完,後趁曹破石不備突襲這纔將信。

劉華急道:“這可怎生是好?”其心已亂,畢竟刺死一秩比兩千石的高官,事情說來已然不得了。

“莫急,吾這便去河南尹,曹破石罪行滔天,吾舍下老臉也要護得檀奴周全。”說罷,伏完起身便要出門。

這時,韓靖攔道:“君侯莫急?”

“爲何?”

“河南尹羊嗣祖正直清名,天下皆知,縱曹破石贅閹遺醜之流,恐亦不會輕易偏袒。”

伏完瞪大眼睛,大驚道:“這可如何是好?不知曹節是否得到消息,若是知曉,恐檀奴性命憂矣。”

“君侯未想郎君爲何殺人?蓋因曹破石辱及君侯,其殺之,若是應對得當,郎君必無事。此刻君侯應速去宮中,報知陛下此事,陛下寵愛郎君,若知曉,必會護得郎君周全。另外,此事還需公主幫襯?”

“吾?”劉華脫口問道。

韓靖點頭道:“正是,煩請公主入宮,覲見太后,多送錢財,向其陳說前事,若有太后與陛下身前勸說,則郎君必無憂也。”

“善。”

“妙極。”

劉華伏完眼神一亮說道,而後一齊出門而去。

——————————————————————————————————————————————————《後漢書·趙壹傳》記載趙壹於光和元年訪河南尹羊陟,也就是178年,不過我認爲史書有誤,畢竟176年第三次黨錮之禍後,所有黨人親屬全部不得做官,在家禁錮賦閒,羊陟乃黨人,怎能倖免?所以光和元年羊陟應已不在河南尹任上,只能是之前爲河南尹,而《趙壹傳》言光和元年趙壹到京師造訪羊陟的記載應是有誤,畢竟史書也是人記載的,有誤也正常。看深夜福利電影,請關注微信公衆號:ok電影天堂

【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十三章 獎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七章 埋葬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六十章 揭過第二十九章 幫助
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十三章 獎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七章 埋葬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六十章 揭過第二十九章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