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

張遼從董卓那裡出來後,看着有些灰濛濛的天空,長舒了口氣。

他這次面見董卓,第一個感覺就是董卓變化很大,或許是受了關東諸侯起兵和羣臣阻礙遷都的挫折,如果說原本的董卓還有幾分豪爽和禮賢下士姿態的話,那現在董卓可是戾氣盡露,彷彿一頭兇獸洗去了馴性,露出了獠牙!

而放任百姓自生自滅和放言火燒雒陽,就是戾氣的發泄!

在今日看到董卓的甫一剎那,張遼幾乎對自己的進言不抱任何希望了,但出乎意料的是,董卓居然接受了,而且授予了自己總督百姓遷徙的實權,這完全出乎了張遼的意料。

他心中振奮之餘,也有了一種更加強烈的緊迫感。

他知道董卓從這一刻起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一個上位者放縱自己的性格,最終只有毀滅。

自己必須加快實力的積累速度了,這次遷都之後,一定要潛心練兵,靜心謀劃,迅速擴張實力。

自己在董卓麾下畢竟不是長久之道,而且隨着董卓的日益沉淪與放縱,行事的衝突會讓自己與董卓逐漸背道而馳,遲早要有分裂之時,這也是自己不能不考慮的事。

歷經了半年時間,他早已認識到,在這個亂世,唯有做一方諸侯,有自己的一塊地盤,纔能有安身立命之本,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要獲得一塊自己想要的地盤並不容易,而今天下,冀州與東南青、徐、兗、豫、荊、揚的世家勢力強大,各有所圖,各自扶持諸侯,勢必將陷入連年的征戰,沒有一刻停息,經濟難以發展,自己眼下這點實力,到了那裡與曹操、袁紹、袁術等世家出身的豪強相爭,也沒有任何優勢。而益州已被劉焉佔據,幽州已被劉虞與公孫瓚佔據,遼東則有公孫淵,因此,那些不是自己想要的地盤。

從長遠來看,最適合自己的還是幷州和關中。幷州是自己的故鄉,羌族、匈奴、烏桓等異族肆虐,白波、黑山等匪寇橫行,適合練兵,但幷州有一個缺點,地勢偏北,氣候偏冷,大部分區域每年只能種一季糧食,不能迅速積累糧草,不適合做根據地,否則前期消耗太大而得不到補充,會錯失發展良機。

因此還需要一個根據地,而這個根據地就是河東與關中。只是河東與關中均是董卓掌控之地,如今董卓兵鋒正盛,不可強求,唯有董卓身死之後,自己纔有爭奪機會。

不過還有一個機會,如果能在一半年內向董卓爭取鎮守一方之職,並在朝堂之中拉攏一些人才,正好可以藉助董卓的威懾,靜心發展一塊地盤,採用屯田之策,積蓄經濟實力,等到董卓身死,關中混亂之時,自己加上師父賈詡的幫助,奪取河東與部分關中地盤並非難事,而後迅速向幷州擴張,佔據大片之地,經濟實力加上軍事訓練,便能迅速成爲一方諸侯。

要成爲一方諸侯,除了實力,就是名分和官職了。這個時代名正言順很重要,關東諸侯除了董卓最先任命的一批外,後來的幾個如孫堅、劉備,皆有袁紹、曹操、袁術等聲名卓著的諸侯上表任命。而自己顯然很難得到這種機會,只能走另一條路了,就是董卓身死之後,天子會在涼州人的挾持下,大封官職,如李傕郭汜都是身居重職,而那正是自己上位的機會。還有比天子的任命更正宗的嗎?

這些想法在張遼腦海裡不是一天兩天了,眼下自己還不能脫離董卓,也很難脫離,如今自己要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練兵,二是招攬人才。

自己手下雖然已有張郃與高順,但還是太少,何況高順如今也不算自己名正言順的手下,得想個辦法把高順從呂布那裡挖過來才行。

除此之外,自己知道的其他三國謀士與將才,很快都會在這亂局中各自選擇一方勢力投靠,自己必須搶在之前挖過來一些。

張遼一邊走一邊思索着,迎面匆匆走來一人,他定睛一看,卻是主簿田儀,不由一喜,田儀是董卓大管家,不同於李儒,便是休沐之時也無法離開雒陽,算來他和田儀已經數月未見了。

田儀看到張遼這個知己也頗是高興,只是眼下二人都不是敘舊的時候,田儀很忙,張遼也是急事在身,耽擱一刻就可能死不少百姓,匆匆聊了兩句,張遼正要告辭,卻見畢圭苑大門外進來十多個羌胡兵,押着十多人,除了一個俊朗青年外,其餘的都是孩童和婦孺。

那青年倒是神色鎮定,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也是面色沉着,彷彿一個小大人,除他二人外,其他幾個孩童和婦人卻臉色發白,神情驚恐。

那十多個羌胡兵向田儀行禮,張遼打量着被押着的一羣人,突然想到剛纔面見董卓前的情形,心中一動,看向那俊朗青年:“兄臺可是司馬伯達?”

那青年一愣,忙很有禮節的抱拳道:“在下正是司馬朗,敢問兄臺是?”

“幷州張遼。”張遼咧嘴笑了笑,看向司馬朗身後那個十多歲的少年:“這位小兄弟就是令弟司馬懿吧?”

司馬朗一驚:“張兄竟認得舍弟?”

那少年也看不過來,眼睛明亮有神,不過卻透着一絲驚疑。

張遼呵呵笑道:“久聞河內司馬賢名,在下曾去拜訪,沒想到賢兄弟竟隨令尊在雒陽。”

司馬朗正要開口,一個羌胡兵喝道:“囉嗦什麼?快走!”

十歲的司馬懿突然朝張遼作了一禮,道:“司馬懿見過張兄,只是如今父母兄長皆爲奸人誣陷,危在旦夕……”他說着看了一眼田儀,方纔他一進來就看到張遼和田儀在閒談,而這些羌胡兵都向田儀行禮,顯然張遼和田儀地位都不會太低。

張遼雖然心中焦慮外面形勢,但此時董卓使者尚未派出,他急也沒用,當即壓下心中焦慮,道:“無妨,相國之處,我自會爲爾等寬言。”

“多謝張兄。”司馬朗、司馬懿兄弟看張遼如此有把握,不由臉上都是一喜,而他們身後的婦人、僕從和大小孩子也齊齊向張遼作禮道謝,姿態恭敬,盡顯司馬家嚴謹的家風。

“走!去見相國。”張遼正好想起一事,還需董卓儘快着手。順便也爲司馬家討個順水人情,反正歷史上的司馬八達都活了下來,顯然是董卓沒有殺他們。

司馬懿這個奇才既然見了,哪還能放過,雖然年齡還小,但正好慢慢培養,細細觀察。

而這司馬朗也不差,若是能將他們納入麾下,日後對自己也是一大臂助。他始終認爲,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也是曹操、曹丕死的太早,曹氏後人無能,給的機會,自既然知道此人的性情,自然不會犯曹操的錯誤了。

是自信還是作死,先收了再說。

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一百一十九章 請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五章 營房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十章 離開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八十章 奔襲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
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一百一十九章 請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五章 營房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十章 離開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八十章 奔襲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