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

張遼此番南下廣陵,還有一件私事,便是要渡江把岳父唐瑁一家接回來。

唐瑁本是會稽太守,當初張遼從潁川接走唐婉之時,唐母、唐翔一家都去了會稽。但在去年,陶謙爲了擴張實力,與李傕郭汜聯結,表奏王朗爲會稽太守,唐瑁算是被解了職務,隨唐翔住到了丹陽。

張遼知道丹陽兵亂,而且未來更亂,妻子唐婉也曾多次擔憂父母安危,他此行便決定將唐瑁一家接回河東或幷州,沒想到如今竟然聽到袁術要捉拿唐氏一家,這分明是因爲自己的緣故!

也虧得孫策此番前來告知,否則妻子一家真要遇害,自己可要愧疚一輩子了。

袁術,嘿!看來還要狠狠敲打一番。

孫策看張遼震怒,道:“策受袁術之託,本不該告於將軍,但策深恨禍及家眷之舉,是以告知將軍,策之家眷在廣陵,亦多爲陶謙忌憚,也常思搬走。”

張遼點頭道:“陶謙這廝與袁術一般不擇手段,也能做出禍害家眷之時,前番曹孟德父親便險些被害,多虧我趕到救下,伯符還是將家眷早早搬離的好。”

孫策嘆道:“只是如今亂世流離,策尚無基業,難尋一處安穩之地安頓母弟。”

張遼心中一動,道:“不若將令堂與弟妹遷至東萊或河東如何,某自認這兩處還是比較安定的,待他日伯符在江東建立基業,自可接回去。”

“河東與東萊?”孫策大爲意動。

張遼沉吟道:“河東之地,乃我經營數年,最是安穩,有河東書院,司馬徽、蔡邕、荀友若等大儒皆在,可爲教育之地,只是離這裡有些遠了。東萊學堂而今尚未完全建立,不過地近吳會,他日來往也方便。”

孫策忍不住起身徘徊:“將軍,且容我思之。”

張遼點頭道:“此事可細細思量,伯符……”

唳!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雕鳴,張遼一怔,很快貂蟬送進來一封信,張遼打開一看,不由面露喜色。

這信是從東萊傳過來的,此番他離開青州,將東萊兵力空虛的消息傳的紛紛揚揚,公孫度手下兵馬果然上當,萬數人衝上東萊海岸,殺向東萊郡治所黃縣,卻被太史慈、郝昭和牧寒領兵埋伏,一舉擊破,俘獲八千,更得巨船十二艘,可謂收穫巨大。

張遼心情大快,公孫度一事總算暫時了結,他要再進攻也是幾個月後的事了,自己一時倒不必急着趕回青州了,文有趙戩、諸葛玄,武有太史慈、牽招和牧寒,完全可以放心放手。

他收了書信笑道:“伯符,且先與我去校場一觀兵馬。”

孫策眼睛一亮:“如此大好。”

二人正要出門,張紘從後院出來,見到張遼便下拜,張遼忙扶起他:“張先生這是作甚?”

張紘哽聲道:“吾已聽蕭郡丞說了情由,此番笮融行兇,將軍先已提醒恩主,只是恩主不曾聽從,如此也罷,但若非將軍,我恩主滿門都要被笮融那賊子殺害,紘代恩主謝過將軍大恩。”

張遼嘆道:“張先生亦性情之人也,只是趙使君寬厚,不曾提防才遭大禍,如今人已去了,只能照看好他的家眷了。”

張紘道:“吾當以親待之,將恩主子女撫養成人。”

張遼點了點頭,他知道張紘家境不好,又道:“我已命人留下資財,是從笮融手中獲得,正用的應該,張先生只需費心照看即可,若是難尋安定之處,可安置到東萊。”

張紘朝張遼又躬身一禮:“吾以聽聞將軍撫卹百姓,今日方知將軍大義,且受紘一拜。”

張遼扶起他,笑道:“先生不必客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本該爲天下效。”

“好一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孫策與張紘眼睛皆是一亮,張紘讚道:“將軍真英雄襟懷也。”

張遼拉上他二人:“且先去校場一看兵馬。”

廣陵縣的校場在城外,張遼的三千騎兵大破笮融後就駐紮在這裡,同時還有笮融的七千俘兵。

張遼帶着孫策和張紘一路趕向校場,在快到達校場之時突然開口:“伯符可知吾曾借劉景升兵馬?”

孫策一愣,面色微變,搖了搖頭。他的父親是死於劉表之手,對劉表可謂仇恨之極。

張遼道:“吾亦知伯符與劉景升之仇,是以先言明此事,中平元年,文臺北上討董途中殺死荊州刺史王睿,董卓命劉景升爲荊州刺史,卻未給他一兵一卒,他路過軒轅關,我看他前途兇險,便借了他八百騎兵,護他到荊州。”

孫策俊朗的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吾父攻打荊州戰死,過不在劉表,但仇不可沒,他日定要報仇,尤其是黃祖小人,定要將其斬殺!”

張遼點了點頭,道:“文臺之死,甚是可惜,但冒進而不惜身,被亂箭殺害,伯符當引以爲戒,無論何時,身邊時刻要有親衛護從。”

孫策雖然激進,但絕非不明是非之人,聞言感激的道:“多謝將軍忠言教誨。”

張遼沉吟了下,道:“伯符,此番借汝八百兵馬如何?”

“八百?”孫策和漲紅皆是一怔,八百着實不算多,不過孫策一想張遼也是借了劉表八百,登時升起一股豪氣,笑道:“八百足以,劉表尚能取荊州,某絕不差於他,定能取吳會之地!”

張遼笑而不言,三人到了校場,守衛士兵見到張遼立時恭敬行禮,打開轅門,又有一人急忙要去報知典韋。

張遼擺手阻止了他,帶着孫策和張紘進了校場。

“殺!殺!殺!”

校場之中,典韋正帶着猛虎營和張遼的親衛營操練。

雖是操練,但典韋素來要求嚴厲,如同真正作戰一般,整個陣列散發出一股凜冽的氣勢,令孫策和張紘皆是面色一變,露出震撼之色,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強兵,雖然沒有戰鬥,那股氣勢是掩抑不住的。

尤其是孫策,他曾隨父親馳戰沙場,更能感受到這支兵馬的氣勢和殺氣,他便是父親最精銳的兵馬也遠遠不及。

張遼一進來典韋便看到了,但他沒有停下操練,直到將一套陣法操練完畢,才帶着三千士兵齊齊向張遼行禮:“拜見將軍!”

三千將士,三千聲音,皆是大吼出來,齊如一人發聲,而氣勢幹雲霄,令孫策和張紘不由熱血沸騰。

“諸將士辛苦,請起!”張遼聲音清朗。

“謝將軍!”三千將士聲音落下,刷的一聲站起,沒一個人散亂的,這種整齊劃一的氣勢從視覺上是極爲震撼的,孫策和張紘再次察覺到了張遼兵馬的與衆不同。

張遼帶着孫策和張紘來到陣前,看向陣中一人:“宋超出列。”

刷!

一個將領三步出列,筆直而立,正是校尉宋超,張遼手下曾經的八軍侯之一,最早從幷州丁原時就跟隨張遼的元老。

張遼又一聲沉喝:“親衛營左曲、猛虎營左曲出列!”

刷!

八百士兵整齊出列。

張遼目光掃過他們:“從今日始,爾等由校尉宋超統領,隨孫伯符作戰,聽他命令,視他如我!”

“將軍!”宋超與八百將士眼裡都露出震驚之色,宋超忍不住道:“我等不願離開將軍。”

“我等不願離開將軍!”八百將士齊聲大吼。

張遼肅聲道:“這是軍令!”

宋超與八百將士沉默了下,而後齊聲大吼:“領命!”

張遼點了點頭,轉身看向孫策:“伯符,這八百兒郎就交予汝了,而今他們是遵從我的軍令,但我更希望汝能折服他們,勿使他們心懷抗拒,戰力不顯。”

孫策目光掃過那八百將士,朝張遼躬身一禮:“謝將軍,孫策必不負誓言!”

張遼目光掃過八百士兵還有孫策,深吸了口氣,道:“三年前,我派司馬趙武帶八百騎兵協助劉景升,曾對他說過,安定荊州後,他麾下必然兵將衆多,派系林立,爭鬥複雜,若是還用的上我的兒郎,便留下用之,若用不上,還請遣回來,切莫讓兒郎爲他人所算……伯符,今日我還是那句話,我的兒郎不怕戰死,但請善待,平定吳會之後,若是還用得上,請留下用之,若是用不上,還請遣回來,切莫讓兒郎爲他人所算。”

張遼說罷,向孫策一禮:“這是我唯一的請求。”

“將軍!”宋超與八百將士眼眶通紅。

“將軍……”孫策深吸了口氣,抱拳回禮:“孫策絕不負衆將士!”

張遼點了點頭:“伯符明果獨斷,勇蓋天下,乃當世豪傑,但我的兒郎也不差,這八百兒郎都是從各軍中選拔出來的精銳,比之當初派去相助劉景升的要強。”

他轉身看向衆將士:“猛虎營左曲左屯左什將士,放下兵器出列!”

刷!有十人整齊出列。

張遼看向孫策:“伯符可赤手一試他們的武力。”

孫策大步上前,看向那十人:“孫策領教!”

刷!孫策話音一落,十個猛虎士便如同猛虎出匣一般朝孫策撲去,驚得張紘不由失聲驚呼。

孫策是高手,自然早有防備,尋常他一人能打數十人不成問題,但此番一上手,他心中便不由一驚,這十人竟然人人都極爲強悍,不差於當初他父親軍中的軍侯甚至司馬,不但力氣極大,氣勢兇悍,出手迅猛,而且自成小陣,彼此配合無間,孫策本還想留手,但此時用盡了全力,一時間竟然還拿不下來,反而落了下風。

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四十章 離開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五十章 不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
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四十章 離開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五十章 不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