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

張遼又是一聲大笑:“哈哈,咱倆就不必自誇了,雖然都是英雄,卻也不能驕傲。”

趙雲被張遼這話說的也不由莞爾,道:“文遠兄,何不再去小酌一番,家兄已備好了飯菜。”

一旁趙雲的兄長忙道:“正是,正是,難得有英雄與吾弟性情相投,卻不能認生了。”

“也罷,那小弟今天便厚着臉皮再蹭一頓,卻只怕日日大吃大喝,吃垮了子龍兄。”張遼咧嘴而笑。

趙雲不由失笑,連連搖頭。不過張遼已經來過數日,與他多次交談,他早習慣了張遼的諧趣言語,倒是大感親近。

樹上的知了不住的鳴叫着,二人置了酒菜,就在院中數下對飲暢談起來。

“子龍兄,”張遼舉起酒杯:“如何,可曾想好?”

他在滏口陘大敗張燕後,花了半個月時間,收降了張燕麾下十二萬兵馬和四十萬家眷,之後整編了三萬士兵,其餘的全部發去屯田,交給了典韋、郭嘉和沮授整編兵馬,審配和荀諶則打理屯田之事。而他自己則帶着袁基與張燕、高覽趕到了這常山國,一個首要目標就是招攬趙雲。

他讓袁基帶兵駐紮在外,自己先帶着幾個親衛登門拜訪趙雲,一上門就向趙雲挑明瞭身份,也數次提到過自己的志向,邀趙雲共圖大業,只是趙雲還有些猶豫。

此時張遼再次問起,看趙雲還有些遲疑,當即大聲道:“子龍兄,如今世道日亂,汝練得這一身本領,正當投軍從戎,大展身手,抗擊異族,守護百姓安定,此方是大丈夫所爲。”

趙雲沉吟道:“只是前些日子郡國張從事曾邀我帶領軍中義從去投薊候公孫瓚……”

張遼搖搖頭,道:“公孫瓚痛擊鮮卑,確實暢快,然而他恃武橫行,不恤百姓,手下皆是武夫,個個跋扈,又與劉幽州生了嫌隙,豈能長久,子龍兄大才,若隨了他,不但屈才,也未必會得重用,大好年華豈能蹉跎!”

看趙雲凝眉沉思,張遼當即拉着他的手道:“男子漢大丈夫,當做便做,何必遲疑!吾知子龍兄素來不欺弱小,愛護百姓,正與小弟志同道合,子龍兄若不信小弟的話,可隨我到河東一看,若是不願意留下,再回來不遲!”

趙雲看到張遼言辭懇切,終於點了點頭,做了決定,躬身一禮:“如此,雲便隨張使君效命。”

“哈哈。”張遼樂得合不攏嘴了,一把將他扶起:“莫喊什麼張使君,但叫我文遠便是。”

他此時心中極爲喜悅,放眼三國,趙雲絕對是頂尖之屬的人才,甚至比之呂布更強,他武力比呂布差些,但忠心與縝密卻勝了百倍,是難得的全面型人才,智勇兼備,忠義兩全,頗有大局觀,在執行命令方面更是從來不打折扣。

歷史上劉備一直用趙雲作爲中護軍,統領禁衛,而不是關羽和張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趙雲既忠心不二,又處事縝密沉穩,其他人均有所不如。

聽到張遼歡喜的言語,趙雲卻正色道:“雲若在山野,自能與使君兄弟相稱,而今追隨使君麾下,禮卻不可廢!”

張遼看到趙雲認真的神情,點了點頭,道:“便依子龍所言,公事依禮而行,私下我們還是兄弟。”

趙雲又道:“只是張從事這邊,雲恐要……”

張遼擺擺手:“無妨,冀州牧在此,也不允許常山國私自調兵投靠公孫瓚。”

趙雲這纔想起,張遼與冀州牧袁基頗有關聯,當即便不再多說。

張遼卻沉聲道:“從今日起,子龍便擔任我軍中司馬,爲驍騎營副統領!”

“喏!”趙雲躬身領命。

從一介白身陡然變成官秩千石的司馬,一旁趙雲的兄長臉上露出歡喜之色,趙雲的神情卻依舊鎮定,沒有大喜,反而是有了幾分凝重。

張遼心中很是滿意,神色凝重,才說明趙雲在思索着勝任司馬之事,想的是職責,而不是那種只爲了升官便高興不已的淺薄之人,這就是趙雲的品質了。

他如今手下就缺一個騎兵統領,早在上黨之時便謀劃着將趙雲招攬過來了,如今心願得償,自然頗是高興。

如此一來,有趙雲這位猛將統領騎兵,騎兵的作用一旦發揮出來,與典韋的猛虎營和鬼面軍配合,戰鬥力幾乎會翻倍!若是真訓練成了,二人配合,他日誰能抵擋,怕是呂布的狼騎兵也不成!

何況還有遠在潁川的高順,加上張郃,還有剛投靠的張燕,默默一算,自己手下的實力還真不小了。

隨後張遼給趙雲解釋着驍騎營的情況,聽到驍騎營竟然有將近五千騎兵,趙雲不由吃驚,神色更加凝重。

張遼看到趙雲凝重的神情,笑道:“要抵禦異族,騎兵必然是主力,將來驍騎營滿編要數萬,鎮守北疆,馳戰西涼,卻不能差了。”

趙雲默然點了點頭,眼裡露出堅定和振奮之色,沉吟了下,又問道:“不知驍騎營統領是哪位將軍?雲既爲司馬,卻要先行拜見。”

張遼指着自己哈哈大笑:“先前已拜過,卻不必再拜,驍騎營一向由我親自統領,如今便交給子龍了。”

趙雲一驚,臉上不由露出感動的神情,他沒想到張遼居然讓他做了自己的副將,如此一來,名爲副將,實則就是驍騎營的主將了。

他一介白身,初次投靠,便被張遼委以如此重職,心中豈能不感激。

一旁他的兄長更是神情激動,他們趙氏本是漢初南越王趙佗同宗,歷經四百年,家道衰落,與尋常百姓無異,而今自己的兄弟卻能任此重職,那趙家他日必定能興起了。

張遼看着趙雲感動的神情,呵呵笑道:“子龍,不知常山還有何人才可以引薦?”

趙雲聞言,神情一動,道:“末將有一摯友,頗通律法,或許使君能用上。”

張遼當即道:“如此甚好,吾前番軍中正缺一軍正,監管軍紀!”

趙雲臉上也露出喜色。

初平二年七月,張遼留高覽領五千兵馬鎮守常山國,而他則帶着袁基、趙雲,領五千兵馬自井陘西進,進入太原。

與此同時,整編了兵馬的典韋從上黨出兵,與張遼兩路齊進,攻打太原。

太原郡對這突如其來的兵馬全無防備,加上張遼早派暗影與數百猛虎士混入太原晉陽城,是以太原不過一日而下。

攻下太原後,張遼還沒喘口氣,突然從河東傳來消息,董卓要召他入長安。

於此同時,從潁川傳來另一個消息,袁術與孫堅合兵攻打陽翟,陽翟被破,高順帶着唐家退入山中,袁術與孫堅卻仍是窮追不捨。

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六章 華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七百章 回府第三十二章 戰!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三十六章 擔憂
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六章 華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七百章 回府第三十二章 戰!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三十六章 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