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

董卓搖頭道:“奈何諸將士皆是涼州人,劫掠成性,他們跟隨老夫東征西討,也不好太過約束。”

“軍紀嚴,則戰力強。”張遼正色道:“屬下所領新兵敢戰王匡與袁紹,皆賴軍紀也!”

董卓聞之肅然,他曾感受過張遼手下的士兵,張遼往陣前一站,每一個士兵敢有任何動作,張遼一聲令下,那些士兵列陣直撞南牆。那嚴格的軍紀所形成的氣勢,曾令他也心服不已,這是他的羌胡兵從來沒有過的。

看到董卓遲疑,張遼加了一把火:“所謂軍令如山,相國下令劫掠,他們便劫掠也罷,但此次相國下令不許劫掠,若是那些將士還敢肆意妄爲,陽奉陰違,不尊號令,如此軍士,不聽相國指揮,難道不該整肅嗎?”

董卓面色陡變,張遼這一句話算是擊中了他的心坎,他憑藉軍隊起家,最注重軍權,如果手下將士真的不受自己約束,那的確是該整肅了,當即道:“便依文遠所言,不過量刑要注意,不可濫殺。”

張遼心中大鬆了口氣,其實這一點纔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羌胡兵乃董卓嫡系,要處置,他必須獲得董卓的許可。而整肅了亂軍,百姓傷亡就完全在可控之中了。

他看董卓還有些猶疑,忙道:“相國英明,如此有序遷都,士兵護送,才令百姓感恩,令世人矚目,纔不致令關東世家鄙薄,令後人指罵,亦知相國乃明相也。”

董卓點了點頭,他幾度不惜自降身份拉攏世家,但關東世家對他的抗拒和鄙薄一直存在,他豈能不心存芥蒂!如今張遼說的也對,自己當是做出一件事讓他們看看。他強行遷都,是爲了政治目的,並非着意禍害百姓,如果既能遷都,又能免除百姓大批傷亡,他何樂而不爲?

接下來的幾點就簡單多了,不至於讓董卓爲難,張遼接着道:“其五,爲老者備舟車,爲弱者備驢馬,將不可長途跋涉之老弱孕婦就近安置於新垵、澠池、陝縣、弘農,或河陰、平縣等邊縣,而青壯安置於三輔,如此壯者可爲相國所用,而老弱亦不至於因長途跋涉而亡。”

“其六,遷徙者當爲雒陽腹地百姓,周邊山地之中的小鄉小裡不必驚動,可減少耗費。”

“其七,配置醫師,五人一隊,十里一置,以防病者傷者。”

最後,張遼抱拳:“此七點便是屬下所想,唯相國明斷。”

“好!很好!”董卓拊掌大笑:“聽文遠一說,老夫才知遷都竟能如此周詳,老夫亦知文遠曾爲雁門郡吏,不想竟有如此之能,可謂文武雙得也,哈哈哈!”

“相國過譽了。”張遼沉聲道:“此七點亦是知易行難,需要雒陽衆多官吏配合,若是行有偏差,也難得其效。”

“不錯!”董卓沉吟片刻,擡頭看向張遼,臉上滿是威嚴,沉聲道:“文遠,老夫命汝督遷都之事,汝可有異議?”

張遼肅然道:“末將領命,若有不逮,願受處置!”

“很好!”董卓當即命令道:“老夫相府還缺一個司馬,汝便暫且擔任老夫的相府司馬,代老夫督雒陽黎庶遷徙之事,河萳尹之下大小官吏,由爾自專,皆可處置!老夫再派文優輔助與你,莫要負了老夫之望!”

“末將領命!”張遼心中狂喜,先前對於遷都的一些思量和自己剛纔費得一番口舌總算沒有白費!相府司馬官秩是一千石,如今雒陽百官西行,校尉以上將領也在守衛各關,除了河萳尹和司隸校尉,他算是很高了,最重要的是相府司馬代表着相國董卓行事,這就是一柄尚方寶劍,足以威懾兩千石大員了。

他本只想着讓董卓接受自己一些建議,百姓便會少一些傷亡,沒想到董卓竟然把大權交給了他!

這令他心中又是驚喜,又是凝重,百萬人口遷徙,這可是一份沉甸甸的重任,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其中牽扯着多少利益糾葛,絕非那麼簡單!做得好了,自己能拯救多少百姓,也能得到多少聲望,做的不好,那可就是一份沉重的揹負了。

他看向董卓,沉聲道:“相國,磨刀不誤砍柴工,屬下需要召集如今留在雒陽的河萳尹以下、亭長以上大小官吏,並要三日準備時間,這三日,所有百姓不必行動,三日之後,開始遷徙。”

“三日?”董卓沒有反駁,而是問道:“幾日可以完成?”

張遼沉吟了下,肅聲道:“半月之後,雒陽一空。”

“很好!”董卓起身大聲道:“老夫便予你半月,半月之後,老夫要火燒雒陽!要把這方圓兩百里夷爲平地,化作老夫涼州鐵騎的戰場,縱橫馳騁,誰人能當!哈哈哈哈!”

張遼看着董卓張狂的樣子,沉默了下來,沒有開口阻攔,他能救下這些百姓已經算是不錯了,至於火燒雒陽,他真的無法顧及了,得寸進尺,恐怕適得其反。

“汝且去開陽門佈置,老夫這就傳令雒陽各軍和大小官吏,今日去開陽門聽汝號令,文優稍後敢去輔助於你。”

“是!”張遼領命退下。

董卓看着他的背影,不由慨嘆一聲:“偏偏這文遠每次都能說服老夫。”

李儒笑道:“想來是因爲他有一腔赤誠,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文遠所說這些事項,那些大臣豈能不知,比之那滿朝大臣,或是畏懼相國而不敢言,或是陽奉陰違,或是冷眼旁觀,或是自顧家業,文遠要好的多。”

“不錯,文遠倒有一番俠義心腸,爲了黎庶而甘冒大險。”董卓突然又慨嘆了一聲:“如果老夫愛子沒有夭亡,也該有這麼大了,那性子倒與文遠很是相像。”

李儒一怔,他忽然也發現,張遼與董卓夭亡的兒子還真有那麼一點相像,甚至性格也有幾分相似,難怪董卓對張遼很是特殊,很多時候明明看出了張遼的意圖,但卻不點出,送馬、送糧、送兵器、送輜重,送女人,雖然這也是張遼自己憑能力爭取來的,但董卓卻掌控着主動權,給與不給只在他一念之間而已。

文遠那小子還真是好運,李儒不由羨慕起來。

他看董卓爲了亡子有幾分傷感的樣子,突然想起一事,忙安慰道:“董校尉前兩日不是來報喜了,宮中有兩個宮人懷了相國的貴種,而今已經送來府中了。”

“不錯!正是!”董卓一想起此事,不由哈哈大笑,神情暢快無比。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來報:“稟相國,雒陽令司馬防之子司馬朗並一衆家眷帶到!”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十五章 厚黑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七百章 回府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八章 風物第十九章 橫衝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十五章 厚黑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七百章 回府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八章 風物第十九章 橫衝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