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奔襲

董卓夜襲青風嶺渡口?!

王匡霎時間睡意全無,一下子爬起來,披頭散髮的急匆匆趕向縣府大堂,心中猶自有些不信。

到了大堂裡見了幾個悽悽慘慘逃回來報信的士兵,其中竟然還有兩個是王匡認識的,正是白日裡派往青風嶺渡口駐紮的守軍!

王匡才一下子確信了董卓夜襲的消息!

怎麼辦?!王匡一下子有些懵了!

要知道,當初無論是袁紹麾下的幾個謀士還是他們幾個諸侯,都一致認爲董卓如今四面楚歌,兵力捉襟見肘,絕不會主動開戰,唯有先謹守雒陽八關,掃平白波、安撫關中和朝堂,至少還有數月時間,何況朝內還有鄭泰、伍瓊、周毖等大臣暗中援助,阻止董卓出兵。

此次董卓在平陰和孟津大張旗鼓,他們都認爲是虛張聲勢,分開兵馬也只是以防萬一,誰能料到董卓會發動突襲?

王匡一時心亂如麻,直到身邊郡丞提醒他,他纔回過神來,急忙吩咐:“速速去請崔使君來。”

他口中的崔使君是西河太守崔鈞,乃河北名士,出身博陵崔氏,乃原太尉崔烈之子,頗有謀略,爲王匡所敬重。

不多時,一身文士服、頭着縑巾的河太守崔鈞快步而來。

王匡急忙說了青風嶺渡口的情況,崔鈞臉色一下子凝重起來,又詢問了一些細節,沉聲道:“渡口未動而後方遭劫,此必是迂迴突襲,況董卓的羌胡兵作戰一向兇猛,青風嶺渡口危矣。”

王匡一下子急了,他最近一直在招兵,但直到如今手下也只有四千八百多兵馬,而青風嶺渡口就有三千多,一旦那三千人全軍覆沒,他的實力就去了大半,哪還有資本作爲一路諸侯!

“不行!一定要派兵增援!”王匡斷然道。

崔鈞搖頭道:“公節慎重。”

王匡沉聲道:“如今董賊主力都在河東與白波作戰,雒陽留的不過是收編的人馬,戰力不強,便是突襲,吾佈置在渡口的三千兵馬也並非沒有抵抗之力,韓浩一向謹慎勇敢,何況還有一千兇悍的黑山賊,董卓沒那麼容易得手,此時必然還在鏖戰,只要速速派援軍過去,事有可爲。”

“這……”崔鈞也遲疑起來,王匡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他雖然感到有些不對,但也說不出什麼。

而且青風嶺渡口位置確實很重要,一旦被破了,河陽城也就危險了。

就在他遲疑之時,王匡已經着急下令:“速速命方悅帶一千兵馬連夜趕赴青風嶺渡口增援!”

崔鈞叮囑了一聲:“沿途一定要小心,以防董賊伏兵。”

王匡擺手道:“無妨,東面河陽津有袁車騎大軍在,董卓豈能分出如此多兵馬埋伏,料想突襲青風嶺渡口的兵馬不超過三千,便是有埋伏,也在臨近青風嶺渡口一帶,吾命方悅小心便是。”

崔鈞道:“調出一千兵馬,如今河陽城只餘下一千多兵馬,防禦空虛,可向袁本初先借些兵馬來守衛河陽城。”

“正該如此!”王匡一拍手:“天明之後,吾便派人去見袁車騎。”

……

王匡和崔鈞對董卓能派出突襲青峰嶺渡口的兵力估計沒有錯,就是三千左右,再多瞭如今董卓也確實派不出。

而且因爲雒陽有內線,關東諸侯對董卓麾下各路中郎將和校尉的行蹤和防守地點都有掌控,對小平津他們自然也有了解,一個外放的文士做都尉,不值一提,他們更多的關注的是孟津的胡軫。

至於張遼,這個二十歲出頭的軍司馬,他們完全沒有在意。

但無論是王匡還是崔鈞都沒料到,就是這個籍籍無名的軍司馬,年紀輕輕的小子,居然帶着三千人,連夜突襲,在一個時辰內解決了青風嶺渡口戰役,並毫不停頓,閃電般的連夜撲向河陽城!

其果決膽大程度,令人不可置信。

王匡派往增援青峰嶺渡口的方悅剛出城不到八里,就被張遼帶兵伏擊!

當初董璜給了張遼二百把強弓,張遼沒有浪費,從軍中抽調懂得射術的士兵,湊齊了二百弓箭手,一百歸在精通射術的楊漢手下,另一百則由張遼親自統領。

此次伏擊,楊漢在北,張遼在南,王方麾下的五百羌胡兵由趙武率領,在西,高順則率五百人在東,斷後。

在匆忙趕路的方悅與一千援兵進入埋伏圈後,楊漢的麾下的一百弓箭兵和張遼親領的一百弓箭兵首先發動襲擊,隨後高順的五百幷州兵和原本王方手下的五百羌胡兵東西夾擊。

這一千援兵在沉睡中被喚醒,肢體都還沒恢復過來,睡意朦朧,正是狀態最差的時候,猝不及防之下哪能抵抗,幾乎是瞬息之間就大舉潰敗!

看着此地戰局已定,張遼徹底瘋狂了一把!

他留下五百羌胡兵歸高順指揮,讓高順負責這裡的伏擊,他則與趙武和楊漢脫離出來,先命楊漢帶十幾個人扮作河內兵再次去河陽城求援,只說方悅在途中遇到五百賊人襲擊,短時間內不能取勝,怕誤了增援大事。

與此同時,張遼又命趙武帶了四百人在距離河陽城三四里處埋伏,他則帶了五十多精銳疾奔河陽城!

左慈已經去打探了河陽城的情況,河陽城只是一個縣城,因東漢安定一百多年,河陽城又在內地,沒有建立軍事防禦體系,原本的城池早已破舊不堪,又因河陽城東西各有青風嶺渡口和河陽津作爲防線,王匡起兵後,對河陽城也只是略作修復,如今的城牆多處有殘缺,高度也不過丈許,除了城門外,其他地方也只有兩磚之厚。

張遼得知這個情況後,哪還會客氣。

河陽城內,王匡接到楊漢等河內人的求援,這就是張遼的高明之處,因爲之前剛有過一次求援,虛虛實實,早已失去方寸的王方不宜有詐,聽說只有五百賊人,也不慌亂,又派出五百人出去支援。

這五百援兵出城三四里,便被趙武埋伏,帶路的楊漢更是突然襲擊刺殺了將領,五百援兵大亂,很快被趙武等人擊潰。

此處已經極爲接近河陽城,河陽城中的守軍聽到了隱隱傳來的廝殺聲,不由驚疑不定,又報知王匡。

一夜之間,張遼以已經結束的青風嶺渡口戰役,虛實相間,圍點誘援,閃電般的發起一波又一波的伏擊,一步步逼近河陽城,讓手下一衆士兵興奮之極,絲毫不感到疲累。

而河內太守王匡卻徹底懵了,一夜之間,不知不覺,他手下的兵馬已經只剩下三百人!而那不知情況的戰鬥已經逼近了河陽城。

王匡慌忙之下又叫來崔鈞商議,而崔鈞此時也聽到了廝殺聲,發覺情況不對,急匆匆趕來,一聽王匡敘述情況,立時頓足不已,知道王匡中了圍點打援之計了。

回過神來,他也有些發懵,如今的河陽城算上王匡的三百士兵和他手下的五百多士兵,也只有八百人,一旦敵人來攻,哪還守得住?

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二章 左慈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一百五十六章 喝下去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十八章 風物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九十六章 威望
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二章 左慈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一百五十六章 喝下去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十八章 風物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九十六章 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