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

烈日炎熱如火炙烤,龍舒水南岸這片大地上,慘烈的大戰已經持續了半個時辰。

一支騎兵在戰場上縱橫馳衝,留下一地屍體,然而還有數不清的人馬從不遠處鄉里大喊着衝出來,一波一波不見盡頭。

“殺!”

張遼的聲音是嘶吼出來的,鉤鐮刀劃過弧形,鋒芒過處,擋在身前的兩個敵人連頭帶肩被劈作四截!

鉤鐮刀一回,又一個衝上來的敵人脖子被鉤鐮勾斷。

飛濺的鮮血混着汗水,讓張遼的眼睛有些模糊,先前他一發現不妙就立即後撤,然而還是沒有衝出包圍,這裡埋伏的敵人太兇悍了。

在這半個時辰內,張遼帶着六百騎至少斬殺了近三千敵兵,然而這些敵人非常頑強,幾乎是個個奮不顧死,讓他的騎兵速度越來越慢,而且在慘烈的廝殺中已經摺損了一百多騎。

要知道他所帶的這些騎兵全是精銳,個個都能以一當十,損失一百騎已經是南下以來最大的損失了,讓張遼心中殺機劇烈。

他能夠感受到,最先圍上來的這些敵兵全是死士,否則又怎能讓他的騎兵損失如此之重!

餘下的五百騎也是個個帶傷,激烈的廝殺了這麼久,體力均在下降,酷熱的天氣又加劇了體力的消耗。

與巢湖那些匪寇不同,這些死士配有盾牌,而且極爲兇悍,便是被長槍刺中,也要死死抓住長槍,等候另一個死士從旁攻擊,很多騎兵就是這麼陣亡了。

還有一些騎兵的戰馬被射殺或刺死,落地後很快被那些死士圍起來,來不及救援就被羣攻殺死。

在這場廝殺中,張遼是那些死士攻擊的重點目標,但無論多少死士進攻,在張遼面前都是寸步難進,不但有親衛護持,張遼本身就是萬人敵的存在,他已經數不清自己殺了多少人,握着兵器的手心溼滑,分不清是血水還是汗水。

戰馬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氣,騎兵的箭矢已經射盡,箭騎兵也換上了武器衝殺。

又一波衝殺過後,敵人留下一地屍體,倉皇退卻,最先衝上來的那批死士已經基本死傷殆盡,餘下的那些敵兵一時間不敢進攻。

張遼手握鉤鐮刀,回過頭去,跟隨的六百騎兵已然不足四百,卻依舊殺氣凜然,兇悍無畏。

目光掃過那些慘死的同袍,張遼眼裡閃過痛惜之色。

但眼下不是悲痛的時候,張遼望了一眼北面的龍舒水,又回望南面敵人設伏的穀道,經過半個多時辰大戰,此時穀道兩旁高地的伏兵都已經下來參戰,只有穀道前阻攔着數千敵兵。

張遼目光陡然一厲,鉤鐮刀直指穀道:“向南衝鋒!突圍!”

他在戰鬥中已經觀察很久了,四面皆敵,兩旁的鄉里不必說,那裡不知埋伏着多少敵兵,而且小道牆垣交錯,障礙堆積,不易突圍。

從戰局上看,北面來時淌過的龍舒水是最佳的突圍方向,但敵人既然設了埋伏圈,又怎會不斷他的後路!

張遼通過幾次試探和觀察,斷定北面是個更大的陷阱,那個方向看似容易,實際上更加兇險!

事實上張遼從一開始認準的突圍方向就是南面的穀道。

穀道看似突圍最難,很容易設陷阱,實則未必。

因爲張遼此番從巢湖出發,行軍急速,敵人縱然收到情報開始設伏,能調動如此多的兵力已經是驚人了,絕對沒時間準備什麼陷阱工事,是以穀道中更大的可能是沒有陷阱,唯一的阻礙就是穀道兩旁高地上的敵人,在那上面可以拋石滾木,對他們的突圍形成最大的威脅。

所以他只能不斷向北突圍,迷惑敵人,慘烈的廝殺將高地那些敵兵吸引下來,直到此時高地上幾無敵兵,而且穀道中有敵兵行動,足以證明沒有陷阱,他才下令騎兵迴轉,向南突圍。

雖然從戰場到穀道口這兩三裡距離足有六七千敵兵,是四個方向中最多的,但張遼就認準了這個方向。

“殺!殺!殺!”

對於三百多騎而言,無論多麼慘烈,只要張遼這個靈魂在,只要張遼一聲令下,只要張遼長刀所向,他們就立時氣勢如虹,刀山火海也敢毫不猶豫的蹈過去!

張遼一馬當先,鉤鐮刀左右橫掃,四百騎緊跟其後,向敵兵南線發起最猛烈的攻擊。

南面這六七千敵兵自開戰以來就一直追着張遼的背後打,雖然震懾於張遼鐵騎的戰鬥力,但因爲在如此激烈的戰鬥中張遼始終沒有將主攻方向放在他們這邊,導致他們漸漸失去警惕心,認爲張遼不會向南突圍,原本的陣型也在追趕中失去了緊湊。

卻不防備張遼此時陡然轉了方向,朝兵力最強的南邊衝過來。

南線的將領面色大變,他可是親眼看着這支鐵血騎兵在這片戰場上創造了怎樣的殺戮,此時看到這支騎兵的竟然朝他們這邊衝過來,不由寒毛陡立,嘶吼道:“結陣!快結陣!快!”

那些士兵也是慌作一團,那將領陡然又想起了什麼,厲聲道:“丙曲、丁曲速速上高崖,張遼要從穀道突圍!”

然而騎兵奔衝速度何等之快,象龍速度更是風馳電掣,那個將領正在指揮戰鬥,張遼象龍已經奔至,手起刀落。

在衆人驚駭的目光中,那將領人頭滾地,猶自帶着茫然。

象龍再次突進,張遼又一刀斬斷了將旗,緊跟着他身後衆騎兵奔至,朝南線撕裂。

……

龍舒水北岸的密林中,道路拐彎處,數不清的士兵正在挖陷阱,設絆馬索,丟鹿砦、拒馬。

一個相貌威嚴的中年人站在密林中,遙望河對岸戰場,他正是廬江太守劉勳,袁術手下重臣之一,坐鎮廬江,擁有數萬兵馬。

此時的劉勳本該率大軍進入豫州救援袁術,或是協助張勳防守壽春,或是在廬江西北防禦臧霸與黃忠南下,或是在自己的大本營皖城,但他卻出現在了這裡,顯然目標就是張遼。

劉勳身旁還有一人,一襲青衣,面色冷肅,看着不遠處的戰場,眼裡盡是殺機。

劉勳看了此人一眼,道:“袁統領,聽聞陛下在汝陰遇害,不知是否謠傳?”

袁統領冷冷的看了一眼劉勳:“陛下生死,自有天命,某隻知陛下有詔,不惜一切誅殺張遼!”

劉勳接觸到袁統領冰冷的目光,不由打了個冷顫,強笑一聲:“吾從前方調一萬兵馬至此,便是要殺張遼,張遼不過六百騎,如今喪失近半,其死必……”

話未說完,忽然有一個青衣人急忙來報:“統領,不好了,張遼正向南突圍,谷口怕是難以阻擋!”

袁統領神色一冷:“袁刀,速速告知袁槍、袁戟、袁射,帶飛騎抄小道截殺張遼!”又向劉勳道:“劉太守,守好此處,張遼若逃,汝亦大禍臨頭。”

說罷,袁統領頭也不回大步離去。

劉勳看着袁統領的背影,神色變幻不定。

這時,劉勳另一側一個青年問道:“這袁統領卻是何人?”

劉勳搖頭道:“吾對此人所知也不多,只知他乃陛下親信,本名不知,被陛下賜名袁殺遼,這幾年隱在巢湖一帶暗中爲陛下培養死士,有千人,個個善騎射,號爲黑風騎。”

“竟是黑風騎!”青年不由色變。

劉勳奇道:“子揚亦知黑風騎乎?”

青年面色凝重的道:“半年前,巢湖最厲害的匪寇是鄭寶,其次張多、許幹,那鄭寶最爲驍勇,觀天下大亂,意欲劫持百姓渡江,要吾爲之劃策,吾本不願,又患其勢,不想鄭寶招惹了一股勢力,一夜之間塢壁被破,鄭寶人頭落地,麾下大小頭領死傷殆盡,上萬人馬惶恐而散,緊跟着數日之間,張多、許幹亦亡,吾探知那股勢力便是黑風騎,沒想到竟然是仲氏秘衛,此人統領!”

劉勳所有所思的道:“袁殺遼……袁殺遼,莫非此名竟是專爲殺張遼而取乎?抑或陛下組建黑風騎就是爲了殺張遼……”

劉勳說到這裡,也不由悚然。

那青年則是沉吟道:“傳言黑風騎有一個頭領,五個副頭領,方纔袁殺遼呼喚了袁刀、袁槍、袁戟、袁射幾個名字,若還有一個袁劍的話,那合起來就是刀槍劍戟射殺遼……”

“刀槍劍戟射殺遼……”劉勳喃喃道:“陛下究竟與張遼有何大仇?竟至於此!”

也難怪劉勳不知,如今除了張遼和薛明、郭成,袁術這邊知道雒陽道上張遼暴打袁術之事的也只有紀靈了,當初跟隨的袁術的護衛和那個姬妾出了雒陽就全部被滅口了,因爲這些人在身邊,袁術就始終覺得他們眼裡透露着嘲諷,豈能忍受?也虧得薛明和郭成被張遼劫持走,否則二人也難免被害。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強於仇恨,爲了報當初的奇恥大恨,袁術比歷史上發憤圖強了太多,不但兵力比歷史上雄厚,而且出了用小人偶詛咒張遼外,還專門訓練出一支死士,更爲幾個頭領取名“刀槍劍戟射殺遼”,就是爲了殺死張遼。

如果張遼知道這一切,就會真正理解“打人不打臉”這句俗語的緣由了,尤其是對於袁術這種任性妄爲、心高氣傲的主,打臉之仇更甚於國仇!

只是這種仇恨帶來的強大往往容易劍走偏鋒,並不算真正的強大,所以袁術沒來得及看到張遼身死,就在豫州戰場上遭遇大敗。

劉勳不知道這些,慨然道:“張遼已不足四百騎,遭袁殺遼截殺,其亡於此,天下又生變也。”

青年神色凝重的道:“使君,張遼不亡也罷,若其亡,其麾下猶有數萬兵馬在北,九江、廬江必遭大禍,還望早做準備。”

“子揚多慮矣。”劉勳不以爲然的搖頭:“張遼其強於董卓乎?董卓死,十萬涼州人自相內鬥,幾至消亡,而今張遼在揚州不過兩萬兵馬,張遼一死,彼等不足爲慮也。”

“使君!”

青年還要再說,卻被劉勳阻止:“張遼不過一人也,不見三頭六臂,非神哉!”

這時,有人來報:“使君,細作傳來消息,張勳領一萬兵馬,帶袁氏一族從壽春而來,意欲借道,渡江前去投奔孫策。”

劉勳眼睛一亮,徘徊兩步,立時命令道:“可速截之!不可使其渡江!”

青年看着劉勳神情興奮的離去,不由暗歎,他先前便勸劉勳不要參與伏擊張遼,劉勳不聽,如今勸劉勳做防備,劉勳還是不聽,看來自己要早做打算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章 華雄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四十章 離開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十章 離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二章 左慈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章 華雄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六章 華雄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
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章 華雄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四十章 離開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十章 離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二章 左慈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章 華雄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六章 華雄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