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

幾乎同時,田豐也與郭圖想到了一處,他用了反推法,假設張遼沒死,那得出的結論就是張遼開始謀劃河北了。

田豐對自己這個猜測感到驚駭,急忙去找袁紹,勸阻道:“張遼擅長用兵,詭詐無常,不可輕視。眼下四方皆動,實爲異常,若張遼果真未死,必是在謀算河北,如今形勢危如累卵,不如暫且固守,以不變應萬變,再暗中聯結曹操,遠交近攻,奪取河內不遲。”

哪料到袁紹根本不聽他的,田豐的一切推斷都是建立在張遼未死的前提下,可是袁紹根本不相信張遼未死,認爲眼前正是他舒展手腳的良機。

田豐性格強硬,於是強諫,並以昔日討伐董卓時張遼攻取河內大敗袁紹爲例,極言張遼之狡詐。

哪想到袁紹心底一直以河內之敗爲恥,此時本就不耐煩,又聽田豐揭他傷疤,登時大怒,想到田豐此前多次剛而犯上,決定給他個教訓,立即命人將田豐軟禁了起來。這也是張遼挖走了沮授和審配,讓袁紹依仗田豐較多,否則早就把他投入大牢了。

即便如此,田豐也是心如死灰,出門便嘆道:“吾見河北之敗也。”

這話正好被趕來報信的許攸聽到,許久進去便告訴了袁紹,袁紹心中對田豐更是慍怒。

許攸給袁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河內有變,河內太守橋瑁突然公然指責徐晃暗通河北,並引來徐榮驅逐徐晃,河內大亂,徐晃派人向袁紹求救,表示願意獻上朝歌連同二十萬石糧草和十萬金錢,請袁紹出兵相救。

袁紹大喜,當即命文丑加快出兵,與徐晃合戰徐榮,奪取河內郡。

一日後,文丑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在朝歌駐紮,並且接到了二十萬石糧草和十萬金錢,而且徐晃已經答應三日內趕赴鄴城來見袁紹。

袁紹原本心底的擔憂登時少了幾分。

再一日,河內再次傳來消息,徐榮來攻打徐晃,看到文丑突然出兵,大罵徐晃,並且向西退走,連河內太守橋瑁也逃離治所懷縣,文丑與徐晃已經兵進修武縣。

與此同時,顏良也帶兩萬兵馬與逢紀趕往中山,顏良原本就駐紮在鉅鹿與安平一帶防禦中山、常山,此次兵進中山並不難。

而中山也傳來消息,郭嘉和趙雲已經向幽州移兵。

至此袁紹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但大變就在一夜之間發生!

建安二年九月中,就在文丑進駐河內的第四天黎明,徐晃與徐榮突然合兵夜襲其大營,此時文丑已經失去了警惕心,許攸被楊漢暗中送的財物迷了心,根本沒有任何防備。

高幹也被徐晃拉着去了朝歌,準備赴鄴城去見袁紹,卻沒想到徐晃半夜返回,突然與徐榮襲擊文丑大營。

三萬對突襲兩萬,火勢連天,騎兵奔騰,河內大戰在修武縣全面展開。

幾乎同時,高順領兩萬兵馬從飛狐陘進擊中山,本來已經進入幽州地界的郭嘉與趙雲也突然回兵,合共四萬兵馬,夾擊顏良兩萬兵馬。

袁紹收到消息後,險些吐血,他急忙派兵增援文丑與顏良,但兵馬剛派出去,張燕與典韋就帶兩萬兵馬從上黨出滏口陘,攻打冀州趙國,直逼魏郡。

東面青州,剛剛與太史慈打敗公孫度跨海兵馬的甘寧也帶一萬兵馬猛攻冀州清河國,直逼魏郡。

袁紹收到消息後大驚失色,他此時哪還不知道自己上了當,而張遼恐怕真的沒死,否則他的屬下不會有如此密切的協同作戰能力。

事實上袁紹此次可謂謹慎,向河內與中山派出的兩路兵馬各有兩萬,又是一流猛將配一流謀士,足以應對變故。

但他沒想到的是,郭嘉這次的謀算非常簡單,並沒謀算將他派出的兵馬一舉殲滅,郭嘉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袁紹分兵。

袁紹這些年經營冀州有方,擁兵十萬有餘,而且在冀州境內各處的分佈頗有章法,文丑在南,顏良與袁熙在北,高覽與袁譚在東,淳于瓊與袁尚在西,一方遇襲,左右皆可援助,十萬兵馬抱成一團,憑藉幾處堅固的外圍城池,猶如一個鐵桶陣,牢牢拱衛着袁紹的地盤。

如果郭嘉直接強攻,即便是四面同時發起攻擊,也將面臨極大的阻力,而且攻得越猛,袁紹的兵馬會收縮的越緊,到最後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了,不但傷亡不小,而且很可能出現變數。

所以郭嘉就是要趁着這次四面傳揚張遼身死消息的機會,調出袁紹的兩路兵馬,破了他的鐵桶陣,而後傾盡兵力發起雷霆攻勢。

袁紹和一種謀士只想着防備郭嘉與徐晃謀算他們派出的兵馬,卻沒想到郭嘉只是要達成一個更簡單的目標而已。

正是越簡單,越容易迷惑人,許攸、逢紀等人爲利所惑,又認爲張遼已死,一時之間竟然沒想到郭嘉這個僅此而已不值一提的小小意圖。

於是一日之間,整個冀州雷霆乍響,天翻地覆。

當然,這也得益於張遼當初行動快,掌控太行八陘,對攻打冀州完全佔據主動優勢。

河內大戰持續了將近一日,文丑不敵徐榮與徐晃步騎配合,大敗逃走,麾下兩萬兵馬或死或傷或逃或成爲俘虜,文丑受傷,帶着不到兩千人逃回魏郡鄴城。

中山郡的顏良更慘,他遭遇到了張遼麾下最強悍的高順陷陣營和最頂尖的戰將趙雲。

萬軍之中,顏良逞個人武力,被趙雲一槍刺死,麾下兩萬兵馬被高順的陷陣營和趙雲的輕騎兵掩殺,死亡過五千,餘下的全部成了俘虜。

西面趙國,淳于瓊排兵佈陣頗有章法,但遇到了兇悍的典韋,由張燕帶着兵馬牽制淳于瓊大軍,典韋帶着猛虎營直衝淳于瓊中軍,實施斬首行動,淳于瓊被典韋一戟射死,麾下兵馬潰逃。

典韋和張燕帶兵一路直奔袁紹的大本營魏郡鄴城,張燕的左右遊擊與典韋的正面突進配合的極爲巧妙,途中遇到兵馬阻攔,全部被他們橫掃,他們成爲第一批抵達魏郡鄴城的先登。

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七百章 回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七十章 朦朧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章 左慈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
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七百章 回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七十章 朦朧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章 左慈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