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

這是一次聯合出擊,北海相孔融的兵馬也出動了,鮑信、劉備加上孔融派來的兵馬共計一萬五千人,三日之間,斬獲上萬賊寇,東萊郡和北海國的賊寇損失慘重,許多小股賊寇直接被一窩端了。

不過還有李條、從錢、王營等大賊和不少小股賊寇聞風而走,或是躲入深山,或是退入海島,一時難以尋找。

三月初五,張遼又在廣平縣召開誅賊大會,東萊、北海共有數萬百姓參與,凡是被百姓指認作惡多端的,直接斬首示衆。

是日,賊寇頭顱堆積如山,令僥倖逃過一劫的東萊、北海諸賊又恨又怕。

東萊、北海境內一時靖平,賊寇無蹤,呈現出十多年來從所未有的安定,而張遼憑着這一雷霆手段迅速融入青州,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擁戴,誰都知道這新任青州牧嫉惡如仇,敢作敢爲。

與此同時,張遼宣佈了編戶和屯田的政令,令郡縣震動。

三月初八,又一個消息傳遍東萊,前來協助青州牧作戰的濟北相鮑信、平原相劉備、北海相孔融兵馬各回本郡,只餘下青州牧八百兵馬駐紮在廣平縣,勢單力孤,而青州牧正在緊鑼密鼓招兵,擴充實力。

這個消息傳開後,那些躲入深山和海島的賊寇登時騷動起來,三月初十,東萊大賊張饒、李條、從錢、王營聚攏各處流寇共兩萬人,氣勢洶洶的攻打長廣縣,圍困了管氏塢,誓要殺死青州牧。

東萊震驚!

無數官吏和百姓都在暗中猜測和惋惜,這個強勢的青州牧是否曇花一現?

兩萬賊寇攻打管氏塢,氣勢洶洶而來,本以爲能輕而易舉攻破管氏塢,殺死青州牧,但事實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他們不少人曾來過管氏塢,但如今他們才發現,管氏塢外的護城河被拓寬了近一倍,而且更深,裡面丟滿了荊棘竹刺,連對面的側壁也插滿了竹刺,他們帶來的填坑沙袋根本不夠用。

倒是有幾架粗糙的攻城梯,只堪堪架上就被城上弩箭射殺了架梯士兵,而後從塢門裡衝出來的士兵掀翻了,結果連幾架攻城梯也丟了。

無奈之下,賊寇只能就地挖土,裝沙袋填坑,他們嘗試過就在護城河邊直接挖土,結果挖土的士兵來幾個死幾個。

管氏塢城樓上,張遼站在城樓上看着下面兩萬多賊寇,幾乎塞滿了那一片平原。城牆上,他的八百親衛遍佈。

這一場賊寇攻城是他早就預料到的,也是他設計的,所以他在三日前就發動民壯挖寬了護城河,又塞死了北門,只留下南門便於防禦。

塢內除了八百親衛外,還有三千多青壯,城樓城牆上除了弓弩外,堆滿了石頭,火油,燒火的鍋,可惜暫時都還用不上,因爲那些賊寇一時間連護城河也衝不過。

張遼看着那些挖土的賊兵,呵呵一笑,朝身邊史阿道:“阿衡,去取那張琴來。”

史阿神色古怪的去了,片刻之後,史阿抱着一張幾,身後跟着一身男裝的貂蟬,抱着一張琴,到了城上架上幾,擱上琴,還有兩個面色微白的婢女端上了茶水。

張遼大馬金刀的坐下,撥了兩下弦,城上的親衛都不由瞪大了眼,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主公還會彈琴?!

叮!咚!隨着悠揚的琴聲響起,便是沒怎麼聽過彈琴的親衛也知道,這個主公的琴藝還不錯。他們心中不由浮起一個念頭,自己這個主公還有什麼是不會的?

平民出身的武人對於那些會彈琴、會書畫的文人總是有一種仰望的感覺,何況張遼的武力也遠遠在他們之上,足以讓他們更加敬服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張遼一向自詡是個勤奮好進的青年,對於什麼本事都想學一點,這是他自認作爲主公的基本素質,不求精專,但求博學,什麼都懂一些,纔不會輕易被下屬欺瞞。

至於琴技,自然是跟着蔡琰學的,她的琴技可謂冠絕當世,張遼能學三成,就足以笑傲儒林了。

張遼是幷州武人出身,但前世是文科出身,如今要儘量改變武人形象,不能像呂布那樣,需要向周瑜或曹操那種文武皆能的全才轉型,所以他從來沒有間斷過讀書,更學了書法、琴技、棋藝,加上本來就精通的數術、時不時剽竊一些詩詞,如今的他真可謂是個全才了。

書法、琴技之類可是裝逼利器,張遼心中總有這麼一種期待,如果有朝一日那個名士鄙視他這個武人,卻發現連他們自己引以爲傲的儒家六藝都不如張遼,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打擊。

不過張遼此時在城上彈琴,除了些許顯擺的心思外,他有自己更重要的意圖,他要激怒這些賊寇,讓他們留在這裡。

當琴聲從堡塢上傳下去時,攻城的幾個賊頭不由大怒,張遼那堡塢上不過稀稀疏疏八百人,竟然敢如此輕視他們。

衆賊之中,張饒勢力最強,當初孔融剛擔任北海相時意氣風發,想要驅逐境內黃巾賊寇,正是張饒給了他當頭一棒,逼得孔融不得不遷了治所,從此受到打擊,對黃巾轉爲守勢。

此時看到張遼竟然在堡塢門樓上悠然彈琴,還不時傳來談笑聲,登時感到恥辱,大罵道:“張遼小賊欺人太甚,再派兩千兒郎挖土,某今日要填平這護城河,活捉張遼!”

一旁賊頭李條大聲道:“可再讓人尋些木頭丟下去,也能填河。”

海賊從錢頗是狡猾謹慎,沉吟道:“這……張遼會不會在此設伏?”

“不會吧?”同是海賊的王營猶豫道:“如果是這樣,我等可要小心了。”

張饒不以爲然的道:“他這些兵馬設什麼伏?離他最近的北海相孔融某知道,手下一羣烏合之衆,何足懼哉。”

“某以爲,此事當是無詐。”這時旁邊一人突然開口道:“據某所知,張遼此番來青州,兵馬不過千數,是帶了準備與孔融作戰的濟北相鮑信纔有如此雄壯的兵力,此番他們合兵之後,鮑信與孔融發生嫌隙,鮑信和孔融退去,所以張遼如今正是孤軍。”

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二章 左慈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十五章 厚黑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十八章 風物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十一章 堅定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
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二章 左慈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十五章 厚黑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十八章 風物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十一章 堅定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