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

程昱聽到曹操嘆息,皺起眉頭:“將軍自感有愧於張遼乎?吾以爲大可不必如此!張遼與天子決裂乃必然之事,我等不過促其早一日發生而已,張遼之禍,乃在天子,在董承,在袁術,在關東世家,獨不在將軍,今將軍誅殺奸邪,匡扶社稷,乃繼其舊志,其人若死,九泉之下必感激將軍,若不死,亦無由責問將軍也。當此之時,將軍所思者,當如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勿要步了張遼後塵!”

曹操點點頭,眯起眼睛:“文遠奉天子,失之以寬,乃使天子心生他念,小人趁機作祟。”說到這裡,曹操神情頗有幾分傲然自得:“吾若奉天子,當守天子以安,懾朝廷以威,豈有小人作祟之理?”

程昱撫須讚許道:“不錯,本該如此,朝堂本是兇險,無需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愚人所爲也。”

曹操手掌無意識的打着節拍,似乎在思索什麼,須臾突然又問了一句:“張遼果真將死乎?”

程昱沉吟道:“據關東得來消息,此番袁術與世家聯合要殺張遼,陽謀陰謀並用,張遼若不得信,當是九死一生。”

“唔……”曹操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面色竟是微微舒緩,彷彿隨口說道:“若得雒陽,吾憂其關中、幷州、河東兵馬也。”

大事當前,曹操並未像董承、劉協一樣利令智昏,他看的很清楚,張遼分佈在雒陽西北的兵馬對雒陽威脅極大,從這一點來講,曹操心底是希望張遼一去不回的,所以他才又問了一句張遼會不會死。

程昱何等睿智,聽出了曹操心中的憂慮,點頭道:“此是大患,卻也非是無解,須要裡應外合、遠交近攻,將軍在內可聯結劉備、鮑信,共御外敵,並藉機兼併其部曲,在外可聯結袁紹、馬騰、韓遂,令其攻打關中與幷州,而將軍則養育張遼遺孤,藉此招撫張遼舊部,此立業之基也。”

曹操撫掌讚道:“仲德真吾之子房也。”

他先前說要維護張遼家眷,心中便不無藉此招攬忠於張遼舊部的想法。

如果張遼在這裡,聽到這兩貨竟然把他兒子當遺孤,定會毫不客氣左右開弓,把這兩貨直接扇死。

……

南宮之中,劉協在自己的寢宮中不斷徘徊着,外面天降甘霖,確難以安撫他的心緒,反而是那雷鳴閃電令他心緒更加躁動不安。

要對付大將軍張遼,不是從此四海皆平,就是一朝地裂天崩,他哪能鎮定下來。

平心而論,劉協也知道張遼對他遠勝董卓、李傕,甚至王允,更是文武兼能,數百年少有,但正因爲如此,張遼給劉協的壓力太大了。

董承的一句話在劉協心中深深的紮了一根刺,張遼聲望如此之高,附從者如雲,不知幾年之後,還有多少人忠於大漢?

這對劉協而言纔是滅頂之災,比之董卓、李傕更加令他感到威脅。因爲董卓、李傕施暴政,自會有忠臣義士奮起反抗,與天子一道勠力同心,而張遼施仁政,忠臣義士只會跟隨附從,最終天下只會知張遼而不知天子。

所以這次劉協幾乎是與董承一拍即合,縱然張遼忠心朝廷,有恩於他,是個能臣,但只要威脅到皇權,那一切都要靠邊,張遼必須除掉,而且越早越好。

一道閃電劃過窗前,劉協被照得雪白的面孔顯出幾分猙獰。

在劉協心中,他纔是背後的主導,董承也是被他推在臺前的棋子,但事實上劉協沒有察覺到的是,他採取的這些手段,受董承讒言的影響很大。

歷朝歷代能臣重臣權臣多了,但天子的權謀卻更多更深更厲害,這個獨特的地位可用以博弈的資源太多了,或打壓、或扶持,或平衡,關鍵在於天子自身不斷強化眼界和權謀,樹立自己的權威,其中採用武力剷除是最低級的手段,總不能哪個好、哪個能幹、哪個威望高,就殺哪個,可以削減臣子威望的手段多了去了,偏偏劉協就用了最下乘的手段,而且是最有風險的手段。

自古讒言甚於刀劍,年輕的劉協歷經董卓、李傕的磨難,心性本就隱藏着對權臣的忌憚和恐懼,有點杯弓蛇影的心態,又被董承讒言影響,越來越偏離一個明君的道路。

明君是需要培養或歷練的,靈帝早死,劉協九歲被董卓扶上位,缺乏培養,張遼在河東時曾想過成爲劉協的領路人,做個帝師的角色,但嘗試了幾次最終失敗了,劉協似乎對他本就有些心結和成見。

劉協很是聰慧,但並非聰慧就一定能成爲明君,看透一切,過於聰慧,想法太多,反而越容易步入歧路,若是劉協如劉禪那般鈍,或許反而會是君臣相得,天下易定。

這一點張遼意識到了,但他無力改變,天子畢竟是天子,他不可能強行去改變,只能順其自然了。

而劉協反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想着做一個真正掌權的天子,做中興之君,卻沒有看透這亂世人心已散的本質,諸侯個個野心勃勃,歷經幾次黨錮之禍後以黨人爲首的很多士大夫也對朝廷離心,加之募兵權力下放後地方政權已經壯大,已經到了非破不能立的地步,張遼推行科舉、壓制世家、橫掃諸侯正是想一步步破而後立,可惜劉協從來都缺乏這個魄力。

這個英雄輩出的亂世,淘盡了多少庸碌之徒,如董卓、公孫瓚、袁術、甚至袁紹那樣的梟雄都要被淘汰,何況劉協,有野心而無格局與魄力,註定了他最終會夢想成空,最好的結局就是一次次成爲權臣的傀儡。

當然,眼下一門心思奪權的劉協根本反思不到自己的弱點。

轟隆!

又一聲雷霆炸響,幾乎就在窗外,驚了劉協一跳,就在這時,寢宮外面似乎隱約傳來響聲。

劉協正要詢問,夜裡在外殿侍奉的一個宮女小心翼翼的進來,將手中一張摺疊的白紙恭敬的呈給劉協:“陛下,不知何人在門縫塞進來此物,小婢看上面似乎有字跡。”

“汝且退下罷。”

劉協面色微變,接過疊紙,揮手讓宮女退下。

宮女退出後,劉協打開疊紙,就着燈燭閱看,這一看,面色立時變得鐵青,渾身顫抖,一掌拍在案臺上,聲音冷厲:“賤人安敢如此!”

他騰的起身,怒道:“擺駕長秋宮!”

外殿侍奉的幾個宮女立時進來給劉協穿衣,衣裳穿好後,劉協目光掃過一旁劍架,毫不猶豫的取了長劍,佩在了腰上。

打開殿門,一股冷風吹來,夜空中陰雲密佈,大雨滂沱,雷聲陣陣炸在頭頂,地面上濁水橫流。

霹靂閃過,四面高大的宮殿影影憧憧,彷彿黑暗中一個個龐然大物正漠然冷視,劉協打了個冷顫,但一想到紙上所寫之事,心中便如烈火沸騰,直燒到頭頂,燒的他幾乎失去理智。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