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

橋瑁哼道:“好一個張遼,我等中了詭計,非戰之過,被爾所擒,夫復何言。”

張遼對於橋瑁的遭遇很同情,他瞥了一眼身側的郭圖,郭圖這廝的鬼主意的確很坑人,堂堂一鎮諸侯意氣風發的去獵虎,就這麼被憋屈的逮了。

他揚了揚眉,笑道:“某也是不得不如此,爾等龜縮於酸棗,某在成皋久候不至,不得不親自前來。”

橋瑁閉上眼睛哼道:“吾不與賊子共語!既落入爾手,要殺要剮任爾自專,何須多言!”

“誰爲賊子?”見橋瑁如此不給面子,張遼也冷笑起來:“爾等州牧刺史在關東自募兵馬,不尊朝廷號令,叛逆作亂,恣意行事,乃至天下大半失控,百姓陷於水火,如此罪惡賊行,也敢反誣某爲賊子?真是賊喊捉賊,反咬一口,入骨三分哪。”

橋瑁見張遼將他們關東諸侯說的如此不堪,不由睜開眼睛,怒道:“董卓肆意廢立,挾持天子,大逆不道,且我等只尊弘農王,何雲叛逆?”

“那便說弘農王。”張遼也來了勁。

雖然他此時很想直接拉攏典韋,但自己的優勢並不大,霸氣外放、猛將來投更是無稽之談,尤其是典韋屬於性格剛強一類,又與自己處於敵對狀態,如果他認準自己是逆賊,直接拉攏他全無可能,因此需要精心策劃。

首先就是要改變典韋先入爲主的看法,打消他對自己的敵意,而這一點說不得就着落在自己與橋瑁的辯駁上了。

畢竟關東諸侯勤王討賊的輿論太厲害,底下這些將領大多都被矇蔽蠱惑,典韋多半也不例外,如今正好藉助與橋瑁辯駁的契機,讓典韋看清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本質,讓他知道自己並不是逆賊,關東諸侯也不是什麼正義之士,歸附自己,並非附逆,從而不露行跡的打消他的對立防線。

一念及此,張遼打起精神,嘿聲道:“相國廢立,置弘農王於宮中,雖地位不保,卻也算安穩,而諸位臘月通謀,正月初起兵,名以擁立弘農王,消息傳至雒陽,弘農王遂被董璜殺害,諸位既是尊弘農王爲帝,卻不爲他的安危着想,置他於死地,此害主也!諸位可有慚愧?”

橋瑁臉色難看起來:“我等亦未料董賊如此狠辣,乃誓爲弘農王報仇。”

“報仇?招募十萬兵馬口伐筆誅嗎?”張遼嗤笑道:“某向來只看行動而不聽大言,爾等正月起兵,弘農王被害,袁氏滿門被誅,未見爾等行動,此置國仇家恨於不顧!三月遷都,百萬西行,雒陽一空,宮室焚燒,百里焦土,未見爾等行動,不說帝駕朝臣,此置黎民百姓於不顧!直至如今已是五月入夏,未見爾等行動,爾等所謂討伐董公,莫非要待董公百年歸土之後,爾等敲鑼擊鼓、自然獲勝乎?此謂兵不血刃而假於天時乎?真是絕頂妙計呀!”

史阿嘴角上揚,一衆擊剎也忍不住嗤笑,都尉的辭鋒便如他的武藝,總是令他們大開眼界。

“你!”橋瑁被張遼夾槍帶棒的言語譏諷得面色漲紅,想要反駁,卻又無從說起,諸侯各懷心思遲遲不進是個硬傷,張遼一擺出事實,他們就難以駁斥。

看橋瑁語塞,張遼乘勝直追,哼道:“再說爾等所爲,王匡在河內,名以大義而肆意抄家,只爲搜刮軍資而弄得天怒人怨;爾等在酸棗,搜刮百姓糧食,亂入百姓家宅,乃至百姓逃離,田土荒蕪;袁術在魯陽,徵糧加賦,恣意搜刮;青州刺史焦和,響應爾等,引兵向西,甫過河而州內黃巾亂起,可笑焦和禱祈髃神,不能抵禦,黃巾攻陷郡縣,青州一片焦土,百姓流離失所。身爲州郡刺史,尚不能使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又有何面目大呼討賊!真是覥顏無恥,爲天下所笑!”

橋瑁張了張嘴,沒能說出什麼來。

張遼冷笑道:“我道爾等起兵,名爲討賊,實爲割據自立,但既以討賊之名割據,卻也該有討賊之實!”

他說罷,指向其他一衆俘虜,包括典韋,道:“爾等聚攏如此多英雄豪傑,卻畏縮在酸棗,每日置酒高歌,遲遲不動,實失天下之望。”

典韋等人聽到這裡,神情都有變化。事實上他們這些猛將都有能力,自然不甘平淡,或抱着討賊之志,或抱着建功之心,但諸侯遲遲不動,他們心中也未嘗不有怨言。

而張遼要的正是這個效果,否則他才懶得三更半夜與橋瑁辯駁,早將這廝趕走了。

看到橋瑁無言,張遼乘勝直追,厚着臉皮開始自誇:“某雖爲千石微職,又依附董公麾下,然百萬百姓遷徙之時,吾立軍令狀,冒死請命以督管遷徙之事,帶領麾下四千兒郎,打擊不法,斬殺亂胡,扶老攜幼,設粥搭廬,旬月之內,未曾有一日閤眼,寒雨連日,未曾有一刻歇息,乃至遷徙之後,病者過半。百萬百姓,八百里遷徙,死不足百之一,乃令吾等之名百姓皆知,吾等離開,百姓攜老扶幼,數百里路途,簞食壺酒,揮淚以送。是以,某與麾下兒郎自問強於爾等百倍!”

“此事果真?”橋瑁聞言不由動容,炯炯看向張遼。

他身爲太守,豈能不知遷徙的難度,尤其是上百萬人遷徙,最好的情形也要死亡四到五成,遭逢天氣不好、處置不當,死亡七到八成也不足爲奇。而今張遼竟說他督管遷徙,死亡不足百一,便是有誇大,這個比例也足以讓他震驚了。

他們一衆關東諸侯聽聞董卓將雒陽百姓全部西遷,本以爲是個大禍,以董卓的殘暴和羌胡兵的搶掠習氣,百姓必然十不存一,沒想到此時從張遼口中聽到了這個結果,實在令橋瑁有些難以置信。

“此事關西人盡皆知。”這時史阿卻突然開口了,淡淡的道:“張都尉爲保朝臣,擒拿司隸校尉劉囂,爲護百姓,逼退董卓親侄、中軍校尉董璜,險爲董卓所害,我等本爲雒陽遊俠,遊歷州郡,快意恩仇,但張都尉卻言,俠之大者爲國爲民,其言如此,其行尤勝,我等因而甘願跟隨,誓死效命。”

正因爲史阿寡言,所以他的言語更能令人相信,一衆俘虜看向張遼的眼神都變了,至少他們眼中的敵意消散了不少。

典韋自然也不例外,他從軍之前也算縣裡遊俠,與史阿等遊俠一樣,屬於平民階層,而且更有大志氣節,聽聞史阿說到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不由動容,擡眼驚異的看了張遼一眼,神情多了幾分佩服。

橋瑁沉默片刻,抱拳道:“閣下與董卓不同,所作所爲,吾不如也。”此人也不愧名士風度,心懷坦蕩。

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十五章 厚黑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五十章 不平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三十二章 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五章 營房外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
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十五章 厚黑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潁川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五十章 不平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三十二章 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五章 營房外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