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

昆陽之戰結束後,劉秀並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忘乎所以,而是打算趁熱打鐵,藉着莽軍大敗、己方士氣大盛的機會,揮師南下,搶佔更多的勝利果實。與

劉秀不同的是,王鳳連日來樂得找不到北,一直在組織人手,收攏莽營遺留下來的物資。四

十多萬的莽軍,全部被打散,逃走的時候,根本沒帶走多少東西,莽軍連營裡遺棄的物資之多,堆積如山。

光是大型的攻城武器,統計下來就有數百架之多,另外還有糧草、武器、盔甲等等的輜重,數量多到不計其數。

莽軍數十里的連營,遺留下來那麼多的物資,想要全部收集起來,也是個大工程,需耗時良久,劉秀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在昆陽這裡耽擱。昆

陽大捷後的第三天,劉秀便找到王鳳,提出己方現在應趕緊率軍南下,直取汝南。汝

南位於潁川的南部,與南陽、潁川皆接壤,己方若是能佔下汝南全境,那麼南陽、潁川、汝南就形成了個三角陣,可以徹底鞏固己方的根基。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汝南境內有漢軍。

王莽稱帝后,隨着地位鞏固,開始對全國各地的劉氏宗親進行打壓,汝南的劉氏宗親自然也未能倖免。

在汝南劉氏宗親中,聲望頗高的劉聖,便被王莽削掉爵位,貶爲庶民。劉

聖這個人十分能忍,被貶後,隱忍不發,臥薪嚐膽,直至綠林軍起事,汝南這裡也出現了綠林軍分支,劉聖才揭竿而起,召集湘南一帶的宗親,聯合綠林軍分支,逐漸形成了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

劉玄稱帝后,身在汝南的劉聖也表示願意向更始朝廷稱臣。只不過劉聖說得很好聽,而在實際當中,他並沒有給予更始朝廷像樣的支持。

像昆陽之戰爆發時,劉秀也有派人去了汝南,向劉聖借兵,但劉聖以汝南郡軍兇猛,己方自保尚且困難,實在無法分兵爲藉口,決絕了劉秀的請求。在

劉秀看來,劉聖雖然打着漢軍的幌子,但他這支漢軍並不可靠,趁着眼下的機會,己方應趕緊出兵汝南,一是消滅當地的郡軍,其二,是將劉聖一部徹底收服。如

此一來,己方技能得到汝南一個郡,又能吸收劉聖一部,可謂是一舉兩得。不

知道是不是因爲昆陽之戰讓王鳳嚇破了膽,現在王鳳只要一聽到打仗,就覺得頭疼。

他看着提出南下的劉秀,一臉的苦笑,意味深長地說道:“文叔,我們纔剛剛在昆陽打了一場大勝仗,挫敗了數十萬的莽軍,現傷兵滿營,將士疲憊,這個時候,不宜再開戰了吧?”劉

秀正色說道:“成國公,現在正是收復汝南的好時機!汝南的郡軍、縣兵有相當一部分在昆陽被打散,現在正是汝南虛弱之時,讓若我們不趁此機會攻佔汝南,那麼,汝南勢必要落入劉聖之手。”

“哎呀!”王鳳長嘆一聲,滿不在乎地說道:“劉聖也是漢臣,汝南被劉聖攻佔,和被我部攻佔又有沒什麼區別嘛?”

稍頓,他又意味深長地說道:“文叔在昆陽之戰,立下首功,等回到南陽,定要被陛下封侯拜相!”言

下之意,你的功勞已經夠大的了,現在實在沒有必要再去和劉聖爭功,搶着去攻佔汝南。其

實在綠林系的將領當中,王鳳的爲人雖然自私了一些,但相對而言,他還算是不錯的,起碼對劉秀並沒有包藏禍心,也沒有因爲劉秀立功太大,名頭壓過自己了,而對劉秀生出歹念。其

一,王鳳本身就不是個太強勢的人,也沒有太大、太高遠的志向,其二,劉秀對他有過救命之恩,這一點王鳳一直都有牢記在心,所以對劉秀,王鳳始終都是很禮遇,也很客氣。劉

秀幽幽說道:“成國公可不要忘了,劉聖只是表面稱臣,實際上,沒有給予過我們一絲一毫的幫助,昆陽之戰,劉聖可有援助過我方一兵一卒?”

王鳳聞言,臉色頓是一沉,對於這件事,他心裡也極不痛快。昆陽之戰,那麼危急,己方只一萬多將士,被數十萬莽軍圍困在城內,而劉聖近在咫尺,汝南又無強敵威脅,他竟然連一個兵都捨不得派過來援助己方,這的確是有點說不過去。他

試探性地問道:“文叔的意思是,劉聖心存反意?”劉

秀搖頭笑了笑,其實劉聖也談不上什麼反不反的,劉聖在汝南的勢力,也是他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己方並沒有給予過他什麼援助,劉聖肯向己方俯首稱臣,說白了,就是想多拉個盟友罷了,可以說雙方的關係,還沒到分主次的程度,也正因爲這樣,劉秀也急於攻佔汝南,收服劉聖一部,使兩支漢軍徹底合二爲一,省得夜長夢多,突生變故。

他意味深長地說道:“劉聖其實也算不上是陛下的臣子,自然也談不上反還是不反,當務之急,是收服劉聖,攻佔汝南,壯大我們的實力,如此,我們的生存才能得到保證。”王

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一

旁的李軼突然開口說道:“我看文叔是多慮了吧!我們在昆陽消滅了數十萬的莽軍,現在王莽在長安已無兵可用,以後,也不可能再威脅到我們漢軍了!”劉

秀說道:“李將軍以爲,王莽倒了之後,天下就太平了,我們的處境就安全了?”李

軼皺着眉頭,斜眼看着劉秀,難道不是嗎?劉

秀說道:“就算王莽真倒了,還有數十萬的赤眉軍,數十萬的銅馬軍,還有大彤軍、高湖軍、重連軍、鐵脛軍、大槍軍、尤來軍、上江軍、青犢軍、五校軍等等,林林總總數百萬的起義軍,這麼多的起義軍,又有哪一支會心甘情願的歸順我們?”

李軼垂下頭,沒有再說話,王鳳呆呆地看着劉秀,過了好半晌,他才吞了口唾沫,喃喃說道:“文叔言之有理啊!”

現在全國各地的起義軍實在太多,大的小的加到一起,沒有上百,也得有好幾十,沒準哪一支就發展壯大起來,成爲和赤眉軍、銅馬軍比肩的起義軍。

王莽還在,各地的起義軍目標一致,就是幹掉王莽,推翻新莽朝廷。

可一旦王莽真被幹掉了,新莽朝廷也真被推翻了,那麼,這麼多的起義軍,到底有誰來一統天下?到時候,還指不定要怎麼打個頭破血流呢!

說來說去,打鐵還得自身硬,拳頭纔是硬道理。就如劉秀說的那樣,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得先不斷的壯大自己,積蓄實力。

王鳳清了清喉嚨,問道:“文叔,收復汝南,雖是當務之急,可是潁川這邊也不能離開人啊,首先,莽軍遺留的物資急需處理,其次,潁川各縣也得及時收服!”

劉秀那麼聰明,自然能聽明白王鳳的話外之音,要收服汝南,他肯定支持,但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的,他得留在潁川這裡,主持大局。說

白了,王鳳的意思就是,要打仗,你們愛誰去誰去,反正我不去,現在潁川安全,我就在潁川這裡待着。還

沒等劉秀接話,王鳳突然又想到了什麼,正色說道:“對了,昆陽這邊的戰況,也需要有人去面見陛下,稟報詳情,這件事,也只能由我去做啊!”說

着話,他還露出一副勉爲其難的樣子。劉

秀都差點笑出來,王鳳不願意跟着他去汝南打仗,這倒是正和他的心意,王鳳膽子太小,私心又太重,打起仗來,畏手畏腳,與他的作戰理念完全不同。可

要命的是,王鳳的官職又是上公,一起出外打仗,劉秀還必須得聽他的,王鳳不去汝南,他當然是樂得輕鬆,也更可以放開手腳。他

正色說道:“成國公可留在潁川,秀願率軍去往汝南。”

王鳳眼睛頓是一亮,撫掌笑道:“如此甚好!有文叔親自前往汝南,我軍定能大獲全勝,順利收服劉聖一部!”劉

秀說道:“成國公,收復汝南,我需要兵馬和糧草、物資。”

王鳳正色說道:“文叔要調用多少兵馬,儘管說來,至於糧草、物資,從莽軍大營裡繳獲的那些,文叔可隨便徵用!”他

不敢去打仗,但是對於敢去打仗的人,倒是很大方,不會在兵馬和物資上多做爲難。劉

秀想了想,說道:“需兩千騎兵,五千步兵。”王

鳳只略微想了想,便點頭應道:“可以。”其實劉秀所要的兵馬也並不多,總共才七千將士而已。

不過一旁的李軼可不高興了,劉秀只是個偏將軍,憑什麼能率領七千兵馬出征?他陰陽怪氣地說道:“我部在潁川,總共才萬餘將士,文叔現在要調動七千兵馬,我部在潁川,就要面臨無兵可用的境地了。”劉

秀眨眨眼睛,含笑說道:“如果李將軍能率領七千將士,攻下汝南,我亦可以讓賢於李將軍。”

他這句話,當場便把李軼堵得臉紅脖子粗,啞口無言。

汝南可不是個小郡,比潁川要大得多,共有三十七縣,郡軍加上各地的縣兵,少說也得有數萬之衆,讓李軼只率領七千兵馬去打下汝南,他還真沒有那個本事。

對於劉秀的反駁,李軼雖然義憤填膺,但也不得不承認,劉秀打仗確實是厲害,帶着三千人就敢強攻數十萬莽軍的大營,太瘋狂,也太不可思議。見

李軼臉色難看,沉默不語,王鳳和着稀泥,打個哈哈,說道:“以我部目前之兵力,要想收復汝南,非文叔莫屬。不過,文叔啊,此戰萬不可掉以輕心,汝南乃豫州大郡,城鎮衆多,莽軍之殘部,可不容小覷啊!”

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
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