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

幽州的上疏是朱浮寫的,主要講的還是彭寵的動向。

這段時間,彭寵也沒閒着,他乾的事,就是勾結匈奴。

彭寵很清楚,現在他在幽州橫行,劉秀拿他好像毫無辦法,實際上,劉秀是沒空出手來收拾他。

現在劉秀一邊出兵與赤眉軍作戰,一邊出兵與鄧奉作戰,一邊出兵與劉永作戰,三線作戰,沒有多餘的精力和兵力來對付他。

但仗總有打完的那一天,等到劉秀的三線作戰全部結束,接下來要對付的人,肯定是自己。他得提前給自己找好幫手才行。

他首先想到的拉攏對象,是他的鄰居,挨着漁陽郡的上谷郡太守,耿況。

上谷郡是幽州大郡,兵強馬壯,而且耿況在上谷威望極高,一呼百應,如果能把耿況拉攏到自己這邊,他對付劉秀的本錢可就增加了一大截。

彭寵三番五次的派出使者到上谷,勸說耿況支持自己,和自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但無一例外,彭寵派過去一名使者,耿況就殺一個,派去一對,耿況就殺一雙,可謂是毫不猶豫,支持劉秀的態度亦十分堅決。

耿況本就很敬佩劉秀,對劉秀忠心耿耿,而且他的兒子耿弇,可是朝中的建威大將軍,受封好畤侯,食邑兩個縣,位高權重。

無論於公於私,耿況都不可能背叛劉秀,和彭寵走到一起。

看到在耿況這裡走不通,彭寵便將拉攏的對象轉到別處。

一方面,他積極向北方的匈奴人獻媚,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乃至美女,沒少往匈奴人那邊送,又是用金錢收買,又是用美女和親,還真把匈奴單于給打動了。

匈奴單于派遣左南將軍,率上萬匈奴騎兵,進入漁陽,協助彭寵。成功拉攏到匈奴人支持的同時,彭寵又積極與南方的張步交好。

張步本是起義軍首領之一,綠林軍、赤眉軍起兵反莽的時候,他在自己的家鄉琅琊郡揭竿而起,拉起了一支起義軍隊伍。yuyV

以張步爲首的起義軍,很快便控制了整個琅琊郡。

後來劉玄做了皇帝,派使者招撫張步,張步不從,劉玄又改而派人來攻,結果被張步殺得大敗。

從此以後,張步在琅琊的勢力更加根深蒂固。再後來,劉永主動拉攏張步,給他大將軍封號,侯爵爵位,並把青州、徐州兩個州府,都交由他來統轄。

劉永開出的條件太豐厚了,張步妥協,歸順了劉永,接受了劉永的封賞。此後,張步打着劉永的旗號,招兵買馬,一舉成爲青州、徐州最強的一股割據勢力。

彭寵與張步私通,和與劉永私通沒什麼區別。可以說爲了對付劉秀,彭寵已經無所不用其極。

眼下劉秀正與劉永開戰,彭寵與劉永麾下大將張步私通,這就是通敵之舉。

匈奴一直都是中原北方之大害,彭寵勾結匈奴人,引匈奴騎兵入境,這是賣國之舉。

通敵、賣國,彭寵已經全占上了。劉秀看了朱浮的這封奏疏,他的心情能好的了嗎?

“鼠輩!無恥之極!”劉秀將手中的奏疏直接摔到了地上。

周圍的內侍、宮女們皆嚇得一哆嗦,紛紛屈膝跪地。陰麗華撿起奏疏,低頭看了看,而後將其捲起,遞給一旁的張昆。

她來到劉秀身邊,說道:“陛下莫要氣壞了身子。”

劉秀一字一頓地說道:“匈奴人屢次犯我邊疆,殺掠我邊民,守邊將士,爲保我大漢疆土,每年不知有多少英烈血灑北疆,而彭寵,竟勾結匈奴,引匈奴軍進入幽州,真乃我漢人奇恥之大辱!”

陰麗華眼珠轉了轉,柔聲說道:“幽州只要有耿太守在,即便匈奴入境,也不會掀起太大的亂子。”

“哦?”劉秀不解地看着陰麗華。

“難道陛下忘了,耿太守的二公子耿舒,可是有過大勝匈奴騎兵的戰績!”陰麗華提醒道。

劉秀平定河北的時候,陰麗華雖然不在劉秀身邊,但到了洛陽之後,她抽空把以前的戰報都翻看了一遍。

當初代縣縣令張曄,勾結匈奴,引匈奴軍進入代郡,上谷郡這邊派出耿舒,率領幽州突騎,對陣匈奴騎兵。

這一戰,耿舒表現出了極強的統帥能力和對陣能力,率領着幽州突騎,把匈奴騎兵殺得大敗。

在前文中也提過,耿弇的弟弟耿舒,縱觀他這一生的戰績,只要是對陣匈奴人,就像是打了雞血似的,戰力瞬間翻倍。

這或許也是因爲上谷郡屬邊疆,耿舒長年和匈奴人打交道,十分精通匈奴人的戰法、戰術,所以他在對陣匈奴人的時候,是屢戰屢勝,未嘗一敗,光是死在耿舒手裡的匈奴王,便不下兩個。

聽陰麗華提到了耿舒,劉秀也一下子想起了耿況這位能征慣戰的二兒子。他緩緩點頭,幽幽說道:“有耿舒在上谷,可保上谷不失,上谷不失,幽州短時間內也就不會發生大亂子。”

只要再給他一點時間,無論是對赤眉軍,還是對鄧奉、對劉永,只要有一條戰線的戰爭結束,他便可以抽調出兵力,討伐彭寵,解決掉這個幽州的禍害。

西線戰場。

赤眉軍已經挺近弘農,鄧禹軍根本無力阻止赤眉軍的推進。這時候,鄧禹軍駐紮在弘農郡的湖縣,以馮異爲首的第二支西征軍,業已進入弘農,駐紮在宜陽。

湖縣爲位於弘農郡府弘農縣的西面,宜陽則位於弘農縣的東面。

赤眉軍來勢洶洶,鄧禹知道己方兵馬無力獨自抵抗,他邀馮異進軍湖縣,與己方合兵一處,共同抵抗赤眉軍的推進。

馮異拒絕了鄧禹的請求,在馮異看來,因爲先前鄧禹的連戰連敗,已導致赤眉軍士氣大盛,己方現在若是硬抵其鋒芒,實爲不智之舉。

他勸鄧禹不要在湖縣阻擊赤眉軍,應放其通過湖縣,然後己方一個在宜陽,一個在湖縣,可分從東西兩邊夾擊赤眉軍,使其收尾難顧,如此,己方可獲大勝。

鄧禹看了馮異傳來的回信,認真思考起來,覺得馮異的戰術也是可行的。不過鄧禹麾下的衆將們不太同意馮異的戰術,其中反對最強烈的是車騎將軍鄧弘。

鄧弘是鄧禹的堂兄,驍勇善戰,在軍中的威望頗高。鄧弘認爲,現在己方有七八萬的兵馬,馮異有七八萬的兵馬,另外,弘農太守景丹,也能湊出一兩萬的兵馬,合到一起,有差不多二十萬衆的兵馬,完全具備了和赤眉軍正面交鋒的實力。

既然如此,己方爲何還要退讓,還要避戰?現在明明就是己方反擊赤眉軍最好的時機。

鄧禹思前想後,覺得鄧弘的戰術還是過於冒險,認爲馮異的策略最爲可行。

見鄧禹不肯聽從自己的主張,鄧弘大失所望。

或許是爲了證明鄧禹、馮異都錯了,而自己是對的,鄧弘做出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帶着一部分兵馬,私自去迎戰赤眉軍。

鄧禹麾下,鄧弘可是數一數二的大將,他所能調動的兵馬也極多。這次,鄧弘私自帶走了三萬多將士。

鄧弘率部,離開湖縣,去迎戰赤眉軍,當鄧禹得知此事的時候,鄧弘已經率部走了一整宿了。

鄧禹大驚,急忙令人傳書馮異,邀馮異立刻率兵,與自己去增援鄧弘。

事關三萬將士的生死,馮異也不敢怠慢,接到鄧禹的告急書信後,他立刻率領麾下的八萬將士,向湖縣方向進發。

且說鄧弘,率部與東進的赤眉軍相遇,雙方是狹路相逢,展開了短兵交接。

鄧弘的確是很善戰,他統帥的三萬兵馬,對陣的是赤眉軍丞相徐宣率領的五萬赤眉軍。就兵力而言,赤眉軍方面佔有絕對的上風,但是就戰場的局面而言,雙方完全是打了個勢均力敵。

要知道現在西征軍的士氣並不高,反而厭戰的情緒很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鄧弘以少打多,還能與赤眉軍打個平手,也足見他統兵作戰的能力之強了。

雙方的這場交戰,針尖對麥芒,打成了僵局,而且連續三天的交戰,雙方都未能分出勝負。

此時,連徐宣都被打得焦頭爛額,己方優勢兵力,竟不能勝,真是顏面大失。

就在徐宣一籌莫展的時候,軍師陌鄢到了徐宣這裡。看到俊美無雙,一副風輕雲淡的陌鄢,徐宣氣不打一處來,沉聲質問道:“陌鄢,你可是來看本相笑話的?”

陌鄢淡然一笑,說道:“徐相誤會了,鄢是來助徐相破敵的!”

徐宣先是揚了揚眉毛,而後嗤之以鼻,他說道:“你有辦法破敵?本相與賊已連續鏖戰三日,尚且不能勝,你又能有什麼好辦法?”

陌鄢是樊崇的人,現在徐宣和樊崇,各成一系,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對於陌鄢,徐宣是既看不上眼,又心存忌憚。

“難道,徐相非要在正面的戰場上擊敗敵軍嗎?”陌鄢含笑問道。

徐宣一臉的詫異,不解地反問道:“陌鄢,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陌鄢笑了笑,說道:“既然力敵不能勝,徐相何不先佯裝敗退,等敵軍追殺上來,陣型大亂之際,再殺敵軍的回馬槍呢?”

徐宣都差點氣樂了,手指着對面的漢軍,質問道:“陌鄢,你當所有人都會像傻子一樣,能被你玩弄在鼓掌之間嗎?對面敵軍的主將是誰?鄧弘!我們已經和鄧弘交手過多少次了,他的實力,你不清楚?佯裝敗退,你以爲鄧弘是瞎子,他看不出來嗎?”

陌鄢也不生氣,樂呵呵地問道:“徐相以爲,鏖戰了三天,敵軍現在最缺什麼?”

徐宣一愣,下意識地問道:“最缺什麼?”

“糧!”陌鄢說道:“我軍的後勤補給,源源不斷,可據我所知,敵軍的後勤補給,一直沒能跟上來,鄧弘軍所帶的口糧,只夠兩天,最爲能維持三天,也就是說,今日,敵軍已經開始斷糧。”

“那……那又如何?”徐宣眼珠轉了轉,說道:“既然敵軍已斷糧,只要再拖下去,敵軍必敗!”

“或者說,敵軍會主動撤退!已經苦戰了這麼多天,放走這三萬之敵,徐相真的甘心嗎?”陌鄢笑問道。

徐宣怒聲說道:“別再和我繞彎子!陌鄢,你說說,你到底有什麼主意!”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手之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二百四十五章 他日再見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手之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二百四十五章 他日再見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