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

眼瞅着潰敗下來的將士越來越多,而前方漢軍高舉的火把漫山遍野,鋪天蓋地,正在向自己這邊快速撲來,蘇茂和佼強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子,對龐萌急聲說道:“東平王,此戰,此戰我軍已敗,當務之急,還是……還是先撤吧!”

龐萌眼珠子通紅,怒聲說道:“誰都不許撤!”

蘇茂和佼強對視一眼,臉上的汗珠子更多了。如果現在還不走,等會想走都沒機會了。就在他二人琢磨着要不要丟下龐萌,自己先撤的時候,數名渾身血跡的將官從前方跑了回來,幾人來到龐萌近前,拱手施禮,氣喘吁吁地說道:“大王,弟兄們死的死,逃的逃,現已所剩無幾,大王趕快走吧!”

龐萌定睛細看,這幾名將官,都是他的心腹部下,他們所統領的也都是他手裡最精銳的兵卒,現在他們自己跑了回來,顯然,精銳兵卒都已經打光了。

見狀,龐萌頓時間生出無力感。他遙望對面猶如潮水般的火把,喃喃說道:“我……我龐萌,終究還是敵不過你劉秀啊!”

這是真的沒辦法!在兵力上,龐萌的兵馬不如漢軍兵馬多,在統兵的將領上,龐萌麾下的將官也遠不如漢軍衆將。

在龐萌聯軍這邊,真正能與漢軍衆將領一較高下的,也只有龐萌一人。

可是,獨木難支,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上,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有限,無法扭轉雙方懸殊的差距。

最終,龐萌在無奈之下,只能帶着心腹部將,和蘇茂、佼強連夜逃走。

他們都沒敢回本方大營,而是直接往南跑,去找董憲匯合。

這一戰,是桃城之戰的最後一戰,對於龐萌、蘇茂、佼強來說,也是一敗塗地的一戰。

此戰打完,龐萌、蘇茂、佼強三人組成的聯軍,被徹底擊潰,軍中攜帶的輜重,乃至留在大營裡的輜重、糧草,全部落入漢軍之手。

龐萌、蘇茂、佼強三人,只帶着數千殘部,僥倖逃脫。

得知己方大軍大獲全勝的消息,陳俊率領部下,打開桃城城門,出城拜見劉秀。看到陳俊等人的那一刻,漢軍將士們都差點沒忍住,流出淚來。

陳俊的頭部、胸口、右臂乃至左腿,都纏着厚厚的繃帶,走起路來,一瘸一拐,搖搖晃晃,原本的俊秀青年,此時是滿臉的絡腮鬍須,臉頰凹陷,整個人都快瘦脫相了。

再看陳俊的部下們,有一個算一個,就沒有身上不負傷的,許多人身上纏着的繃帶都被幹枯的血跡染成黑褐色,其狀慘不忍睹。

桃城之戰,陳俊以萬餘兵力,抵擋十數萬龐萌聯軍二十多天,期間打過的大仗小仗不計其數。

一萬多將士,現在連千人都不到,城中前前後後參戰的百姓不下兩萬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現在,連參戰百姓的傷亡都過萬人。

可以說整個桃城的軍民,都快被打光了。但即便是這樣,陳俊還是不可思議的把桃城堅守了下來,未讓龐萌一兵一卒突破城防,攻入城內,這本身就是個奇蹟。

看到陳俊的那一刻,劉秀也是動容不已,他走上前來,雙手將陳俊從地上攙扶起來,聲音顫抖地說道:“此戰,讓子昭受苦了!桃城之大捷,子昭居功至偉!”

如果沒有陳俊死死把龐萌聯軍抵擋在桃城之外,如果讓龐萌聯軍成功攻佔桃城,漢軍與龐萌聯軍打艱苦的攻城戰,此戰最終的結局,還真不好說呢!

陳俊躬身說道:“微臣幸不辱陛下使命,保住桃城不失!微臣麾下之兄弟,無一人畏戰,無一人脫逃,無一人投降……”說到最後,陳俊已哽咽着說不下去了。

一萬多將士啊,現僅存數百人,桃城城頭都快被將士們的血染成紅色,陳俊只是想一想都覺得心如刀絞,淚如泉涌。

吳漢走上前來,拍拍陳俊的肩膀,說道:“子昭是好樣的!桃城的將士、桃城的百姓,都是好樣的!”

桃城之戰,漢軍之所以能大獲全勝,其實就是以犧牲桃城爲代價。

龐萌聯盟大舉進攻桃城的時候,漢軍主力根本沒趕到任城,是劉秀親自率領着輕騎和精銳步兵,一路做急行軍,跑到了任城。

即便劉秀到了任城,漢軍的實力也遠不如龐萌聯軍。

不過劉秀的到來,的確大大激發了桃城軍民的士氣和鬥志,也正是有劉秀這根心理支柱的存在,桃城軍民纔在殊死搏鬥中,一次又一次地抗住了龐萌聯軍的攻勢。

而桃城對龐萌聯軍的牽制,又恰恰爲吳漢等人趕到任城,集中兵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最終,於任城完成集結的漢軍主力,於桃城城外,以巨大優勢,大敗龐萌聯軍,使得龐萌、蘇茂、佼強三人,僅帶數千殘部趁夜逃走。

桃城之戰,不僅是對龐萌、蘇茂、佼強的沉重打擊,更是對董憲勢力的沉重打擊。

此戰過後,董憲和龐萌的聯盟已形同名存實亡,因爲一仗打完,龐萌的兵馬幾乎全部被打光,和一個光桿司令聯盟,那又有什麼意義?

董憲也沒想到龐萌、蘇茂、佼強他們會敗得如此之快,十多萬的大軍,竟然一天就被打沒了。董憲和劉紆率領着主力大軍,急急趕到昌慮。

他們到了昌慮沒多久,龐萌、蘇茂、佼強也逃到了昌慮,與董憲、劉紆匯合。

目前的戰局,對於董憲而言已經非常的不利。昌慮是東海郡的門戶,能不能在昌慮這裡抵擋住漢軍的推進,至關重要。

董憲思前想後,做出部署。他讓劉紆率領十萬大軍,駐守昌慮,而董憲自己則率領五萬精銳,駐守新陽。

新陽位於昌慮的東南,與昌慮只相距十里。桃城位於昌慮的西北,漢軍從桃城南下,首先面對的是昌慮,然後纔是新陽。

董憲算計得很好,讓劉紆帶着十萬大軍,於昌慮牽制住漢軍,他在新陽帶着五萬精銳,尋覓戰機,偷襲漢軍。如此,己方或許還能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他的戰術部署,其實就是在拿劉紆當活靶子。劉紆又不是傻子,董憲的心思,他心知肚明,但也無可奈何。

他的父親劉永已經死了,豫州的勢力也早已垮掉,他要想生存下去,就只能依附於董憲,仰人鼻息,受制於人。

劉紆聽從了董憲的‘建議’,帶着十萬董憲軍,駐紮在昌慮。而董憲則帶着五萬精銳,躲在昌慮的背後,新陽,準備伺機而動。

未過幾天,以劉秀爲首的漢軍,大張旗鼓的進入東海郡,直奔昌慮而來。

董憲以爲,漢軍肯定會強攻昌慮這個攔路虎,可他做夢也沒想到,漢軍竟然不可思議的繞過了昌慮,直奔他所在的新陽而來。

這一下,可把董憲嚇得不輕。新陽不是一座大城,城防也談不上有多堅固,這裡根本不適合打守城戰。

可是漢軍來的太快太突然,根本不給他撤離新陽的機會,十五萬衆的漢軍,抵達新陽後,立刻對新陽城展開了強攻。

董憲親自登上城頭,指揮部下作戰。目前新陽的守軍有五萬人,而且都是董憲軍的精銳,戰力並不弱。只是面對漢軍兇狠的攻勢,新陽守軍明顯有些力不從心。

對於此戰,別說董憲沒有多少信心,董憲麾下的將士們也都是信心不足。衆將官紛紛向董憲建議,棄守新陽,退回昌慮,與劉紆的主力大軍匯合。

要知道新陽可是在昌慮的背後,新陽失守,昌慮還能長久嗎?董憲沒有接受部下們的建議,堅持留在新陽,抵抗漢軍。

其實,他還存在着幾分僥倖心理,現在漢軍正全力進攻新陽,倘若劉紆能在這個時候從昌慮發兵,由漢軍的背後殺上來,己方里應外合,又何愁漢軍不破?

可惜,他實在是高估了劉紆。yuyV

劉紆得知漢軍在大舉進攻新陽的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下令關閉城門,全軍將士,嚴守城池,任何人不得出城,有膽敢擅自出城者,一律軍法處置。

在劉紆的命令下,十萬董憲軍龜縮在昌慮,不敢出城一步,對於近在咫尺的新陽之戰,視而不見。

遲遲等不到己方將士的增援,董憲軍在新陽是越打越沒底氣,越打士氣越低落,戰鬥僅僅持續了半天的時間,蓋延便攻破了新陽西城的城門。

聽聞西城門被攻破,董憲大驚失色,哪裡還敢在新陽繼續堅守下去,急急下令,全軍由北城撤離,全部撤往昌慮。

這一場發生在新陽的交鋒,爆發得快,結束得也快,漢軍沒費多大的力氣,成功打退了董憲軍,一舉攻佔了新陽。

董憲率領數萬殘部,退回到昌慮,見到劉紆,氣得暴跳如雷,他跨步上前,一把抓住劉紆的衣領子,怒吼道:“樑王在昌慮,與新陽近在咫尺,漢軍大舉進攻新陽,樑王爲何不援新陽一兵一卒?”

面對着盛怒中的董憲,劉紆嚇得臉色煞白,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在場衆人見狀,紛紛上前勸阻董憲,不管怎麼說,劉紆也是劉永的兒子,還是他們名義上的主公,如此對待劉紆,太過無禮。

在衆人的勸說下,董憲放開劉紆的衣領子,又氣又憤,又怒又憋屈,他連連跺腳,說道:“錯失良機!就因樑王膽小畏敵,導致我軍錯失良機啊!”

在董憲看來,當漢軍大舉進攻新陽的時候,劉紆若是發兵來援,己方里應外合,又何愁不大破漢軍?

這麼好的機會,己方未能抓住,以後再想找到這樣的機會,談何容易?

劉紆喘着粗氣,結結巴巴地說道:“海……海西王並……並未派人向本王報信,要本王出兵增援啊!”

聽聞這話,董憲肺子都快氣炸了,他看向一臉木訥,呆呆看着自己,還不知哪裡做錯的劉紆,忍不住撫了撫額頭,這他孃的還用得着我派人傳話於你嗎?

就算你肩膀上頂着的是一顆木頭疙瘩,你也應該知道要出兵救援新陽啊!

“你……”董憲手指着劉紆,正要破口大罵,蘇茂突然插話道:“海西王,現在我方該如此應對劉秀?”

董憲擡起的手慢慢放下,痛苦地閉上眼睛,沉默了好一會,他緩緩撩起眼簾,幽幽說道:“沒辦法了,只能請救兵來援!”

聽聞這話,在場衆人都是心涼半截。

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奮力一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
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奮力一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