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

都郡的闢陽、高提、平提、歷縣、廣川,合計五縣,共同發兵郡城新都城。劉秀看過這份情報,頗感莫名其妙,信都郡的五個縣,合力發兵去攻打郡城,這是怎麼回事?銚

期正色說道:“主公,據報,信都太守任光、都尉李忠、信都令萬脩(xiu),拒不臣服王郎。

王郎隨即派出武威將軍陳懿,集闢陽等五縣之兵,合計六千餘衆,兵發信都城,欲將任光、李忠、萬脩等人一舉殲滅!”

劉秀露出恍然大悟之色,他沉吟片刻,說道:“立刻召集諸位將軍,來我處商議此事。”銚

期答應一聲,快步離去。

過了有小半個時辰,劉秀麾下衆將相繼趕來。等到人都來齊了,劉秀將信都郡發生的變故向衆人講了一下。信

都郡就在鉅鹿郡的東側,與鉅鹿郡相鄰,而且劉秀等人所在的貰城,距離新都城也不算太遠。

聽完劉秀的話,鄧禹摸着下巴,說道:“既然任光等人不肯接受王郎的招撫,那必然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末將以爲,主公當出兵救援信都纔是!”馮

異頗感憂心地說道:“倘若其中有詐呢?”如

果這是王郎故意演的一出雙簧,故意騙自己進入信都郡,貿然出兵,豈不中了人家的詭計?鄧

禹說的有道理,倘若任光等人是真心站在己方這一邊,現在有難,己方沒有道理不去營救。可是馮異的顧慮也不無道理,誰又敢保證這不是王郎用的計謀?

寇恂眨了眨眼睛,轉頭看向耿純和劉植,問道:“伯山、伯先,對這位任太守可有了解?”雖

說耿純和劉植都不是信都人,但兩人是鉅鹿人,距離信不遠,對信都郡的情況也應該有所瞭解。耿

純和劉植對視一眼,前者微微皺着眉頭,緩緩開口說道:“任光本是南陽宛城人,王莽在位時,他只是宛城郡府的一名小郡吏,後來宛城被迫,任光隨岑彭投降,本要被處斬,但被劉賜救下,之後便在劉賜麾下任職。再後來,長安和洛陽相繼告破,劉玄便派任光來了信都,做信都太守。”其

實河北的許多官員都是劉玄任命的,只不過河北這裡,天高皇帝遠,劉玄對河北的控制力並不強。

加入河北境內起義軍衆多,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所以纔有了劉玄派劉秀鎮撫河北之事。耿

純的這番話,向衆人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就是任光太守的官職,是劉玄冊封的。

也就是說,現在任光不接受王郎的招撫,即使其中沒有詐,此事是真的,也不表示任光願意投靠劉秀,信都郡府效忠的對象十之八九是人家劉玄。在

場的衆人,沒一個是傻子,耿純的話說完,也就明白了他的話外之音。王

郎固然是己方的敵人,但劉玄也絕非是己方的盟友,他能不在己方的背後捅刀子就算不錯了。

對於很可能是效忠於劉玄的任光,己方到底該救,還是不該救,這的確是個很令人頭痛的問題。

人們面面相覷,最後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劉秀臉上,看劉秀到底是什麼意見。

劉秀沉思片刻,意味深長地說道:“眼下,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王郎,只要是王郎的敵人,那麼,他就是我們的朋友,我軍當即刻馳援新都城!”現

在不應該去計較任光究竟是站在劉玄那一邊,還是站在己方這一邊,既然王郎是大家共同的敵人,他們就該聯合到一同,合力抗郎。

消滅王郎之事,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至於他和劉玄之間的恩恩怨怨,可以留到以後再說。

鄧禹點點頭,讚道:“主公英明!我軍應當救援信都城!”

寇恂附議道:“信都雖爲小郡,但若能一舉拿下信都郡,便可打消我方東部之憂患!”

鄧禹和寇恂這兩位足智多謀的人都支持救援信都,其它人都不再提出反對意見。吳漢立即向劉秀拱手說道:“主公,末將願率麾下將士,出兵救援信都城!”吳

漢話音剛落,馬武和王霸幾乎同一時間拱手說道:“主公,末將願往!”劉

秀琢磨了一會,說道:“此戰,我需親自前往。”說着話,他轉頭看向鄧禹,說道:“仲華可代我留守貰城。”目

前劉秀軍的糧草、輜重,幾乎都囤積在貰城,對於劉秀而言,貰城自然是至關重要,不能有任何的閃失。把

貰城交於旁人鎮守,劉秀都不太放心,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鄧禹最爲合適。

寇恂說道:“主公,貰城西有敬武,東有西樑,這兩縣都還被王郎所控制,對貰城的威脅太大,末將以爲,我軍可同時出兵,分別征討敬武和西樑,既是消滅了貰城周邊的隱患,同時對主公率軍進入信都郡,也能起到掩護作用。”劉

秀聽後,深以爲然。他連連點頭,說道:“子翼言之有理。”他環視在場衆人,問道:“何人願取敬武,何人願取西樑?”

他話音剛落,耿純和劉植雙雙拱手說道:“末將願往!”

看到主動請纓的是耿純和劉植二人,劉秀笑了,問道:“伯山、伯先,你二人可有把握?”耿

純和劉植正色說道:“末將若不能勝,願提頭回見主公!”

劉秀點了點頭,讓耿純和劉植率兵去打敬武和西樑,劉秀還是很放心的。首先,他二人性情老成穩重,並非貪功之人,若無把握,他倆也不會主動請纓出戰。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耿純和劉植都是鉅鹿本地人,而且都是大士族出身,在鉅鹿郡擁有很高的威望,也有很寬廣的人脈。

在劉秀看來,以耿純和劉植之才幹,拿下敬武和西樑二縣,並非難事。他

點點頭,說道:“好,伯山可率部衆,攻取敬武,伯先可率部衆,攻取西樑。”

“末將遵命!”耿純和劉植齊齊插手施禮。劉

秀看向其它衆將,又道:“君翁、巨卿,隨仲華留守貰城!”

臧宮和蓋延雙雙插手說道:“末將遵命!”

劉秀連續下達將令,迅速做好了安排。耿

純率領麾下的兩千耿家軍,攻打敬武;劉植率領麾下的兩千劉家軍,攻打西樑;鄧禹、臧宮、蓋延統帥四千兵馬,留守貰城;劉秀與其餘衆將士,前往信都郡。西

樑雖然與貰城很近,相隔只數十里,不過西樑位於信都郡境內,而貰城則位於鉅鹿郡境內,兩縣分屬兩個郡。

當劉植率軍向西樑進發的時候,劉秀部緊隨其後。

看起來,好像劉植部是前軍,劉秀部是後軍,兩者都是來攻打西樑的。當劉植的軍隊抵達西樑城外時,西樑縣令和縣尉大驚失色,急忙登上城頭,向城外張望。看

到城外兩千之衆的劉植軍,縣令和縣尉二人雙雙嚇得一縮脖。西

樑城內的兵力總共才幾百人而已,現在前來進攻的敵軍,不下兩千之衆,只憑己方這點兵力,能守得住西樑城嗎?

這時候,劉植騎着戰馬,從隊伍當中走出來,直奔西樑城而去。見

狀,城頭上的縣兵們紛紛端起弩機和弓箭,準備放箭。縣令急忙揮手說道:“等等!誰都不要放箭!”對

方只來了一人,顯然不是來攻城的。縣令手扶着箭垛,探頭向外觀望,隨着來人越來越近,他也終於看清楚了對方的模樣。來

人他認識,這不是劉植劉伯先嗎?縣令吞了口唾沫,等到劉植距離城牆只剩下二十米遠,勒停了戰馬後,他衝着城外大聲喊道:“來者可是伯先兄?”

西樑縣令名叫閆瑜,和劉植談不上有多深厚的交情,但彼此之間的確是認識。劉植舉目望着城頭上的閆瑜,拱手說道:“閆縣令,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閆瑜現在哪裡還有心思和劉植寒暄,聊家常。他咧着嘴,顫聲問道:“伯先兄現率這許多的兵馬,來我西樑城所爲何故啊?”

劉植心中暗笑,這個閆瑜,到了現在還和自己裝糊塗。他正色說道:“閆縣令,植現已投奔我家主公大司馬,官拜偏將軍!”稍

頓,他又繼續說道:“閆縣令,郎於河北作亂,妄稱成帝之後,妖言惑衆,膽大妄爲,天下有識之士,皆奮起而誅之。閆縣令現助紂爲虐,又是所爲何故?”閆

瑜老臉一紅,攤着雙手說道:“伯先兄,河北郡國,紛紛投奔邯鄲,本令又能如之奈何啊?”

劉植正色說道:“大司馬大義忠厚,只要閆縣令肯舉城歸順,大司馬必會既往不咎,倘若閆縣令還是執迷不悟,準備寧死忠於郎賊,待大司馬大軍一到,閆縣令悔之晚矣!”

閆瑜聞言,身子一哆嗦,聽劉植這話的意思,現在城外的這些兵馬,並非主力,後面還有劉秀親自統帥的大軍?他瞠目結舌地半晌沒說出話來。恰

在這時,一名探子噔噔噔的跑上城牆,來到閆瑜的身後,插手施禮,說道:“大人,劉秀部正在向我城進發,距離我城,已不足十里!”

得到手下的探報,閆瑜不敢再懷疑劉植的話,他轉頭看向縣尉李慶,哭喪着臉問道:“李縣尉,現在我方當如何應對?”李

慶苦笑,有氣無力地說道:“以我西樑一縣之力,想抵擋城外這兩千多兵馬,尚且力不從心,等到劉秀親帥的主力大軍一到,我方必敗,西樑必破!屆時,大人與在下,乃至全縣官兵,只怕……都性命難保,城中百姓,怕是也要遭池魚之殃啊!”

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
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