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

“呃……此次來得倉促,未來得及先送書信。”

見劉秀似有難言之隱,鄧晨體貼的沒有再多問,他向朱祐等人擺了擺手,笑道:“諸位都別客氣,坐吧!”

說着話,他看向劉秀,笑道:“阿秀這次來新野,可要多住短時日。”

劉秀點點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姐夫,這次要給你添麻煩了。”“

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已經派人去後院通知你二姐了,等會你二姐就會過來。”劉

秀一笑,轉頭向朱祐、蓋延、龍淵點下頭,三人會意,紛紛將揹着的包裹取下來,打開,送到鄧晨面前。後

者一愣,不解地看向劉秀。劉秀笑道:“這些都是我大哥幫我準備的禮物,姐夫請收下。”劉

秀倒是誠實,沒說禮物是自備的,直截了當地說出是大哥替他準備的。鄧晨哈哈大笑,他就喜歡劉秀這種誠實不虛假的個性。他

低頭看了看三個包裹裡的禮物,既有金銀首飾,也有玉器,還有些蔡陽當地的特產,這份禮物不算便宜。

鄧晨看罷,搖頭說道:“大哥太客氣了,阿秀你也太客氣了。到姐夫家來住,天經地義,又帶什麼禮物?”

劉秀接過家丁接過來的茶杯,咕咚一聲,一口喝乾,他舒適地喘了口氣,聳肩說道:“我有跟大哥說不用帶這麼多禮物,可大哥不聽,我也沒辦法。”

鄧晨瞭解劉縯這個人,直性子,不藏虛的,他送你的東西要是不收,那等於捲了他的面子,只會惹他的不痛快。他含笑說道:“好,這些禮物,姐夫就收下了。”

他們正說着話,大堂的側門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緊接着門簾撩起,從裡面走出來一行人。最先出來的美貌少婦,正是劉秀的二姐,劉元。在

她的身後,還跟着一羣小豆丁,正是鄧晨和劉元的兒女們。

“阿秀!”看到劉秀,劉元驚呼一聲,眼圈泛紅地快步走來。

劉秀急忙從坐塌上站起,向劉元鞠躬施禮,說道:“二姐。”

他們姐弟倆也有好久不見了,免不了情緒激動。

劉元拉着劉秀的手,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他一番,感覺劉秀的變化不小。

個子長高了,人也變得精神了,而且皮膚比以前白淨了許多,流露出富貴之氣。看罷,劉元眼淚掉了下來,感嘆道:“看來叔父沒有虧待阿秀!”她

不知道劉秀的變化大多來自於服用了金液,只以爲他在劉良家被養得很好。

劉秀也沒有多做解釋,向劉元含笑點點頭,說道:“二姐,你看我這不是挺好的嘛,還哭什麼?”“

二姐是高興的……”話雖如此,但劉元的眼淚像短線的珍珠似的,一個勁的往下掉。鄧晨在旁看得心疼不已,他對一旁的兒女們說道:“快來見過小舅舅!”五

個孩子怯生生地來到劉秀近前,一字排開,齊齊躬身施禮,異口同聲道:“小舅舅。”劉

秀看着其中兩個男童,對年紀稍大的笑道:“你是泛兒!”接着又對年紀稍小的說道:“你是棠兒!”

稍小的男童不解地問道:“小舅舅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不僅劉秀哈哈大笑,鄧晨和劉元也被逗樂了。劉元摸了摸鄧棠的頭頂,說道:“你小的時候,小舅舅還抱過你呢!”鄧

棠是鄧晨和劉元的小兒子,也深的他們夫妻倆的喜愛。

別看鄧棠年紀不大,只有三、四歲,但卻很機靈,也很懂得打蛇隨棍上的道理。他張開兩隻小胳膊,對劉秀脆生生地說道:“小舅舅抱!”劉

秀大笑着把鄧棠抱起來,將他悠起好高,小傢伙興奮地大喊大叫。

等劉秀和幾個小娃娃玩了一會,鄧晨讓下人把兒女領回後院,然後又把在場的下人都打發出去。這

時,大廳裡只剩下劉秀、朱祐、蓋延、龍淵以及鄧晨、劉元夫婦。

鄧晨最先切入正題,問道:“阿秀,聽說前陣子,你和大哥參加義軍,去了益州。”

劉秀點點頭,說道:“是的,姐夫。”

劉元嘆口氣,幽怨地說道:“大哥做事向來任性而爲,阿秀你怎麼也跟着大哥一起胡鬧,打仗又豈是兒戲?這麼大的人了,還是不讓人省心。”鄧

晨說道:“自打你二姐聽說你和大哥去益州打仗,這些日子一直都吃不香,又睡不好,生怕你和大哥在益州有個閃失。”劉

秀心頭一暖,向劉元和鄧晨各躬身施了一禮,說道:“秀讓二姐、姐夫擔心了。”

鄧晨握住劉元的手,對劉秀一笑,說道:“平安回來就好,我們大家也就都放心了。”稍頓,他問道:“這次從益州回來,可有收穫?”

都是實在親戚,劉秀對鄧晨和二姐沒什麼好隱瞞的。他說道:“我們在剿滅蠻兵的時候,曾繳獲到一筆財物,大概有百萬錢。”

鄧晨和劉元聞言,皆是暗吃一驚,後者忍不住驚道:“竟有這麼多錢……”“

難怪大哥回到舂陵之後,四處招攬門客,就連新野這邊都有不少人聞訊趕去了舂陵。”鄧晨對此倒不算太意外。以

前劉縯雖然愛結交朋友,但畢竟家底不厚,財資有限,沒到廣招門客的地步。可自從他從益州回到舂陵後,與以前有了極大的轉變,只要有人來投,他一律是來者不拒,全部收入門下,所以鄧晨才篤定,劉縯和劉秀從益州回來定是收穫頗豐,只是他也沒想到劉縯和劉秀竟然能從益州帶回百萬錢。

鄧晨清了清喉嚨,一字一頓地問道:“大哥如此大張旗鼓的招攬門客,又意欲何爲?”朱

祐、蓋延、龍淵、劉元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劉秀身上。劉秀只略做沉吟,開口說道:“以待時機,起事反莽!”此

話一出,劉元臉色頓是一變。大哥的想法,劉元多少也能猜到一起,不過聽小弟親口講出這樣的話,劉元還是心驚不已。

畢竟這不是件小事,是要揭竿而起,是要起兵造反。

鄧晨的眼眸閃爍了一下,慢悠悠地說道:“起事反莽?阿秀,這次大事,可不能說笑,更不能等閒視之。”

劉秀說道:“姐夫,我沒有說笑,大哥於我,更沒有對反莽之事等閒視之!王莽不道,民不聊生,天下大亂,人心思漢,我等宗親子弟,自當擔負重任,推翻莽賊,光復漢室,救天下蒼生於水火。”

劉元沒想到一向老實巴交的小弟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滿臉的吃驚之色。鄧晨與劉秀對視片刻,幽幽說道:“成功尚好,倘若失敗,萬劫不復。”

劉秀說道:“縱然粉身碎骨,亦死而無憾!”鄧

晨聞言,再不多話,騰的一下站起身形,向劉秀拱起手來,深施一禮,振聲說道:“偉卿不才,但亦知何爲正道!今王莽篡位,天下蒼生,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如此亂世,凡有識之士,皆應挺身而出,奮力一搏,偉卿願追隨大哥與阿秀,效犬馬之勞!”說

起來,鄧晨對王莽的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王

莽登基後提出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有一條是土地改革,實行王田制,將全國的土地都收爲國有,平均分給個人。家

中男丁不超過八口的,所擁有的土地不得超過九百畝。

聽起來這個政策很不錯,重重打擊了地主階層,可真正執行起來的時候,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王

莽的宗親和親信、朝廷的官員及親屬、地方的官員及親屬,趁此機會,大肆吞併農民手中的土地,當權階層可坐擁良田萬頃,而底層的農民甚至連屬於自己的那點聊以爲生的土地都失去了。

鄧家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鄧家雖然有當官的祖輩,但那是以前,現在的鄧家只屬於普通的富足家庭、地主階層,原本屬於自己的不少土地都被官府沒收,被當權者瓜分乾淨,整個家族也正在走向沒落。王

莽推行的新政,與鄧家有着生死存亡的矛盾。

而在當時,鄧家絕非個例,很多類似於鄧家這樣的大家族,都被剝奪了土地,恨王莽恨得牙根癢癢,只要反王莽的勢力稍稍成了些氣候,這些家族便立刻給予最大的支持。

只不過目前反王莽的勢力中,最強的就是農民起義軍,像赤眉軍、綠林軍、銅馬軍等等,尤其是赤眉軍,都已經發展成十多萬人,直接威脅到洛陽和長安,舉世震驚。

可是像鄧家這種地主階層與農民起義軍也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讓鄧晨去投靠農民起義軍反王莽,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當鄧晨一聽說劉縯、劉秀兄弟要起兵反莽,光復漢室,又確認兩兄弟不是在胡鬧,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考量,他立刻便表示了支持,並願意加入劉家兄弟,一起反抗王莽。

其實鄧晨的決定並不難理解,是當時統治階層與地主階層矛盾激化到不可化解地步後的必然結果。沒有誰對誰錯,但事實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看

到鄧晨的表態,劉秀也是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急忙起身,向鄧晨拱手回禮,說道:“有姐夫相助,柱天都部勢必如虎添翼!”鄧

晨不解地問道:“柱天都部?”

劉秀一笑,說道:“大哥在益州建立了柱天都部……”隨即,劉秀把在益州招收馬武、銚期等綠林軍的事向鄧晨講述了一遍。雖

說沒有親身經歷,但只是聽劉秀的講述,鄧晨和劉元的心都是時而起,時而落,二人的表情亦是時而皺眉擔憂,時而露出喜色。等

劉秀說完,鄧晨興奮地撫掌說道:“太好了,我們在益州藏下這一千騎兵,關鍵時刻,必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看

着一臉激動的夫君,劉元輕輕拉住他的手。鄧晨反握住劉元的手,意味深長地說道:“夫人,爲夫要與大哥、阿秀一同反莽,不知夫人可願……”

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志在人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
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志在人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