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

看鄧奉帶着殘部一路向南逃竄,劉秀判斷,鄧奉十有八九是想逃到新野,在新野重整旗鼓。新野是鄧奉的老巢,劉秀不會給鄧奉回到新野的機會。

因爲堅鐔一部的阻擋,鄧奉部被迫改變了逃亡路線,繞了個大圈子。劉秀派出岑彭,率軍五萬,急行新野,阻斷鄧奉去往新野的路線。

實際情況還真被劉秀猜對了,鄧奉就是打算回撤新野。不過,岑彭率軍搶先一步進入新野。

到了新野之後,岑彭也被新野的慘像嚇了一跳。

當年那座南陽南部的第一大城,繁華熱鬧的新野早已消失得無影蹤,取而代之的是滿目瘡痍,殘垣斷壁。

這還是嚴光已經帶人修復了不少建築的情況,不然的話,新野的場景將更加悽慘。

看到新野這副模樣,岑彭禁不住暗暗嘆口氣,難怪南陽百姓那麼憎恨吳漢,當初吳漢在新野,也的確做得太過分。

劉秀在派出岑彭之前,還特意叮囑過他,到了新野之後,當盡最大可能,救濟城內百姓,修繕城內的建築。

岑彭有牢記劉秀的叮囑,他率軍剛進入新野不久,嚴光便找了過來。看到嚴光,岑彭心中大喜,滿臉笑容,拱手施禮,說道:“嚴先生!”

嚴光拱手還禮,說道:“岑將軍!”

身在新野的嚴光,也聽說了一些前方的戰事,知道鄧奉在堵鄉戰敗。他問道:“岑將軍這次到新野,可是爲了堵截鄧奉?”

岑彭正色說道:“其一是爲了堵截鄧奉,其二,也是爲了修繕新野。陛下一直惦記着新野,派彭前來,希望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新野的原貌。”

嚴光聽後,欣慰地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有岑將軍的數萬將士相助,新野城恢復如初,指日可待!”

岑彭恍然想到了什麼,伸手入懷,拿出一份帛詔,遞給嚴光,說道:“這是彭臨行之前,陛下給彭的詔書。”

嚴光急忙接過帛詔,展開細看。

這封詔書,更像是劉秀的一份自責書,將新野城被毀的過錯,都攬到他自己身上,從頭到尾,對實際破壞新野,做出屠城之舉的吳漢,隻字未提。

看到這裡,嚴光忍不住暗暗苦笑,文叔的性格,一直都沒有變過,對於他喜歡和欣賞的人,會不懈餘力的百般維護,寧可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也不願意把吳漢推出去。

詔書的後面,則是對新野的補償,五年內,免除新野的一切稅賦。等嚴光看完,岑彭說道:“陛下的意思是,把這份詔書張貼在新野,彭覺得,不太妥啊!”

後面的內容,免除五年的稅賦,岑彭覺得沒什麼問題,但詔書前面的內容,這簡直就是天子的罪己詔,以公告的形式張貼在新野,未免也太折損天子的威嚴了。

嚴光想了想,含笑說道:“岑將軍就按照陛下的意思做吧!”

正常情況下,天子的確不會把罪責都攬在自己身上,而是會推給臣子,讓臣子站出來做替罪羊。

但實際的情況是,臣子犯了錯誤,天子真的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吳漢敢於在新野屠城,真的和天子對他的縱容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所以劉秀頒佈罪己詔,也沒什麼大問題,只不過嚴光看不慣他在罪己詔中沒有提到吳漢一個字。

岑彭琢磨了片刻,點點頭,令人把陛下的詔書謄在公告上,張貼在新野的顯要之處。

嚴光深感欣慰地說道:“若想讓新野恢復如初,需要有更多的百姓來到新野。陛下免除新野五年的稅賦,這會吸引來很多的百姓到新野定居啊!”

岑彭感嘆道:“經過這麼久的征戰,不僅是新野,南陽各地,都是滿目瘡痍,看着真是讓人痛心疾首!”

嚴光話鋒一轉,問道:“岑將軍認爲,陛下會如何處置鄧奉?”

他這話把岑彭問愣住了。現在鄧奉只是敗了,還沒有被己方生擒活捉,又何談的如何處置?

看出他的疑惑,嚴光淡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陛下根基雄厚,哪怕經受一次、兩次的戰敗,對陛下影響也不大,而鄧奉的根基,只有南陽這一郡之地,即便在他如日中天之際,根基也單薄得很,只一次戰敗,足以讓他萬劫不復,永無翻身之地。”

岑彭看着嚴光片刻,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敬佩道:“嚴先生雖不在軍中,但卻看得很是透徹!”

稍頓,他搖頭說道:“陛下會如何處置鄧奉,我也不知道,這關鍵還是取決於鄧奉如何做吧。”

嚴光問道:“岑將軍此話怎講?”

岑彭正色說道:“陛下一向仁善,倘若鄧奉肯主動放棄抵抗,率部投降,陛下十有八九會饒過他,起碼不會要他的性命,但如果鄧奉冥頑不靈,死扛到底的話……”說到這裡,他搖了搖頭,說道:“恐怕神仙也救不了他!”

他的話說完,嚴光陷入沉默,過了好半晌,他幽幽說道:“我知道了。”

接下來,嚴光領着岑彭,熟悉了一下目前新野城內的情況,看到城內許多百姓都是面黃肌肉,餓成了皮包骨,岑彭從軍中調出糧食,分於城內的百姓。

岑彭率部抵達新野的第二天,便有探子來報,鄧奉正率殘部,向新野而來。岑彭得知,立刻率領麾下的五萬漢軍,出城列陣,擺出迎戰的架勢。

鄧奉軍和岑彭軍,在新野城外只發生了小規模的爭鬥,看漢軍人多勢衆,且兵強馬壯,鄧奉自知不敵,立刻下令全軍後撤。

企圖逃回新野的鄧奉軍,被延岑部阻斷,又被迫往回跑。最終,鄧奉率殘部跑到了育陽。育陽位於新野和宛城之間,挨着淯水,也是南陽重鎮。

劉秀軍和岑彭軍,分從南北,向育陽逼近,對育陽形成包夾之勢。

這時候,鄧奉已經無路可逃,要麼是戰,要麼是降。

究竟是戰是降,鄧奉軍的內部也產生了分歧。

有些將士已經被己方一連串的戰敗、逃亡,搞的心灰意冷,毫無鬥志,這些將士,都主張向漢軍投降。

不過大多數的將士還是主戰的,認爲己方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漢軍還沒到育陽,嚴光和鄧紫君倒是先來了育陽。因爲有鄧紫君的關係,嚴光很順利的見到了鄧奉。

此時,鄧奉已經失去往日的光彩,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又是血跡又是灰塵,身上的甲冑,亦是血跡斑斑,蒙着一層灰土。

看到嚴光和鄧紫君,鄧奉臉上沒笑硬擠笑,說道:“嚴先生、紫君!”

嚴光先是拱手施禮,而後挺直身形,問道:“元之現在有何打算?”

鄧奉揚了揚眉毛,呵呵地笑了起來,反問道:“嚴先生認爲我已經敗了嗎?”

嚴光暗歎口氣,意味深長地說道:“元之,堵鄉之戰,你部與延岑部、董訢部合力而戰,尚且不能勝,現在只剩你部殘軍,還能勝嗎?”

聽聞這話,鄧奉的臉色頓是陰沉了下來。他目不轉睛地凝視着嚴光,一字一頓地說道:“那麼嚴先生的意思是,我現在應該率部向劉秀投降?”

說話時,他眼中寒光閃爍,身子的殺氣也徒增。

鄧紫君見狀,急聲說道:“大哥,子陵說得沒錯!現在大哥去投降,劉秀定然不會殺大哥,如果大哥還要再打下去,後果……後果……”

她說不下去了,眼圈溼紅,眼中蒙起一層水霧。

這段時間,鄧紫君一直跟着嚴光,在新野收拾殘局,看到很多她以前從未見過的場面。

爲了爭奪一塊乾糧,城內的饑民不惜大打出手,恨不得把周圍的同類都打死,自己好能獨佔那麼一小塊乾糧,甚至有些人餓極了,不惜把埋在地下的屍體扒出來啃食。

看得多了,心都麻木了,她人也成熟了不少,已經不再是那個被兩個哥哥庇護的小姑娘。

看到小妹急哭了,鄧奉眼中的寒芒散去,身上的殺氣也隨之消散,他看向小妹,幽幽說道:“大哥不會投降!哪怕戰至一兵一卒,大哥也要打下去,爲新野枉死的數萬人,討回個公道!”

鄧紫君說道:“大哥,現在已經沒有人願意再繼續打仗了!而且劉秀已經頒佈了詔書,會免除新野的五年稅賦,相信很快新野又會恢復當年的興盛!”

“太晚了!”鄧奉凝聲說道:“劉秀能讓死去的數萬人都復活嗎?他能召回那些枉死的亡靈嗎?現在他假仁假義的站出來,可當初吳漢屠城的時候他在做什麼?”

說到這裡,鄧奉眼珠子都紅了。枉死的新野百姓,已經活不過來了,他心愛的女人也活不過來了,現在鄧奉的心裡沒有別的,只有恨。

鄧奉不顧嚴光和鄧紫君的勸說,橫下心來,就是要與劉秀死戰到底。趁着漢軍還沒到育陽的空檔,他給南陽各縣傳書,再次徵兵。

不過這一次,劉秀釜底抽薪的策略起了作用。

現在南陽各地的百姓都已經聽說,只要南陽歸屬於洛陽朝廷,那麼南陽境內各縣,兩年免除稅賦,兩年之後,施行十五稅一。yuyV

這兩條政策,對於飽受戰禍之苦,又重賦壓身的南陽百姓來說,實在太誘人了。

人們在情感上,還是支持鄧奉的,但在身體上,已經不會再爲了鄧奉,去和劉秀拼命,去和漢軍作戰。

另外,南陽的百姓在得知朝廷對新野的優惠政策後,紛紛向新野移居,就連南陽之外的百姓,也開始向南陽境內遷徙。

在有朝廷特別關照南陽的情況下,南陽已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苗頭。

這種情況下,人們當然更願意安居樂業,誰還願意提着腦袋,跟着鄧奉去造劉秀的反,把自己的好日子給打沒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
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